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时间:2023-05-22 17:14:16 振濠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前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距离高考还有15天的时间了,每一个学生当前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阶段,心情难免会有些紧张,这时候沟通便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家长跟孩子的沟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前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欢迎阅读!

高考前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高考前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1

  一、考试没有不紧张的,尤其是面对人生第一次大考,大家都会紧张。你紧张点很正常。

  告诉孩子,即便是四十多岁的爸爸妈妈,虽久经考场,也会紧张的。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其实更紧张,他们担心出差错。谁要告诉你不要紧张、不要紧张都是鬼话,不紧张那还是人吗?那是神仙。每个考生都和你都一样,所以我们没必要为自己紧张担忧。暗示孩子紧张属于正常,孩子会心理上接受,心态也就会趋于平稳。

  二、考完一科后回来告诉妈妈,下一顿饭你想吃什么?

  当你的孩子考试完一科后,惦记着吃什么,说明孩子心理不慌乱。家长也可以从孩子的神情上看出孩子的答题状态。

  三、妈妈不希望你给自己定考试目标。

  说这话鬼才信呢。有学生不给自己定目标的吗?但是往往学生给自己定的目标偏高,造成心理压力。家长不提要求显得有点假,多数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正确的做法是,家长要提前把高三下学期以来的各次考试成绩,高出学校预测一(二)本线的分数相加后,再除于次数,得出高出一(二)本线的平均分数,比如可能是20分或者50分或者80分......告诉你的孩子要想给自己设定考试目标,就这个“高出一(二)本线的平均分数就可以了,因为这个分数不高不低比较靠谱。这样孩子就不会梦想着考出自己最好的分数,压力就会减小。

  四、别纠缠难题哦。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能够把题目全部答完的是为北大清华港大准备的学生,剩一题没答完,那是为华东五所和人大准备的学生,所以,家长要叮嘱自己的孩子,只要别在难题上纠缠就行了。

  五、闷着头答题,尽可能不看计时器如挂钟等。

  多看时间会造成心理紧张。把选填题答完,剩下大题或作文,可以看看时间,舒缓一下心情可以。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心里会发慌。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原则本身就有时间的测算,即便这些题目你都会,但是也不会给你充足的时间,这就要看平时谁的答题速度快了。平时没养成快速答题的习惯,想考场上做到快速是不可能的。所以,闷着头,尽管答题,尽可能把会做的题分数拿到手就是成功。

  六、那些噼里啪啦翻试卷的人也许是有很多题不会做。

  你的孩子在认真答题时,听着前后左右噼里啪啦翻卷纸的声音会感到很不爽,担心别的同学是不是已经答完开始翻页了?告诉你的孩子,那些快速翻页的同学很多是不会答了,心里慌乱了没办法他才翻页找找下面的题会不会,自己没有必要紧张。

  七、告诉孩子,考完试犒劳他一次自然醒睡眠和一次旅游。

  孩子辛苦了12年,一朝高考完毕,意味着人生画个逗号,该休息一下了。可以犒劳孩子一次愉快的旅游。但是这个犒劳是在考前告诉孩子还是在第一天考试结束时告诉孩子?这是很讲究的。我建议在考试第一天结束告诉孩子,以激励孩子第二天的斗志。

  高考前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2

  稳定情绪,语气柔和

  很多高三孩子期待父母能好好工作、生活,在生活上帮助自己,也能在精神上支持自己。他们不想看到父母比自己还紧张,每次谈话都要把负面情绪传递出来。因此,在与孩子谈话前,父母可以调整一下情绪,尽量保持心态平和。谈话中不要总是用责备的语气,多使用温柔、建议的语气,例如“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目前是这样的情况,你说说看……”如果遇到孩子的言行反应过于激烈,父母要避免争吵,大家可以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再沟通。

  学会倾听,当好顾问

  高三生的时间很宝贵,父母在与其沟通时需要谈自己的意见,但更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尤其是孩子有意愿跟父母交流的时候,最好在安静的地方进行,排除干扰,避免打断孩子的话,集中精力于交谈的过程。从孩子吐露的心声中,了解具体的问题和观点,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情绪上的困扰需要父母安慰,还是现实的困难需要某一科目的补习等。切记要尊重孩子,不能强势,因为高三孩子经常会对父母的规劝表现出逆反,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倾听者和顾问,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言简意赅,多用肯定

  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父母的“唠叨”堵住了孩子的耳朵和嘴巴。在高考冲刺时期,父母更要注意在谈话时抓重点,简明扼要。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体现父母对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更愿意和父母交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要多表达肯定、认可、鼓励。高三生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如何与高三孩子沟通,没有固定模式,父母要从自家实际出发,坦率、真诚地对待孩子。进入备考后半程,父母更要掌握谈话沟通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把关心传递给孩子。

  高考前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3

  平静身心在先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父母要先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如果自己有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或困扰,争取快速清零。现在社会高速运转,对人的基本需求就是快速梳理复杂问题,找到并且解决急迫问题,让自己处于心理上的轻松状态,更阳光、更快乐。当一个有温度、有爱的家长带着真诚的关心出现在孩子面前时,哪个孩子会拒绝呢?

  建立信任关系

  家是讲爱的地方。被人管会让人排斥,被人爱则能给人带来温暖。幸福的考生家庭氛围温暖和谐,父母不时时把考试成绩和各种目标放在嘴边,而是默默观察和支持孩子。这种和谐的信任氛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维护、经营。父母可以主动用心观察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各层面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被接纳。这种信任关系建立起来后,就给后续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

  传递爱的能量

  父母是不是一直羞于表达,很久没有拥抱孩子了?这种肢体的情感表达,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也是需要营造的。一束芳香的花,一顿色香味俱全的晚餐,一次轻松愉快的电影之旅,都是有价值的。一个疲惫的人需要忘却烦恼,彻底放松身心,才能更有精神和能量投入到接下来的挑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