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作文

时间:2023-08-12 18:21:44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山陵作文优秀【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山陵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山陵作文优秀【6篇】

  中山陵作文 篇1

  前几天,我们小记者跟随着老师去南京夏令营,一路上我们参观体验,收获颇多。今天是夏令营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景色秀丽的中山陵。

  刚进门,我看到了一抹红色,在这浓浓的绿色中十分显眼,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列列红色的.小火车。我们先坐上一列小火车,去瞻仰孙中山的陵墓。小火车开了一会儿,就把我们带到了那大名鼎鼎的392级台阶前面。看着这陡直的台阶,许多同学倒吸了一口凉气,大家的心里都在打鼓:“我们能爬上去吗?”这时,我听到了老师的鼓励:“同学们,不要怕,老师和你们一起爬,爬累了我们中途休息休息,总能爬上去的。”听了老师的话,我一步两级,快速地向上爬。才爬了一会儿,我便累得气喘吁吁,腿也酸得抬不起来了,我向上望瞭望,还有一大截呢,心想:什么时候才能到顶啊,趁现在才爬了一段,还是早点回头吧。想着想着,我便悄悄地往下退。可是,我发现同学们没有一个退缩的,便停下了后退的脚步,心想:要是同学们知道我打退堂鼓,那多难为情。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我继续往上爬。累了,我坐下歇一会儿;渴了,我停下喝几口茶。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向下流,但我始终没有再放弃,最后终于还是爬了中山陵!

  我们来到了祭堂,跨过门槛,便看到了堂中央用大理石雕成的孙中山先生的塑像:他端坐在椅子上,手捧书卷,凝视远方,目露忧愁之色。祭堂后壁正中是墓门,与墓室相通。墓室是一座半球形建筑,正中的长方形墓穴上,安放着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卧像。

  站在陵前高台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要是我不坚持,哪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呢?

  中山陵作文 篇2

  游了大半个南京,都在寻找着属于历史的痕迹。今天,我来到了中山陵。

  下着小雨的紫金山有如仙境。陵区游人不多,显得空旷、安静。

  踏上中山陵的第一平台,便算是进入陵区了。雨过天晴,抬头望去,一缕暖阳照射在博爱坊上。“博爱”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射在台阶上,如沐浴在孙先生慈祥却又坚定目光下一般。

  走在陵门与博爱坊间的林荫大道上。1929年6月1日,孙先生的灵车就是沿着这条大道缓缓驶来。送殡队伍长达五六里,沿途静静地瞻仰群众达五十余万人。墓道尽头的陵门旁,一对石狮子分列两边,张着嘴坐着,守卫着他们的国父,守卫着陵门上的“天下为公”。路旁的参天大树就是这样静静地站着,石狮子也就是这样静静地坐着,从迁葬遗体的1929年到备受欺凌的`1937年,从抗战胜利的1945年到建立新生的1949年,再到现在。

  走过731级石阶,宛如走过那段追寻着四万万人振兴梦的历史。走上碑亭,墓碑上只有三行简单却刚劲有力的字——“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太简单了!没有长篇累牍的生平介绍,没有歌功颂德的丰功伟绩,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却让人铭记在心!

  台阶的尽头便是祭堂,里边的孙先生塑像,拿着书端坐着,凝视着远方,目光好似能看透一切不公,看透一切未来,又似乎在看着中华民族远大的复兴之路,眼神中满是对国家的爱。“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铮铮之言犹在耳边。

  伴着微风,我走下石阶。回头往上看,本在钟山南麓的中山陵却宛如坐落在钟山之巅。我心中默念:这座山下,埋葬着一个伟大的灵魂,影响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山陵作文 篇3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南京,这里是我们本次旅游的最后一站,游中山陵是我们最后的一个景点,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他的陵墓是依山而建的,坐北朝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步入中山陵大门,我被中山陵的高大和雄伟所吸引了,我们首先来到了陵园广场。广场四周屹立着一棵棵苍松,它们看上去是那样的青翠欲滴,那样的生机勃勃。它们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永远不倒,又恰似革命事业万古长青,生生不息。继续往前走,一座巍峨耸立着的牌坊便映入眼帘,抬头仰望,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两个大字赫然显现在牌坊中央,这苍劲有力的两个字告诫人们,要只求奉献,不求索取;要用大海般的胸怀去关爱天下每一个人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 392级,8个平台。我们一边向上攀登,一边拍照留影。走到一半,我向上看了看发现,映入眼帘的只有台阶,没有平台。我再回头往下看时,却只能看见平台,看不见台阶了。我问导游:“中山陵的台阶设计得这么巧妙,可有什么含义呢?”导游说:“从下往上看,只有台阶,寓意着前面的路很艰辛。而从上往下看,全是平台,寓意着当经过了艰辛和磨难以后,看自己走过的路,发现过去的路也很平坦。”奥,我明白了:其实学习也是一样,会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一旦你弄明白了,才感觉并不是那么难。

  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有三个拱门,上面书写着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堂中置放着孙中山先生的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再进入一扇铜门,可以看见一座汉白玉雕像-孙中山先生静静地躺在灵柩上.听导游说,孙中山先生的躯体在紫铜棺内,被混泥土浇筑在离地面5米的地下... 我久久地站着,心里默默的向这位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中山陵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饱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思考,对民族的热爱,对领袖的敬意。作为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中山陵作文 篇4

  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国庆假日里,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中山陵景区。

  我们随着长长车队,只能跟着蛇形样的车队缓慢行驶。好不容易来到了灵谷寺附近的大草坪。这里早已是车的海洋。半青半黄的草坪上五颜六色的帐篷像草地上长出的小蘑菇。不大不小的湖面上有两艘快艇在来回穿梭。我们赶紧停下车,大人们忙着搭帐篷,我和哥哥一起去看红叶。我们看见了枫叶,树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红枫,槭树科,主要分布在中国亚热带,特别是长江流域一带。我仔细观察了树上的叶子,像一个个小手掌,有6片叶子的、7片叶子的、8片9片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绿的.、还有半红半绿的。我们观察了小叶女贞,它的叶子是小小的、圆圆的。黄山松,它的叶子像针一样,长长的,经常是一团一团长在一起的。还有五针松,它的叶子短短的,是往上长的……湖边、道路旁无数五颜六色的小菊花也盛开了。

  观察完了树,我们看见有许多人都在放风筝,当然,我们也不例外。刚开始我拿着风筝跑,哥哥也边跑边放线。接着,我把手松开了。啊!风筝放上去了,可是没几秒就掉下来了。就这样反复试了好多次,就是放不上去。就在我们垂头丧气准备放弃的时候,爸爸来了,说:“别灰心,我来教你们。首先要放线,然后边放线变跑,但是要跑的时间长一点,跑到起风的时候一松手就行了。”就这样,我们照着爸爸说的做,哈哈,风筝飞上去了。我们兴奋的一条三尺高,叫着:“太好了!飞上去了!风筝越飞越高,我想起了学过的一首古诗叫《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原来放风筝这么有趣!

  瞧,一望无边的蓝天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好像要去南方旅行呢。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叫着,是在跟大雁们告别吗?

  今天真是太高兴了,不仅学会了放风筝,还了解了有关树的知识。今天的收货可真不小啊!

  中山陵作文 篇5

  中山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麓,是一处雄伟而又美丽的旅游胜地。它是伟大革命主义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远远望去像一条银白色的巨龙匍匐于紫金山上。

  我和爸爸走进中山陵,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眼前一片翠绿,让人感觉气魄而又庄重。从石牌坊到祭堂,其中要走过392级台阶。我们信心满满地来到台阶前,认为一定能轻松登顶。结果爬到一半,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我在想:为什么要把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放在高处呢?爸爸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摸着我的头说:“392级台阶是3亿9千200万革命人士的象征,这是一条艰难困苦的路。”我顿时恍然大悟,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我们终于爬了上去。走进孙先生的墓室,看见墓室由八根擎天柱立成,每根柱子高4.8米,柱子上面是屋顶,上面绘着五颜六色的云彩,我不由得被这庄严之景所震撼。再走近,你会发现有一座无字的石碑,上面画着高山和大海,这象征着孙先生为人民谋幸福的心比天高,比海深。为什么上面没有碑文呢?因为孙先生的功劳是无法用文字来说明的,就待后人来评说吧。

  当我们走出墓室,回头往下看的时候,你会发现刚才所走的台阶不见了,下面出现了八个大大的平台。爸爸说这种设计蕴含深刻的道理是:当你走上一条路时,你会觉得它很艰难,但当你走到这条路的尽头时,回首相望,你会发现后面全是平坦的大道。我看着那壮丽的景色,心想:如果孙先生看到现在的模样,一定会开心的笑起来吧!是他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次旅行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让我领略到祖国建筑的宏伟,还被那革命先烈的满腔爱国之情所感染,真是不虚此行啊!

  中山陵作文 篇6

  “啊!今天又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早上一起来,我就望着宾馆窗外的阳光感叹到。

  今天,我们全家将去南京的中山陵公园。驱车直达中山陵,只见那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好不容易挤了进去,里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一个字——大!

  也不知走了多少米,我们来到了三座大门前,那可真雄伟呀!但是,为什么中间那扇门紧闭不开呢?在询问了工作人员后,我知道了答案:当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是从中间大门进入灵堂的,只有在孙中山先生的生日和忌日或者有国家领导干部来参观的.时候,中间的大门才会打开。哦,原来如此呀!

  我们从左边大门进入,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金色大字。咦?这石碑顶端怎么刻着一缕缕波纹?石碑的底端怎么刻着弯弯的波浪?因为……因为这象征着孙中山先生为人民做的事顶天立地。

  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很长的台阶,台阶的另一头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灵堂了。可以看出来,台阶越来越陡,象征着孙中山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爬完了陡峭的台阶,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肖像前。只见那孙中山先生坐在一张高高的椅子上,膝盖上放着一卷书,一脸严肃,两眼凝视前方,似乎在期盼着将士们凯旋归来。

  在肖像的后面,有一扇门,门里面有什么?可惜里面不能参观。不过,我还是从导游的嘴里知道了答案:里面就是孙中山先生遗体的所在处了。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埋在了5米深的地底下,上面压着白色大理石,许多人想带走孙先生的尸体,但都因无法完整取出,而放弃了。

  我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要和中山陵说再见了。离开中山陵,我情不自禁地回了头,看见中午的阳光正照射着四个由孙中山先生书写得金灿灿的大字——天下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