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河姆渡遗址作文

时间:2023-09-05 09:15: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游河姆渡遗址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河姆渡遗址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河姆渡遗址作文

游河姆渡遗址作文1

  上半年前,爸爸带我们去了余姚河姆渡遗址。

  在车上的时候,爸爸一直说河姆渡遗址很好,我和妈妈也半信半疑。到了大门口,看见“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八个大字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进入了造型独特的大门,把票交给了服务员,一股浓重的“古”味顿时扑入眼帘!我被一件件文物所吸引,里面有骨耜、骨哨、骨箭头、石斧古代人居住的房子、还有还有一些古代划船用的木浆……这些都是古代人生活的.工具,想象着他们以前就用这些工具造房子,过生活,真不简单。

  博物馆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我往里面走,又看到了以前织布用的东西,可名字我就说不上来了。妈妈说,原始人生活的时候是农耕社会,他们都依靠石头生火,用标枪打猎,水井口是用木头围起来的,我感觉古代人真的好有想象力呀!再继续往里走,我又发现了很多以前的鱼骨头,鹿的角,牛的头等一些文物,我的好奇心越来越重了。

  后来我们还在这里吃了午饭。这里的特产是茭白,所以十分的好吃,鲜鲜嫩嫩的,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啊!

  从进馆到出馆,我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从古代穿越到了现代。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文物,并对这些优秀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游河姆渡遗址作文2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我期待已久的河姆渡遗址。

  刚进河姆渡博物馆,浓浓的历史气息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看到了7000多年前动物的残骸,有四不像的角,梅花鹿的角,鲸鱼的肋骨,大象的牙齿......各种动物的部位清晰可见。由此专家推理,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气候温暖湿润,大致与今天的西双版纳地区相当,大自然赐予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绕的生态环境。我们往前走,看到了河姆渡文化的稻作农业,它是中国南方地区史前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还有用石头和各种骨头制作的捕鱼利器,那真是手工佳品。河姆渡先民的居址坐落在依山傍水的低丘缓坡。他们居住在用木柱,横梁和地板等搭建的干栏式房屋里,过着饭稻羹鱼的生活。炼泥制陶,纺线织布都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一路上,我和妈妈慢慢欣赏,一路听讲解。我们看到了一个叫漆木桶的物件,它长得一般,可用处确不一般。听说这是一种打击乐器,古人也挺有艺术气息的'。

  我们参观完了博物馆,这就结束了吗?非矣,非矣!接下来我们到了1973年开挖保存的遗址,开始了在7000年前古人的土地上徒步,参观他们的“居住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古人的干栏式建筑,比较适应南方水乡,被誉为“建筑史的奇迹。”它既可防潮又可躲避虫兽侵袭。至今仍盛行于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地区。我们又看到了木构水井,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井。

  参观完遗址,我们看到了河姆渡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双鸟朝阳图。它由三块巨石叠起,上面的图案十分精美,这也是我们先人的图腾文化。

  今天我感觉收获太大了觉得,学到好多知识,更是感叹我们祖先的非凡创造力。

游河姆渡遗址作文3

  早就听说河姆渡遗址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地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终于领略了其蕴含的别样的美。

  一走进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就被其中洋溢着的古文化气息深深吸引了。

  馆内有许多先人的雕像,男女老少,或在野外钻木取火,或建造房子,或男耕女织……我们慢慢地走着,看到了先人用的一些碗和一些瓶瓶罐罐的东西,还有一个先人拿着碗吃着饭。随后,我们惊奇地发现那些先人穿的都是草做的衣服和裤子,有些妇女和男子甚至都没穿衣服。原来,这就是我们先人的生活方式,发展到我们今天,是经历了多少巨大的演变啊!

  沿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我们继续去实地感受古文化气息。听说那里是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我们漫步到一个有小桥的.地方,小桥上面铺着木板,显得特别古老,走过小桥,看到满地扎满树桩,扎得那么结实,而稻谷的遗迹让我感受到先人的聪明才智与勤劳。转而来到先人的草屋参观,那先进的“干栏式”建筑让我不得不惊叹:我们先人的建设技术太高明了!屋内耕作用具颇多,先人大多在辛勤劳作,也有小孩玩耍嬉戏,显得如此悠闲自在。

  我一直沉浸在先人的那个年代里,不觉已来到了宽阔的姚江边,清澈的河水在轻轻地唱着歌,在阳光照射下泛起的阵阵微波不住地闪烁,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守卫着“河姆渡遗址”石碑,树枝随风翩翩起舞……

  “走了,集合了!”同学的叫声喊醒了犹自沉醉在古老情景中的我,看着已经走远了的同学们,我急忙追了上去……

  别样的河姆渡,别样的古文化,给人以别样的美!我爱河姆渡遗址,更爱先人留下来的古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