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古城的作文

时间:2023-09-13 08:15:4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写古城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古城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写古城的作文

写古城的作文1

  早晨六点,雨声滴答滴答沉闷地打在屋檐上。坐在四合院里摆放着的藤椅上,望着灰沉的天空,我爱古城高洁的娇柔。让我如此的眷恋,眷恋着灰沉的天,眷恋着肆意的雨。

  我总爱在这个时候出门,走在石板路上,踩着积水,穿过小巷,触摸冰凉的红砖,是否还能感受到它曾经历过的雪雨风霜。细雨的缠绵,朦胧里,撑着油纸伞,那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从旧时的巷口经过,与光阴一并消逝。微雨的古城,蕴含着淡紫色的忧伤,花儿在雨的洗礼下显得那样圣洁又肃穆。拿起相机,我愿把这美在永恒里凝定,在亘古中遁去,归依于大地的怀抱。

  晌午时分,雨过天晴,一道浅浅的彩虹,远远的悬在石拱桥的'那边。走上桥头,看向船上的渔夫,戴着草帽,挽起沾上了些春泥的裤脚,光着膀子,熟练地挥动着船桨,身后荡起阵阵涟漪,不由想起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喜欢看树的影子,特别是在午后。当太阳升到天空的中央,一群一群的孩子从桥头跑过,回到各自的家中,他们是否在期待奶奶的蒲扇伴随着蝉的奏曲呼呼地在耳边吹起,在心底渗出一丝微凉。傍晚,夕阳残留在天空,把半边的天渗透成了火红的颜色。也许,它还在能够期望拥有多一秒的停留;也许,它也在等待明日的再次降临。它拥有不朽的轮回,它看透人间的烟火,它懂得寂寞的永存。农家的炊烟袅袅升起,农家的饭香远远飘来。放牛的牧童,光着半截身子,黝黑的皮肤发亮,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右手牵着环住老黄牛鼻子的粗绳,朝家走去。他的目光飘向很远的地方,他是否正在想象外面的世界是哪般模样?夜晚,真的降临了,天地蒙上了一层轻薄的纱。晚饭后,每家每户的男女老少都抬着凳子闲坐在自家门口,不亦乐乎的谈笑,古城的人们都没有烦恼,没有惆怅,他们很朴素,热爱生活,没有过高的欲望,只希望能够吃饱穿暖。就是这样简单的小幸福,就是这样很容易的被满足。

  古城在我的梦里总是开满花朵,飘零的、盛放的。或许几千年来,相似的梦境,曾从人们的梦里无数次出现,一片片,一夜夜,走过生命的短暂。古城,在这里,因我的眷恋,而成为乡愁里淡淡的苦味。蓦然回首,古城定然是人们心里一处无可替代的地方,但也不过是一场人物皆非的喟叹。所有的角落都藏着美儿悲伤的往事,所有的土地都等待着风光的消损。古城,我亲爱的古城。

写古城的作文2

  今天,我和幺爸和姐姐参观了世界闻名的西安大雁塔。 早上七点钟,我早早的起了床,洗漱完毕后才七点半,我们就出发了。

  我们在西安大雁塔前面的北广场下了车,就看见高大雄伟的大雁塔在大慈恩寺内。我们买了票,进了大门。导游姐姐就带着我们参观并一路讲解:大慈恩寺原为隋代无漏寺,唐武德初年废弃。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于贞观二十二年(648)重修再建,取名“慈恩”。寺内大雁塔巍然屹立,高耸入云,是玄奘法师为珍藏经典于唐永徽三年 (652)修建。塔七层,高64.5米,相当于一般楼房的15楼,占地76亩多,虽然千年沧桑,仍然完好无损。 我们先游了右边的钟房和左边的鼓房。两座房子的高度都一样,大小也一样,还门对着门,就是里面的东西不一样。钟房里有一口巨大的钟,鼓房里有一个巨大的鼓。它跟大雁塔比起来矮多了,塔就像是一个大人,这两个房子就像是两个小孩。我们顺着“青草夹岸”的小路走到了大雁塔下。我的心开始激动了。幺爸给我们买了票,他在外边休息,我们就进去了。

  进了塔的第一层,我感到一股冷气向我扑来,里面的.楼梯太陡了,还非常危险。我们扶着栏杆往上走,走到第二层看见了许多字画。我们继续往上走,到了第三层我看见一个大雁塔的模型,这才明白了塔越高每上一层,楼面就越小,所以楼梯越来越窄,我们又继续往上走。我们到了五楼,都觉得很累了,实在有点不想上楼的感觉。但是我们在下面说过,谁也不能当狗熊,一定要上到顶楼看个究竟。我们互相鼓劲,走一走,歇一歇,最后我们还是到了七层。透过窗户,我看见了北广场上的塑像、碧绿的大树、笔直宽敞的公路,还有古老的建筑。塔顶的内部有一个太阳形的圆圈,里面有些字组成了一个圆形,那些字是“拜佛前人赞唐僧取经还须游西天”。这些字的里面又有一个圆圈,这个圆圈里有七个小圆点,我们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我们请了一位叔叔帮我和姐姐照了一张相,道谢过后我们就下了塔。 我们和幺爸在一个亭子里汇合了。接着,我们又去照了相,转了转,就出去了。今天我真开心呀!因为我又增长了一点关于祖国名胜古迹的知识,更为中国而骄傲!

写古城的作文3

  多少次梦回那雨巷氤氲的水乡,在屋舍溪边,淡云微抹中静静肃立。潺潺水声,晃晃灯影,悠悠岁月,时隔数年,又重回那亦真亦幻的梦境——丽江。

  古城,今生。在她的天地,像跳入水中的鱼,翱翔天空的飞鸟,她的怀抱,让众生找到生命的怡然。木舍,古朴亦深沉。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穿梭在丽江的古屋间,木制的门,雕花的窗,目光在凝重黑瓦上的精致屋檐间跳跃。古旧的木楼,历经风蚀霜侵,依旧静静伫立。行走其间,总觉身旁角落里投来的微笑,透着祥和。脚下淙淙流水,流淌着丽江清雅闲舒的气质。寻着清溪的源头,沿着潺潺溪水,来到源头狮子山。置身古松幽境,俯瞰山下小城。飞檐似展翅欲飞的鸟儿,青瓦古树相辅相成。层峦叠嶂中,丽江,屹立千年,只为她永远的`风华。

  山脚下,茶马古道探秘古贤遗风。跨上骏马,持缰缓行,慢悠悠骑行在崎岖山道之间,微冷的风,挺拔的松,正应了那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茶马古道,怎相信这是一条向远方无限延伸的路,当年承载了那么多繁华、喧嚣与梦想。銮铃轻响,随风远去……

  下山,追逐着翩翩彩蝶,来到高原湿地——拉市海。船儿起航,波光微漾,四周宁静,唯有夕阳伴晚霞。如果陶渊明来到这里,应该会把南山也抛诸脑后吧

  走进一座座大山深处,翻越青山丘陵,眼前,那心中的圣地——玉龙雪山直插云霄。走进片片愈渐枯老的松林,穿越茫茫青雾云海,不变的仰望,圣洁的雪,映着金光,巍峨屹立在不远的前方。云之上,银光里,更觉置身彻寒的月宫里。玉龙光芒普照,让万物归于心的净空里。生命在这一刻释然,亿万年不变的庄严,只缘坚信总有一刻撕破云天,让阳光倾慕。更高的天,没有翅膀也能追逐。

  入夜,古城亮起暖暖的灯火,托起天幕。水声、灯影,没有秦淮河的凄凉,只透着宁静中的豁达。午夜,灯火渐熄,月光静抚丽江,涧水潺潺,屋舍俨然,古城不老。

  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休憩之地,犹如站在梦的入口,抖落一地过往尘埃,竞有一种对俗世的不屑与轻叹。温暖、真挚、闲适、典雅,她气质傲然,即使在此荒废余生也不愿梦醒。丽江,有缘人的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