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乡味作文

时间:2023-09-12 16:33:5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浓浓的乡味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浓浓的乡味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浓浓的乡味作文

浓浓的乡味作文1

  近来读周先生《社戏》,蓦觉乡味在脑畔氤氲,原来我的家乡也有诸如此类的活动,那约莫是一种游行。

  现在回忆起来,也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大约是在腊月初的时候,八九点钟,忽然西北边一声锣响,接着鼓也响了起来,“咚咚哐哐”。唢呐也响起来。村里人一个一个都往外赶,有的手中提着鞭炮,点燃后抛在路上,便“劈哩叭啦”地响起。年尚未至,喜气却夹杂在浓郁的火药味中漫溢开来。

  我也匆匆跑出来,手中拿着还未吃尽的早饭。奶奶在后头追着,我却全然不顾,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大路的拐角。

  终于,锣鼓声愈来愈响,脚步声也愈来愈近,慢慢地,一个红衣的吹唢呐的人出现了,人群欢腾起来,先是一个敲锣打鼓的小方阵,菩萨出来了,土地也出来了,后面还跟着一队摇花船的。但这些却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我最在意的是那一队踩高跷的神话人物。

  他们是排在最后的。我跟上去,这时候队伍里已经有很多人,大多是孩子,再就是带孩子的人。我跟在一只踩高跷的“八戒”旁边,在村子里的乡路上走,木跷叩击地面发出的“踢踏”声在耳畔响着,混着人家门口奉着的香火味儿,流入不尽的记忆的长河。“八戒”的妆画得很不错,还带了一对“猪耳”和一只“猪鼻子”,那耳朵逼真得很,粗长的猪毛清晰可见。他人很好,还不时回过头,俯下身来对我们这些小朋友笑。我欲伸手去摸他脚下的木跷,奶奶止住我,她是怕我把人家碰倒。

  游行队伍的目的地是庄上的一个大户,我们到那儿的时候果食皆已备好,多是糖圆一类,这大约也是象征着丰收吧。不管何意,我却把这,看作是乡味。

  菩萨、土地放好,摇花船、踩高跷的人歇了,一队舞龙的人不知从何来,又是一阵震天撼地的锣鼓声响,“龙”开始翻腾,盘旋,如行在云雾间。

  这场游行到晌午便结束了,但我们却都意犹未尽。然而,这活动不知是哪一年开始便逐渐消失了,但却并没有人在意,我亦不曾在意过,仿佛是理所应当,大势所趋。只有在多年后的今天,读着周先生笔下饶有趣味的《社戏》,才唤醒我记忆中那沉睡多年的,混着火药的刺鼻,香火的禅意,糖圆的清甜的乡味。

  今天,多少传统,多少文化,多少人记忆中的乡味,被时代掩藏,重回老家,我又在墙堵垣壁,屋瓦砖石中努力拼凑记忆中破碎的乡味。

浓浓的乡味作文2

  4月佳期,槐花飘香,故乡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弥漫着槐花香,荡漾着故乡的独特香味。

  不论身处何处,无论处于何时,家乡的味道总是让我魂牵梦绕。

  身处春天,家乡的味道是人们农忙时劳动的味道:一块块整齐的黑土地上,农民们正低着头,弯腰将手中一株株幼小的秧苗插入稻田中,一株株秧苗在风中摇曳着身姿,它们扎根于这块厚重的黑土地上,等待着丰收。在孕育着希望的春天里,故乡是劳动的味道,这味道蕴含着丰收与希望。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天的故乡是清香味,满地的荷花似亭亭玉女,盛开于池塘中央,荷香袅袅,沁人心脾,但只因这荷香中参杂着许许炊烟味,使荷香更加有味了,家家的烟囱上升起徐徐炊烟,那是许多游子心中故乡的味道。炊烟升起,煮饭烧菜,在外顽皮的小孩,在田地里干活的农民,一看到炊烟便知该吃饭了,便纷纷向家里赶去。自古以来,袅袅炊烟寄托了许多游子的相思之情,荷香夹杂着炊烟味,这是故乡的相思之味。

  秋季的故乡味不必多说,想来也就知道,这便是丰收的味道。春天绿油油的秧苗早已褪去青涩的外表,转而换上了金灿灿的外衣,过去是农民们拿着镰刀在田里收割稻子,现在有收割机,不出几天稻子被收割完成,农民们捧着这金灿灿且又饱满的稻粒,脸上荡漾出一种满足的笑容,秋天的故乡最唯美,秋天故乡的'味道也是最好闻。

  一旦过了深秋,冬天,也就接踵而至。雪花将大地装扮得银装素裹,冬天意味着团聚,在外奔波一年的游子们纷纷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团圆饭,随着爆竹的响声,一家人共同举杯喝下这重逢的故乡酒。奔波的游子也放下重担,陪父母子女聊聊天,与他们分享着外面世界的新鲜事。

  冬天故乡的味道是团聚的,却也是分离的,新年一过,游子们又要提着大包小包去外面打拼,留下老人与子女,所以故乡是他们情感的栖息地。

  领略了四季故乡的味道,“故乡”真小,小的只装下两个字,但故乡的味道却是浓厚的,它在那些悠久的小镇中,也在每一位游子的心中。

  我只愿能躺在故乡田野的草地上,细嗅故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