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苏轼作文

时间:2023-08-14 17:25:4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品读苏轼作文(精)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品读苏轼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品读苏轼作文(精)

品读苏轼作文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样一位充满才情的大词赋家,却因王安石的不喜而壮志难酬,并贬数次,东坡也好,子瞻也罢,它总是反思的人生,经营着人生,终成大器,它具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情,又有《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忧伤。

  他就是苏轼,苏轼的一生是一种苦难,也是一种功。

  22岁的苏轼进京赶考,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名满京城,却因欧阳修的.造化弄人与第一名失之交臂。进入仕途又连遇不幸,母亲,父亲,妻子相继死去。可以说苏轼,十分不幸,这10年沉浸在苦难之中。

  刚脱离苦海,立志成就一番事业,却又与王安石变法相遇,一封《上神宗皇帝书》述尽了百姓在变法中的不幸,可接二连三的石沉大海,又让苏轼心灰意冷,于是自求外放,来到杭州。

  西湖之上,“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衬出苏轼的忧郁,却也使这位诗人更加文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可正是这样灼灼其华的文字,又遭到奸人所害,苏轼又外放了。在平原纵横的密州,挥洒豪放,“酒酣胸胆尚开放,鬓微霜,又何妨?”但苏轼豪放中的孤独却又寄托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亡妻之伤,那样的痛,在乙卯正月二十日这一天爆发了,这一《江城子》前后之间震撼古今。可以说,苏轼的文华,已超越了前人,而他的水调歌头,也超越了未来,如一块巨石屹立在河流之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古名扬,自此之后,有人评价道“余词尽废”。

  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苏轼又被文字狱陷害,这就是乌台诗案,离开后贬至黄州,在103天的压力之下,又一名篇《赤奴娇。赤壁怀古》在他笔下而出。

  英雄自古多磨难,此后又经几折贬。在詹州回汴州的路,不幸逝去。一个苏轼,半个北宋,“水调歌头,余词经废”,正是经历了苦难,才成就了成功。

品读苏轼作文2

  曾回味李清照那优柔寡断的词,曾仰慕李白那潇洒自如的诗,曾联想的白居易那活泼洒脱的意……他,使人总是有一种朦胧的感觉,似薄薄的雾,似若隐若现的窗……他就是妇孺皆知的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于公元1037年,死于公元1101年。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性格豪放直爽。它的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读苏轼,不能不读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那一年,王弗已故十年,苏轼一直沉浸在悲伤中。那天苏轼所流下的泪,为他们的爱情有了见证。风扫着妻曾住过的房间,读到这里,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苏轼从梦中惊醒,那一双水冷的双手,拭去眼角的泪水。也许,只有爱妻王弗在世的十年,才是苏轼人生中的'最亮丽的时刻……

  再一次品味苏轼,又看到了他那不凡的气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便是被称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它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由此我们又仿佛身临诗之境:那苏轼宽阔的胸襟,因为当时的他正贬在黄州做刺史,但他却坎坷中还是始终不忘振兴国家,发扬国家光大,诗中,苏轼把他自己与“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瑜肝胆相照,暗示自己仕途不畅,壮怀难酬。

  这两首格调不同的词,虽然让我们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苏轼:一个婉转多情,一个大气磅礴,但我们仍然看到一个被逆境逼得“早生白发”的苏轼。一代才子,湮没于历史的红尘却留下千古辞章,让后人读之绵尽,仰之无穷。

品读苏轼作文3

  在如水的月光下,静读你的清词丽句,品味不同的你,悲壮、痛苦,孤独抑或是忧愁欢畅。苏轼,你是一本书,不同的篇章里,总有不同的你。

  《临江仙》

  酒醉的夜晚,你夜深时回到家里。敲门许久不见家童来开门。才知,夜已三更,家童早已酣睡不醒。你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拄着拐杖面临江水,听着涛声,沐浴明月清风。心中却思绪百转。回首过去,身在官场,沉浮不定,漂泊几度,身不由己。只因为放不下,被世俗所牵绊。江上的风吹着你,也吹醒了你的心。平静的湖面倒映着你的容颜,让你看到真实的自己。这时的你,不需任何的掩饰,不必凭借过去,只要认清自己。此时,你的内心像被洗透一般,不由感叹:“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志却营营。”

  也许我要像你一样,认清自己的内心,拥有一颗纯洁而平静的心。我需要审视自己,寻找自我。

  心即是江海,心即是江湖,只有归隐于心,才能换取真正的清凉。

  《望江南》

  江南的暮春,细雨。你独自登上超然台,望一江春水,满城桃花;看细雨中的万户人家。你的心穿越烟云雾海,在世间万物中,体味一种物我两志的明净。面对大自然的'清新与洁净,又何须再去怀念。只需用火煮一碗新茶,趁着年华依在,再酒肉、歌咏一番。

  青春苦短,何须再等。我们要珍惜,正如你所言:“诗酒趁年华。”我们现在拥有最美好的青春,何不珍惜,不要任他从时间的指缝里悄然溜走。

  但,令我受用的却是你的另一个启示。你在写此诗之前,在偏远的黄州咀嚼几碗素菜,品味着“人生有味是清闲”;在惠州的陋室里,聆听雨声,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在风雨中你依旧如此从容淡定。或许在以后,当我遇见困难时也能像你一样,如此从容淡定。

  苏轼,你是一本深邃的教科书,每一篇总有不同的你。

品读苏轼作文4

  穿越唐诗的锦绣华美,一唱三叹;透过五代的浓艳靡丽,娇柔婉丽;到了北宋,突然闪现出一番别样的风景。是只寒鸦吗?拣尽寒枝却终不肯栖;是位老翁吗?竹杖芒鞋且吟啸徐行;。是个英雄吗?张弓射虎要试比孙郎;是个醉人吗?举杯问月欲乘风归···

  原来,这风景的主角就是苏轼。在文学长河中大放异彩、独树一帜的苏大学士,在北宋政坛上一波三折、起伏不定的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 ,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茫茫历史的长河中,苏轼绝对是一个奇才,诗歌、散文、绘画样样精通,尤其在词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苏轼是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则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啊苏轼,就是历经这千年的尘埃,我也不得不佩服你,不止是佩服,而是一种仰慕!好像从小学时,我们就开始学习你的诗词,那时具体学的哪首我也记不清了,但当时只是把你同一般的`诗人来对待。直到初中时,语文老师为我们印制了你的《赤壁赋》让同学们背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优美而富有哲理的句子吸引了我;“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话而登仙”,我被这里面的境界而折服和震撼。从此,我明白了:苏轼,这个才子学士不一般!

  这就是我们的大文豪苏东坡,高唱着“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我发现他是那样的高大;有时也会落泪“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原来他也是多情男儿;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身处逆境也那样地乐观豁达······

  笔一支,诗两行,我也想为你写下赞歌,可惜拙笔难以表意啊!

  话一句,苏学士,你的诗词文采不一般,今生常把你咏叹!

品读苏轼作文5

  苏轼,在我没有走近他时,他只是一个文学家、书画家;但当真正走入他的世界,才发为他找到一个合适的标签是如此困难。还在冥思苦想时,笔已经在纸上轻轻勾勒出了我眼中的那个苏轼——哲学家。

  苏轼后半生一直在探索人生奥秘,而这种思考,已经将他铸造成了哲学家,清冷秋季,雾气笼着茫茫大江,水天一色,不由使人感叹世界的宏大与自己的渺小,苏轼却坐在船头饮酒,缓缓吟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却与柏拉图的学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苏轼,在这一刻已不是单纯的乐观,而是彻底蜕变为了理性的哲学家:常人看到的,是片面上的万物流动,生生灭灭,那只不过是感官世界罢了;苏轼深邃的目光,却望透了那重重迷雾,用不朽的灵魂,追随到了永恒不变的理型世界。于是,他淡然了,成熟了,厚重了,心也如冰般透彻且不易被外界事物打扰了,如同他诗中的梨花,将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深刻的思考,使他成为哲学家。常人看到的只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他,却调转笔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庐山美景中,他能写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坚信,这一切决不是苏轼有意而为,而是在电光石火间很自然的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即使时再普通的的事物,他都能输灌以深刻的思想,反倒让人们看到的是他的乐观与豁达,忽视了他的理性与深刻。而他这种深刻,不是有生俱来的,而是经过了坎坷的磨练后沉淀下来的,如厚茧老皮。

  苏轼还拥有一个哲学家应有的智慧。他信仰儒佛道三教,用自己超人的智慧将其巧妙地融为一体。当他胸怀天下却屡屡碰壁时,能在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中找到精神慰藉;他一生像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般四处行善,却不失旷达与洒脱。他用自己的智慧将这三教中的`精华集于一身,这无疑加速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哲学家。

  就这样,在柏拉图一千四百多年后,中国有一位叫苏轼的文人追随他脚步,像一个真正的哲学家那样,冲破了肉体的枷锁,释放了灵魂,踏上了回归理型世界的旅程。而我们代代相传的那些诗词,不过是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哲学家灵魂的脚印,在那里呢喃着不知名的歌。

品读苏轼作文6

  一个人,端坐在纷乱的北宋王朝,泛着一方的赤壁,守候着最后一片洁白的孤独?

  捧读着时隔千年的诗篇,感受着从千年前的黄州来的寒风。

  我意外,甚而惊悚。

  涛涛江水,将想象截成了一波又一波。泠泠的江水吟诵着生命的.历程。泠泠江水,烟雾朦胧,这里唯有超然的孤独,唯有生命的绝响,唯有精神的自由。

  谁能承载着一山一水的孤寂?谁能用一觞一咏抓住绝望?谁能以这种方式把自己交付给黄州这片山水?

  我意外,甚而惋惜。

  你不能圆滑媚俗一点吗?你不能稍微低一下你高扬的头颅吗?你稍微施一点儿伎俩,也就不会把自己逼进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困境中了。

  把酒放下。端坐,起身,掸掸素衣上的灰尘。你悠然行至江边,就这样,一曲赵宋王朝被你谱写成了绝唱。

  我顿悟了,我明白了。

  你,一介书生,心忧天下。为贫困百姓有心,对官场勾心斗角之人义愤填膺。你的洒脱不羁,你的英雄气概,注定这你要被有心之人推向黄州。这样,你便贴近了滚滚东去的赤壁,你便吟诵“殷勤昨夜三更雨,有得浮生一日凉。”你的随遇而安使你所有的悲哀全然在这儿消解,所有的哀怨,愤懑全然在这里沉淀,所有的英雄气概全然在这儿升腾。

  三尺黄绢,就将瘦弱的你意外推向了黄州。我想你临去的那一天,一定很潇洒,一定很坦然。黄州,赤壁似乎已等你许多年。可你恰恰在这里留下了生命最美的注脚,一切那么顺利成章,又那么必然。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你的词表达了你被贬黄州的孤寂。或许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愿与世随波逐流。

  随时一场狂风暴雨,冰冷了流失的时间,但我不再意外。因为我明白,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一个人,端坐在纷乱的北宋王朝,泛着一方的赤壁,守候着最后一片洁白的孤独——守候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