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60岁老人锻炼注意哪些事项

时间:2022-11-18 15:53:39 好文 我要投稿

60岁老人锻炼注意哪些事项

  锻炼为一种利用计划性的、结构性的、以及重复性的肢体活动来提高一个或多个身体部位的健康状况的体力活动;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和维护集体利益等品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60岁老人锻炼注意哪些事项,欢迎阅读!

  适合60岁老人锻炼的方式

  人们在老年时的锻炼与年轻时存在差别。多名健身专家总结了最适合60岁以上老人的运动方式。

  1、平衡性锻炼

  专家说:“平衡性锻炼的重点是对腿部肌肉进行塑造,对于老年人保持生活的独立性和预防跌倒起关键作用。”他建议老人采取“脚后跟接着脚尖走路”的方式,即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前方,脚后跟接触到另一只脚的脚尖,向前行走20步,每天练习3次,每周练习三天。

  2、力量训练

  专家说:“过了40岁之后,人们的肌肉力量每年会丧失1%;60岁后,肌肉力量每年会丧失1.5%。”为防止肌肉萎缩,谢尔顿建议老年人使用重量较轻的物体(2.5公斤重的哑铃)做肱二头肌弯举或臂举15~20次,每周锻炼2~3天。

  3、柔韧性锻炼

  无论是弯腰摸脚趾,或是做瑜伽都能提高老年人身体的柔韧性,每周进行2~3次。

  4、有氧锻炼

  让心率得到上升的有氧锻炼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希金斯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3次有氧锻炼,每次20~30分钟。一些家务活动(修剪草坪、打扫房间和园艺劳动)也可以当作有氧运动。

  专家提醒老年人在锻炼的初始阶段要慢,不要忽略任何疼痛,特别是肌肉和关节的疼痛;保持身体内有充足的水分,不要在极端寒冷或炎热的天气中锻炼。最后,希金斯还建议老人和朋友一起锻炼。这种锻炼形式对老年人更为安全。

  老人锻炼的6个禁忌

  运动也有强度之分,强度大的,达到的效果自然好,强度小的,见效也没有那么快。从健康方面着想,老人运动不宜太过剧烈,以免引发疾病。

  1、老人运动前一定要给身体做个全面的检查。近年来,也有不少老人因运动过度而引发疾病。所以老人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咨询医生哪些运动不能做的,平时运动时就避免此运动。

  2、运动是一项耗体力的事,所以老人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把动作做到最好,达到好的效果。

  3、运动时间一定要注意,很多老人喜欢晨起做运动,其实最好的运动时间是8点到9点,而且不宜空腹,最好早晨起来,吃过早餐后歇一会再去。如果有太阳,最好等太阳升起再锻炼。经过一夜的时间,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堆积比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太阳出来之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进行一定的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晨练活动,就比较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

  4、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老年人的肌肉在慢慢萎缩,肌肉的力量也有所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所以最好选择一些缓慢、放松的运动,能使全身得到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

  5、活动量过大或增加过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因此老人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过大。

  6、老年人要谨记运动过度的症状,如运动过程中发生腰痛、胸痛、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老人锻炼养生要避免的误区

  许多老年人现在对于养生健康越来越重视,于是经常参加晨练和户外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但是,健身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运动方式不科学的话,不仅达不到养生效果,结果还适得其反,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人健身存在的误区。

  1、晨练

  很多人认为早晨空气好,适合锻炼。其实,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空气质量较差,所以老年人晨练最好安排在太阳出来一小时后再进行。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心血管病发病最高,尽量选择下午或晚上活动为妥。

  2、饭后散步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老人把这句古话当作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从医学观点来看,饭后,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3、所有活动都争相去学

  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个人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拓展:女性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美国运动医学专家认为,在妇女生活方式中含有固定的体育活动,在不同时段需要改变锻炼类型、持续时间及强度,以便获得最大益处。

  1、青春期

  青春花季多运动,使脑垂体产生的“生长激素”增多,可促进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的生长;青春期多投身运动形成的骨质密度明显提升,可一直保存至老年,延缓老年期骨脆性与骨质疏松的 “进程”与程度。

  2、妊娠期

  美国妇产科学会鼓励孕妇进行定期的低运动量的活动。妊娠期运动可帮助妇女的身体适应妊娠,促进胎盘生长;有助于保护胎儿。妊娠早期,孕妇运动并不会导致子宫外孕、先天性畸胎儿与其他异常胎盘的'形成。在整个孕期持续有规律有节奏运动的人,多可按预产期分娩、产程短,需接受“剖宫产”者也少;新生儿很少超重。

  3、哺乳期

  哺乳期适当运动对妈妈的体重无不良影响;妈妈制造的“乳汁”的质与量均可攀升,有助于宝宝健康成长。

  4、更年期

  绝经期老妇补以适当剂量的激素、钙及维生素d,可降低骨质丢失的量及速度,防治骨质疏松,强化骨坚硬度,减低骨脆性。澳大利亚医生认为,在 强化药物坚骨疗法的同时辅以适当体育运动可调适体内“内啡肽”的生成与释放,它可缓解更年期中的忧伤、烦躁及潮热症状。

  女性健身的禁忌

  1、很多女性担心,力量训练会使体形变得粗壮

  运动医学认为,运动训练会使体形改变,但体形体态的目标与训练方式有密切关联。例如,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体态均为钢条形,游泳运动员的肩宽较大等。因此,在适当负荷强度与重复频率、合理的训练恢复下进行抗阻力量训练会使体形更加健康、体态更加优美。

  2、健身只进行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虽对增强耐力和心血管系统有好处,但对增长力量、强壮身体作用较小,只有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提高身体素质。多元的训练对你有好处,它可以使你的身体机能均衡地发展。

  3、体力劳动和做家务可以替代体育锻炼

  这也是很多女性不锻炼的理由和借口。诚然,家务活会让人疲惫,心生懒惰,但体育锻炼是独立运行的体系,指全身性的、强调规律循序,是有组织、有计划、有 目的的对集体的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间歇进行控制的运动过程。而体力劳动和家务活则缺乏全身性,容易造成局部劳损,缺乏科学规律的训练控制,使训练无法 适应身体需求,难以达到锻炼目的。

  4、腹部肥胖多做仰卧起坐就可以了

  这也是典型的想当然的做法。事实上,练仰卧起坐对于减少腹部脂肪作用不大,因为仰卧起坐这样的无氧运动,运动量太小,很难达到减肥目的。

  事实上,每天坚持做45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达到燃烧脂肪的效果,但很少有人能连续做45分钟仰卧起坐的。因此,减肚腩,需要长期坚持有氧运动,比如,游泳、快走、跑步等都可以。另外,合理的膳食也需要配合锻炼一起来。

  5、锻炼之前不停歇

  在进行锻炼期间,需要做必要的停顿,因为身体本身需要有充分的停歇期以恢复状态。作为一个初练者,不要在一周内进行多于4次的大运动量训练。在同一个训练日,相同的肌肉组织不要多次剧烈训练,若在前面的锻炼中出现疼痛,在后面的训练中不要勉为其难。此外,全面的营养维护是必需的,一天进餐5—6 次是很好的选择。最后一点,你需要保持至少8小时的睡眠,因为足够的睡眠会使你的精力和身体得到恢复。

  6、早餐没吃饱就锻炼

  女性在进行艰苦训练的同时,同时还需要增加营养,如果你早晨没有吃饱,那么在稍后的训练中就会感到饥肠辘辘。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助理教授杰奎·伯尔尼博士说,早餐应该包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一些蛋白质。鸡蛋白是比较好的选择。此外,低脂肪酸奶、牛奶和谷类食品也是上佳选择。在训练之后,你应立即进食,因为这时你的身体需要补充所消耗的能量。进食应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水等,当然还有可口的点心。

  7、忽视运动前的热身

  很多初次参加健身训练的人都会非常兴奋,特别是当锻炼有好的效果的时候。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着你更多地参加锻炼。但是,有一些人一进健身房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大强度的锻炼,而忽视了运动前的热身。而且过度的训练往往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对此,美国训练委员会的发言人理 查德·科顿指出,健身是个长期的工程,不要想一天就成为健美先生。

  8、训练之前不做伸展运动

  首先,在做锻炼之前最好做10分钟低强度蹬车训练,这不仅可以减少受伤,而且能在做大强度运动之前提高身体温度。当身体组织变暖以后,你可以再做5——10分钟伸展运动,尤其是要伸展那些可能用到的肌肉群和身体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