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如何解决教学数学的重难点问题

时间:2021-04-05 08:08:55 数学 我要投稿

如何解决教学数学的重难点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一

如何解决教学数学的重难点问题

  练习问题的设计要既有综合性又有桥梁性

  我们很多教师在练习的应用中比较喜欢成题,总认为现成的试题既节约时间,又能够避免出现问题。但是成题的弊端是它是大众化的,针对性就要差了一些。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核心,那么就要针对我们各自的教育对象,所以针对性要求更强。所以我们的练习最好是教师自己设计。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教师设计的练习要既有综合性又有桥梁性。所谓综合性是指问题既要涵盖学生已经掌握的问题,也应该包括新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总体上把握重难点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学生在知识上形成体系,加深对于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消化吸收。从教科书的内容上看,新旧知识之间确实有许多方面的联系。因此,我们应以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作为基础来学习新知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关键是如何设计目的性习题。例如,我在教学“通分”一节时,我也事先设计了目的性习题如下:(1)求下列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6和8、8和9、9和27。(2)3/4=( )/8=9/( )=( )/24。通分就是要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关键是如何确定两个不同分母分数的公分母和每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按照分数的基本性质都乘几,根据这两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上两题的目的性习题(1)和(2),这样教师教起来就可以有章可循,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容易。从而也就达到学习新知识用旧知识来过度,降低了新知识的难度的目的。其中旧知识起到了桥梁作用,使所学新知识和旧知识成为一系列。

  设计对比性强的试题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学科的重点是课堂上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上要求重点突出,难点详讲。而讲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细化吸收,掌握知识。所以利用好针对性强的练习有利于完成重难点的教学任务。

  通过一般的练习可以达到考查学生重点的目的,那么到了下一步,我们可以运用和设计目的性习题,集中难点,通过对比方法突破难点。例如,我在讲最小公倍数应用题时,我设计了以下几道目的性习题:(1)一个数被3除余2,被4除也余2,被5除也余2,这个数最小是多少?(2)一个数被3除少1,被4除少2,被5除少3,这个数最小是多少?(3)一个数被3除余2,被4除也余3,被5除也余4,这个数最小是多少?这种题是学“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的难点,可根据以上对比列出各题,然后分别向学生讲解归纳。(1)是被几个数除,它们的余数都相同,这样的题,我们可以根据题意先求出3、4、5的最小公倍数,然后从最小公倍数里加2既得所求。(2)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被3除少1(也就是余2),被4除少2(也就是余2),被5除少3(也就是余2),这样通过师生对比题进行变通后和(1)完全一样,当然解法也就完全一样了。这时在给学生对上两题进行对比总结,这两题都是被几个数除,余数相同,此题型解法是先求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余数。然后我又和学生一起分析了(3),从中知道数被3除余2,也就是余数还差1不能被3整除,数被4除余3,也就是余数也差1不能被4整除,同样数被5除余4,也是余数差1不能被5整除,从而得到被这几个数除都差1不能整除。根据题意可知这种题型可以先求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减1,即为所求。然后我引导学生把(1)(2)与(3)对比一下可得出:(1)(2)是余数相同的题型。解法是先求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余数。(3)是余数所差几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也就是余数所差数相同。这样这三道题使学生有规律可抓,形成记忆,使学生见此题就可动手去做,这样就达到了运用和设计目的性习题,集中难点,利用对比的方法,突破了难点这一目的。

  数学课堂教学二

  一、注重知识链接,从复习入手

  课前复习十分必要,教师必须充分备课,找出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点,精心设计复习题,利用新授前十至十五分钟左右的复习时间,温习旧知,确保旧知的掌握和消化。有的老师认为花这么长时间复习是在浪费资源,莫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学生忘性大,即使之前学得很好,过段时间也可能忘光光。如果不彻底唤醒、挖掘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急于灌输新知,一定会给学生带来阻碍,减弱学习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所设计的练习题,最好派得上用场,可以把新授例题里面的已知条件设计成复习题,如我校杨文平老师执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一课,其中新授例题是:汽车噪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后可降低八分之一,求经过绿化带后人们听到几分贝的噪音?相对应的复习题可以这样设计:80的八分之一是多少?学生在解题时可以运用已经求出的80的八分之一是10,再用80分贝减去降低的10分贝就求出来了。这样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避免形成问题数学。

  二、吃透教材,优化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全面考虑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因素,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等基础上为孩子量身定做一套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怎样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优化教学方法是必经之路。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写体系、知识结构,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还要对学生各年龄段的认知兴趣了如指掌。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找到高效的教学方法,不走弯路。

  三、合理安排新授时间

  基于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一特征,教师在安排新授时间上不可过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新授中与学生共同探索出概念或结论时,所得出的关键性语言必须让学生上心又上脑。如在教学《认识周长》这一课时,教师应当重点突出“封闭”“一周”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牢牢记住。只有让学生紧紧抓住知识的重点,那么学生在今后解决问题时便能够快速找到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三

  一、学会集中注意力

  有人说,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注意力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注意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但现在很多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都不够集中,特别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发展,而且也越来越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把题目看错,然后就算把很复杂的题目做出来了也是做的无用功。

  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做作业不独立,现在的小学生一般都是在家长的陪伴下做作业,每当学生做错了一点,父母就会马上指出让他立马改正,学生就不能集中精力自己做作业;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是不独立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回答错了,老师和身边的同学也会立马帮忙指出,让他不能集中精力回答问题。可能老师和家长觉得他们这样做是对的,帮助小孩纠正错误,但其实这也使他们的注意力分散,是不利于学习的。还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做作业的环境不够安定,可能家里的电视也开着,做作业还能听到电视的声音,还有一些人进进出出的声音,会使学生分心。

  我小的时候,家里的房子不算很大,隔音效果也不算好,每次放学回家做作业的时候,我爸妈可能在看电视,有时候还在放我也很喜欢的电视剧,我就会一边做作业,一边听着电视机的声音想象电视的画面。后来,我们家变成了麻将馆,我每天就坐在麻将馆写作业,人来人往的,十分嘈杂,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妈妈还会让我帮忙倒茶。所以我从小做作业就不够专心,数学也一直不好,考试的时候也三心二意,总是因为马虎犯错。

  二、养成检查的习惯

  现在很多学生都丢掉了检查的习惯,因为他们做完题之后会有家长给他们检查。也有的同学还有着检查的习惯,只是就算他们检查也完全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可能是他们太过相信自己的答案以至于检查的时候不够用心,也可能是他们陷入了某种思维定势,会被固有的知识和经验束缚手脚,即便检查也不过是再次陷入某种思维定势。

  到底该如何检查呢?我觉得在检查的时候可以把得出的答案带入到条件中,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符合条件,也可以不看答案把这个题目重新再做一次,当成一个全新的题目,如果你恰好知道这道题的另一种解法,也可以试试用另一种方法再做一次。我比较建议学生准备一个改错本,把自己经常做错的题目摘录在里面,没事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翻看一下,如果你真的准备了改错本你就发现,其实你经常做错的题也都是同一种类型的,这可以帮助你了解你的易错点,从而避免自己再次犯错。

  看过一个老师是这样规定学生的,他要求他们不准用橡皮檫,最开始我很诧异,觉得这个规定十分的不合理,但后来当我看到,因为不能使用橡皮擦,不能改错,同学们就会对每道题反复思考,然后才填写答案,真的是做到了“三思而后行”。不让学生依赖橡皮檫,他们就会在仔细思考后在做题,争取一次做对。还看过一个家长,她也是因为孩子总是因为粗心犯错误,后来她就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制定了一些惩罚粗心的小措施,比如一个星期不准吃冰淇淋,晚上少看一个小时的电视等,这些小小的惩罚也会使他们在做题检查的时候认真一些。

  数学课堂教学四

  1.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境促学

  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还应做到“到位不越位”,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体现社会发展的新文化,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开展积极的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知识建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的语言和方法要全面得体

  新课程把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认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不是筛选,而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事而异,让数学课堂充满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积极探索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发挥评价的功能,如学生的表现评定、档案袋方法等,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尝试开展。表扬与批评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共有的作用。适当的批评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认识到今后应该如何改正。

  3.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中的交流方式

  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包含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上述片段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地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如何解决教学数学的重难点问题】相关文章:

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09-20

小升初数学必考重点难点难点:钟表问题08-20

科目二的难点错点如何解决12-04

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设计12-05

如何解决Dreamweaver空格问题03-08

java如何解决乱码问题10-03

教学反思_发明问题 解决问题10-02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1-27

如何解决网络频繁掉线问题10-06

如何解决java内存泄漏的问题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