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书海作文

时间:2023-08-29 22:11:44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漫步书海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漫步书海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漫步书海作文

漫步书海作文1

  如今时代,手机早已是人人必备,不论天南海北,海角天涯,一封邮件顷刻间即可送达。的确,科技方便了生活太多太多。微信似乎解决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千古难题,但同时,翻开通讯录那密密麻麻的姓名至少一半即使见面,恐怕也无从开口。

  飞鸽传书早已是一种象征了,邮局仍然不失踪迹,可却不再有了“加急电报”之类的特殊服务,更多的恐怕是一种情结。对昔日远隔千山的亲人,一封书信早已超过了内容本身的价值,而是亲情,是对游子早还家的期待,亦或是海誓山盟。

  倘若手机早个几百年出现,恐怕也就不会再有“梦回故国”的无奈,“对酒当歌”的旷达,“一晌贪欢”的悲凉。也许,他们会拿着手机,装上百度地图或是微博,面对花边新闻高呼所谓的“人性”“道德底线”。如今我们和好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恐怕并不会采用“流觞曲水”的方式记录下这奇伟瑰丽的大自然,看到漫天花瓣写下“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诗句,也许会拍几张照片发一发朋友圈,招呼一波赞吧。

  如今,对于美的欣赏不必直走千山,更不必攀山越岭,只要打开手机搜索“美景”。不论奇松怪柏,怪石嶙峋,黄河落日,大漠孤烟都在顷刻间浮现在股掌之间。对美的欣赏门槛降低了,所以对于美的感知也变得逐渐麻木,对于生活细节的`把控不再细致。现在,人人都在强调“大局观”,好像对一件事只有宏观认识后才能运筹帷幄,玩弄胜负于股掌之间,但,不经意间,在道旁河畔春花凋落,自然就不会有人写下的困苦与悲伤“花落花飞飞满天”。

  由于“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便出现许许多多的传世佳作,今天手机不仅仅可以充当“丝竹”“案牍”,甚至还太小看当今科技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无处不在,与其被手机所控制不如拿起一本书,和文人志士间进行一次单独的,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当作者用尽几个月,几年的心血写成书时,你,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感知这些天来作者或是前辈的世界观,价值观,未尝何乐而不为呢。

  科技终归在飞速发展,技术的产物永远改变不了其被取代的命运,而文学艺术永远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地铁上,在医院,在景点的长椅上,不难发现总有青年,老人甚至是儿童手里轻轻捧着一本,有时身旁还放着几本。他们不但不会被时代抛弃,反而永远能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他们敢于站在风口浪尖高呼“我是一条天狗啊!”,坐在地坛祈年殿前说“有些事只能藏在心底”,或是在聚餐时纵观近代中国的崛起高唱《我爱你中国》,他们才是时代的引领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正所谓“开卷有益”。

  不如,现在放下手机。翻开那本你曾经想读却早已忘却的书吧,带着翻开那一刹那的书香,随作者的脚步,走上这一程吧。

漫步书海作文2

  读书,就是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可以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启迪,引导你走上成功之路。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学校一年一度举办了“读书节”,通过“读书节”,让我阅读范围变得更广了,也更让我能汲取到更多的知识,而读散文更能陶冶人的情操。本届的“读书节”我读的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

  林清玄写作三十年,成书百余部。他坚持自然、厚味、有机的文学,因为他深信“有真感情,就有好文章”。他以慈悲为经,智慧做纬,编织文学的锦衣,因为他深信“有大思想,才有真文学”。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这时,我感觉我越来越崇拜林清玄了。

  本次读书节我一共读了他很多篇散文,如《分到最宝贵的妈妈》、《台北闹饥荒》、《变色茉莉》等。读完这些文章,让我启发了很多很多。其中有两段话让我感触很深。

  第一段话是《走钢索与空中飞人》中的一段话:

  “我们在实际的人生中亦然如此,许多屏息以待,只等到了失败,但有过失败的成功更值得喝彩与掌声。

  在马戏团里走钢索的人和空中飞人,在上台表演之前,必然都有许多的失败,才会使他们设计出这样的表演吧!

  他们的成就正是建立在“危险”和“失败”上,如果是在平地上表演就没有人要看了。

  生命也像是在走钢索或凌空飞跃,在危险中锻炼了勇气,在失败中确立了坚强。”

  这段话让你给我知道了失败使成功变得珍贵,其实,人生也像走钢丝,不断地会遇见失败和危险,而我们就要在危险中锻炼勇气,在失败中锻炼坚强,丰富我们的人生。

  而第二段话则是《苦瓜变甜》中的一段话: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情爱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修行者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我们尝过情感与生命的大苦的人,并不能告诉别人失恋是该欢喜的'事,因为它就是那么苦,这一个层次是永不会变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瓜是苦的。一般人只要有苦的准备,煮熟了这苦瓜,吃它的时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会那么苦了!

  对待我们的生命与情爱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态度。”

  文章虽在写苦瓜,实质上是在写生活中的困难,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吃苦的准备。能吃得了苦,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

  “读书节”现在已经结束了,但在短短的一周之内,林清玄的散文却给了我那么多的启发。它真是我的一位无声的老师,为我传道解惑,我真感谢这些故事,更感谢它的作者——林清玄。

漫步书海作文3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人精神上的财富,它陶冶了性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所以,漫步在书海,受益匪浅。

  不久前,我读了《中国历史故事集》。它打开了历史的大门,让我穿越时空,与历史名人对话。我感受到了秦朝的.强大,欣赏了唐朝的繁华,慨叹了清朝的耻辱,了解了悠悠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千金一笑退避三舍统一中原每一个故事都令我难忘。

  现在网络发达,好多人都沉迷于电子产品,能坐下来安静读书的人变少了。发达的电子产品确实很神奇,可以在短时间内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看一部电子小说,但我认为读书的意义更大。每读一本书,触摸着纸张的质感,嗅着淡淡的墨香,听着书页翻动的声音那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这个过程能让我心静如水,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印在脑海挥之不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坚信,书是茫茫人海中那盏引领我走向成功的明灯。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漫游在书的海洋,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沉浸在读书之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