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老人的心理疏导

时间:2023-05-18 11:24:51 春宁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进行老人的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对个体的情绪问题或发展困惑进行疏泄和引导,支持个体的自我调试和发展,可以提高个人的自我管理、人际关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进行老人的心理疏导,欢迎阅读!

  据调查,市社会福利中心的老年人多数都存在着情绪自我调控能力不强、缺乏心理保健的知识与技能的情况,因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老年人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黄昏心理”、“自卑心理”和孤独感,具体表现为他们爱发牢骚,喜欢埋怨、指责或自暴自弃,对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失去信心,甚至出现严重的悲观、消极情绪。

  如何进行老人心理疏导

  老人引起心理变化的常见原因

  1、心里孤独。造成老年人孤独的最普遍原因是:退休在家,离开了工作岗位和长期相处的同事,终日无所事事,孤寂凄凉之情油然而生。儿女分开居住,寡朋少友,缺少社交活动。丧偶或离婚,老来孑然一身。

  2、心理空虚。这种问题多见于退休不久或退休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老人。他们从长期紧张、有序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突然转人到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一时很难适应,他们感到时间过得很慢,难以打发。

  3、睡眠问题。老年人大多数睡眠减少、睡眠浅、易惊醒,有的老人同时有入睡困难和早醒,这也是脑功能的自然现象。由于老年人睡眠的质和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也是脑功能削弱的显著。

  如何进行老人心理疏导?

  1、要注意倾听老年人的心声,听听老人的心声,如老人退休前后的适应或居住、经济生活、人际关系……的情形,以及老人对其生活的满意度等。从这些方面可以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另外,倾听本身就是一个帮助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有时候,老年人通过一番絮絮叨叨的述说之后,心情就变的格外的愉快了。

  2、要注意观察老人的神态要注意观察老人的不安神态,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老人不安的。一般可以从下列因素找到原因:老人的文化背景,老人的价值判断与态度,社会对老人的看法与偏见,老人对社会的反应以及老人适应社会环境的情形。

  3、了解老人的交往,通过了解老人的亲友交往状况来了解老人的心理。了解老人结交朋友的状况,老人对友谊,尤其是异性友伴的需求,与人相处或学习、做事情形以及老人是否会关怀别人,是否喜欢与人接触,是否喜欢运动散步,生活是否充满了生气等。

  5、创造轻松的环境,越为拘束所困,对其潜在心理活动的发掘影响越大。对老人叙述的问题和看法,要注意倾听,不要立即评论,更不要表现出漠不关心,应尽量创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6、做到正确认识,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这样既可以引起老人的信任,又可以解决其心理上的实际问题,不让他们产生渺茫的感觉,要让他们从亲身的经历中尝到甜头。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鼓励和支持,以增强其必胜的信心。

  老人心理有问题,这值得我们子女的深切关注,该如何进行老人心理疏导,你应该知道了吧。

  单身老人的心理调适方法

  1、做情绪的主人

  生理学家观察也表明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对人的衰老起着延缓作用。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早亡的就是不健康的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了。情绪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愉快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恐惧、沮丧、悲伤、不满、烦恼、嫉妒等,这类属于负情绪或称为消极情绪,可刺激人体的器官,肌肉或内分泌腺,这类不愉快的情绪对健康和长寿非常不利。另一类是愉快的情绪如快乐、舒畅、开朗、恬静、和悦、好感、豪爽等。这类属于正情绪或积极情绪,给人体以适度的良性心理按摩,这类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健康和长寿。不愉快的情绪可引起人体许多生理变化,学会控制情绪对于健康长寿是十分有利的。

  首先,和忧郁诀别:悲痛时设法恢复平静情绪,可到公园散心、听音乐、看电影或投身于工作之中,以冲淡不快情绪和悲伤心情。

  其次,清除情绪垃圾:把不快情绪向可信的亲友诉说,也可以自己向自己倾诉,不要让不愉快的情绪淤积在心理,要学会清除情绪的垃圾,减少心头压抑。

  另外,万事当前,静为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地分析,保持冷静,决不要怒气冲天,大怒、大悲。

  2、把快乐掌控在自己手中

  老年人要培养“六乐”精神: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与众同乐”、“劳动中乐”。总之,要培养和寻找“愉快”的精神。前苏联著名医学博士茨曼诺夫斯基在通乐观的品质:善良、爽朗、幽默感、气量大、对他人的关心与尊重。老年人要保持思想开阔、情绪稳定、乐观温存、无忧无虑,这些就具备了通向长寿的条件。

  3、勇当银发顽童

  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不少充满活力的老顽童,他们虽已进入老年,银须白发,却童心未泯。他们诙谐幽默,乐观自在、嘻戏玩耍和青年及幼儿打闹逗趣,广交朋友,悠哉乐哉,参予各项社会活动,保持青春活力,真是令年轻人都羡慕不已。欢乐的“老顽童”遍布国内外,他们是老年人中的皎皎者,享受着黄金般的年华。把思想从沉默等待、孤独乏味中解放出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生活的兴趣,积极地去寻找快乐的幸福,勇敢地到社会中去,到朋友中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生活,使自己青春永葆。

  4、放弃孤独这一专利

  人们总认为老年人的生活是孤独的,年轻人这么认为,有的老年人也这么认为,这样孤独便成了老年生活的专利。当然如果退休的老人不参加任何工作,加上性格比较内向,把自己与外界人为地分开,孤独自然会不招而至。另一种情况是:有的老年人子女长大成人后,组成了自己的家庭,不再和老人们一起住。老人空守家中,难免会感到孤独。有的老年人因老伴辞世,更感到忧郁苦闷,精神孤独。这在老人的世界不是罕见的事,因此老年人要设法跳出孤独圈,不再把孤独当成自己的专利。

  跳出孤独圈的最好办法就是老年人要积极的适应新的变化,自信有能力建立新的生活。要多与外界接触、联系、参加适合老年人的聚会,到公园里打拳、下棋、交同龄的退休朋友,多与人交流,自我丰富日常生活,这样就会慢慢跳出孤独的圈子,不再是孤独的专利所有者。

  5、自修快乐宝典

  老年人要客观地对待和了解事物发展规律,不能将期望超过现实,而要面对现实、迎接现实、研究现实、采取主动的行动去适应新的变化。

  知足常乐:老年人在人生长河中已走过很长的一条人生道路,故考虑问题时要豁达,不能要求太高,因为超越客观的种种目的,以及与各方面相攀比的计较心态,或者明知达不到的愿望而硬要满足,这些都将使自己失望,苦恼以及失去生活信心。

  自得其乐:自己去寻找乐趣,追求自我快乐是一种十分有益健康的自我保健方法。可以从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如艺术欣赏、听音乐、跳舞、书法、旅游、写作。参加各种业余活动不仅可以消除孤独感,而且可以提高情趣、活跃思想、养性颐情、锻炼身体、增长知识,使自己浸入乐而忘忧之中。

  6、笑让时光倒流

  笑是一种人类生存的能力,一个人的发笑能力和医生检查的所有其他项目同样能正确显示出他的健康状况。首先,要有寻找笑的主观意愿。其次,老年人每天要记住去寻找笑的机会。每天笑12~15分钟。如阅读有趣味的书、漫画、看喜剧演员演的电影等。另外,在困难及紧要时刻去追求笑:当生活中发生意外不幸事件或处在病魔缠身的恶劣心情和悲痛中时,依然笑容灿烂,一旦你运用了笑,那么不管你将遭遇到何种痛苦的处境,你都能够经受得住并生存下去。

  7、海纳百川之胸怀

  由于长期的社会变迁,生活磨练,复杂的家庭关系,不好的健康状况等,可以导致老年人的一些性格变化。特别是在缺乏关心,得不到尊重、失去劳动的能力,或无事可做,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时,这些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心情,导致性格变异。

  所以老年人本身要加强性格修养,要培养心胸宽阔的境地,要有自我控制能力,要有涵养,尽量体谅别人,不要苛求别人,尊重别人而不斤斤斤计较,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宽量大,使自己始终处于良好的心理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