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3-07-06 18:30:40 进利 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负数的初步认识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 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数小。

  3. 在生活中,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 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

  盈利(+)、亏损(-); 收入(+)、支出(-);

  南(+)、北(-); 上升(+)、下降(-)

  4.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10 ℃比-5 ℃低5 ℃, 6 ℃比-6℃高12℃。

  第二章 多边形的面积

  1. 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 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

  3.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 ①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

  ②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5.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6. 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7.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移动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8.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9.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2倍,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0. 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万平方米=1000000平方米。

  11. 表示一个社区、校园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为单位;表示一个国家、省市、地区、湖泊的面积是就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12.农村地区常使用“亩”和“分”作土地面积单位,1亩=10分≈667平方米,1公顷=15亩。

  第三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比较大小时,先比整数部分,再比小数部分。

  3.小数数位顺序表

  4. 判断一个小数是几位小数,就是观察小数点后面的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个数,就是几位小数。

  5. “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根据小数的性质,可对小数进行化简或按要求改写小数。

  6. 小数的改写:

  (1)用“万”作单位:① 从个位起,往左数四位,画“┆”,在“┆”下方点小数点;

  ② 去掉小数末尾的“0”,添上“万”字;

  ③ 用“=”连接。

  (2)用“亿”作单位:① 从个位起,往左数八位,画“┆”,在“┆”下方点小数点;

  ② 去掉小数末尾的“0”,添上“亿”字;

  ③ 用“=”连接。

  7. 求整数的近似数:

  (1)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添上“万”字,用“≈”连接。

  (2)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看“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添上“亿”字,用“≈”连接。

  8. 求小数的近似数:

  (1)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要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2)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第四章 小数加法和减法

  1.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当10再减。

  2.被减数是整数时,要添上小数点,并根据减数的小数部分补上“0”后再减。

  3.”0”不能去掉,把结果写在横式中时,小数点末尾的“0”要去掉。

  4.小数加减简便运算: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a + b )+c = a +( b + c )=( a + c )+ b

  减法的性质: a -( b + c )= a - b - c

  其它简便方法:a -( b - c )= a - b + c = ( a + c ) - b,

  a - b + c - d = a + c -( b + d )

  第五章 小数乘法和除法

  (1)算: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2)看: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3)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 0 补足);

  (4)点:点上小数点;

  (5)去:去掉小数末尾的“0”。

  (一)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计算;

  (二)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如果有余数,要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1)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2)移(商不变规律):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3)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注意: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移动后的小数点对齐)

  1.一个小数乘以(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2.单位进率换算方法: 低级单位改写为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即把小数点向左移动;高级单位改写为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即把小数点向右移动。

  3.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4.一个小数乘以(除以)0.1、0.01、0.001只要把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5. 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m倍,积也扩大(或缩小)m倍;若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n倍,几扩大(或缩小)m×n倍;若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积就扩大m÷n

  6. 当一个乘数不为0时,另一个乘数大于1,积就大于第一个乘数;

  当另一个乘数小于1,积就小于第一个乘数。如0.8×1.5○0.8 0.8×1.5○1.5。

  7. 当被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商就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就大于被除数。

  如 0.8÷1.5○0.81.5÷0.8○1.5

  如保留整数,除到小数点后第一位;保留两位小数,就除到千分位(小数点后面第三位)。

  8.近似值。如: 装运物品时,必须全部装完,不能剩余,必须用“进一” 法;

  裁服装时,多的米数不够做一套衣服,必须用“去尾” 法。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选择。)

  9.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

  如:4.2605的循环节是605。

  10.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⑴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⑵ 乘法结合律:( a × b ) × c = a × ( b × c )

  ⑶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

  ⑷ 除法性质:a÷b÷c=a÷(b×c) (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⑸ 分解:

  ① 拆成两数之积后使用乘法结合律 :3.2×2.5×1.25=(0.4×2.5)×(8×1.25)。

  ② 拆成两数之和或差后使用乘法分配律:102×3.5=(100+2)×3.5。

  3.5×9.8=3.5 ×(10-0.2)=3.5×10-3.5×0.2各种运算律和性质。

  第六章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 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把几张相关联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后,便于从整体上了解对比、分析数据。制作时,要注意对表头进行合理分项,算对总计与合计,写出统计表名称和制表日期。

  2.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把两张或多张相关联的条形统计图合并后,能更清楚的表示各种。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0”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三、积的近似数

  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保留两位为6.60

  四、连乘、乘加、乘减

  知识点一:

  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

  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法,后加法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

  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1.587587……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12.

  5、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6、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4、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

  3、读作: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4、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

  1、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长方形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c=(a+b)×2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或者s=a×a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或者c=a×4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4、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ah÷2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6、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7、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8、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所)。

  3、身份证号码:由18位组成:

  (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

  (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3)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

  (4)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6)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实数的知识点归纳01-19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02-13

初二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07-12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07-26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01-26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2-15

初一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07-18

初三九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04-02

初三数学上册实数知识点归纳07-20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