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促进宝宝增高的办法

时间:2022-02-19 08:17:42 好文 我要投稿

促进宝宝增高的办法

  孩子身高能否如意,取决于几个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占70%,除了父母遗传外,与孩子后天的环境和营养关系密切。分析孩子个头儿不高的外在原因, 专家认为,主要是营养过剩、睡眠不足和环境污染。从就诊的矮小儿童来看,很多孩子钟情于洋快餐、汽水等食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孩子发育期提前,尤其是容易出现性早熟,同时过早地促进骨骼发育,导致骨骼在生长发育期之前提早闭合,不再生长。另外,很多孩子的课业压力较大,平时睡眠不足,也对身高有重要影响。

促进宝宝增高的办法

  营养均衡,少吃垃圾食品

  当孩子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孩子个子矮小。

  利于长高的食品有哪些

  没有绝对的长高食品,最重要的还是营养均衡,保证摄入的营养充足全面。特别推荐的5种增高食物:牛奶、沙丁鱼、菠菜、胡萝卜、橘子。

  1、牛奶,被称为“全能食品”,对骨骼生长极为重要;

  2、沙丁鱼,是蛋白质的宝库,如条件所限,可以吃鲫鱼或鱼松。

  3、菠菜是维生素的宝库。

  4、胡萝卜,儿童每天吃100克,很有益处。

  5、柑橘中,维生素A、B、C和钙的含量比苹果还多。

  此外,能帮助孩子长高的食品还有小米、荞麦、鹌鹑蛋、毛豆、扁豆、蚕豆、南瓜子、核桃、芝麻、花生、油菜、青椒、韭菜、芹菜、番茄、草莓、柿子、葡萄、淡红小虾、鳝鱼、动物肝脏、鸡肉、羊肉、海带、紫菜等。

  不利长高的食品有哪些

  主要是营养少,但却能增加孩子的饱腹感,影响孩子对其他食品的摄入,有些还消耗体内钙质,最终导致营养不良。

  让孩子多睡一会有利于生长激素分泌

  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促进孩子生长的最重要的激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只有熟睡之后,体内才能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

  生长素分泌特点是:儿童时期到青春前期,睡眠时分泌旺盛,晚9时至次日上午9时分泌的生长素数量是白天12个小时的3倍,特别是在晚上9时入睡后的70分钟,可出现一个分泌高峰。

  宝宝标准的睡眠时间

  一般初生儿每昼夜睡眠要求20小时,2个月~6个月,为15小时~18小时;6个月~18个月,13小时~15小时;18个月~3岁,12小时~13小时;3岁~7岁,11小时~12小时。

  睡眠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睡眠质量

  创造最好的睡眠环境,灯光偏暗,消除噪音。除了睡眠的时间以外,睡眠的质量也很重要。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也不必强求。

  让宝宝每天户外活动一小时

  骺软骨停止增生前,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刺激骺软骨增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对营养的吸收,提高骨细胞生长能力;机械力能促进骨中钙质沉淀,使骨骼变得粗壮和坚实。因此,儿童青少年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促进骨骼的生长,使骨骼变长、变粗,骨密度增大。经常运动,也使肌纤维变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运动还可以消耗多余脂肪,在快速生长期预防肥胖。现在的孩子普遍户外活动不够,没有充分享受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没有足够的运动量,这都不利于孩子长高。

  两类运动对孩子生长有利

  第一类为下肢运动。包括跳绳、跳高、撑杆跳、跳远、纵跳、单足跳、双足跳、爬楼梯、爬山、远足、散步、滑冰、滑旱冰、滑雪等。

  第二类为伸展运动。包括跳健美操、健身操、韵律操、徒手操、持棍操以及在单、双杆上做引体向上、悬垂、摆动、回环、扩胸后仰、踢腿摆腿、压腿等伸展锻炼运动,夏季游泳也是四肢伸展活动的好项目。

  什么样的体操有助于宝宝长高

  运动能使人长高,但也不是任何运动都能使人长高,下面就来看看哪些运动有利于增高,哪些运动不利于增高。

  1、有利于长高的运动:排球、篮球、足球、芭蕾、健美操、伸展体操、跳绳、慢跑。

  2、不利于长高的运动:举重、负重练习、过度运动、消耗过大的运动(马拉松等)

  了解一些运动可以有效增高后,下面为大家推荐一套具体的增高体操:

  增高体操归纳起來有12个字:热身、行走、跑步、伸拉、垂吊,跳跃

  热身:身体保持正直,然后上体前倾,双臂伸直用力向后上方挥动。

  行走:大幅度摆臂,有力地向前走。

  跑步:先小步跑,同时双手放在肩上,双臂屈肘向前转动;然后快速跑跳25-50米。重复4-6次,每次之间稍事休息。

  伸拉:踮起脚后跟,双臂伸直向上伸拉,然后向各方向伸拉。重复6-8次,中间稍事休息。

  垂吊:双手紧握单杠,使身体悬空下垂,下垂时以脚尖能轻轻接触地面为佳,然后做引体向上动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

  宝宝不长高怎么办

  孩子大约在2岁左右会完成从以奶为主到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转换。这个转换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4~6个月,完全是奶水喂养。从4~6个月,一直到2岁左右,是第二阶段,也就是混合喂养的阶段,孩子的饮食结构会从一半喝奶、一半吃辅食,逐渐转换成以固体食物为主。该添辅食的时候,不能过分地依赖奶。

  之所以要采用这样的喂养模式,是和孩子自身的消化系统发育有关的。刚出生的孩子,胃肠道中的各种酶和消化系统本身发育都不太成熟,所以他们只能消化奶制品,当然最好的是母奶,其次可以选择专门为婴儿设计的配方奶。

  但是到了4~6个月的时候,孩子的胃肠蠕动加快了,单独的液体状的奶水就不能完全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了,为什么呢?原因有两点:一是,胃肠蠕动加快后,奶水在胃肠中停留的时间就短了,吸收率有限。

  和辅食混合以后,奶就会变得比较稠,在胃肠道里停留的时间就会增加,也提高了奶中营养素的吸收。二是,孩子胃肠道的发育还在继续,长到一定阶段需要粗一点的食物来刺激,等到淀粉酶等都发育以后,制造营养物质的种类就越来越多了,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因此,在适合的时候添加辅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