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作文

时间:2023-08-16 22:50:4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苏轼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轼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苏轼的作文

关于苏轼的作文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情吟唱的是苏轼,身陷困境依旧浅笑感叹“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也是苏轼,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的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的一个小康之家,他的爷爷大字不识,但却深知一定要大力培养下一代读书当官的道理,姑且不论那个年代的唯官论多偏激,但仅凭唐宋八大家苏家就占据三人,即可得知,这是多令世人称奇惊叹的苏家三父子。

  嘉佑二年,年方19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跟随父亲一同进京赶考,正值当年的主考官欧阳修改革科考,由曾经的统一命题改为自由发挥,于是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引得欧阳修啧啧称赞,欧阳修以为这么有见地的.文章大概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为,他担心自己给曾巩第一名会引来非议,于是提笔给了第二名,事后才知这是苏轼的答卷,但欧阳修毫不吝啬地给予苏轼“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的高度评价,事实证明,欧阳修的评价一点也不为过。

  如果说少年中举对苏轼而言太过平坦顺利,那么被贬黄州才是历练东坡居士的真正熔炉。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经历人生巨大落差的苏轼开始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反思,也正是在这种“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境地,修炼出了苏轼沉静旷达、宠辱不惊的宁静心境,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让他摆脱了“乌台诗案”给自己带来的心灵痛苦。

  正当他“倚杖听江声”定下心准备快快乐乐过隐居生活的时候,命运似乎又跟他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短短几个月时间让他从小小的七品芝麻官晋升到翰林大学士,而后又再度卷入政治漩涡,而被贬到惠州。一贬再贬的苏轼早已将生死置之身外,“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他自然平淡、淳厚朴实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厌恶。

  不论处在人生高潮还是低谷,东坡先生总能巧妙地找到一种平衡,不得不说他的乐天达观成就了他的豪放诗性,纵观历史上的诗人,大多十指不沾阳春水,唯独东坡先生的手既可以写诗作画弹琴,又可以做饭种地做东坡肉,用入世精神做事,用出世精神做人,东坡先生演绎得可谓淋漓尽致,相比较那些消极悲情的诗人,东坡先生无疑是最接地气的,而他的精神也正是中国千古读书人所追求的境界。

关于苏轼的作文2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伴随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海棠》,您现在应该知道我在这篇文章中我要说的是谁了。没错,就是他:有着丰厚学识、豪爽内向的性格、沧桑坎坷的阅历;一个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以及学术上都有很高深的造诣的北宋文坛巨擘——苏轼。

  他,一个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他有着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他的诗词被人们传诵至今。一个真正的文学家,一个真正的“名人”,一个真正的好官。从“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读出了他的高雅情趣;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读出了他心中的暖暖春波;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读出了他的点点悲情;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中读出了他的伟大抱负;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读出了他的请缨抗敌的壮怀;从“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读出了他的悲凉内心。

  也许这些都是我喜欢苏轼的原因吧!他,苏轼;曾经在无数个寒冷的夜里独自感受丧妻的痛苦;曾经在正值灾年时做官,却无一人饿死;曾经在寒冷的冬天独自烹饪肉质菜肴,被千古人们尝之…….也许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苏轼吧!后记:苏轼为我所爱之历史人物,愿你也喜欢他!

关于苏轼的作文3

  苏轼,号东坡居士,所以得名苏东坡,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

  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和辛弃疾合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还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为了方便记忆,牛牛写了一句话来概括,见22)。只有曾巩和柳宗元是唐朝的,其余都是宋朝的。苏洵是他的父亲,苏辙是他的弟弟。唐宋八大家里只有八个人,他们一家就占三个人,这个家族真厉害!

  如果你很喜欢李白的话,一定好奇唐宋八大家里竟然没有李白,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呀?而且李白也是唐朝的呀。别着急,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唐宋八大家并不是写文章写的很好,就能进去的,这八个人提倡了“古文运动”,所以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以前唐朝宋朝的语言有点和现在不太一样,比如他写了八个字,而且这几个字你估计只能认识一个,能认识两个就很神了,结果最后表达的意思就是我睡不着。你看明明可以四个字表达清楚的,偏要用八个字。于是遭到了苏轼等八个人的反对。李白没有参与古文运动,所以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了。

  苏轼经过苏洵的'严格教管,在进京科举的时候考中了科举考试百年第一。当官之后,他反对变法,请求外任,为通判到杭州,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后来又被贬到密州,又被人从诗词中抠出来了几个好像说皇帝不好的字,被皇帝关了起来,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关于苏轼的作文4

  偶染一朵梅,便觉得身处漫漫龙海;偶沾一枚露,便觉得脚踏浩浩巨浪;偶遇一个人,便觉得他会为我奏一曲旷世的高山流水,为我低絮蝶翼飞舞般的话语,让我沉醉在香甜的梦中。而就在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进了苏轼。 一 苏轼,这宛若芝兰的男子,悠悠地从大江东去的暗潮中走出。足边簇拥着盛世苍白的繁花。

  随之,一层浓浓的雾气包裹了我的思绪,遮住了我的眼眸,让我读不清他略有苍白的面容。阳光滴在他盛雪的衣上,泛出耀眼的光芒。他低吟着,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他轻叹着,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走进苏轼,走进他快意恩愁的世界。 二 苏轼,犹如今宵有酒今宵醉的.过路,总是把酒临风,指问苍穹,匆匆地嗅着酒香,匆匆地用困意渲染处茫茫长路。湿淋淋的空气中回味无穷无尽的芳香,然后我听见,人有悲欢离合;我听见,月有阴晴圆缺。

  梦中是他明媚的微笑,眼中是他洁白的裘衣。走进苏轼,走进他灵动伤情的世界。 三 苏轼,好似憩息在潺潺月色之下的孤鸿。他唇边的笑纹如同三千弱水荡漾开去,深重地刻在了唐宋八大家的年谱里。如水的明月,斑驳的树影。交织的是他心有不甘,胸怀愤懑的心情。虽是闲人心不闲,身处江湖仍忧君。走进苏轼,走进他失意雄夸的世界。 走进苏轼,走进他豪迈,柔情而又惆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