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时间:2024-03-15 10:40:40 蔼媚 数学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在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1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 生活空间中的八个方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2、 地图通常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4、 观测点不同,同一物体所在的位置可能会不同。

  5、 描述行走路线时,要说明方向与距离。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除法的验算: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 0不可以作除数。

  4、 除法的估算方法是多样的,通常我们将被除数(三位数)看成一个接近它的整百整十数,除数(一位数)不变,然后计算。或者按照乘法口诀把被除数估成一个合适的数,再计算。

  5、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百位比除数小,再用前两位数一起去除。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 统计

  1、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2、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 一个格是表示1个单位还是2个、5个、10个甚至更多单位,要根据数据的具体大小而定。

  4、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四单元 年月日

  1、 一年有12个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有31天,称为大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30天,称为小月。

  2、 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每隔四年闰一日,闰年二月把一加。

  3、平年二月28天,全年365天;闰年二月29天,全年366天。

  4、 平年或闰年的判断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5、 24时计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6、 经过时间:可以通过观察钟面和用线段表示来计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 口算整十数乘整百数的方法:

  (1)将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与整百数百位上的数相乘。

  (2)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三个0。

  2、 两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1)用两位数乘整百数百位上的数。

  (2)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1)将两个或两位数分别看成接近它们的整十数或整百数(一百)。

  (2)再将两个整十数或整百数相乘。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食表示多少个十,所以末位数要写在十位上。

  (2)将乘得的积加起来求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5、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位):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这一步乘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所以末位数应在十位上。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就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第六单元 面积

  1、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3、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5、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6、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7、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1)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多少米。

  (2)小数点右边的数依次表示几分米、几厘米。

  2、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1)几元就在小数点的左边写几。

  (2)几角就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写几,几分就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最后写上单位名称“元”。

  3、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1)先比较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整数部分),这部分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2)如果整数部分大小相同,就看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这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3)如果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也相同,就看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4、 用竖式计算小数的加法(一位小数):

  (1)两个加数的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小数点对齐)。

  (2)先将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一。

  (3)和的小数点要和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4)再将小数点左边的数相加,这部分数按整数的加法来加。

  5、 用竖式计算一位小数减法的方法:

  (1)被减数和减数的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对齐)。

  (2)从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开始减起(从右到左),不够减时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3)差的小数点要和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1、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 每份个数×份数=总数(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总数÷每份个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个数

  3、 含有乘、除法的综合算式从左往右计算。

  4、 含有乘法(除法)、加法(减法)的综合算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1、 集合:在数学中,集合是指某一类事物组成的整体。

  2、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

  3、 计算两个队的总人数,不能简单地将两个队的人数相加,要将重复的人数从总数中减去。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2

  1、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①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

  ②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

  2、平均数:

  ①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

  题目:

  1、一组同学,5人浇水、4人挖土、三人运树苗,一共植了36棵,平均每人植几棵?列式:36÷(5+4+3)

  2、一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小明收集了14个,小亮收集了12个,小兰收集了11个,小红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列式(14+12+11+15)÷4

  注意:平均数量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每人收集到多少个。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3

  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1、整数: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0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

  2、小数的组成: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如果中间有0,也必须读出。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去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

  二、比较小数的大小

  1、一位小数进行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单位不同的小数比较大小,应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3、只有具体两个数才能比较大小。单说自然数、小数、整数、分数不能比较大小。

  4、小数和分数比较大小时,要么把小数化成分数,要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进行大小比较。十分之几就等于零点几。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三、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3)算完的结果中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2)从低位减起,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当10;

  (3)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

  一、小学数学循环节是什么

  1、循环节简介

  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

  13÷99=0。1313…,这个商就是一个循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13,方法二,可以用看余数的方法,来确定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11÷9=1。……2,我们通过竖式计算可看出,数2重复出现,商就重复出现,那么循环节就是从,第一次出现余数2,所得的商2,所以我们可以用,看余数的方法,来确定循环节。

  2循环节的判断

  判断一个小数是否循环小数,其关键是首先判断这个小数是否无限小数,其次看这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否有重复出现的数字,但是如何正确判断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可根据以下几点进行判断

  方法一:按照循环小数的意义来确定。即根据“一个无限小数,如果它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都是由一个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这一意义来确定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方法二:可以用看余数的方法来确定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11÷9=1。……2。我们通过竖式计算可看出:余数“2”重复出现,商就重复出现,那么循环节就是从第一次出现余数“2”所得的商“2 ”。

  二、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那么a+c=b+c

  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那么有a·c=b·c或a÷c=b÷c(c≠0)

  性质3:等式具有传递性。

  若a1=a2,a2=a3,a3=a4那么a1=a2=a3=a4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等数学下册知识点09-17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2-0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07-06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04-02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1-29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02-24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06-25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04-02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02-08

初一下册数学必备知识点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