不再拖延作文

时间:2023-09-25 14:03:4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再拖延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不再拖延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不再拖延作文

不再拖延作文1

  在我的身体里,曾住过一位“房客”,它,就是“拖延”。

  五年级的一个学期,拖延症闯进我的大脑,住了下来,常常如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一样,为所欲为。期末考渐渐逼近,我像其他同学一样,制订了复习计划,可每每写完了作业,到该执行计划的时候,这位“房客”就出来捣乱。

  各科的课本和工具书全堆在了桌上,但那双手仿佛已不是我的,迟迟翻不开书。就一个单元,很快的。我安慰着自己,伸手打开了数学书。密密麻麻的算式和定理涌进我的视线,我顿感头皮发麻,手像触了电似的抽了回来。算了,我今天状态不好,等明天进入状态了,会学得更好;今天少看的,明天再补上就好了。

  我乖乖跟着“拖延”走了,那一摞书终究被我推到一边。我看起了小说,吃起了零食。

  这样一日复一日,到了期末考前夕,我才抱起了佛脚,但我惊讶地发现,那些重点,我怎么也“啃”不下来。

  匆匆忙忙在家里做了几道题,第二天早上,如怕死的士兵被逼上了战场,我来到考场。

  拿到试卷,我慌了,不得了了,这些题《详解》中有详细分析,可我根本没记下来,该怎么写呢?我挠破了头皮,也没想出对策。这次期末考——完蛋了!

  我懊悔起来:我心里明明知道那么多大道理,也听老师讲“日积月累”耳朵都要长茧,却还只想在考试前看一本书就成为专家,做一套卷子就能考试全过,自己的心情像个脆弱又任性的小公主,需要用小说和美食来呵护。

  我不能再任由拖延症控制我了,我应该挣脱拖延症的'束缚,抓紧时间行动起来,跟拖延症拔河,夺回我自己的时间!

  那天,我让拖延症收拾了“行李”,离开了我的体内。

  现在的我,做事不再拖延,不再如以前那样了。没有了拖延症的骚扰,这次毕业考会更顺利吧?

不再拖延作文2

  初识这本书,是大二的时候,我的高中同学滢滢准备在课上做一个关于拖延症的presentation,于是她把整本书啃了下来,令我很是佩服。如此强大的行动力,怎么也不像一个日常以拖延症患者自居的人。五年后,《拖延心理学》成为了我完整读完的第一本较为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也在我的“阅读史”中拥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

  说这本书“较为专业”,一方面是因为两位作者都是心理学专家,是从专业的角度看待拖延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本书的内容没有什么“心灵鸡汤”和“鸡血”,基本都是案例和“干货”。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虽然偶尔也开玩笑说自己“拖延症又犯了”,但内心深处并不承认自己是拖延症患者。读这本书自检之后,我还是相信自己并没有拖延症。我个人认为自己具备一定的时间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对我认为重要的事情会格外上心,抓紧时间去做。只是有时面对自己不确定或不擅长的事情,会出现一定的拖延行为,但也会尽量按时完成,因此,如果在一些细节上改进一下,可能会带来更多收获和进步。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而不单纯是时间管理能力差或“道德品质不佳”的问题,不能仅用“懒”、“不守时”、“不讲信用”这些字眼来以偏概全,所以不必过分怨恨和责备自己,先认真找到自己拖延的原因是关键。

  对于书中分析的原因,“恐惧失败”比较好理解,即使它伪装成“完美主义”,归根到底还是畏手畏脚,不敢去做。而“恐惧成功”呢?是不是非常奇怪?怎么会有人恐惧成功呢?可是仔细想想,有些事情如果成功了,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选择,或者可能得不到身边的人的支持,会不会就造成原本坚定的.步伐变得踌躇?或许就在这样的拖延下,错失了良机。这不就是“恐惧成功”吗?在我读中学和大学的时候,有时甚至会一边恐惧成功,一边恐惧失败,比如担心自己某次考试超常发挥进步较大,下次退步时被人说“成绩不稳”,而不肯尽全力复习;或担心别人说自己“偏科”、“适合做某事而不适合做另一件事”,从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瞻前顾后,甚至连自己的优势也想放弃。正是这些陷入了怪圈的想法,导致了拖延现象时有发生。意识到别人的看法并不重要之后,我就调整了状态,就可以在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立刻行动起来了。

  解决拖延的方法,我认为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去解决自己当下最发怵的问题。正是它的存在造成了你的犹豫不决。多想办法,或者寻求他人帮助,一旦集中力量解决了它,整件事情就明朗了。时刻提醒自己“要事第一,趣事第二”,一定不要通过做“重要而不紧急”甚至“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来暂时安慰和麻痹自己,从而逃避做真正“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拖延了更多的时间。

  其他我觉得比较实用的建议,主要有让他人帮忙监督,以及每当想要暂停或放弃时,再坚持15分钟。

  另外,如果一件事你认为不重要,可以放弃,就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必在这件事上向他人证明你没有拖延症。你可以同时做几件事,但对于不太紧急的事情,时不时按一下暂停键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