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食品安全的工作要点

时间:2022-02-23 14:44:48 好文 我要投稿

食品安全的工作要点

  2013年我镇食品安全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XX市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精神,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政府、业界、消费者三方良性互动为核心;以创新社会管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主线;以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抓手,坚决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确保辖区内居民饮食安全。

  一、强化责任落实,完善体制机制

  进一步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完善综合协调工作制度和议事规程,明确并落实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健全完善食品安全考核评估办法。健全行政村分区划块、包干负责的食品安全工作网格化管理格局,强化对村食品安全专兼职队伍的培训和指导,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收集掌握和核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二、实施放心工程,推进创建工作

  按照XX市开展“百万学生饮食安全工程”的要求,大力推进校园大宗食品原料统一配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级提升、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全镇70%以上的学校食堂创建成b级以上食堂,健全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食品安全。积极实施《2013年XX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321示范工程”创建计划》,开展无证小餐饮综合治理,全面落实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和乡村厨师体检培训制度,年内创建示范单位1家。巩固XX市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成果,根据市食安办统一部署开展“放心粮油、放心肉、放心菜、放心奶“等工程,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

  三、开展隐患排查,强化专项整治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考评责任,实现风险隐患的闭环管理。继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整改、关闭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农药兽药等违法行为。严格做到涉嫌犯罪案件100%移送司法机关,严厉整治带有行业、区域共性的隐患问题,坚决防范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

  四、推进科学监管,提升产业业态

  按照创新社会管理和科学监管要求,针对食品安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以示范创建为载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行业建设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种养殖业的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程度,完善、推广食用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加强农贸市场、农村便利店和放心店的动态管理,提升规范化程度。

  五、严格监督管理,落实主体责任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包括食品交易场所开办者、集中交易活动举办者、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等,均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食品领域道德教育治理工作,组织开展道德问题排查,树立诚信经营榜样。年底前,持有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100%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其中规模以上生产加工企业和相应经营单位要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定期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培训。要完善和落实进货查验、出厂检验、索证验票、购销台账记录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问题产品召回制度,及时准确地对外发布本单位食品安全信息。进一步推广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等级公示和透明厨房等做法,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对被吊销证照企业的相关责任人,依法实行行业禁入;对主观故意及屡犯的,依法从严惩处。

  六、强化社会监督,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力度,提高公众科学消费意识、识假辨假和防范风险能力,营造食品安全全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深化食品安全知识“五进“活动,推进政府与公众的食品安全互动交流常态化。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网络,积极发挥媒介在舆论监督、维权和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要组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巡视重点食品行业和领域,进一步畅通96317、12315等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奖励机制,保障社会监督落到实处。

  2014年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级卫生工作会议、区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的总目标,切实抓住“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都市国际化”的发展主线,以打造“区域健康服务联合体”为总载体,以深化“四诊四定”工作机制为总抓手,整合资源,软硬并驱,创新方法,进一步健全健康服务网络,提升健康服务能力,丰富健康服务内涵,持续促进全区卫生事业优质、均衡、普惠化发展。

  一、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健康服务环境

  1.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推进集中审批,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工作的要求,将原分散在不同职能科室和机构的全部16项行政审批职能统一归并行政审批科管理,委托区卫生监督所实施,并明确权限和流程,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效能。推进透明审批,落实民营医疗机构审批准入的最新精神,坚持扶持与监管并重,进一步明确准入条件和标准,引导投资主体合理布局。依法开展医疗机构设置和执业审批,强化机构、科目、技术和人员的准入管理。

  2.扎实推进行政监管改革。积极推进监管职能分工,局医政科重点抓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及医疗规范的监管,区卫生监督所重点加强对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情况进行监管,形成分工合理、覆盖全面的监管格局。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物处置在线监控模式,推广实施游泳场所水质和大型商场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全面开展创建“放射防护管理规范化达标医院”活动,推广公共场所“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工作台帐”,引导监管对象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打击非法行医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协调联络、监测报告、信息互通、联合执法和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探索出租房管理新模式,强化打击无证行医的有效手段。

  3.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合理用药”为导向,统筹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阳光用药工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活动载体,切实抓好药械采购管理,持续深入抓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积极探索区人民医院与国内外优质医疗机构合作办医、合作建科的模式,引入先进管理经验,深化公立医院管理改革;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单病种管理流程,推动电子病历与临床路径管理的有效结合,全面实现诊间结算及床边结算;持续深化优质护理工程,新增神经内科优质护理病区1个,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满意。

  二、完善机制,进一步提升健康服务能力

  4.优化资源整合机制,构建健康服务联合体。全面强化与省市大医院的合作,加强慢病管理中心平台建设,构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健康服务联合组织,完善“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体系,促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向我区纵向流动。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以区域化党建“同心圆”工程为抓手,重点加强与辖区邵逸夫医院的合作力度,从临床业务、医护教研、分级诊疗三个方面深化合作,搭建区属医疗机构的辅助诊断技术指导和会诊平台。同时扩大双向诊疗的合作医院,新增解放军117医院机场路院区、武警边防总队医院,并积极争取与省中、省妇保、省儿保等知名专科医院合作,增加省市医院为我区保留的专家号源。依托省市医院加强对区属医疗机构心电图、放射影像技能的培训,建立慢病首席医师“一对一”导师制,提升培育层次。优化与省市医院的分级诊疗机制,完善转诊系统,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便捷性、优质性。

  5.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提高健康服务水平。继续加强人员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力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80名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并引进中高级人才5名。继续培训一批有带教能力的骨干,强化争创名医强科的氛围。大力支持区人民医院建设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巩固强化烧伤、内分泌等重点专科,扶持呼吸、康复、妇科等常见病专科,对照二甲标准筹建急诊科(含重症医学科)、肾内科(血透室)。依托区人民医院积极筹建“医疗技能培训中心”,依托区中医院成立“中医适宜技术培育基地”,进一步提升系统化、专业化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技术骨干的能力。

  6.优化全科医生签约机制,促进健康服务效率。在巩固优化预约门诊、自主选医生等创新服务的基础上,选择一定数量人群进行试点,突破原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格局,破除地域、楼道等原有的服务区域限制,由居民群众自主选择全科医生签订健康管理协议。将签约管理的居民数量和服务质量与全科医生绩效考核挂钩,形成医生间的良性竞争,探索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制度,促进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强基固本,进一步筑牢健康服务平台

  7.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属地的沟通协调,加快完成地块内房屋拆迁和各项前期手续办理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持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根据《XX区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时间安排,改造提升九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人民医院九堡院区,新建丁桥镇三义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8.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抓好顶层设计,2014年6月底制定并出台《XX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2015—2017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底正式启动项目建设,科学规划区域his布局,有效整合区域内医疗机构的his系统,实现数据的规范管理利用和实时采集分析,并探索拓展至民营医疗机构。优化人员配备,认真谋划区卫生信息中心建设,并加强对信息技术人员的招募、培养和储备,形成全系统卫生信息协同办公运作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负载均衡,降低单点风险和压力,为全面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做好人才准备。

  9.深入推进基本技能建设。强化会诊功能,5月份启动全区集中影像诊断和集中临检模式,所有放射片均统一由区医学影像中心审核及出具,包括体检、检验的全部样本按南北两个片区送至区临检中心集中化验,统一出具检验结果。根据集中诊断和检验的需要,整合集中相关设备,相应调整人员和分配结构。拓展功能应用,优化现有的门诊预约及健康管理平台,实现区属医疗机构间影像片、心电图、体检、检验结果等电子图文及处方、病历、预约记录、转院等电子数据的资源共享,提高社区健康管理效能。

  四、适时度势,进一步丰富健康服务内涵

  10.丰富健康服务内容。创新探索特殊人群居家医疗,根据90岁以上老人、失独家庭、残疾人三类特殊人群的不同需求,依托全科责任医生团队,按需每月面对面提供2次以基本医疗和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医疗服务,为弱势群体、困难群体提供健康关怀。创新探索社区群体式管理,在糖尿病项目化管理的基础上(成熟后再推广到高血压、慢阻肺),按疾病将患者归类,深化专项诊疗服务,分类开展定期体检、辅助检查和健康教育,调整诊疗和社区干预方案,进一步深化慢病管理内涵。创新探索血脂异常管理,拓展路径化管理范围,制定血脂异常分类干预规范,在5个中心试点开设社区血脂异常联合门诊,培育首席医生,开展成人血脂异常健康管理服务。

  11.做实公共卫生保障。做好霍乱、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防控工作,稳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健康教育讲师团建设,提升慢病防治水平。打造妇幼保健精品门诊,争取实现全区五星级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三星级妇儿保门诊达80%以上(其中五星级50%),进一步完善危重孕产妇、高危儿分级管理,努力提高两个系统管理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一体化防治网络体系,合理配置精神卫生工作人力资源,规范开展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监管服务工作,强调分类干预、面对面随访,严格按照绩效考核要求开展工作并完成各项指标。联合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新探索城市化居民健康影响调查,2014年上半年调查三叉、三堡、水湘等回迁安置社区,下半年调查五堡、六堡、皋塘等“城中村”,评估推进城市化,改善居住环境对促进居民健康状态的正面影响,为“城中村”拆迁安置提供科学依据,服务我区城市化推进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区疾控中心和凯旋、闸弄口、笕桥、丁桥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与指定临床筛查医院(省肿瘤医院)加强对接,认真组织实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12.优化健康生活环境。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网络,深化“健康大讲坛”和“健康短信”活动,广泛宣传重点疾病防治、控烟等健康知识,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率和行为形成率。稳健推进“健康进小区”工作,积极培育市级健康单位六类中4个以上、无烟单位9个。加强督促指导,巩固创建成果,确保丁桥镇、闸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通过省级卫生镇(街道)复验,新创省级卫生单位2个、市级卫生单位8个、区级卫生单位10个。以全国“灭蚊灭蝇先进城区”复验为契机,加强以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动,积极开展社区公共环境技防设施试点建设,新增3个以上小区开展“防蚊闸、防灭鼠屋、捕蝇笼”等为重点的病媒生物技防设施试点,督促各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完善环卫设施,清除卫生死角,确保我区顺利通过全国灭蚊、灭蝇先进城区复验。

  2013年全镇公共卫生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上级卫生工作会议和镇两代会精神的要求,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水平,切实保护辖区内居民身体健康。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扎实推进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设

  按照镇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分工,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村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和协调作用,明确村公共卫生管理员、联络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报酬,并加强工作检查、指导和考评。

  二、努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镇卫生院要按市规定配备好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服务室)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医疗机构服务规范和绩效评估体系。加大难点攻关力度,重点强化流动人口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流动孕产妇、流动儿童等重点人群服务可及性。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并确保综合达标率在90%以上。

  三、全力做好疾控、卫监、爱卫、无偿献血、妇幼等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不断提高疾病防控能力。探索医防整合工作模式,不断深化全科疾控工作理念。配合卫生局开展临床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兼顾基本医疗、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等试点工作,实行“防、治、管”一体化、全程式服务。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禽流感等疾病和疫情的防控工作。认真做好规划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力争辖区居住满3个月的外来流动儿童五苗接种率达85%,常住儿童(居住满1年及以上)五苗接种率达90%以上。有序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营造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的慢病综合防治氛围。大力宣传《精神卫生法》,加强精防二级网络建设,强化对重症精神病人的社区随访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协助镇残联做好精神残疾人康复工作。罗江小学创建成XX市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单位。

  二是综合协调,全力做好卫生监督工作。强化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坚决打击无证接生和非法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行为。认真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开展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测,推行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防治执法力度,巩固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专项治理成果,强化专项治理力度;配合开展对镇自来水厂、农村水站的水质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协助纠正。

  三是完善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积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洁行动和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做好各级卫生村、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或复查迎检工作,江中村、小泾浦村、镇卫生院年内要全力做好XX市卫生村、XX市卫生单位的复查迎检工作,目标再创建1个以上的XX市卫生先进单位(卫生村)。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切实改善镇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四是扩大宣传,不断加强无偿献血工作。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完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在市献血办的指导下开展特色性宣教工作,建立大型宣传牌1块,每个行政村有2条以上宣传标语,辖区内每个学校开展无偿献血知识培训2次以上,学生无偿献血知晓率达到95%以上,农民无偿献血知晓率达到75%以上,积极组织企业和居民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完成年度无偿献血工作目标任务(101人次)。

  五是巩固提升,不断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强化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工作,户籍人口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实施高危妊娠的筛选、早期干预和分级管理,落实高危产妇转诊、会诊以及危重产妇的报告工作,杜绝产妇死亡。同时,落实流动孕产妇“首查建册、有查有管、高危管理”制度,力争流动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85%以上。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补助率达95%以上。落实待孕妇女增补叶酸服用工作,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服用率、服用依从率分别达到95%、95%、75%以上。深化妇女健康提升工程,对64岁以下的已婚妇女每2年(2012—2013年)进行妇科常见病检查和两癌筛查工作,服务率分别达80%和60%以上。强化儿童保健工作,户籍人口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开展儿童孤独症筛查项目。

  四、巩固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制度和结报服务工作,确保农民参合率达到95%以上。同时,积极动员和配合卫生院做好参合对象的免费体检工作,切实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五、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示范镇创建工作

  认真对照XX市卫生应急工作示范镇建设有关评估标准和要求,积极开展XX市卫生应急示范镇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镇卫生应急网络、体制和机制建设,着力推进卫生应急队伍的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监测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科学、规范、有序地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