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如何丰富课堂评价的内容

时间:2022-05-04 14:26:26 好文 我要投稿

如何丰富课堂评价的内容

  近日,听了一位年轻教师的公开课。整堂课教学设计新,课堂气氛活,看上去很热闹、很完美。但回顾课堂的整个过程,热闹的背后却引人深思。

如何丰富课堂评价的内容

  现在回想,整堂课掌声不断,学生多次“被鼓掌”;教师总是用“很好”“你真棒”这样的话语评价学生;教师甚至用“悬赏”等方式刺激落后的小组。这些做法推动了课堂的热闹场面,但有可能是错误的。

  课堂上,教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以此激发学生、调动课堂气氛,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想,如果评价方式不当,评价手段过多过滥,只会适得其反。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那么,什么样的评价才算合理有效呢?

  评价贵在自然。评价讲求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可过多刻意,否则起不到激励学生的目的。课堂上,学生对同学的精彩回答及时给予掌声,这样的掌声如果是发自内心的,收获掌声的学生就是幸福的。这样的掌声多起来,课堂一定很精彩,气氛一定很活跃。反之,如果掌声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多次“启发”的结果,这样的'鼓掌就变成了一种形式,不仅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反而扰乱了课堂的秩序。

  评价应该及时。课堂是一个逐步生成的过程,评价只有及时、有效,才能更好地推动课堂发展,才能使这节课变得高效。没有及时的评价,学生的闪光点未能捕捉到,错过了鼓励、激发学生的有利时机,那是非常遗憾的。只有当学生发言完毕后及时给予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才能激励他们积极进行后续的思考。

  评价必须适度。过多、过滥的评价语言和方式,不仅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会让听课的学生和教师感到难堪。适度、恰到好处的评价犹如画龙点睛,能很好地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作用。

  评价力求中肯。教师评价的语言尽量做到中肯,即不夸大也不言不由衷,否则评价就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课堂一味地用“很好”“你真棒”这样的评价语言,听起来就很乏味,这样的评价语言学生也会感觉一头雾水。课堂评价怎么能一个“好”字了得?“很好”——好在哪儿?“你真棒”——棒在哪儿?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多练基本功,使自己的评价语言清晰明了、准确中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益。

  评价需要丰富。评价的方式和语言要丰富多样。单一的评价方式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千篇一律的评价语言激励不了更多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注意评价的形式和语言,力求做到丰富多样。新课标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所以,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评价语言也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的评价应力求做到自然、及时、适度、中肯和丰富。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成功,也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才能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