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囧妈观后感

时间:2022-05-07 12:11:27 好文 我要投稿

囧妈观后感

囧妈观后感1

  今年春节档,徐峥将带来他的新囧系列电影——《囧妈》。

囧妈观后感

  徐峥的喜剧在票房上的号召力已毋庸置疑。事实上在中国,徐峥几乎等同于当下喜剧电影的代名词。从《春光灿烂猪八戒》开始,没头发的徐峥就在喜剧的道路上发足狂奔,而无论是客串电影《疯狂的石头》,还是后来撑起的《囧》系列,徐峥那张天然的喜剧脸总是能在最后露出财神爷的笑脸,一边收获笑声,一边获得票房。

  喜剧电影也是徐峥能坐上百亿影帝的助力之一,《人在囧途》让他看大了囧系列的潜力,《泰囧》口碑与票房双丰收,《港囧》虽然口碑不佳但好歹票房不菲。而就在《港囧》推出后,徐峥放下了他的“囧”,转而投向了其他领域。

  一恍四五年,“囧”系列被徐峥重新唤醒,不过有别于之前的是,如今的徐峥可不是那个只是想做好喜剧的电影人了。除了带来足够的笑声外,他似乎还想借由喜剧带出更多中国式家庭关系在环境巨变下所产生的矛盾。

  “你有多久没有带母亲去旅行了?”在之前曝光出的短预告中,徐峥找到沈腾所在的列车包厢,希望沈腾能跟他换座。但他没想到的是,沈腾不仅带着自己的妈妈,还带着自己的外婆一起去旅行。徐峥看到此情此景一时为之木讷。

  短短的片段虽然没有太多的信息量,但我们却从中感觉到了这篇囧作与以往不同的地方。一列通往北国的列车行驶在旷野中,车厢中的旅客不仅仅有往来的商人或者是期盼去往异国洗涤心灵的游人,还有一个儿子带着他的妈妈与他的外婆。

  带着妈妈与外婆旅行,这听上去似乎比一个人的孤独之旅或者情侣之间的蜜月之旅更加的浪漫。

  自从火车取代了马车成为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后,无数的故事再此上演过。昆德拉曾将火车比喻成“前进”的载体;奉俊昊用火车打造过一个集权社会;而徐峥对于这列火车有什么企图呢?在透露的剧情中,徐峥与母亲在火车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母子两争锋相对。也是在这种两相一望,私下无言的窘迫中,他们遇到了新的问题,从而不得不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徐峥所在的火车变成了他的移动家庭,他与母亲在火车的“屋檐”下呈现出了当许多家庭都共有的问题。那就是两代人的思想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于社会巨变所带来的价值观断层;也源自于时代新旧交替中,社会关系的转变。

  在《人在囧途》中,徐峥的对手是总是犯傻的王宝强;《泰囧》里,他的对手变成了商业对手黄渤与依旧犯傻的宝强;《港囧》走起了怀旧分,让油腻老男人与完美的初恋情人进行一个碰撞。到了《囧妈》,这些外部或者外人所产生的困扰被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亲情与道德。

  徐峥说:“和妈妈的关系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希望通过电影让大家看到怎样去爱的一个过程。”纵观中国人的文明史,自周礼施行以来一直是重尊卑与人伦。直到中国的大门被洋人的炮火轰击,李鸿章说出那句著名的:“孔子不会打洋枪。” 中国人才终于脱下了守旧的衣服,迈着大步走上了新时代。而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与父亲以及母亲的关系。

  “面的妈妈,我们该用以怎样的态度与感情?”看过《囧妈》之后,徐峥会告诉我们他的回答。

囧妈观后感2

  距离20xx年的《港囧》已过去5年,徐峥再次自导自演的电影《囧妈》即将于20xx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上映。该片讲述了年近中年的徐伊万(徐峥 饰),阴差阳错与妈妈卢小花(黄梅莹饰)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的火车的故事。就为何总拍“中年危机”题材,《囧妈》与囧系列其他电影有什么关联等话题,徐峥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在他看来,中年危机并非中年才开始,是日积月累的,“因为一个人和妈妈的关系,也决定了他和世界的关系。”

  其实最初的片名是《开往俄罗斯的妈妈》

  徐峥告诉记者,起初筹划剧本时,讨论去哪里拍时,有人建议去俄罗斯,因为有趟K3国际列车,从北京出发,经由乌兰巴托,最终到达莫斯科,要坐六天六夜,旅程应该很有趣,沿途风景也好。然后大家就开始想谁跟谁去会有火花,议论出了一位成年男子跟他妈妈的旅途构成,“其实,对成年人来说,已经长大了,要跟妈妈一起窝在车厢里面六天六夜。想想都觉得这是一场‘灾难’。”

  “其实这个故事投射到当代人身上就会出现两个题目,那就是,你和你的妈妈是怎样相处的? 同时,你们的相处关系也决定了你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些就是《囧妈》的故事。”徐峥告诉记者。

  至于为什么片名叫《囧妈》,而不是按照此前“地名+囧”的取名法而叫《俄囧》呢?

  徐峥告诉记者,其实最初的名字为《开往俄罗斯的妈妈》,俄罗斯既是长辈苏联情怀所在,也是年轻一代“战斗民族”的冒险向往。徐峥一开始没有想把该片并入“囧系列”,《囧妈》其实是“囧系列”的升级,20xx年的《泰囧》是男主角去泰国做生意,20xx年的《港囧》是男主角想去见以前的情人,这些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而产生冒险、搞笑等“囧途”。而《囧妈》的情感和心理都有了进一步深化,是主角在旅途中实现了母子关系的改善。因为大家对“囧系列品牌”的熟悉度,剧情也刚好有跨境旅途,所以叫《囧妈》也还算合适。

  “一条过”黄梅莹首度挑战喜剧角色

  “囧妈”由“老戏骨”黄梅莹扮演,她曾出演《渴望》《金粉世家》等影视作品,此番加盟《囧妈》也是黄梅莹息影五年后再度回归的作品。黄梅莹是八一制片厂有名的“一条过”演员,其出演的《孔雀》中的母亲角色让她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徐峥告诉记者,初次跟黄梅莹老师聊生活时就觉得,“哎呀,太像了,黄梅莹老师太像我自己的妈妈了,而且她的年龄气质各方面跟角色也太合适了。”不过“囧妈”这个角色也给了黄梅莹不小的挑战,这是她首次演喜剧,在研读剧本时,她就为角色书写了万字注解。徐峥则爆料说,其实黄梅莹老师是个“年轻人”,很有活力,私底下也挺能疯的,为了《囧妈》,她做了充分准备,“我给她讲角色时,她都会做大量笔记,她对人物和故事有很精准的理解。平时我们拍戏时她也让助理在边上拍视频,她下戏会研究琢磨。她都这么大年纪了,戏里有场在树上的戏,她还亲自吊威亚,非常认真。”

  “所有争执的背后都是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囧系列”表面看是公路喜剧,实则每一部都在传递对于人生的感悟以及思考,而此次选择“妈”这个题材,是想探讨亲子关系。有一段时间,徐峥突然思考一个问题,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跟妈妈的关系变成了一见面就要吵架。“有一次妻子陶虹问我,你能不能抱抱你妈妈。我说为什么要抱妈妈,她说不是让你真的抱妈妈。后来我理解了陶虹的意思,还把这句台词放到电影中。”

  徐峥告诉记者,其实他真的经历了一次跟妈妈一起的全家旅行,本来会以为很舒适,结果非常艰苦,遇到困难时大家会相互帮助。“后来有一次我和妈妈参加一个所谓的感谢仪式,结果妈妈就来抱抱我,说感谢我为她做的一切。本来这句话应该是我对她说的,结果她先说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都在不断成长,我们都希望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更好的关系,这些心得和收获,我都放到了电影里。”

  徐峥说, 希望用电影的这一段旅程让大家有所感悟,“因为在所有争执的背后都是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一部电影当然很难达到100%的治愈,希望观众看电影时会有代入感,发出“哎呀,我妈也是这样子”的感慨,希望观众离开电影院时会想回去抱一抱自己的妈妈。

囧妈观后感3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满怀着期待,观看了电影《囧妈》。《囧妈》这部电影我已经期待了好久,自从《囧妈》宣传开始,我就觉得这部电影会是一部煽情的电影。但是我并不讨厌煽情,只要是剧情恰当,我照样还是会给出高分。但是我还是有一点点的失望,因为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有些乏味,甚至是无味。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这样说也有些敷衍,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作为一部春节档的电影,它所呈现出来的笑点可谓是很疏散,整个看下来,好像更多的是煽情,却少了很多笑点。这其实让我觉得反感,虽然我并不讨厌煽情,但是太多的煽情还是对我来说有些影响观影感受。

  《囧妈》这部电影,说实话,很好。它没有很差,它给我一个很积极的观念。《囧妈》这部电影如同它的标题一样,男主角就是有着这样一个囧妈。但是这个囧妈却无时不刻不在关心着自己的儿子,她虽然表面上对儿子不加理睬,但是她心底却对儿子还是很在意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角色,却让我看出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比如说,男主在面对妻子和母亲时,选择了母亲。这部电影照应文题,这是它的加分项。它不像有些电影,标题取得很光鲜亮丽,但是内容其实和电影本身沾不上一点关系。《囧妈》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儿子与母亲相处时的场景。哪怕是争吵,我也会觉得很真实,就像是现实中的两个人在争吵着。同时,母亲对儿子的爱,也是发自内心的,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也是内心感动的。

  很多人说《囧妈》这部电影逻辑不通,完全没有任何的剧情可言。虽然这个话有些夸张,但是我觉得的确是有这样的特征。《囧妈》中出现了许多与现实不符的剧情,比如在火车外面待一个晚上,或者被熊追,还是诸多剧情,其实很扯。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缺点之一。

  任何一部电影,都有优缺点。就像一个人,有好也有坏。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电影都要完美,因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囧妈》这部电影,我觉得抛开这些剧情的瑕疵,还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如果你和你的家人在家里无聊的话,我推荐这部电影。最好是和你妈妈一起看,也许你们会对电影有更多的感悟呢

囧妈观后感4

  徐峥执导并主演的喜剧电影《囧妈》,毫无疑问是春节档众望所归的一部。而且这是久违的囧系列第三部作品,并且首驻春节档。

  电影从定档以来一直在断断续续放出些物料,公布了袁泉、贾冰、郭京飞、沈腾演员阵容。只是叫着《囧妈》,到底妈妈是哪位演员来演?现在终于知道了。

  电影官微前两天公布了“宝藏妈妈的囧途”特辑,“囧妈”扮演者黄梅莹露出庐山真面目。

  《渴望》中的王雅茹、《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妈妈、《孔雀》中三姐弟的母亲、《新结婚时代》中的顾小西妈妈……这个名字一出来,就勾起了许多观众的回忆杀。

  作为八一制片厂的演员,黄梅莹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演戏,代表作远远不止于此。徐峥为什么会选择这位演员出演这个角色?好奇。然而徐峥说了,(黄梅莹)太合适了,至今想不出第二个人。大实话:确实合适。

  看完这个特辑你就会懂,黄梅莹老师身上那种亲和力与生活感非常自然,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的妈妈。因为这样一位囧妈,片场总是被欢笑声所围绕着。电影昨天还发布了一组海报,简直不要太有梗。从山争哥哥的表情就能看出,什么叫做“妈不要你觉得,妈只要她觉得”。不得不说徐峥和黄梅莹老师的母子感太强了,遇上这样一位唠唠叨叨管头管脚的妈妈,山争哥哥也只能选择无奈接受。你以为母子间的“互怼”日常是几张海报就能看完的?继续看特辑。

  母子俩在片场监视器前时不时爆发的“哈哈哈哈哈”,看得屏幕前的我也忍不住笑了出来,这是什么神仙母子!而且拍戏时的很多小细节,都成功戳中了我。黄梅莹老师说错台词,二人在监视器里回看了一遍,徐峥就借着说错的台词大肆开玩笑,让一旁的黄梅莹老师窘得连连摇晃他。

  好亲昵的肢体语言,一个害羞恼怒还带些娇俏的妈妈,出了戏还是能让人感觉到亲密的母子感。讲戏时,徐峥一边自然直接称呼对方为妈妈,一边亲身上阵告诉她轨道位置和走位。倒真的像是一对母子的日常。

  从小小片场中洋溢出来的这种欢乐,令人不得不惊讶于其感染力,而我也越来越好奇这对母子在囧途上的经历了。电影的美妙处之一就在于,它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试想一下,如果《囧妈》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妈妈历经6天6夜的长途火车,从北京到俄罗斯。且在俄罗斯,还有另外一段冒险等着你。

  但鉴于你和妈妈“相爱相杀”的属性,关心的话到了嘴边,却总是用抱怨的口吻讲出,从不穿秋裤到沉迷手机,从不按时吃饭到熬夜打游戏,唠叨一路,这样的旅程,想想都要崩溃吧?

  这部电影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徐峥把这种焦虑转移到了徐伊万的身上——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误打误撞踏上这辆囧车,被投喂、被催生、被“囧理论”搞得晕头转向……这样一来,便做到了保留趣味性的同时,又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而让这段故事足够好笑的关键一环是什么呢?在于这位妈妈。黄梅莹老师作为老戏骨,演技自然没话说,相信看了特辑的你也一定感受到了那种胜似自己妈妈的亲切感。但是如何让这位妈妈在家长里短的唠叨间隙里,还能让观众对她十足喜爱,这就需要导演与演员在这个角色的塑造上共同努力。黄梅莹老师在采访中说,很感谢徐峥能给到她这个机会来触碰喜剧,这弥补了她多年以来一个潜意识里的遗憾。

  我也很感谢山争哥哥,是他把这么可爱的黄梅莹老师再次带到公众视野,带到我们面前。背错了台词就大笑着伏案,微微吐舌的样子像小孩子一样机灵可爱。看监视器也能逗笑自己,捂着脸笑弯了腰简直不要太少女!!她对剧组需要她配合的一切工作,都呈现出热情满满的态度。跳起舞来仿佛是在自己的主场,和群演配合起来也是行云流水。

  还有一场吊威亚的'戏,黄梅莹老师在大雪天穿得像个小包子,被吊上了树梢还坐在树丫上晃脚。可爱两个字都不够形容了!而且了解过她在《囧妈》里这个角色,你就能把片场里的黄梅莹老师和电影里那位妈妈联系起来了。故事的开端就是母子俩踏上了K3长途火车,展开了这趟异国囧途。这位“囧妈”为什么要和儿子去俄罗斯?

  搞清楚哦,她可不是老来孤独一定要跟着儿子,人家是有自己事业的——所在的老年合唱团被莫斯科红星大剧院邀请演出,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solo舞台。角色和黄梅莹老师的重合之处就在于,骨子里都有那种对自己所深爱着的事物的执着与勇于挑战的勇气。她们都在发光。

  从《囧妈》目前所透露的剧情来看,妈妈的俄罗斯之旅一定充满了惊喜和未知。被特辑中黄梅莹老师活力满满的样子所打动的我,欣慰的同时又有点泪目。

  出演这部电影对她来说也许是一次新鲜刺激的尝试,从观众的角度来讲,让合适的演员使得角色发光,我也乐见其成。同时,我十分期待这部电影的最终呈现。

  到时,别忘了带着家人去影院看看这位亲切又真实的妈妈,看看你家里是不是也有一个同款“囧妈”。

囧妈观后感5

  继《泰囧》、《港囧》之后,徐峥又拍了电影《囧妈》,《囧妈》是一部比较治愈系的电影,爱,和对个性的包容和理解,是这部影片的内核。

  春节档无疑是一年当中规格最高、实力最强、关注度最密集,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形势最严峻的超级档期。近几年随着影片市场不断升温,春节档票房成绩也连年攀升。囧系列电影已经成为电影市场上最具商业价值、最受欢迎的系列电影之一,今年的《囧妈》由徐峥自导自演,具有极高的市场关注度,加上有袁泉、沈腾、贾冰加盟的豪华阵容,让观众十分期待。

  电影中的徐伊万和妈妈从最开始的各种争吵,到后来相互理解,在笑声中融入真情实感,在险境里体验爱与被爱。两代人在旅途中认识到爱不是控制和索取,也需要彼此的付出与理解,一段旅途与冒险,让深情浮出水面,催人泪下。观影后,不少年轻观众笑着拥抱妈妈,并感慨电影里的主角徐伊万就是他们本人。“孩子永远有着自己的叛逆期,但总会在一些时刻发现,原来亲人的相处这么珍贵!”

  《囧妈》是一部极具烟火气的电影,适合全家共同观看,也正如徐峥所期待的:“看《囧妈》也是一种亲情的交流,希望电影可以带给你们新的开启。”用笑去解构生活中的问题,欢乐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囧妈观后感6

  今年初一不论你身在哪儿,相信都不会错过囧妈,因为疫情,得知各大影院过年期间都不营业的时候,还觉得有点遗憾,好几部电影都不能去看了,随之又听说囧妈全片在网上播放,真感觉徐峥也太讨喜了吧,在这种国家灾难面前可以做到这样,反正当时就想着挺好的,估计等电影上映了很多人还会去还他电影票的。

  初一看了电影,跟宸小妞一起看的,反正在酒店也没事儿呗,就拿着pad看。看完之后,说实话跟我的预期还是有差距的,除了感觉徐峥妈妈的控制欲似曾相识,熊出没的那段把某宸吓得要抱我外,别的情节没有太深的印象,中间还一度觉得剧情有点断裂。

  看完电影就在知乎里面搜影评,却意外看到了毕志飞的吐槽,才发现原来我想的太简单了,又想到了贵圈真乱,感觉黑白是非都不简单。孰是孰非只有内情人才能评判,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关注,还是花点时间想想剧情吧。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对电影的容忍度很高,大多数我看过的电影都会被我评论为还不错,好看的电影不用多说,不好看的电影咱也可以感受到人文关怀。这部囧妈我也只是想借机回顾一下我和妈妈的关系。我看很多人说自己的妈妈跟徐峥的妈妈很像,特别是小番茄那段,我的妈妈还没到这种程度,不过从下到大也真的是事无巨细。一直到现在,我在家时候的穿着还是要被从头到脚地打量和评论好看不好看或者冷不冷。

  小时候妈妈在我眼里是无所不能,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工作上面风生水起,似乎在她那里没有什么难事儿,我一直觉得自己家境一般,但是却从来没觉得想要什么买不成的,似乎妈妈总有办法把我的想法都变成现实。但是我大了之后,到我工作之后,我才渐渐觉得我妈也有为难的时候,就囧妈里面的妈妈一样,也许她可以考虑长远想替儿子什么事都做决定,但她也需要儿子的陪伴,需要儿子看自己实现梦想,我想我妈的心态也是这样,再独立的个体,也需要关系的依赖,需要在关系中成长。

  电影里列车员还挺出彩,绝对有点搞笑的惊艳,给电影加了分。还有沈腾那段,人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是扮女装毫无违和感。再来说熊出没那段,感觉有点脱离现实,虽然母爱在那种情况下都会挺身而出,但是在今天的社会,这样的背景,似乎再来一段这样戏剧化的剧情并不能给电影加分,也许导演想引出妈妈出走的为难,又想展现下妈妈的伟大,我觉得出走的妈妈很现实,就像我妈跟我一起出游的时候,动不动就埋怨我让她多走路了,所以我每次跟她出门都很紧张,害怕没安排好,我也相信她一气之下会一走了之,不过这种桥段仅限于国内,国外估计她搞不定。

  我还想说一说这次疫情,跟家人一起去深圳本打算游玩,结果没想到被困在了外面,但是就像朋友说的,在哪里都好,只要全家人在一起就是开心的,虽然很担心很担心,可是每天就跟家人一起在酒店里待着就觉得很满足,这种状态应该是这种特定环境下才能产生出来的亲密感,就像03年的非典一样,确实拉近了身边的人的距离,有一种患难与共的感觉。真心希望祖国快快度过难关,也希望我们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思考有所进步,跟着我们的城市和国家一起成长~

囧妈观后感7

  二刷《囧妈》的时候,我一边看一边用我惯用的老年人的截频方法笨笨地截取自己有感触的镜头和语言。现在去翻看截频记录,发现两个相同的语言的截频:“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第一次说这个话的人是徐伊万的妻子张璐,她质问徐伊万跟自己婚姻这些年为什么总想改造自己成为他想象中的妻子;第二次是徐伊万质问他的妈妈卢小花,为什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企图改造他成为妈妈想象中的儿子。这就像个连环锁,在心理学上叫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就是以爱为名的操控游戏,勒索者和受害者之间会产生恶性循环。电影的这个片段,让我想到了改造力与想象力。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既是被改造者又是改造者,我们一方面痛恨那个改造自己的人,又一方面不知疲倦地改造着别人。父母改造孩子,孩子改造自己的孩子,夫妻双方在相互改造,孩子长大后又在改造自己的孩子;老师们在改造不认真学习的学生,社会在改造每个不大听话的公民,公民又想办法去改造这个社会……总之,我们身处一个相互改造的世界里,每个人就像劳改犯一样,在不同监狱中痛苦挣扎艰难成长,相互改造的人生活着真不易,因为似乎改造是改造者想象力的体现。

  改造这个行为产生得非常早,几乎和人类同时起步,虽然当时改造这个动作完成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一点不妨碍人们改造自然的意愿,于是就有了神话。不管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还是羿射九日精卫填海,都是表达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和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产生的,因此,改造和想象力是一直结合在一起的,是有历史渊源的。凡我们想改造的东西都是建构在我们的想象之上的,人民希望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美好和谐的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男有耕女有份,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社会希望每个公民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人人为大家,一起创造美好家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最后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老师们希望学生们都有理想学习刻苦成为国家的栋梁,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乖听话好好学习多多吃饭坚持锻炼,能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可是,孩子成为什么样子才是家长和老师想要的样子呢?有没有模板?有,很多。名人伟人身边的人电影中的人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模板。

  记得我女儿出生的时候,中央台的王小丫红遍中国,我就给女儿取小名小丫;《哈佛女孩刘亦婷》畅销全国,我不顾自己的眼睛,月子里坚持读完这本书,还做了详细的圈点勾画,觉得这就是我以后培养女儿的宝典真经,呵呵,现在回头去看,刘亦婷已经不是那个刘亦婷,我的女儿只是她自己和刘亦婷一点边都沾不上。父母要想改造孩子,自己得有改造孩子的资本啊!我有吗?显然没有!孩子成长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似乎先改造自己更迫切,孩子的天性可能更更胜一筹。孩子有没有被我改造呢?有啊,要不然,我不会看见徐伊万的妈妈卢小花就好像看见我自己。我只能说,我发现我跟很多妈妈一样很失败,因为,我的能力太有限了。

  有改造的愿望是好的,但是有改造的能力好像更重要,这两者如果不能合作,美好的愿望就变成了想象。人类多年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现在被新型冠状病毒关在笼子里了吧!电影里徐伊万他觉得那盏他用心修好的台灯依然可以为他的婚姻照亮,想象妻子还可以跟自己一起生活,而他的妻子却早就对这段婚姻失去信心,至于什么原因影片没有多说,总之那盏台灯我根本就没有喜欢过,我不会让它再次点亮在我的世界,我想走自己想走的路了,就这么简单;徐伊万的妈妈卢小花想象自己的儿子能像小时候说过的那样,我长大后要成为一个男子汉以后由我来保护你,所以,她为了伊万而忍受不幸福婚姻生活,想象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如她所愿,然而,徐伊万根本不想继续被改造,我把妈妈藏在床下的一盆圣女果,如同一个小顽童一样报复式一个一个投向火车厕所窗外。

  “你问我胳膊上的伤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你是家里进了贼。我和你爸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都不一样。”卢小花的丈夫酗酒家经常暴她,她过得很不幸福,想想也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和一个电影放映员结合成了夫妻,就因为电影放映员单独给她一个人放映了一遍《伊万的故事》,她被感动了,多么单纯的女人,爱情观不健全导致了婚姻生活的不幸福,让她成为一个囧妈,囧到“我就是为了你才活着”,囧到孩子成家立业了,她还限制孩子吃多少块红烧肉,几时几刻吃什么营养喝什么果汁,小番茄补充维C要多吃,看见儿子靠近漂亮姑娘,就认为那漂亮姑娘绝对有问题,也许就是江洋大盗,也许就是专门勾引自己儿子来了……妈妈和儿子说话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儿子说ABC,她却在说123,这种交流方式同样体现在伊万和妻子之间,两个高智商的人经常性说话好像鸡同鸭讲,无法沟通。沟通都成了问题,改造怎么可能完成!

  我始终没有看明白卢小花想让儿子伊万变成哪种人呢?难道就是不像“你爸”那样的人!看到这里网友们也有了很大的共鸣,“你看你就像你爸一样!”这句话简直就是家庭共同用语,无数次响彻很多家庭。我们很多囧妈在改造孩子的时候,竟然目标就定成了“不像你爸”那样,由这样的改造目标可以看出来改造人的眼界和能力,这样的改造能力还是算了吧,让孩子自己成长吧,有的人自我成长也比被能力不行的父母教育出来更有出息。一个父母教育孩子要涉及各个方面的培养,正确的三观、生活习俗、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太多太多太多了,二刷《囧妈》,我其实想结合那两段内容一样的话来表达或者劝诫自己,别总是企图改造别人,最好先改造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那些好人也不是谁改造好的,除过劳改犯,在我身边,我们能按照自己的设想改造过来的人太少太少,很多人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次次翻跟头后渐渐长大的,那些所谓的为他好的说教和争吵收效甚微。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每个人把改造的目标定位在自己身上,尊重和接纳每一个独特的亲人,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

囧妈观后感8

  每年的春节档就是大家龙争虎斗的时刻,随着大家需求越来越高,其实观众的审美也在不断提高。从春节档的电影就可以看出来,这几年的电影越来越多,并且质量越来越好,像很多年前那种一家独大的场面几乎是不可能见到了。

  比如今年就有好几部电影相争。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今年又有沈腾,而且还是主演。那就是他和徐峥主演的《囧妈》也是定档在大年初一。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去年的大年初一,沈腾几乎是承包了整个电影院。有《疯狂的外星人》和《飞驰人生》,而在春晚他还有节目参演,所以他出现的地方太多了。

  在很多年前,就有人开始讨论说,到底谁才是周星驰的接班人。

  因为周星驰这几年也算是半隐退的状态,自己不再亲自演戏,而只是作为导演的身份出现。所以,在国内的喜剧演员里,一直没有谁能够接上。之前有人说过徐峥、黄渤和沈腾,这三位的年纪其实也不小了,没有周星驰当年年轻时那种奋斗的劲头,一年出好几部电影。

  但是,沈腾目前出的几部电影都算是精品。从《夏洛特烦恼》到《西虹市首富》基本上都是票房很好。

  也正是因为各大导演和投资人看到了沈腾的潜质,所以才会不断的邀请他去拍戏。就连去年《飞驰人生》的导演韩寒都曾说过,选择沈腾肯定也是因为看到了他目前的人气,毕竟还是要为票房考虑。

  除了人气,沈腾身上的那种演技和气质,其实也很重要。看过他的喜剧就知道,他和之前的很多喜剧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的那种喜剧是一种高级的喜剧,是能够让你从内心发笑,而不是那种低俗喜剧说笑就结束了。

  这也是沈腾或者说开心麻花的电影能够有如此好口碑的原因所在。

  这么多年下来,大家都知道,只要是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大家都会纷纷走进电影院。因为觉得好久没有真心笑一笑了。

  沈腾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或许,有一天,沈腾真的会成为下一代喜剧之王吧。

囧妈观后感9

  20xx年,由徐峥自编、自导、自演,王宝强、黄渤合作出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电影上映之后观众口碑良好,豆瓣评分7.4,电影收获12.67亿元票房,这个票房成绩在当时可谓是相当夺目,据了解,因为这部影片的大热,也大大提升了泰国游的人数。

  虽然该影片上映之后,《人在囧途》的版权方以侵权之嫌对《人再囧途之泰囧》提出了质疑,20xx年4月,法院判《人再囧途之泰囧》主创向《人在囧途》版权方赔偿500万。但“囧系列”却依旧扎实地成为了徐峥身上分外亮眼的标签。 20xx年,徐峥、包贝尔、赵薇、杜鹃合作“囧系列”第二部《港囧》,影片讲述了设计师徐来为了与二十年前的初恋女神重聚,在香港经历了一系列囧事,最后发现身边的妻子才是最值得珍惜的故事。

  因为《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热度与口碑,所有人对《港囧》都有着不小的期待。20xx年9月25日,《港囧》正式上映,收获票房16.2亿元,超过了《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票房成绩,同时身处20xx年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第四名。

  单就票房成绩来看,其实还是相当可观的。然而,影片在观众口碑方面可谓是一降再降。观众就故事的内核、演员的表现、剧情喜剧的元素等各方面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许多观众更是直言:“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来看一部毫无意义、毫无笑点的影片。” 面对如此崩坏的口碑,当时无数人都觉得或许“囧系列”就到此为止了。而就在20xx年1月24日,“囧系列”第三部《囧妈》的官博发布微博宣布项目正式开机,并定档于20xx年的贺岁档。

囧妈观后感10

  首先,这个觉对是一个很有诚心的电影

  对于电影的拍摄水准什么的,小编也不懂,但是给我的感觉,这部电影绝对是良心制作,大场景大气,小场景温馨,而且看起来非常舒服,如果在院线上映的话,视觉效果应该会更棒。据说全片有1023个视效镜头,影片不仅在K3列车起点北京站实景拍摄,整个剧组更拍摄途经贝加尔湖、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周边城市、伊尔库兹克等多地,仅俄罗斯就有5-6个主要拍摄地。异国车站、霓虹游轮、红星大剧院、广阔冰原,热气球上俯瞰的莫斯科全景得以展现。

  从以往徐峥的“囧”系列电影来看,大家可能想当然的认为这应该是一部喜剧电影,但是小编看后,温情大过喜剧,整体来说,喜剧的部分并不讨喜,但是在大年初一,看一部温情,想想我们有多久没有和自己的妈妈好好的聊过天了,有多久没有和自己的妈妈好好拥抱一下呢,从弹幕大军上,可以感受到,许许多多的看客们都在说想念妈妈,相信这也是徐峥当时拍这部片的初衷,他做到了。

  在火车上与妈妈相处的过程中,妈妈不停的对徐峥进行投喂,花了两万多就为了来俄罗斯参加演出,怕儿子说上当受骗,就骗儿子说是免费的,讲养生,保健,这不就是我们身边的妈妈吗?

  但是同时在遇到熊和做热气球的过程,小编认为这些情节明显偏离了实际,但是徐峥导演也上了,到俄罗斯怎么能不看熊和坐惹气球呢,虽然感觉是强加上的故事情节,但是拍的美呀,嗯,风景真的很美,不知道大家看了有没有想去俄罗斯的冲动,嗯,小编怕冷,还是在家好了,嘿嘿。

  总之,小编认为这还是一篇非常不错的电影,他真的适合在这个过年在家与家人一起观看,徐峥的眼光真的非常有远见,我想如果偏离了这个时间,从票房角度来看,真的是不可预知的,但是这时候让我们在大年初一就可以在家看大片,真的非常感谢了,话不多说,看看弹幕就知道民声了

  总之,大年初一,和家人一起看《囧妈》,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