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你作文

时间:2023-09-11 09:38:4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读你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读你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读你作文

我读你作文1

  今天,我所读的一则故事,是被记载在《世说新语》的《德行第一》里的。

  这是一则与你有关的故事。故事里说,你在洛阳时,曾经应他人邀请赴宴,你发觉端送烤肉之人有想吃烤肉的样子,于是停下来将自己的那一份送给了那个人。同席的人都讥笑你,而你却说道:“哪自己整天端送烤肉,却不知道烤肉的味道的道理呢?”

  当时是一个等级社会,能在席上吃上烤肉,应该是属于那些有身份的人。而穿梭于席间端送烤肉、为他人服务的人,身份就比较卑微了,所以吃烤肉的人,都认为端送烤肉之人没有资格吃烤肉。可是,你看出了端送烤肉之人的心里所想,于是就将自己的那一份给了他。从这里可以看出你把那个端送烤肉之人当“人”看了,你并没有因为他“只不过是一个给我端送烤肉之人”,而“没有资格吃”,你没有这种庸俗的想法。而你的想法里,可能还含有“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的思想,不应该存在有些人有资格吃而另一些人没资格吃。这种思想,我认为,颇有一些儒家的.仁慈与善念。

  这个故事还说,后来遇到永嘉丧乱,你渡江避乱,每当有危急的时候,总有一个人主动帮助你呢。你很不理解,就问那个人为什么这样做,那人说他就是曾经接受你烤肉的那个人。

  没想到那个曾经接受你烤肉的人,竟然忘不了那一顿得来不易的烤肉,并且忘不了一个给自己找吃烤肉理由的人!我想,还可能因为你给了那个人尊严,把他当着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歧视他,所以便有了那个端送烤肉之人的感恩报答。

  表面上是一份不起眼的烤肉,而里面却包含着你对端送烤肉的人的一份理解,一份尊重。

  是啊,只有你理解、尊重别人,别人才会理解并尊重你。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我读《世说新语》,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将端送烤肉的人看着人的人,那个你——顾荣前辈!

我读你作文2

  无聊的假期,可悲的我整日在题海中浮浮沉沉。

  “吱了吱了……”知了,知了你在树上不厌其烦地吟唱什么呢?你好似要用尽生命来完成这段演奏,我却为你感到深深地不值:在我眼里,一夏之季,不过眨眼之间,对你而言,却是短暂的人生中的绽放之刻。你用全部的精力去表演,只为了这昙花一现吗?

  我不禁迷茫。

  你静静地栖在树枝上,忘却了周身的喧嚣,沉浸于自身的世界,尽情地歌唱。周围的树叶无精打采地卷着边,花朵耷拉着脑袋,鸟儿在树荫下乘凉,地面上一滩洒落的水仿佛在滋滋地响着。四周的空气也似在躁动着。唯有你,恬静地在树枝上唱响你的歌声,你用你的全身的力气诠释着对歌唱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我却为你感到淡淡的忧伤。

  你的一生也许能算是漫长的,但你大部分时间全在黑暗阴冷的地下生活着。你尽力成长,终于等来了破土而出,迎接光明的一天。你飞向了温暖光明,你向世界传播你的天籁。可又有几人懂得欣赏你的歌喉?又有几人聆听你的告白?夏日的光辉渐渐淡去,你也将要与这世界告别。在你即将离去的时刻,你又为来年夏天留下了新的种子。我不禁疑惑,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窗外的“吱了吱了”唤回了我的思绪。我猛然惊觉:你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成长,为的是有朝一日能为这片大地增添一份生机。虽然这段灿烂的时光很短暂,但你全心全意地面对每一天。这何尝不是你对待生命的态度?你用实际行动——歌唱,抒发你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负责。我不禁觉得羞愧:你用数年的时间蛰伏,就为了那一瞬的惊艳。我却在数年的时间里浑浑噩噩,不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你用真诚的态度完成你的演奏,只为不留遗憾。我却怅恨岁月长久,不知何时何日才能长大。在你弥留之际,你耗尽全力播种新的歌唱家们,我却在埋怨世间我所不如意之事。

  我是否真正认清过自己?不,我没有,我只是一味地虚度光阴,任性地埋怨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没有一天成熟过。一只小小的蝉,尚且知道对生命负责,何况是我这么一个人。责任,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担当。我会向你学习,在今后成长的过程中,我一定会做一只唱得最响亮的“蝉”。

  门外响起了“叩叩”的敲门声,妈妈走进来,关心地问道:“做了这么多作业,你累吗?”

  我冲妈妈灿烂地一笑,“不,我好极了。”

我读你作文3

  那是很久远的一个故事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当时正在读大学,在那个知青下乡的年代,他不可避免地被轰轰驶来的命运之车送到了东北。东北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那是一般人根本料想不到的。天气是要命的冷,没有足够的衣物御寒,又没有东西吃,只能凑合着吃些树皮草根,夜晚根本不敢睡觉。一来是那里的.野兽多,二来是怕自己睡着之后永远都醒不过来了。人在那种情况下是很容易绝望的,甚至退化到人类最原始的状态。很多人去偷去抢,他们看到能吃的就抢,能穿的就拿。唯独他,默默地啃他的树皮草根,吮他手中的雪团,最终他还是活了下来,回到了城里。当许多年后别人追问他当时为什么不与别人一样时,他回答说:“我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读过书的人,那一大堆一大堆的书一直在我眼前晃动,它们让我最终没有越过那最后一道道德防线。它们时刻在提醒我,我是一个人,而不是野兽。”

  这个故事让我久久无言,能够让一个人在最困难的境地保持尊严的,居然是他曾经读过的书!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作出了这样的选择,他不是不知道啊,他的选择,也许就是在放弃生命啊!也许有些时候,书籍什么都不是,不是阳光,不是空气,不是面包,不是营养品,不是智慧,不是勇气……它只给人尊严,给人坚持的力量。它以它那悠远而绵长的力量,塑造一个个健全而完整的心灵。我一向认为,在书海遨游过的人,至少不会泯灭所有的良知。书籍是那样一种精灵,它总会留给我们一些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触动的东西,它在不知不觉中输给我们正义和友善,它让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始终揣着一份真诚和信任。不是吗?冰心老人为什么到晚年还保留着那份童真童稚呢?三毛在万水千山走遍之后依然还能交出真心呢?书籍对人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即使你走遍天涯海角,即使你历尽沧桑变幻,它也一直都在你的灵魂深处。哈佛大学有句校训: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你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与书籍为伴,让心灵在一次次的洗礼中得到升华。很多年之后,你会发现,你心灵的故乡是那么亲切和实在,你的人生是那么美好和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