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山大佛作文

时间:2023-09-14 15:42:4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游乐山大佛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乐山大佛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乐山大佛作文

  游乐山大佛作文 篇1

  过年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喜迎新年;大家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祝新春佳节玩的愉快,也祝愿新的一年红红火火。今年,住在远方的表哥、表姐一家也第一次来到成都过年,在大年初三、我们经过商议,决定和他们去乐山大佛游玩。

  经过了两个小时的漫长路程,我们终于到了乐山大佛,跨进山门,就有清幽的.感觉。一路上有三百三十三个台阶,暗合佛家道理;山崖壁内刻有佛龛,供着大大小小的佛像,随处可见名人题字。还有与众不同的放生池,这放生池里,雕刻着一只“怨龙”,这只龙被镇压在此处很多年了,心中充满了怨恨,因此大家都叫它“怨龙”。

  不一会儿,我们登上了山,来到了天下闻名的古寺:凌云寺,右脚刚踏进门,就看到栩栩如生的木刻四大天王,他们两眼圆瞪,威武而庄严。走过四大天王,寺里香火鼎沸,人山人海。我们也点蜡烧香,以表诚意。

  出了凌云寺,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佛的头部了。咦?旁边怎么这么多人,我十分好奇,一打听才知道,要想看大佛全身,就必须排队,唉!无奈,我们只好踏上了漫长的“排队的征途”。

  过了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开始下山了。我本还以为下山的人会少点的,谁知下山的人也不少,简直像一条长龙,我们只能一点一点的挪动到大佛脚下。又过了三十分钟,我们终于看到了庄严又慈祥的大佛全像。大佛的雕刻巧夺天工,十分壮观。他的耳朵长七米,脖子高三米,一个指甲上就能站三到四个人,一只脚上就更可以站一百多个人。整个大佛高七十一米,上下相当于上四十八层楼。后来我才知道,这大佛的修建用了近120__年,历经三代人才得以完工;第一代修建人是海通禅师,他不辞辛苦化来巨款,整整花了20__年的时间,后来又为了保护巨款自毁双目,才得以有了今天的乐山大佛。

  在下山的路上,我买了四个纪念品,分送给我和表哥表姐,祝愿他们平平安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希望新的一年我的学习好,身体棒!

  游乐山大佛作文 篇2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佛缘的感化,在这农历八月初一阳历九月一号的巧缘中,蒙蒙细雨的天晴了,心情也随着天气的变化清爽了很多!

  我们也进行着我们的继续旅程来到美丽的成都。沿着宽阔的马路直来了乐山大佛之地凌雲山。

  凌雲山有多高即佛就有多高,山体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尊高大的佛坐像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佛像的正前方就是岷江与大渡河的交汇处。据说建修这尊佛像主要是祈祷佛祖保佑沿江两岸的百姓安宁没有水患。说未也怪,自从这尊佛像建好后,一千多年来从未有过江水祸害百姓。

  沿着陡峭悬崖绝壁的'悬梯踏步,领略这尊千年佛像的浩大,七十二米的佛像迎空天而坐,沿着三百三十三个雲台绕佛像而行,似感佛光阵阵传来,顿觉佛灵梦回,心间清爽了许多。佛足下是浩浩荡荡的江水滔滔,佛背靠着凌雲山的青山环抱,千百年天佑华夏儿女,千百年佛光耀中华!

  来这里顿悟了佛学乃哲学的前端,来到这里学知了佛殿庙门门槛是佛的双肩,跨佛殿庙门时应左脚先行,一步跨越门槛,是过门,踏在门槛上即是人生之坎;识学了因果循环,因果报应,佛像前摆的花是因,放存的水果才是果;识学了佛寺、庙没有回头路。

  原来人的第六感觉才知道是佛学,知道了佛学不是封建述信,是理性思考的前端科学。怪不得千里百年来佛事一直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佛在人们的思想与理念之中。由此看来佛之光广、佛光之普照,万物之承佛佑确是应该。

  学佛礼,知佛识,懂佛规,觉佛语,拜佛祖,迎佛光,祈佛佑,是乐山大佛行的悟。

  来这里才知道佛祖的接班人是阿弥陀佛,知道了观世音还没有修成佛。佛祖之大难有容乃大,佛光普天地滋润万物,佛佑世间万物都是平安吉祥。佛学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好科学,是宗教而超宗教的一种文化,也是最早的辩证法。

  佛在心,爱在心中,心中有佛,胸中有爱。参佛经,觉佛悟,你我始从,行善举,积大德,善行天下,徳赢人生。

  游乐山大佛作文 篇3

  在外婆家,妈妈决定带我去一次乐山大佛,那里有一个大佛像,比全世界任何一个佛像都要大。激动与兴奋使我晚上睡不着觉。

  第二天早上,我们便出发了。刚刚到达目的地,我三步并作两步的跳下车,疾步跑向大门口,我看见一个木牌上清楚刻简介二字,后面写到;乐山大佛是三江交汇之处,分别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当我们兴高采烈的带着门票给验票员时,听说现在是长潮的大好时机,便像打了鸡血一样,“飞到了观景台”上。三江汇合之处扬起了一朵一朵的浪花,“啪啪”的打在一起,而且后来江水越来越汹涌,江边上可怜的小石子儿也被打掉了许多。三条江扭“打”在一起,活像三个调皮的小孩为了某一样玩具打架一样。

  再往上面走,就是大佛身像之处了。有一条通道可以直接到大脚底处。在通道顶端可以看到大佛头像;它慈爱的目光总是盯着一个点不动;它的耳垂是那么长,足足有一个客厅那么大!在通道中间可以看见大佛的身子平,它的身子整整有一座山那么大;在通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可以看见大佛的脚背,脚背足足可以放四张桌子,大佛的脚趾上都可以坐四至五个人。

  忽然,我在一旁的.石壁上发现了各式各样的石人。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品茶、还有的在认真读书。石壁上还刻着如来佛祖、南海观音、镇元大仙等等各各鼎鼎有名的神仙。

  在山下,我正在膜拜佛祖,希望我能在新学期里天天向上、学习进步、每次考试一百分。

  在走出大门以前,大佛的样子让我回味无穷。乐山大佛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游乐山大佛作文 篇4

  清晨,我们包车从成都出发,前往乐山,去看哪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

  中午,我们到达了乐山大佛的门口,往里望去人山人海,我们随着人群往里走。在右手边有一个巨大的佛字,听导游姐姐说:“如果把整个佛字完全拍下来,那就会给他带来好运和福气”。

  我们沿着栈道往上走,栈道左边的墙上刻着许多小佛像,或许是时间太久了,有很多都被风化了,只能看到一些轮廓。导游姐姐说,大佛是唐代僧人海通法师发起筹建,其目的是消减水患,造福于民。大佛开工于唐玄宗开初年公元71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803年,历时约90年。相传海通法师不辞辛劳,广募善款之后。曾有官吏强行逼索,海通法师宁愿被剜去双目,也不愿屈服,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建佛善款。

  听着大佛的故事,我们来到了山顶。隐隐约约地看到佛头,走过去一看,我们几乎惊呆了,一座圆形的庞然大物呈现在眼前。可以清楚的看到五官,这么大的佛像,真是不敢想像!

  我们沿着陡峭的九曲十弯的栈道台阶而下,我心里害怕极了,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下走。左手抓着硬梆梆的栏杆,右手触碰着冰凉的石壁。石壁上遍布着拇指大小的圆润的'小洞,还有栩栩如生的小佛像。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岷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时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有篮球场那么大。

  “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比我想像的更雄伟,更壮观,更高大,是一尊让我久久难忘的佛像。

  游乐山大佛作文 篇5

  在去年元旦节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了乐山大佛。之前我都是从大佛头上观赏的,而今天我要乘船参观。乐山大佛坐落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游船还未靠近佛像时,远远地看着大佛端坐在那里。据船上的导游介绍,乐山大佛开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度众生而发起的。海通禅师圆寂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的,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余年。被近代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时 船驶到大佛正面。从游船上向上仰视,看见大佛身旁有两尊护法武士石刻。大佛左侧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有500米;右边则是九曲栈道。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佛像雕成后,曾有十三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可惜毁于明末战乱,被张献忠的起义军焚毁。

  当船渐渐驶离乐山大佛,我发现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头与山齐,体态匀称,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看见乐山大佛,我不禁想到李祚忠的“头大与山高,足宽踏浪涛。千年仍未老,静坐看朝朝!”

  乐山大佛如此壮观,背后却隐藏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游乐山大佛作文 篇6

  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在祖国妈妈68岁华诞之际,我终于见到了全世界最大的摩崖石刻佛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青衣江、岷江和大渡河汇流之处,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如来坐佛。

  当游船横渡青衣江时,只见江水十分汹涌、湍急,波涛漫天卷地般卷来,似乎随时都会吞没我们的船只。

  在大佛对岸的小岛上远观,只见大佛的脸庞若隐若现,却能看的出它的巨大:一些停泊在大佛脚下的游船跟蚂蚁差不多大小,人群只能看作密密麻麻的彩虹小斑点了。

  随着游船缓缓经过大佛脚下,佛像清晰可见:弯弯的、又细又长的、月牙儿似的双眼平视前方,望着乐山城,似乎在为人民祈福;眉中心有一颗红色的痣,拥有立体感的大鼻子让大佛看上去有了生命的气息;深红的、嘴角微微上翘的大嘴棱角分明、格外夸张。大佛端坐着,两只手搭在并拢的.膝盖上;它双腿笔直,两足踏地。无论风和日丽、江水如镜,还是雷雨交加、波澜翻滚,大佛依然心平气和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游船停滞不前,我也忘却了身边的一切,静静地仰望着眼前这位慈祥和蔼的老爷爷,听他诉说上千年的故事。

  我为之惊叹,1000多年前,一个没有任何大型工具的年代、历时90年,居然能够造出如此伟大的作品,竟这般的栩栩如生,真乃神来之笔啊!乐山大佛真是凝结了古代人民的双手之巧与智慧。

  乐山大佛,在我的记忆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祝愿天下太平,大佛永世稳坐在江边,用它博大的胸怀容纳世间万物生灵。

  游乐山大佛作文 篇7

  去年五一节,我、爸爸、妈妈和姐姐去看著名的乐山大佛.

  我们吃过午饭,就看见很多人往一个方向跑去,我们也跟着跑去.原来那里是在排队去看乐山大佛.今天的游客好多啊!人们都自觉地排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龙似的队伍,每个人都想早点看见雄伟的大佛,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佛的方向.我伸长了脖子,掂起脚尖,没办法人太矮,仍然看不见.只有耐心等待了.

  我们像蜗牛样缓缓前进,巴不得长一双翅膀飞到大佛面前.四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来到了狭窄而陡峭的栈道,人们忍不住驻足细细观赏.有的'拿出相机给它拍照,留个纪念.只听见导游介绍:"这大佛高71米,耳朵宽7米,它脚踏三江.真是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来到大佛跟前,我看见大佛端坐着,两只手放在膝盖上,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江面.

  乐山大佛真雄伟啊!

  游乐山大佛作文 篇8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坐车来到了乐山市参观乐山大佛。

  终于到了景区门口。现在已经是中午了,我和爸爸早就饿的肚子咕咕叫了。走到餐馆门口一看,四个包子八十块!真是像抢钱一样,不吃了!

  走到了一个岔路口,前面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往乐山大佛走。显然,大佛更有吸引力,去大佛的路“人满为患”,而另一条路只有一两个人。正在犹豫时,我的后脑勺“咚”的一下撞到了一个东西,弄得我两眼直冒金星。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画着景区图的铁牌。我突然发现,走人少的那条路也通往大佛,不过更远些。但是回头看看近的路如此拥挤,我还是走远路吧。

  去大佛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三江汇流”景观。青衣江、大渡河和岷江在此交汇。岷江和青衣江的水清,大渡河的水浊,水汇到一起,清水和浊水不会很快交汇,真是“泾渭分明”啊!

  终于走到了大佛附近,但是,要去九曲栈道(这个栈道通往参观大佛的最佳位置)的`入口起码要排三个半小时的队。难道我就这样一边排队一边无聊地数手指头吗?所以,我和爸爸只好遗憾地离开了景区。

  就当我们准备回宾馆的时候,我发现旁边有一个码头。“唉,我们可以坐船到江上参观大佛啊!”我对爸爸说。于是,我们买票上了船。

  终于,我们见到了大佛。他可真是大啊!高近一百米,一只脚就可以站一百多人,一只耳朵里都可以钻两三个人。突然,我看到江水里泡着一群人,我还以为是前面哪艘船翻了呢,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在游泳啊!

  下船后,我们开开心心地回宾馆了。

  游乐山大佛作文 篇9

  乐山大佛是我们到四川游览的第一个景点。说真的,前几年修复乐山大佛时的电视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也就从那时起,我便对乐山大佛产生一种向往。没办法,我就是遗传了老妈的一点“迷信思想”,对佛非常虔诚与喜爱。因此对这次游览,感到非常期待。

  我一直以为乐山只有一个大佛,没有其它景点,因此很纳闷为什么入口建在与大佛相隔半坐山的地方。为了赶紧看到大佛,我全速往前冲。哎,好奇怪的岩石,怎么这么像人,头身分明,后面有一个光圈,双手(尽管一点也不明显)合十,像是祷告些什么。我不由地将手伸去想要摸一摸,导游制止了我,并告诉我这些是佛像,守护着乐山大佛。只是长年的风化作用,使它们变成了这副模样。果然,再往前走,一路都是这种佛像。可有些佛像被侵蚀地很厉害,有些已经不成样子了。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很快,经过了青龙潭和白虎潭,我们来到了乐山大佛的有关资料所在地。它告诉我们一些乐山大佛显灵的事情。其中佛光是可以用科学角度来讲解的。可是佛像在人类的灾苦之年闭眼睛一事却没有正确的'答复。虽说是可能被风化的,可是为什么其它更容易风化的地方没有风化,偏偏只风化了眼睛呢?这仍然是个迷。

  过了博物馆,往前走去,呀!好大一颗脑袋啊!我终于看到大佛了。耳朵垂到了下巴,头上发冀数不清,鼻子挺直,嘴巴微笑着,只是这凿开的眼睛,呈八字型,好象带着一种悲伤。再往下走佛像就多了,大佛周围嘛!拉着扶手走过了陡峭的山路,啊!完整的大佛终于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两手放在膝盖上,坐在山中,眼睛向外看去,守望着居民。它可大了,就拿我面前那双脚吧,仅一片小拇指,就可以放上一张正规的方桌,旁边再做四个人也很宽阔。前面的那个鼎太高了,香我插不上去,只得在大佛的前边插香,祷告全家平平安安。它四周的山上步满了大大小小的佛像,可真谓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