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游天心阁作文

时间:2022-03-15 11:15:17 好文 我要投稿

游天心阁作文(通用3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天心阁作文(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天心阁作文(通用3篇)

  游天心阁作文1

  天心阁是一个古老又美丽的公园,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见证了长沙这座城市从古到今的发展。

  从公交车上下来,来到天心阁的北门,这是一个由琉璃瓦覆盖而成的古门,在门的两侧刻着两行字:左侧是“岳色南来”,右侧是“湘江北去”。这两行字是对南岳和湘江河的形象描述。

  进入大门,沿着左边的天心路往前走,两边绿树成荫。走着走着就能看到四五级台阶,沿着台阶而上,一座塔出现在我眼前,此塔就是崇烈塔。崇烈塔又叫“白塔”,塔高6.6米,全麻石结构,塔基为六边形,塔身由圆盘和圆柱构成,圆柱上端的圆球寓意地球,球面刻有中国地图,球的上方昂首屹立一头石狮,石狮明眸远望,寓意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再往前走几米,就是崇烈门了。崇烈门是一个由四根柱子组成的牌楼,中间的两根柱子上刻着两行字:气吞胡羯,勇卫山河。这显示了长沙人民奋勇保卫家乡的英雄气魄。

  过了崇烈门,就看到几十级台阶,台阶两侧就是古城墙。拾级而上,崇烈亭就在面前。这亭子虽然不大,但气势很足,亭子顶上画着双龙戏珠的彩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还有两副对联:自古城南多旧事,如今阁北有新谈;天若有情天亦老,心底无私天地宽。分别描述了长沙这座古城从古至今的变化和长沙市民的宽广胸怀,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沿古城墙向前走,就能看见红袍大将军炮啦。它由一大一小两门炮组成,据说在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军攻打长沙城时,这红袍大将军炮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已经锈迹斑斑。

  绕古城墙半圈,天心阁就到了。天心阁是由主阁和两座副阁组成,主阁居中,两侧是副阁,中间以长廊相连,整个阁体成弧状。主阁分三层,由六十根木柱支撑,一层层楼梯扶手上雕有石狮,它们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石狮是相同的,墙上刻有车、人、马、龙等,彰显了古长沙曾经的繁华。登上天心阁的最高层,极目四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游览者不由得赞叹长沙这座城的美丽和繁华。

  一直到走出西门,我还在不停地回头望,天心阁实在太美了!难怪无论游客还是常居的长沙市民来到这都会流连忘返,天心阁成为长沙市的一大游览景点果然名不虚传。

  游天心阁作文2

  早上九点半,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和同学去游天心阁。

  来到天心阁附近,首先印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好长好长的茶铺,荼铺后面有一个很大的警世钟。1938年“文夕大火”把天心阁及园内建筑都烧没了,这面警世钟是在“文夕大火”67周年的时候特意铸的。

  看完了警世钟,走过长长的台阶就到了天心阁,天心阁分为主副三阁,中间以长廊相连,阁体呈弧状,就好似一只正要展翅高飞的大鸟。主阁中供奉着“文昌地军”和“奎星”两尊神像,保佑长沙文运昌盛,主阁内还珍藏着长沙的一些老照片。主阁后面架着两门大炮,名为“红袍大将军炮”,就是这样的'两枚大炮,曾将无数的入侵者炮轰在城楼下面。

  出了天心阁,就到了有名的崇烈亭、崇烈门和崇烈塔,崇烈门左边的小山上的凉亭里有时有人在唱戏,旁边有许多大石头,雕刻着许多名人画像……

  天心阁是长沙的标志,意义深远。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游赏。

  游天心阁作文3

  早就听说过天心阁的大名了,这可是我国八大名楼之一呀,是我们长沙的标志性建筑。听妈妈说,他们小时侯天心阁是长沙最高的建筑物呢!今天终于有幸来参观参观雄伟壮观的天心阁了。一进天心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池塘,这个池塘叫做伦鉴池。池塘边的垂柳就像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姑娘,正对着清澈见底的池塘梳妆打扮呢。鱼儿躲在荷叶下,就像在跟我玩捉迷藏。

  绕过伦鉴池,沿着林荫小道往前走,不一会儿就到了崇烈门。牌楼宽8.5米,高5.9米,由全麻石砌成。牌楼上共有两副对联:“气吞胡羯,勇卫山河”。侧联为篆体所书:“犯难而志其死,所欲有甚于生。”两联对于抗战将士们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勇于战斗、勇于献身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沿着城墙,我继续朝天心阁走去。我用手抚摸着古老的明城墙,这上面的青苔是否也跟这城墙一起见证了数百年?相传太平天国时,西王萧朝贵率军攻打长沙就是从这里进攻的,所以至今城墙上还留下了一些炮眼。古城墙守卫着的天心阁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心里非常激动,走向阁楼的这几十米路显得格外幽长。

  终于见到我期待已久的天心阁楼了。天心阁原名天星阁,以前是用来观测星星的,立于阁上就象置身于天上的群星环绕中,那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啊!主阁居中,阁高三层,由60根木柱支撑,古色古香,造型别致。两翼各有两层副阁,以长廊相联,呈弧状布局,象大鸟张开双翼,浑然一体。黄瓦飞檐,翼角高翘,32副阁角悬挂铁马铜铃,风摇铃响,悠悠清越。主阁北额上书写着“楚天一览”四个雄浑的大字。

  主阁内陈列着很多文物,还有关于天心阁的旧照片、画作、传记等。原来,1938年天心阁及园内建筑都毁于“文夕大火”,现阁是1983年在原址重建的。一边欣赏着这些书画作品,一边品味着明代至今几经修葺的古阁的沧桑,我爬上了三楼,登楼远眺——哇,真是“极目千里,瞰阁万家”啊!虽然现在已经不能象以前那样将半个长沙尽收眼底了,但仍可以看到湘江远去,看到第一师范的青砖瓦房,看到南门口的喧闹繁华……

  曾几何时,一场大火将长沙城毁于一旦,多少古迹从此难觅踪影,可是,长沙的精神是烧不掉的,长沙的历史文化是毁不了的,古老的长沙,就象这古天心阁一样,虽历经磨难,却永远焕发着灿烂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