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辛劳了一生的父亲经典散文

时间:2021-05-26 18:08:50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辛劳了一生的父亲经典散文

  沉淀了十余载的灵感,蕴藏了十余载的文采,构思了十余载的思绪,写作的欲望,难以拟制,我终于拾起我写作的激情,用泪水,用真情,用底蕴,诉说给大家,写下我的父亲。

辛劳了一生的父亲经典散文

  父亲去世十余载了,每每想起,我总是泪流满面,作为他的孩子,我欠下对他尽孝道太多的亏欠,如果他要活着,我原做天底下最合格的孝子,然而,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一个不变的事实,我的父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留给我的只有悼念,只有怀念,只有想念。

  父亲不是英雄,父亲不是伟人,父亲只是一个泰山脚下过了一辈子穷日子的农民,但他却包涵了太多的委屈,吃了太多的苦,下了太多的力,他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父亲即当爹,又当娘,又是壮劳力

  父亲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成我心谷最深的记忆,永恒的定格,常常,父亲的脸旁在苍穹的深夜飘忽,笑容经常在我眼前清晰,我无时无地地在怀念着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去世早,我和哥哥弟弟都很小,不会做饭,父亲就即当爹又当娘。母亲在世时,父亲只是会炒菜,面食或粗粮煎饼他都不会做。没办法,父亲学会了和面烙饼熬粥,唯独没有学会摊煎饼,因为摊煎饼是两个人的活,一人烧火一人在平锅上推来推去。父亲真是不容易,除里下地干活,回来还要给我们兄弟三个做饭,我们那是还小,对父亲的辛苦一点都不体谅,反而还嫌他做的不好吃,故意把饭倒在桌子上,他看到后很生气了,拿起树枝就追着打我们,一般他是追不上,其实他不是追不上,眼看就要追上,他却故意放慢脚步,只是吓唬吓唬我们而已,他哪舍得打我们呀。父亲不容易呀,自己家的3母地的庄稼几乎都是他在唱主角,70多岁的人了,冬天,他冒着严寒,扛着铁锨,赤着脚,在麦田里浇过冬水,春天,他在麦田里除草施肥,夏天他顶着炎炎烈日在麦田里套中玉米和上化肥,到了小麦的收割季节,他带着一盏破草帽,顶着火毒的太阳,弯着他那已经被岁月和劳累造成的弯腰,手持一把长长的,风快的镰刀,动作娴熟地将一抱抱成熟的小麦,齐刷刷地割断底部,有次序地排在他的身后,我和哥哥也学着他在地里干,可是效果不好,割一会就腰痛,割一会歇一会,割一会歇一会,可年已古稀父亲的割麦子的速度太快,经常是远远地将我和哥哥落在后边。我常在想,父亲难道就不腰痛吗?难道他就不知道累吗?后来,我有了答案,父亲的身体也不是铁打的,他也一样知道累,他怎能不知腰痛呀,他是在坚持,坚持,坚持。为了他的孩子,为了那个不完整的家,他几乎是竭尽全力。。。。。。干完活,他也不能闲坐,回到家里还要为我们准备吃的,喝的,吃完了饭接着下坡(下地)干活。麦子割完了,还要用两轮车拉回家,来回家还要用脱谷机脱,脱完了还要用簸箕一簸箕一簸箕地扬,扬场主要是让麦粒和麦箕分离,哥哥在一边给他上掀,将脱好的小麦锄到他的簸箕中,父亲双手端起簸箕顺着风朝天抛物线状撒去。父亲呀,我真的无法算出,你一天不知扬过多少簸箕,一生也不知扬过多少簸箕呀!麦子扬过了,还要在广场上晒,您也不闲着,脖子里围桌湿毛巾,手里拿着铁锹,在麦子一趟地翻动,这样做为的是让太阳把麦子晒匀,晒好了好一起归仓。现在是感受不到,父亲把新小麦磨成面粉,包的第一顿水饺是多么的香呀,可是父亲还是舍不得饱餐一顿,他总是就着煎饼(姐姐家送来的)吃,这样他的三个孩子就可多吃一点。除了种庄稼,父亲还要在自留地里种一下经济作物,一个是可以供自己吃菜,一个是种点西瓜、甜瓜、西红柿黄瓜卖钱,为了这些作物他在地里流的汗吃的苦不说,收获了他还要用扁担挑着到集市上去卖,集市上卖不掉,他还要挑着到乡下下乡,吆喝着卖,我也曾经跟着他赶集下乡,我目睹了父亲的辛苦和不容易。有的时候,卖不了还要挑回来,有的时候还要受气,碰到不讲理的买主还会挨打受骂,有的时候还要经受风吹和雨淋。

  父亲每天举着长长的`旱烟杆,蹲在大门框间等我回家

  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生中最大的恩人就是自己的父母!父亲呀,我现在拥有了许多,却唯独没有了报答您的机会。早些年,我初中毕业,做了一点小买卖,赶集、转乡、赶会,卖小人书和报刊杂志,有时回来的很晚,70多岁的父亲做好晚饭后,就到大门旁举着旱烟袋蹲边抽边着等我,等的久了,他就回去把饭热一下,再回到大门旁继续举着旱烟袋蹲着等我,有时我回不来,他几乎要在门口蹲到凌晨,每次他听到我晃动自行车的铃声,看到我骑自行车奔驰回来,他的脸上总是挂起笑容,习惯性地用右手把长长烟袋反过来磕哒净烟灰,起身回到屋里为我做饭。我的小生意,做到不很景气,一天挣不了几块钱,每天都想给父亲买点好吃的酒肴,可是囊中羞涩,最多买点油条或豆腐皮之类的,每次父亲接过我买的东西,脸上总露出幸福和骄傲的笑容。1985年冬,我放下了农村,放下了自己的生意,离开了家乡,穿上了军装到了东北,一去就是4年,那时,家里没有电话,唯一能和家人联系的只有书信,父亲不识字,来了信总是让人念给他听,知道我在部队的情况。我一般是一个月写一封家书,他也知道这个规律,每到月底,都在村头举着长长的旱烟杆,蹲在路边,等送信的。每年进入腊月底,父亲就盼着捉我回家过年,可他不知道,那是当兵三年后才允许探家一次,有人提醒父亲,别盼了,部队不让回来,可他,也信,儿是部队的人,身不由己,但他总是期望奇迹出现,说不定要回来过年,于是从腊月23开始,父亲总是举着长长的旱烟杆,蹲在大门框间吸烟,等我回来,一直坚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每每有村民路过,都和他打招呼,“你儿还没回来呀?,别等了,不一定回来呀。”他总是吸口烟回敬大家说:“快过年了,儿能不回来过年吗?”三年后,我在部队考上了军校,这样每年春节都可回家过年,父亲没文化,不知我哪天回来,所以,每年进入正月,他吃完饭就举着长长的旱烟杆,蹲在大门框间等我回来。军校毕业,没几年,我又考上了军校,父亲总是在每年的腊月底,举着长长的旱烟杆,蹲在大门框间把我迎来。1998年夏天,83岁的父亲永远离开了他的孩子,走了。多年来,在部队,在外地,在家乡,在警所,每年进入腊月,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父亲举着长长的旱烟杆,蹲在大门框间等我回家的影子。

  父亲的教诲,我终生受惠

  父爱如山!父亲的教诲是对我思想上的敲打,前进中的点拨,是一笔笔精神财富的馈赠。让我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面对繁重的工作,忙碌的生活,顺境和逆境,都努力去保持一种平和淡定的心态,不因一时的贫穷而丧志,也不因现在的好生活而去追求奢华。父亲出生在解放前,因为家里穷,没有上过私塾,但父亲并不愚昧,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他懂得很多。在我记忆里最深的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给我讲了一个孔子和徒弟颜回的故事。{颜回(前521年-前491年),字子渊,一作颜渊,又称颜子,孔庙大成殿四配之首——人称复圣,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孔门十哲德行科的高材生,是孔门弟子中德行修为最高者,所以得到特别的尊重。}父亲讲:颜回家里很穷,上不起私塾,常常利用放牛的机会,到孔子的学堂后面偷听,一次被孔子抓了个正着,孔子问他,为何不上学读书,颜回说上不起,可是我喜欢学习。孔子让他讲讲偷听的学习内容,颜回竟对课堂内容滚瓜烂熟,孔子惊讶之后,破格免费收了颜回这个学生。颜回学习刻苦,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同学问他在家吃什么?颜回说:一碗粘粥一张饼,一张饼是一碗粘粥上面的一层皮。当时,班里时常丢失一些学习用具,富裕的孩子怀疑是颜回干的,因为颜回家里穷,买不起。孔子也将信将疑,于是就想了个办法考验颜回。孔子在颜回必经回家的路上放了一只笔,看看颜回是否贪心。颜回在路上捡到笔以后,回到学堂,找出一张纸,写下了这样一行字:“外财不发穷命人”,之后将笔和纸一起放在了孔子的讲桌上。孔子看后,对颜回的为人坚信不移,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怀疑颜回偷东西。父亲讲的这个故事,也不知是否真有或是虚构,长大后,我多次

  查阅有关孔子和颜回的故事,都没有找到这样的描述。只是在论语看到孔子的语言:《论语》中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就是说的:一碗粘粥一张饼。父亲讲的颜回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使我从小崇拜颜回,学习颜回,学习颜回的刻苦,学习颜回的品质。当兵后,我复习考军校,晚上经常复习到深夜,困了,累了,想休息,但一想到父亲讲的这个故事,就打消了疲倦的念头,回到桌前继续看书,有时通宵达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如愿以偿考入了人人羡慕的军校。之后在部队升到了营级干部,后来专业当了巡警。在我的人生到路上,我谨记父亲的教诲,向颜回学习,看到别人的物品不眼红,永不做小偷,不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201x年9月,我到一家银行取钱,营业员疏忽大意,多给了我7000元现金,我一看数目不对,丝毫没有犹豫,当即把7000元巨款退给营业员。常言到:送人玫瑰留有余香,就这件事,我常常想起,常常引以自豪,沾沾自喜。我不能忘记,如果没有父亲的教诲,就没有我今天的觉悟。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禽兽尚知报恩何况人乎。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爹娘。当悲痛被习惯与时间渐渐抹去或消弱,剩下的便是那如丝如缕的永远的怀念了。

  此时此刻,掏遍万语千言也诉不完我对您的追思和缅怀,倾尽江河湖海也道不完我对您的尊敬和热爱。您虽然走了,但您并没有离开我们,因为我们仍同属于一个宇宙之中,任何力量也无法分开我们。如果有来生,我们依然还是您的子女,您依然是我们慈爱的父亲!

【辛劳了一生的父亲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父亲的一生经典散文11-10

辛劳的妈妈作文01-01

一生散文,一生向美散文12-15

父亲的一生作文08-23

老师的辛劳小学作文02-24

描写父母辛劳的作文03-21

父亲的散文08-06

父亲-经典散文07-16

经典散文无悔的一生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