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财务绩效工作怎样实施

时间:2022-03-01 09:30:28 好文 我要投稿

财务绩效工作怎样实施

  一、为加强预算绩效整体上应注意的事项

财务绩效工作怎样实施

  第一,在财务预算编制中应开展摸底,掌握基础。通过对各院系、部门人员的编制与结构、院系学生数量和分类、部门科室设置、消耗、资源配备等基本摸底调查,核实和掌握基础数据,为细化收支预算编制奠定基矗同时应合理测算各项可能,不仅应测算可控制财力,还应将院系的创收、横向科研收等不可控收入纳入预算中。

  第二,在财务预算中,应加强支出过程监控,尤其是注重基本建设经费、室经费、基础设施改革经费以及大宗设备购置、图书资料采购等管理。

  第三,在财务预算绩效中,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使其呈现多层次、多因素的立体结构。

  二、增强前期预算绩效编制

  1、正确编制部门经费预算,合理安排各项财务。

  部门预算是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形式,预算以部门为依托,以部门为基础单元。高校的部门预算管理是指高校下属的院及其附属的所有经费收入和支出都由本部门或单位负责编制,并提出预算建议然后报财务处的预算管理,经审核通过后,统一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最后在此基础上汇总、编制全校的总预算。

  2、强化激励,实施合理预算奖惩。

  学校实施的部门预算,是按经济的主体来反映的,勾画出了各个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的蓝图,为各个责任单位确定了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否达到,则取决于各个责任单位的实际执行情况。为了保证预算得以完成,在实施预算管理时,学校还应当制定一定的配套,以便激发员工完成预算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各个部门自主管理的境界。这种配套激励措施不仅要考虑上的激励,而且也要考虑物质上的激励;不仅要有近期的激励,而且还要有远期的激励目标。

  三、实行中期预算执行绩效控制

  1、建立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库。

  在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面对大量的、庞杂的信息流,如果评估者和被评估者无法迅速、有效地得到必要的信息,那么,评估者就无法对被评估者的绩效进行合理的控制,绩效管理职能就无法发挥。绩效管理对信息的要求,可以归结为及时、准确、适用、经济。绩效管理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质量。所以,管理过程实质是信息过程,信息是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矗

  2、资金集中管理与集中核算。

  在“财力集中、财权下放”的原则下,高校财务以学校管理为中心,很大一部分教育经费分散到管理。如果资金有学院自行管理,容易造成资金分散。资金结算中心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各学院的资金统一由资金结算中心管理,资金相互之间可以调剂使用。

  3、财务预算管理执行监控。

  应通过审计的方式,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监控。对当年预算支出安排的审计,可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进行。审计人员经费,要考虑人员经费的安排是否打足,是否强化了效益意识。对公用经费的`审计,首先对占用很大比例的公务费安排的审计,因为合理的公务费的开支是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其次应加强对重点及新上学科建设费用的审计,看是否符合重点学科发展建设需要。再次应注意基本建设经费、实验室经费、基础设施改革经费、修缮经费以及大宗设备购置、图书资料采购等审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采购与付款环节、工程的招投标环节和实物资产的领用环节是关键点。高校必须针对采购过程中存在回扣等现象而导致单位资金流失或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等问题进行控制,控制的重点是采购决策。应实行有纪监、审计、财务和专家参与的集中招标制度和预算审计制度,加强请购、审批、验收、付款等环节的规范,形成采购环节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对工程项目除了规范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之外,应强调对项目招投标、承发包等关键环节实施控制。财务部门应确切掌握和控制项目基金拨付频率、规模和速度,严格遵循先审计后开工、先审计后付款、先审计后结算的“三先三后”原则,强化工程监理和验收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