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

时间:2022-10-13 14:50:15 抒情散文 我要投稿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精选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精选10篇)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 篇1

  我不是一个地道的洪泽人,却说着一口地道的洪泽话。我并不出生在洪泽,就连搬到洪泽也都是在我已经上了二年级之后的事了,可是我却在洪泽度过了我求学时期最关键的10年。这10年,让我从以前听不懂洪泽话到能流利地说出:“小xia子(小孩子),zu li(干什么)”等地道的洪泽话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来洪泽采风,在学校说惯了普通话,乍一听到熟悉得洪泽话竟让我有点不知该怎么回答了。终于,在我愣怔了半天后终于用地道的洪泽话回答了这个站在我面前有点羞涩的摄影师:“是,我是洪泽人!”

  洪泽就像一块温润的碧玉,长久以来不曾改变她分毫本色。车上的匆匆一瞥,我看到了那个属于这个城市的古老印记。人民路和北京路的交叉路口,当地人都称它为大公鸡,名称的来源我倒没有深究过,但给我印象深刻的却是在十字路口处的一个小拐角顽强的生长着一个包子店:太子灌汤包。它大约有十年的历史了,他家的包子总是汁多,馅多,价钱低。初中三年几乎都是在那解决的早餐,平时总吃一个肉包,一张千层饼,久而久之那家老板娘每天都会给我准备好单独放在一侧,到那没等我开口,她便会热情地说:“一个肉包,一张千层饼是吧,早准备好了。”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我站在店门口望着老板娘递过来早已准备好了的包子和千层饼。

  我微微一笑:“阿姨,今天考试,想吃点好的壮壮胆。”

  她没有太多的迟疑:“行,一碗豆浆,一碟生煎,再送你一张鸡蛋饼怎么样?”

  我点点头,便在窗口那张桌子旁坐下了。这个习惯持续了三年,中考那天,那家包子店人格外的多,三年的经营使得它在附近已经小有名气,我正担心没饭可吃的时候,老板娘笑眯眯的从蒸笼里拿出用塑料袋包好的鸡蛋饼和生煎递到我手中:

  “今天中考,人多,早给你留着了,好好考!”

  我站在门口,细细地咀嚼着这顿特殊的早饭。考上大学的那年暑假,我去他家吃了阔别三年的早饭,我一边吃着肉包和千层饼,一边静静地听着老板娘那如家常话般的细语:

  “都考上大学了该去吃点好的,怎么还吃这以前吃的东西,还记得那时我每天早上刚做好包子和千层饼就拣出来一份放在那儿,就防止你哪天晚上睡晚了吃不上早饭啊!”

  我就这样坐着,静静地度过了那个明媚的早晨。

  因为进入城区,汽车的速度明显得慢了下来,太子灌汤包子店也在我的回忆中静静地后退。

  “你高中是在县中上的吗?”

  我微笑地看着那个一与人对视便会脸红的摄影师,像极了我高一时初次见到的他。

  “是,我是县中毕业的。”

  “听说县中很严格?”

  “嗯,的确,不过高一时还是有许多空余时间的,就像这洪泽湖大堤,高一时我们便徒步走了近三十里路!”

  他的眼神游离到窗外:“很美丽!”

  我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大堤之上碧绿碧绿的白杨挤挤挨挨地簇拥在两旁,零星有几株我不认识的紫红色树木努力地从白杨的缝隙中探出脑袋,装点了这蜿蜒不绝的绿色匹练。它们都长得很茂盛,汽车行驶在大堤上,玻璃不时地蹭到延伸出来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一波一波推送我们走向远方。

  汽车渐渐地停了下来,随行的人们一个接着一个下了车。我抬眼望去,熟悉得场景映入眼前,这里是高一拉链是的最后一站,也是我与他分手的地点。

  “九龙湾的背后有一个悲壮的故事。”裴馆长的声音将我从回忆中拉了出来。“传说,康熙六年,黄河溃决形成了九道决口,圣旨下达后,其中八道已经堵上,唯独一个怎么也堵不上。监工的官员十分着急,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监工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道士告诉他,这片水底住着一个蛟龙,必须要用一个叫九龙的孩子做活人桩打下去,祭奠龙脉,否则这个缺口便堵不上了。监工醒后,迫于皇命便相信了这个梦,张贴告示寻找这个叫九龙的孩子。可是又有谁能愿意将自己的孩子献出来打活人桩呢?眼看工期越来越近了,监工心急如焚,就在这时,一个年迈的老人带着他的孩子找到了监工说,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我愿意将我的孩子献出来,他排行老九,属龙,便是你们要找的九龙。监工大喜过望,设宴款待了这个老者,老者却在临下桩的前一天晚上不辞而别。到了下桩的时候,围观的百姓不忍看到这孩子年轻的生命白白牺牲,便自发地参与了搬沙袋的工作,缺口最终被堵上,但九龙这个孩子却也依然沉睡在了这片水底。”

  也许,是这个故事太过悲壮,周围的人群久久没有发出一丝声响,气氛愈加地沉闷起来。这难道是巧合吗?九龙湾的这个地方注定是埋葬悲伤的地方吗?它埋葬了九龙这个孩子,也埋葬了16岁的我那无知,懵懂的情感。我依稀记着,那时的洪泽湖也是那么波涛滚滚,我宁愿让湖水打湿我的鞋袜,也不愿意再转身看他充满希望的眼神。提出开始的是我,承受结束痛苦的人却是他。我明白,是我欠他的。

  九龙湾在低低地呜咽着,也许是在哀悼长眠于此的九龙,也许是在控诉薄凉无情的我。

  “这些历史传说,你们学校都教吗?”

  我沉重的面庞上终于露出一丝温暖的笑容:“嗯,县中教会了我很多!”

  是的,自从县中重新崛起后,洪泽的学子都有一个县中梦,我也是其中一员,梦想着穿上那乳白色上横亘着一抹明亮蓝色的校服。在我看来,那便是青春的象征。说实话,我的青春并不像新概念小说写的那样:叛逆、伤痛、不羁。我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师、食堂、宿舍,生活平静地没有一丝波澜,最出格的事也莫过于体育课上偷偷跑去小卖部买一包辣条或一根冰棍,然后坐在草地上和朋友聊一整节课的天;或者下午第四节课下课后偷偷地溜到市中心吃一顿好的,然后提防着老班踩着点进教室;再或者在星期六不上晚自习的晚上,逛街,溜冰,唱歌,偷偷释放着被压抑着的青春。

  然而,我更喜欢,直接在校门口随意搭建的摊点上买一杯刚磨好的豆浆,细细地抿着,感受那如沙子般柔软的豆渣在口中舒展着,甜甜的温暖到心里;或者买两三块钱的鹅肠,央求阿姨撒很多辣油,一根接着一根吃着,知道脸红脖子粗,鼻涕眼泪糊满了整张脸也不罢休;再或者,我与小伙伴们坐在幸福广场的河边的石头上一边吃着鸭脖,一边进行同漫无边际地遐想,直到将鸭脖的肉啃光,骨头都咬得碎碎的,大家才相视一笑,缺德地将碎渣吐进河里,美其名曰:喂鱼。

  然而这些温暖的小场景只不过是我枯燥无味的高中生活的一个小小的节点,我的高中和全国绝大多数高中生的一样是紧张而又忙碌每天和数理化战斗的。只是,没有人叫苦,人生能有几个抛开一切杂念,只为一个目标拼尽全力奋斗的时光?当时,我们的校园挂满了励志的标语,其中一个便是:人生能有几时搏,此时不搏何时搏!我想:当时的我看懂了这句话。

  其实,在洪泽,学生是最忙碌的一种职业吧,洪泽的整体节奏应该是比较闲逸安适的。洪泽的早上起得最早的便是那些卖早餐的餐馆了,然后学生开始起床上学,上班族也走出了家门。此时,在一些学校附近可能会造成一些拥堵,不过不用担心,那只不过是一小段地方持续时间也不长,就连那些出租车司机也慢悠悠的开着,带着一点刚睡醒的慵懒,也不急着揽客。中午的时候,渐渐的热闹起来的洪泽,许多开门的服装店吆喝着清仓处理,大甩卖的广告。华润苏果前更是冒出许多麻辣串,手抓饼的小摊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过了饭点,人流量似乎减少了一些,洪泽人许多都有睡午觉的习惯,也许,那是为了养精蓄锐准备开始晚上的狂欢吧!

  车渐渐地驶出了三河闸,再次进入城区的时候正值中午放学高峰期,我们被迫减速。看着一个个欢快活波的小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涌向马路对面,摄影师按下了快门,“咔嚓咔嚓”这一幕幕变定格在了我心中。

  他又拍了拍我的肩膀,再次感叹道:“洪泽是个好地方,以后还准备回来吗?”

  我突然想到了高三的某一天,有个人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18岁的我就像一只急于逃离高三牢笼迫不及待的想要奔向外面世界的小鸟,信誓旦旦的说以后绝不回来,可是20岁的我却噙着一抹如阳光般温暖的笑容说道:

  “当然,早上喝着豆浆,吃着包子和鸡蛋饼,看看新闻;中午吃完饭后睡睡午觉;下午和朋友喝着曼果奶茶,逛逛街,晚上吃完饭后去幸福广场散散步,消消食,这样的日子,谁不想回来呢?”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 篇2

  记得一定要到黄山去看看的愿望,起初完全是因徐霞客的那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著名诗句而萌生的。而许多年未能成行,这个愿望除了更加强烈外,还增加了好多条必须要去一次的理由。

  很多人也许和我一样,对黄山的了解并不全是来自古人的诗词和游记。记得好多年前,在我的集邮册里,就有一套品相较好的《黄山风景》盖销票。那套票有十六枚,一枚一景:云潮,古松,红崖,奇峰,全是黄山的精品景致。那时自己还在读中学,不懂得收藏和珍惜,可惜渐渐把票散失了。但那套票上的风景,给我留下很多很美的印象。

  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要算是人民大会堂至今一直陈列的那幅铁画《迎客松》。这么多年来,它恰像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宾客的到来。现在,迎客松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黄山乃至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的象征。

  迎客松的知名度很高,无论在城市的宾馆车站,还是农村的庭院影璧,你几乎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这些影子跟着你,躲也躲不掉,忘也忘不了,似乎要你立刻就产生出发去黄山的冲动。

  再后来,有人说黄山的迎客松枯掉了,这还了得!是真的吗?半信半疑的婉惜与愿望还没能实现的紧迫感交织在一起,渐渐形成了我的“黄山情怀”。

  那年八月,与几个同事在上海参观完世博会,一路直奔去了黄山。

  刚刚到黄山景区的南大门,意想不到的景象叫人倒吸一口冷气,用一句话来形容叫“无处不排队,无处没有人”。同行的朋友耽心这会影响大家的心情,自我解嘲说“幸好不是黄金周”。其实,我心情很好,因为我心里还多一个“幸好”,那就是我的“黄山情怀”。

  我不是喜欢热闹的人,旦凡外出旅游,一般不去那些所谓的热点和人太多的地方。但是到了黄山,遇见这么多人,心境倒没有特别的烦躁。在排队等待乘缆车上山时,我望着前后左右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知不觉动了恻隐之心。我想,大家都在埋怨这么多人,那自己算不算“这么多人”的其中之一呢?这些人哪个该来,哪个不该来呢?纵然你有“黄山情怀”,难道人家就不可以“情系黄山”吗?这么多人与你一样,情有独钟地选择到黄山来,不正好证明你的“情怀”是一种共性吗?

  正在想入非非时,阴沉的天空不知何时飘落起蒙蒙细雨。在玉瓶峰的小买部赶紧买了件雨衣披上,顺便又买了件印有“黄山”二字的T恤套在里面。好笑的是,作为主角的雨衣穿了二十分钟,雨就停了。而那件顺便买的T恤倒是到现在还在。

  在青狮石前,终于见到了那株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千年风霜,但却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国宝——迎客松。

  雨虽然停了,但并没有放晴。起初还不太明显的簿雾慢慢开始浓厚起来。愈往最高的莲花峰攀登,灰蒙蒙的云雾愈重。再往雾幕深处钻进去,居然真的出现了徐霞客游记里描述的“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山高风巨,雾气来去无定”的情形了。

  确实是这样,此刻的你,真的不知这些飘渺的云雾从何聚集而来,又要集聚到何处去。只见雾纱如帐,峰峦下浮,奇松怪石飘浮在云海之中,忽隐忽现,置身其中,犹如仙景。

  说实话,此时究竟是雾悄然包围了你,还是你不知觉钻进了雾,也迷惑不清了。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云里雾里”的境界吧。

  人的一生有许多遗憾。由于时间短促,况且又有好几个人同行,这次登黄山并没有观赏到更多更好的美景。但我知足了。因为我感觉到,每游历一处祖国的大好河山,情感就会得到一次抒发,而最大的收获,还在于情感在抒发后的升华。

  黄山归来,在我的思维里,留下了黄山和祖国应该是浑然一体的印记。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 篇3

  年关已过,春运大军又带走了一车车游子,那一个个翘首以盼的孤独身影又要开始站在村口盼望,那个返乡归来的我,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早在之前就告诉父母,今年又回不来。借口还是那么多:工作太忙,孩子还小,经济紧张。于是2017年12月妈妈和妹妹从老家甘肃来新疆看我,来之前妈妈信心十足的告诉村里人一定要待个一两个月,好好看看大新疆,只有我知道,她是多想看看我生活的地方。 所幸的是今年跟着老公任性了一把,在腊月二十七那天开车跋涉2千多公里返回了老家。回家后一步都没有离开父母,一直粘在父母跟前东拉西扯,聊个没完。硬是让妈妈把家常饭做了个遍

  妈妈是个地道的文盲,只念了小学二年级,一个字不识,却从没忘记自己名字那难写的笔画。她这一辈子都和土地打交道,从未离开过田间地头,尤其是爸爸常年在外打工,生活的重担都是妈妈一个人在扛,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中年妇女,曾经却一次次伤了我敏感而脆弱的心。

  排行老二,生在一家三个都是女孩子的家庭,注定了我要忍受一些偏心和孤独。小时候的我,既内向又敏感,经常和姐姐妹妹闹别扭,因为自己不合群的性格忍受了很多孤独的时光,更可怕的是我不爱妈妈,甚至在心里默默的恨她,恨她的偏心,恨她的不体贴。从来没有牵过她的手,也不习惯她拥我入怀,在奶奶去世后宁愿一个人睡在奶奶曾经住的房间,也不愿和妈妈一起。就在别人抢着争宠时我却在逃离她的怀抱和温暖的双手

  我始终记得9岁那年那一次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的离家出走,因为和姐妹们起冲突,受到母亲的批评后内心愤愤不平的我怀揣着兜里仅有的5块钱离家出走了。走之前给父母留了一份长长的诀别信,把自己的委屈和怨恨全盘倾诉后将信藏在了茶盘底下

  我像一只脱缰的小马,一个人走出村口,路过邻村,一路狂奔了许久,也想过如果父母知道我离家出走了,会不会满世界找我,还是他们会庆幸丢掉了我这个淘气包?一路胡思乱想,一路走走停停,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身上的零钱早已化身零食咽进了肚里。夜幕降临,胆小懦弱的我无处安身,徘徊好久,只得往家里的方向走去。灰溜溜的回到家时,晚饭像往常一样盛上了桌,父母以为我只是淘气跑去邻居家玩了一个下午,那份诀别信依然安放在茶盘底下,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也没有人知道那个长长的夏天的午后我的内心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翻江倒海后依然怀揣着这个秘密平静的回到了家中。

  后来我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彻底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的管束。从小到大,父母都没有给我和姐妹们开过一次家长会,就连去高中,大学上学报道的第一天,都是一个人提着行李潇洒的出门了。看到同宿舍的舍友父母欢欢喜喜给舍友铺床铺,交代各项事宜,内心充满了酸涩。这其中包含了多少不情愿的孤独成长。

  离家远了,慢慢开始怀念在家的时光,时时想起那个落后的遥远的小村庄。慢慢开始懂得父母的不容易,没有哪个父母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狠心的缺席,这其中包含了很多我之前不曾明了的不得已。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不是去建筑工地就是去砖厂,用自己沾满汗水的双手举托着我们姐妹的衣食住行。记得有一次,爸爸早早收拾好行李出远门了,等快到中午时分父亲的身影又出现在家门口,他想再吃顿妈妈做的家常饭。母亲一个人操持里里外外的家务和农活,耕地,播种,收割,打场全是她一个人完成,还要按时伺候我们姐妹的一日三餐。我们姐妹的童年时光大多数都是帮着妈妈在田间地头劳动,远离了童年该有的嬉戏玩闹。

  父亲离家的无奈,母亲劳作的辛苦,所有这些都被我当成理所当然的付出,从来没有感激过,反而因为他们的忙碌暗中生恨。随着年岁的增长,距离渐渐拉近了我和父母的距离,我开始心疼父母的默默付出,也能更加轻松的处理这段亲情关系。原来,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找到与您们相处的最舒服的模式。

  我的第二次离家出走是大学毕业后来到了距离父母2600多公里的新疆阿克苏。母亲的不舍,父亲的牵挂被我统统打包在行李中,随着我来到了遥远的他乡。在他们眼里我就是那个任性的孩子,不能像姐妹们那样留在他们身边,一次次想要从他们身边逃离。因为工作的缘故,当我要将户口也迁到新疆时,父亲虽然不情愿,却也一直忙前忙后帮我办理,终于落户成功,父亲幽幽的说了句“以前还盼望着你还能回来老家生活,这一次彻底没有盼头了”,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这个成年人嗷吼大哭,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的心恐怕是要一辈子牵在这个对他们而言陌生的地方。以前信誓旦旦的告诉他们,一年至少回家看望他们一次,随着结婚,生孩子,这个信誓旦旦的诺言像水晶球一样支离破碎。

  回家过年,对我这个远嫁的女儿来说是种莫大的奢侈,所以我无比珍惜每一次回去的时光。回家过年像一种既定的仪式感,指引着离家的游子回归,更像年迈父母从年初盼到年尾的精神寄托。如果可以,我再也不想离家出走,就这样,静静的守在二老的身边,宛如当年他们守护襁褓中的我一般 如今已经返乡归来的我,在远离父母的遥远的陌生小城开始工作,腹中的二胎宝宝也在安然成长,一切都有了新的盼头,也有了新的希望,经过短暂的停顿,我不再迷茫和困惑,又满血复活,开始新一年的人生轨迹。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 篇4

  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毕淑敏

  这一年,独自一个人,走了许多地方,去了许多次看花,拍花。

  生活于花城,最称心的是时时有花可看,有花可拍。

  不管是春天,秋天,夏天,还是冬天,只要你愿意,花都可是你最好的朋友,与它,相看俩不厌。

  华工,拍茶花。华农,拍紫荆花。云台花园,拍玫瑰花。荔湾湖,拍荷花。麓湖,拍兰花拍飞鸟。越秀公园,拍树木拍草花。

  如今,又是洋木棉绽放的时节,华师大里面的洋木棉,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一树一树,要粉有粉,要白有白,要红有红,那些花儿们,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为着这个城市,为着这一方天地,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分热。

  你若匆忙走过,不会感知得到那一朵一朵花儿的心跳与呼吸,更不会感知得到一个爱花,看花,拍花者的心情心绪。

  以前,曾有人说过我一朵花也能拍出一大堆的话,对这,我只是一笑而过。

  或者她们觉得是无聊,可对于一个爱花爱自然爱拍摄的人来说,对着同一样事物,对着一朵花就是要多角度的去看,去拍,去感觉,去欣赏,才能最终拍出一张更好的来。

  记得曾在别人的文章里看到“我的电脑储存有上万朵花的照片,我不知道,用它们来做什么。但我知道,每一朵花,都曾点亮过我的生活。"

  可不是么,或者拍下它们后只是静静的存放着,并没有什么大用,可它们,都曾点亮过我们的生活,这就够了。

  花虽卑微, 可也有属于它的气度与语言,能够对一朵花低眉,对一件事持之以恒,从中学会谦卑,学会豁达与从容,这或者就是小小花儿对我们最好的馈赠。

  喜欢去云台花园,喜欢那一园盛放的玫瑰,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什么品种都有,碗口那样大一朵,真是娇美无比。

  你不用做什么,你就算不喜欢拍照,看到它们那阳光绽放的笑脸,你也会乐起来的。

  你闻着它们散发出来的香气,真是心旷神怡,不自觉的要拿鼻子去嗅了,然后深深的呼吸,然后,心就像那一朵一朵玫瑰一样的绽放起来了。

  跑了两次云台花园,第一次,拍了许多的照片回来,朵朵鲜艳娇美,朵朵扑鼻盈香,很是喜欢,心心念念,于是隔了一段时间又再去。

  夏天的时候,阳光猛烈,可对着那一园的娇花,还是没法停下来,一朵一朵的看,一朵一朵的欣赏,然后一朵一朵的慢慢拍,不同角度的拍。

  我不是摄影师,充其量也只是个喜欢拍照的人而已,但对美的追求从没停止。

  所谓美,也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从喜欢到欣赏到把它留下来,这是一个过程,可以说也是一种心的历程。

  还有华工的茶花,也是让我心心念念,特别是那几树白茶,映衬着校园里的古建,真是别有韵味。

  阳光下,白花黄蕊里有香气溢出,甜甜暖暖的气息,使人惆怅又欢喜。记得也拍了许多,对着那一朵一朵的茶花,拍了又拍。

  不爱者看到,肯定又要说你怎么那样得闲啊,不就是一朵花吗,还能拍半个钟头。

  可一朵花怎么就不能拍半个钟头了呢,君不见公园里那些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他们才是气死人的节奏,为了拍出一张好的照片,他们所花的时间会更多更长,他们的拍摄器材会更好更贵,他们会更专注更多角度的去拍呢。

  对着一朵花和对着一树花,那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对着一朵花,你的心会很温柔,你的心跳不会加速,你只想用手去抚摸它们。

  而对着一树的花,特别是一树既高大又繁盛的花,它们是那样的倾尽全力,那样的与天接应,那样的风风火火不管不顾。

  这个时候,与它们面对,你只能仰望,这个时候,你的心会怦怦的乱跳,有点不知所措,你会惊叹,会很动容。

  你不再认为它们卑微,这个时候,它们所拼发的一股强劲,实在是一个强者。

  为看洋木棉,也跑了两次华师。一个人,对着那一树一树的繁花出神。

  看它们一边灿然的开放,一边又随风悠悠的飘落,心底久久地回响着毕淑敏曾说过的这一段话。

  “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 篇5

  清明过后,天气一天暖比一天,只觉得刚刚才没过脚踝的麦苗就已经开始结穗了。翻开日历:农历三月二十三。离二十九还有五天。

  三月二十九,爷爷离世三周年的日子。

  三年里,总是在某个时候突然想起他已经离开了,这种突然而来的感觉常常让我恍恍惚惚:莫不是自己记错了什么或者是他有什么遗憾想提醒我?

  爷爷去世前患老年痴呆好几年,已全然失去了自我意识。他离开之前的最后二十九天是在医院里度过的,我在医院陪了他二十七个晚上,每晚我都会和他说话,说一些我小时候和他在一起的故事。我是怀着一个希望和他说话的:希望一向对我管教甚笃的他能突然意识清楚起来,来我说说话,再叮嘱我一些生活之事。

  然而,我的希望到底是落空了。一直到咽气,他也没能和我说上那怕一个能表现正常思维的字。

  那一天,当尽了力的医生从他身上撤除那些管子时,我知道,我永远失去了他,失去了让他再次教诲的机会。我抱起他,为他穿衣服,他的肺里存留的空气通过鼻腔排了出来,恰好吹过我的耳旁,还带着一丝微温,就好像一声叹息,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涌出了眼眶。

  我知道他离开了,可我不愿相信,从他去世一直到现在。

  他下葬前一天的晚上,我们按老俗给他起魂,从村头土地庙里回来,在家里烧了纸,一家人又来到大街上,把一个瓦片放在地上,又在上面烧纸。本家的几位婶子还一边念叨:大爷呀,有啥没了的事就写个字给孩子说一下。

  灰飞烟灭,回到家中,我看那瓦片背面确有印迹,就在灯下仔细观看,突然,我的心剧烈跳动起来。在众人的见证下,我用毛笔描出那些印迹,那是一个字:刚!

  我坚信,他真的是带着某些遗憾离开的,可他生前却无法完成,这个字是不是他对我的不舍?还是希望我能再为他做点什么?

  今年正月初三,我和妻回老家上坟,在他的坟前点燃纸钱后,我瞌了个头,又走向曾祖父母的坟前去烧纸,烧完回来,看见妻还在慢慢地烧着纸钱,我就说:“怎么这样慢呀?快点烧完不就结了!”说着就拿起一根树枝去挑,手却突然被火撩了一下,很疼!儿时我因为不听话被爷爷佯怒着训斥的景象瞬间在脑海中闪现。这时,诧异的我反倒有几分高兴,就说:“不敢了,不敢了,这不是回去还有事嘛!”

  烧完纸,要走了,妻说:“这些苹果怎么办?”我说:“这还用说,拿走呗!”妻弯腰去提那些苹果,一直好好的塑料袋子的带子却一下子断了!我一个愣怔,呆呆地站住了,眼泪就要流了出来:难道是您在嗔怒于我的没规矩?于是又赶快拿出几个苹果放在了坟前,这才踟蹰留恋地离去了。

  我知道他的离去是个事实,我也从不信鬼神一类的说法,但回忆的确是挥之不去的。有人因回忆而生活在痛苦中,我不想这样,爷爷对我的爱是深切的,所以我也愿意认为这些凑巧的事真的就是他对我的眷恋。我应该高兴,因为我似乎又感受到了他健在时的那种幸福,虽然不在一个世界了,不能面对面了,可我们爷儿俩依然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交流,这不好吗?

  忽然又想起,以往每次回家上坟,因为天气好,从来都是不紧不慢地回去。只有今年的清明,这一次,和妻子、妹妹商量后决定一早儿就回去,因为天不太好。可好,等我们从田地里出来回到大路上时,雨就哗哗地下大了!

  我知道,爷爷是爱我的。想见我,又怕我被雨淋,于是就催我早去?

  我知道,您的魂魄一直都没有离去,既然如此,何不归来?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 篇6

  即使万劫不复,依然相思入骨。

  ---题记

  清晨,风中夹杂着一丝丝寒气,已到深秋,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忧伤的气息,梳妆镜前,一位女子正满心欢喜的梳妆打扮着,拿起木梳,一头瀑布般的长发垂至腰际,轻轻挽起青丝,又细细地梳妆,搽脂抹粉。望着镜中笑靥甜美的女子,幸福溢满了脸庞。脸上的因期待添了几分神采,也因昨夜的兴奋未眠平添几分憔悴。她在期待什么?

  是的,是他,她日夜思念的人便是她的心上人。一年以前,她身边还有他的身影。很多个白天,她与他练剑,骑马,饮酒,行走游荡;很多个夜晚,他与她,弹琴,吟诗,作画,对话谈心。他喜欢她,她也喜欢他。可无奈,她的父亲定要他考取功名,并承诺;待他高中状元,衣锦还乡之时,便将女儿许配给他。临走前,他只转头对她说了一句:一年之后,等我回来。说罢,转身上马,策马而去。

  一年已过,她满心期待着,午夜梦回,总梦到他骑着高头大马,头戴金色的状元帽,衣着华丽,前后簇拥,然后走到她面前,说:我回来了。于是她每天都要登上那望江楼,远望那江面上过往的船只。今天,她一如既往,“他一定会回来的。”她想。她缓慢而轻盈地迈着小步,独自一人在望江楼上倚栏远眺。

  从远处看,楼上一抹浅粉色的身影,痴痴地望着烟波好渺的江,临江的楼头,点点的帆船,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成簇花。看者那千千百百过往的船只,都没有她熟悉的身影,她的眼神从灵动到呆滞,从希望到失望,那是一种怎样的痛啊?

  时间缓缓地流逝,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摇摇欲颓。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她还是没能等到他。再浓的脂粉也掩盖不了那颗失落的心,她哭的肝肠寸断,梨花带雨。最后,流尽了泪,只喃喃自语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说好你会娶我,我一定等你,等你回来。

  紫色花开,漫长等待,于这浮躁喧嚣,尘土飞扬中,落叶纷飞时。千里的思念,望穿秋水的等待。陌上花开,只为等君归来。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 篇7

  或许许多人都知道,陪伴是世界上最长情的告白,而于我而言,等待却是另一种不俗的告白。它一种对爱情的执着守候,它不轰轰烈烈,不肆意张扬,只是别人都在行走,都在远离时,而它还会在原地,守着初心,盼你归来。

  在论坛上发表过这样类似的帖子,一个朋友在帖子下评论说:“相爱的人,会在一起的。”她说的固然有理,可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生活就是现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神秘多变的社会上如鱼得水,我们总受到各种打压,我么总会被这个污浊的世界染黑,我们总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而最后,我们或许就会分离。有些人前一秒还在你侬我侬,下一刻就一拍而散,爱情就是这样,轰轰烈烈过后的只是嫌弃厌恶,所以我向往的爱情,是纯洁的,是不受俗世烟火熏染的,即使我们不在一起,我的心里仍是欢喜的,或许在我看来,这就是等待的另一种意思。

  等待初见时的彼此,我希望我一直留在原地,如果你走远了,也希望你能够回头,望见曾经的那个自己,和你身边的人。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 篇8

  ——继《合欢树笑了》。两篇痛到窒息的文章,献给远方未卜的你,愿:永葆平安待待

  院子里的合欢树笑了,这时的我,为你哭了…当我写下这篇文章,你不知、也看不到,此时此刻我的眼泪,我的心痛,我的思念,我的期盼。

  八百多个日日夜夜,分别,已显得久远,也让我在这个绚烂的春日里感到茫然。我不知道,那个他,如今过得怎样,又身处何方。只记得,三年前的那个夏季,那拥在怀里的深情一吻,在时过境迁以后形成永久的伤痕。那一别,留给我一串深深的未知。

  缘分,默契,甚至就连签写保密合同都是在同一个日子。而这一夜,我们把缱绻交给月光,星空物语下,迎接着即将感受的凄凉!我知道,过了今夜,我们将执行各自的使命,去到两个不同又陌生的城市。轻柔的晚风徐徐吹过脸庞,我们坐在合欢树下,我依靠在他的肩膀,万语千言也只是渗透在不言之中。他紧紧把我搂在怀中,告诉我,要替他照顾好自己。我不语,不怨,因为他要承担起比照顾我更大的责任,那就是——国家。尽管一想到这里,就会觉得隐隐的伤痛。

  我清晰记得,在那个爽朗却有些哀伤的仲夏的夜晚,他对我讲过的每一句话,那款款深情的眼神中,夹杂着万分的留恋与不舍。而我,也只是用同样深情的目光凝望着他的眼睛,不敢过多的去讲什么,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泪如泉涌,加重彼此的伤感。“宝贝儿,记得任务结束后,回来这里看看,照顾好这棵树,我回来的时候,要看到它胖一圈儿。”虽然难舍难分的情怀越来越浓,但是,我看得出,他不想我有一丁点儿的难过,极力哄着我开心。可愈是这样,我就愈是觉得锥心之痛。

  皎洁的月光,映射了彷徨,我还是依偎在他的肩膀,躺在静悄悄的床。看着窗外的夜光,彼此哽咽,也彼此沉默。只是这样静悄悄地躺在他的怀里,任凭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那一夜,我们谁都没有合过眼睛,想到第二天,在这个院子里我们将会背道而驰般为彼此送行,就觉得阵阵刀割般的疼痛,那痛,痛到窒息,痛到不能自己。

  我们,就要走了,离开这座城市,离开这栋欧风的小洋楼,也离开,这棵与我们已建立深厚感情的合欢树。尽管这一刻,他的身后站着一排满身戎装的亲兵,但他还是在离别前的最后一刻给了我最幸福的深吻,额头,脸颊,嘴唇。他目送着我的车远去,而我,也在后视镜中,目送着他,带领那一列亲兵走进八一的军车。最后一刻,我们谁都没有看到对方的眼泪,我们,把微笑留给彼此,把最深沉的爱镌刻于心间,也把最恒久的等待,交给时间。我记得他的话,每一句;记得他的肩,曾给我的安稳流年;记得他的掌心,留在我脸颊的温度;记得他手臂小小的黑痣,也记得他的脚踝,那道深深的枪痕,那是他上一次执行任务遗留下的“章印”。关于我们之间的一切,我都记得,我,都记得……

  自那一次离别,我再没有过他的消息。我收到过他的来信,和一段短短的视频,那是他在执行任务的一线,帐篷里疗伤时给我录制的自己的脸,还在和我做着鬼脸搞着怪。我哭了,哭得伤绝,歇斯底里。

  后来,我来到那个久违的庭院,熟悉的古树前。合欢树下,只听得一阵瑟瑟的风声,吹着那几只铜铃哀哀吟叹!尽管时过多年,我却依然爱着这里的一切,盟约不散,我心不变。洋楼里的窗台布满厚厚的尘埃,掀开床上的尘帘,仿佛看见我们的从前。

  后来,我爱上深沉的夜晚,静听着家喻户晓的在人间,我却迟迟,等不到他的归来……

  院子里的合欢树笑了,你记得吗?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 篇9

  我很感谢我的两个孩子,是他们的到来让我可以做一个母亲,是他们的需求带着我一步步的成长与思索。孩子们没有进校之前,我觉得我是一个和他们一样大的孩子。直到把大宝送进幼儿园,开了第一次家长会,我才意识到我真的长大了,必须担负起相关的责任。第一次给大宝开家长会时,既欣喜也忧伤还有些许的激动。第二次家长会是给小宝开的,于2017年9月8号星期五开的,这一次我很淡定,安安静静的听校长讲教育。

  一开始,校长就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把孩子送进学校,最直接的目的是什么?”有几个家长站起来回答了校长的问题,有的说是培养团队精神,有的说是学知识,有的说是培养习惯。我瞬间大脑一片空白,只觉得上学这个事就像平日里的一日三次,到点了就要吃,孩子不吃饭,哪能长大呢?回来后,我想了想,团队、知识、习惯社会上家里不是也有吗?为什么要到学校呢?

  思索过后,我总算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因为社会这个大课堂太喧嚣太浮躁了,数不尽的风,预测不了的浪,各种各样的声音,各式各样的景色,总会让人眼花缭乱。风来了,有人因此被吹上了天,也有人因此坠入悬崖。浪来了,卷走的也许是垃圾,也许是生命!但卷得走的都是些轻浮之物或者是没有避风港的小孩。安全的生命或许重如泰山,或许轻如鸿毛。重如泰山者,风来了,吹不走,浪来了,卷不走,安全固然常在;轻如鸿毛者,即使被吹上高空,再次跌落,也不会受多大的伤,即使被浪卷走了,也只是浮于海面,不关乎生死,无非是看到的景色不同罢了。唯独学校,只有学习的声音,只有灵魂的缔造者(老师)以及一颗颗空白的需要描摹的灵魂(学生),学校是一块干净圣洁的地方。在教育里,每一个家长即是老师,又是学生。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要赶在风浪来临之前,让孩子的灵魂要么重如泰山,要么轻如鸿毛,才能保证自己的人生安全。而要让自己变得轻盈或者厚重都是不容易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变得厚重,长时间的提炼变得轻盈。也可以说,对于年幼的孩子们,学校不仅是塑造灵魂的地方,也是他们身心良好的避风港。

  人生中的每一次奔波迁移都是与下一场缘分的邂逅。来宜兴四年半,搬迁了五个地方,张泽待的时间最长。说真的,很喜欢这个地方,这或许是上帝的一次奖励。在搬来张泽之前,我们住在新街,本打算让孩子在那边上学的,只是不知情错过了报名时间,名额也满了。我们当时又咨询了一家私人幼儿园,结果学费半个学期就是10000元,我们是读不起的,各种各样的偶然,我们便落入了张泽的怀抱。

  原来,错过只是因为上帝给我准备了更好的礼物。那天家长会时,校长提到了一家收费和我曾经错过的私人幼儿园一样的学校,说起里面班级的排列顺序只有小一班、小二班、小五班、小六班。学校解释说小三不好听,小四不吉利。我的观点与校长不谋而合,求美先求真,只有以真为核心的美才值得追求,真也就是科学,离开了科学,所有的美都是浮云。也许,整堂讲座下来,最高兴的应该是我。整个宜兴像那样高收费的私人幼儿园就一家,只是有几个分校而已。如果当年我孩子进入了那所学校,我现在不知道该有多纠结。

  求真的路上是苦的,也是甜的。校长以一篇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文章《请告诉你的孩子,学习肯定是辛苦,全世界都一样》为线索,道出求知路上的核心都是苦。其实不仅是对于孩子,对成人也一样,求真的路上都是苦的。每一个生命的`原始状态,都是一枚桃核,苦,就对了!所以活着,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亦或是工作,都是以苦为核心的。只是每一个人对待这一枚桃核的栽种方式以及期盼不一样。有的人种桃,不为吃桃,只为赏春天满枝丫的桃花;有的人种桃,只为吃桃,只有秋天枝头上红硕的果才能讨他欢心;有的人什么目的都没有,只觉得这是一粒种子,应该让其入土,土地才是种子的家;有的人喜欢用来雕刻,有的人喜欢就这样把玩,看清晰的纹理有如掌握地球观山川河流......而我,是一个贪婪者,一直贪恋着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手握一枚桃核,有土壤时就栽种,幼盼苗子粗瞧枝,春赏桃花夏窥叶,秋摘蟠桃冬睹丫;没有土壤的时候,我就放在手心里把玩,其实那就是一个浓缩的世界。校长讲了核心,我把皮肉补上。核心是苦,皮肉是甜。苦是过程,甜是动力。甜也就是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期盼。甜与苦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苦的行走,甜也就不复存在,没有甜,苦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校长是一位纯粹的教育工作者,她很骄傲也很谦虚,一生阅孩子无数。她说起自己的从教经历,从教高中的小青年到初中的青少年再到今天的小朋友,这一路便贯穿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家长们是从小到大一路探索,而校长的探索过程是逆向的。校长不仅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和我们一样普通的家长,也有自己的孩子。这无意之中便使她的生命在教育的探索道路上画上一个完美的圆,从小到大,从大到小,顺着探索,逆着探索。看得到结果,感受得到过程。她举了一个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孩子摔跤了,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有的家长看到宝宝摔跤了哭了,立刻把孩子抱起来,为了哄孩子开心骂地骂石头骂障碍物,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有的是边哄宝宝边说道理,诸如石头不会动,是宝宝撞着它了,石头是没有错的,下次宝宝要小心,这是比较可取的。我便想起我平时面对同样的问题是怎样面对宝宝的,不禁觉得自己狠心了些。自从宝宝会走路,摔倒能够自己爬得起来后,他们摔倒了碰着了我基本上都不会去扶,要是哇哇大哭,我还会极大声的吼“自己不小心怪谁啊!还哭,哭能解决问题啊!”我想,我不是慈母,也不想做慈母。但通过听校长的讲课后,我才知道我的不足,不做慈母也不应该这么泼辣!

  尽管我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但上帝依然包容了我。他对我和我的孩子们都是仁慈的,给了我一对龙宝宝,又给了宝宝们一个良好的灵魂塑造的乐园。校长给各位家长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以及老师们的配备。整个幼儿园的老师中,班主任必须是本科或者本科生以上文凭,其他的至少是大专。一个班大概有30个小朋友,有三个老师,其中有一位是班主任。这所幼儿园不大,但或许是因为小,才容易做得更好。很多指标都评为省级一级或者优秀,如食堂被评为省内A级食堂等。整个幼儿园被评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这是校长的指导有方以及各位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说起幼师,我觉得我是一个无奈。曾经快要高考的时候,大哥建议我考幼师,我说那么多小朋友叽叽喳喳的太难管,我不做。对于这项职业,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几分热血,还真的做不了。比如宝宝拉便便放裤子了,尿裤子了,我自己的宝宝我都会发火,何况是别人的宝宝。但他们不仅给换了,还给洗了。我除了心声敬佩,再也找不出更适合的表达方式。

  我们一直以为是孩子离不开家长,没想到校长的一句话“是家长离不开孩子,而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一语道破天机。她说有的家长把宝宝送进了教室后,还要从窗户瞅了又瞅,就是100个担心,一万个不放心,其实宝宝们离开家长在学校依然很好,有的甚至比家里好。校长说的这个小动作我自己也有过,深有同感。其实人生中最美的背影就是自己孩子的背影,也是最有希望的背影,孩子的每一个背影都意味着他的再一次成长。孩子是父亲的一个细胞,是母亲的一个枝丫,从孩子走进学校的那一刻起他就被掰下种进了另一片更广阔的天地,那里会有更好的园丁以及更明媚的阳光,做父母的我们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欣喜以及一份由衷的感恩情怀。自从孩子们走进学校,我们便要开始学会独立,回归自我。从此,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不再是时时刻刻牵挂,而是你在,我们可以相拥,你不在,我们各自成景,你有你的梦想需要追逐,我有我的旅途需要奔跑!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基本的责任就是生一个属于这个世界的孩子,尽管一路艰辛但风光无限。前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孕妇跳楼”事件,网络上处处刷屏,现实中人人津津乐道,一下子很多人都迷茫了,生孩子那么痛那么苦究竟是为谁?这样的故事听起来悲伤而又凄凉,而故事的主角为何这么绝望,只因少看了这个世界一眼!她不知道,生孩子对任何一个人都是极其疼痛的。她也不知道当自己第一次看到那是自己的宝宝时,是多么的惊喜,所有的痛,所有的煎熬都会烟消云散。她不知道,人生中有一段全心全意的带孩子,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蓬头垢面的自己,流着泪大笑是什么样的一种精彩。她更不知道,当孩子大些以后把孩子送进学校,目送他离开的背影,那背影是多么的美丽以及充满希望。她还不知道,孩子与我们从此都要学会各自独立,重新回归自我时那是多么的令人激动!如果她知道这一切,知道生孩子是为了自己,为自己能够自然地在这缤纷的世界里品尽各种酸甜苦辣咸涩麻的菜肴。而不是为了别人,我想,如果她真的知道,别说让她自己去跳,就算有人拖着她去跳她都会拼命的挣脱。

  孩子终究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家长会过后,“我”也该归来了,做回我想要的自己!幸好,我也是这个世界的一员,于是我就拥有了孩子的一小部分时光,于我,已经很满足了!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 篇10

  记得还是在幼儿园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外婆一起去海盐老家。对于我来说,这次回乡,不亚于小爱丽丝进入了仙境一般,那真是一种奇特的感觉。

  在上海,我们一家五口人挤在十几个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头,可是,一到了海盐,所面对的却是宽阔的农田、幽静的小巷、潺潺的流水、郁郁的树木,好一派江南小镇的风光。所以,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从来没有住过这么大的房子。外婆的祖屋,是一幢三上三下的两层老式木屋,我那时年纪还小,没有什么空间概念,只是下意识地觉得,这里的每一间房间,都比上海的小房间要大。

  最令我欢喜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棵参天大树,以我当时的身量,自然是合抱不过来的,所以,在我看来,这就是世上最粗壮的大树了。院子里还散养着几只鸡,我喜欢跟在它们后面跑,和它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于是,到海盐之后的第一天,便在我欢乐的玩耍中结束,晚上,我枕着外婆的胳膊,睡得格外香甜。

  第二天一早的时候,我是被一阵啾啾的叫声惊醒的。我睁大了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四周,可是,屋子里静悄悄的,外婆也不知什么时候,早就起床了,已经不在屋子里了啊。那么,是谁发出的声音呢?我竖起耳朵,仔细地倾听,这时候,就听见那声音好像是从窗外发出的。

  于是,我便好奇地走到了窗前,上下打量着,院子里没有人啊,可是,这呢喃的细语声,仿佛就在我的耳边回旋。就在我诧异的时候,外婆进来了,看见我四下打量的样子,笑着问:“小云,在看什么啊?”

  “外婆,有没有听见,有好听的声音。”我指着窗外说。

  外婆笑着说:“傻孩子,这是燕子叫啊。”

  “燕子?”燕子这个名字,我自然是听见过的,从小,外婆就教我儿歌,其中一首就是关于燕子的:“一只燕子飞啊飞”,幼儿园里头,也学过一首关于燕子的歌曲,唱的是:“小燕子,穿花衣”,可是,我却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真的燕子,更不要说听到燕子的叫声了。在城市里,除了麻雀以外,我不曾看见过任何其他的鸟类,当然,笼子里的除外。

  “燕子在哪里啊?”于是,我好奇地继续打量着窗外。

  外婆走到窗台边,指着屋檐下对我说:“你看,就在那里。”

  我顺着外婆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在远远的屋檐下,有一个小小的燕子窝,在里头,有几只小燕子,正叽叽喳喳地叫着。

  那是一种小小的鸟儿,我必须要张大眼睛使劲地看才能看清楚,它有着尖而长的翅膀,背部是黑色的,在头颈偏下的地方,略微带有一些蓝色,腹部是什么样子,我没有看见,因为,它正坐在自己的小窝中呢。最让人觉得神奇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尾巴,那尾巴竟然分成了一个叉。

  “多美的小鸟儿啊!”我不禁大声地叫起来。

  一只燕子仿佛是听见了我的呼喊,突然腾空跃起,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这时候,我看清楚了,原来,它的肚子,是白色的呢。

  燕子在空中飞翔的姿态,十分矫健。在空中看时,它身上羽毛,像绸缎一样,油黑发亮,两只眼睛,也愈发炯炯有神。它像掠天长剑,时而横空刺去,时而俯冲下来,它的身影,给人一种轻盈优美的感觉。

  我问外婆说:“这小燕子,为什么会在屋檐下做窝呢?”

  外婆笑呵呵地说:“因为它本来就是我们的一家人啊。”

  “一家人?”我好奇地说。

  “是啊,燕子是认家的,当第一年它选中了一个地方做窝之后,以后,它就会记得这户人家,每年都会回到这户人家的屋檐下,所以你说,它算不算是我们的一家人啊。”

  我似懂非懂地点头道:“那为什么它不在这里常住,每年都要飞走呢?”

  “因为它是候鸟啊,老师没有教过吗?所以它们要每年从北到南地迁徙,它们都有两个家。对了,小云,就像你一样啊,你也有两个家,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海盐。”

  我使劲点着头说:“嗯,我知道了。”

  外婆又道:“所以,你以后说话,要小声些,不要吓坏了小燕子,要是把它们吓坏了,它们明年就不会再到我们家里来了啊。”

  我说:“好的,我一定小声说话,不吓着小鸟儿。”说完,我就睁大眼睛继续看那空中的小燕子展翅翱翔。

  可惜,长大后,我很久都没有再看见燕子,因为,我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海盐。可是,那只矫健的燕子,却好像从此飞进了我的心中,钻入了我的脑海里,让我永远都不能忘怀。

  记得从海盐回上海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呆呆地看着我们家的屋檐,期盼着能够有一只燕子,在那里筑巢,最好,就是在海盐老家遇到的那只。只可惜,我虽有意,燕却无情,或许,燕子不喜欢像上海这样被工业化和现代文明所污染了的环境吧,所以,它们是不会在这里驻留,搭上自己的小窝的,于是,只剩下了我独自感叹,叹息着无可奈何啊。

  所以当外公教我晏殊的一首词的时候,我很快就背出来了,因为,那首词,让我有很深的感触。那首词是晏殊的《浣溪沙》,我对其中的一句印象特别深刻,这一句词,说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晏殊,伤春惜时,感慨抒怀,他内心深处的无限惆怅和寂寞,自然不是我这种活在千年后,在幸福中长大的小女孩子,所能够体悟到的,但是,恐怕,我跟他一样,对于“燕归来”,都有着一种期盼和希冀。

  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倍感期盼,所以,当它们流逝的时候,便会让人愈加伤感,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感受。

  在这种时候,我便知道,那只矫健的小燕子,又飞回到我的脑海中了。或许,这只候鸟一直就在我的身边飞来飞去,只是我没有注意到。

  这两年,上海的环境保护做得越来越好了,所以,我在自家的小区里见到的,已经不再只有那可怜的小麻雀了,还有那浑身乌黑的乌鸦和头上有一小块白色的白头翁,最让我欣喜的是,居然也有了燕子。

  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所以自然也没有了燕子可以筑巢的地方,不过,在小区的花坛里,有很多高大的树木,于是,燕子便在那上面搭起了一只只的小巢。非常幸运地,我家楼下的那棵大树上,也搭着一只燕子窝。

  只可惜,想要像童年的时候那样,在早晨,被燕子的叫声唤醒,现在是不太可能的了。或许是因为那棵树上的燕子窝,距离我的床位置太远了吧;又或许是因为城市的小区里太嘈杂,一大早的就有晨练的人、遛狗的人、买菜的人,弄出了很多声响,把燕子的声音给盖过去了;又或者,是因为已经长大了的我,内心早就不再如小时候那般单纯了,所以,我已经听不见了这天籁般的声音了……

  原因种种,或许都有可能吧。

  我一直希望,在我家楼下筑巢的那只燕子就是当年我在老家看见的那只,不过我也知道,那只是我美好的想法而已,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即使是这样,每日里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不知不觉的一抬头间,看见有一个矫健的身影,从窗前飞过,那也是一种美好的事情啊。

  那偶尔飞过的身影,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忆,有对于燕子的记忆,有对于外婆的怀念,有对于老家那幢古老的木屋的思念……

  如今,当年的燕子肯定是找不到了,外婆已经早就过世了,而听表哥说,老家的祖屋很快就要被拆迁了,或许,我想再次看见当年那只呢喃的小燕,是没有多大的可能性了,恐怕,只有在睡梦中,才能让人回忆起那美好的童年时光了。

  就在我回忆的时候,楼下树上那只燕子又从我的眼前一飞而过,还带着一声清脆的鸣叫。这回,我终于听清楚了,就是那个声音,燕子的叫声,和童年时候听到的,一模一样。

  于是,我恍然大悟,燕子,它始终在我身边,没有飞去。年幼的时候,它从遥远的北方飞来,飞入了我的视线中;而长大之后,它又从花坛里的大树上飞起,还是飞入了我的眼眸里;喔,是的,我甚至还看见,燕子,从白纸黑字的书本中飞来,飞入我的脑海深处。燕子,与我有着不解之缘。

  也不知道为什么,古人们都喜欢对这小家伙付诸情感,他们和晏殊一样,歌咏着这些喜欢成双成对出现在檐下的“玄鸟”。

  有的人,喜欢借燕子,来描摹春光的美好,借以抒发自己的思春怀春心情。

  想想也是,阳春三月的时候,轻柔的微风吹拂着,如牛毛一般的细雨飘洒着,柳条吐翠,地上开满了各种颜色的鲜花,这时候,就有一些小燕子们,成双成对地在春风里飞舞,为春天平添了许多的生气。“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这些诗歌,不都展现了这样一种美好的场景吗?

  可是,春天毕竟是短暂的,文人们又大多喜欢多愁善感,所以,当百花凋残、春天逝去之后,他们当然会伤感无限,于是,便有了许多诗人,用燕子,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无限留恋,对春光消逝的无可奈何。比如这句“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虽然斜风细雨中,燕子飞翔,这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可是,诗人想到了游人已经散去,笙歌笛箫也不再吹起来,繁华过后,留下的是狼藉满地,他又怎能不对此慨叹呢?

  不过,燕子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给人的感受除了伤春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吧。谁说只有鸳鸯交颈、凤凰于飞才能用来形容美好的爱情,燕子,也可以啊。

  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这样的句子:“燕尔新婚,如兄如弟”;,“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后人把总喜欢用“新婚燕尔”这个词语,来比喻新人的甜蜜,不能说,和燕子没有一点关系吧。

  《古诗十九首》中那一句“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说得缠缠绵绵,把相爱之人的甜蜜展现得淋漓尽致;《昔昔盐》里头的“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又把一位独守空房的怨妇的内心世界,通过燕子,赤裸裸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把个相思的人儿,看见燕子成双成对,而自己的心上人却不在身边时那种惆怅而又嫉妒的情怀,描写得清清楚楚。

  多么有意思的小燕子啊,相爱中的人们,不管你是何种心态,都能够通过一只小小的“燕子”,描绘得清清楚楚,多么神奇啊。

  都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鸿雁能够传书,是世人所共知的,可是,燕子也能代替相思的人儿传递自己的离愁别绪,你能想到吗?据说,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郭绍兰的女子,在她的丈夫旅居在外的时候,把写满相思之情的信件,绑在燕子的腿上。偏偏那么巧,这封信,真的被自己的丈夫看到了,于是他大为感动,立刻回家,夫妻二人,重又聚首。

  现在有很多人都养信鸽,可是,这位千年前的绍兰娘子,却是用了信“燕”,于是,又一段千古佳话,便流传了下来。

  燕子秋去春回,就像外婆所说的那样,它不会轻易抛弃自己原来所借住的人家,而且,我还听说,当一户人家家境萧条的时候,燕子会受不了眼前的败落,而怅然离去,可是,一旦家道复兴,人丁兴旺之后,它又会重新飞回来。燕子的这种不忘旧巢的习性,很容易就会让诗人们借以描写世事变迁的沧桑,抒发黍离之悲。

  最有名的,便是刘禹锡的那首《乌衣巷》了吧,“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来住在屋檐下的燕子离开了呢,那自然是因为曾经的豪门贵族遭遇到了无法挽回的没落命运。借一只小小的燕子,诗人抒发了多么深沉的感慨,又是多么辛辣的讽刺啊。今年从檐下飞走的燕子,到了明年还会飞回来的,可是,从那已经落败了的人家飞走,到了寻常百姓家的燕子,真的还会再回去吗?

  记得听老师说过,汉字,有那么几种主要的构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不知道“燕”字是属于其中的哪一种呢?我想:应该一定是象形吧,因为,这个“燕”字,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在空中凌空飞翔的小燕子啊。

  老师说过,古人所造的每一个字,都不是胡乱造的,每个字,都有它的含义,就拿这个“燕”字来打比方吧,它有四个部分组成,“廿、北、口、火”,其中,“廿”,就是“二十”的意思,象征着雏燕从蛋壳中爬出来,到会飞所经历的时间,正好是二十天;“北”,指“玄”,古人认为“北方”是代表“黑色”的,“玄”就是黑色,因为燕子身上以黑色为主,古代燕子又叫做“玄鸟”;“口”是“或”字的省略,象征着城市的平面形状,因为燕子经常在人的屋檐下寄居,所以,就加上了这个“口”字;最后,“火”是温暖的南方的象征,也象征着燕子每年从南到北的飞翔。这几个字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燕”字。

  我听得脑子里一片糊涂,什么啊,太复杂了吧,跟猜字谜一样,我觉得,古人没有想得那么复杂,他们或许,只是在地上随便地画了一只燕子的形状,然后,就慢慢演化,最后成了这样一个“燕”字。

  你看,“廿”字像不像燕子张开的嘴巴呢;“北”字多像燕子展开的翅膀啊;“口”字是燕子乌黑的身体上,靠近脖颈处的那一片深蓝色;而“火”字底呢,不就是燕子那微微叉开的尾巴吗?

  所以,我宁可不要想得那么复杂。每当我写一个“燕”字,就好像是看见了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一般,多么形象啊。

  唉,这两天,我都没有注意窗外那只小燕子了,可能是工作太忙吧,所以耽误了与它的相会,明天,我要找机会问问它,看看它是不是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喔,不,还是算了吧,纵使燕子解人语,被城市生活宠坏了的我,恐怕也已经听不懂它的回答了。

  “似曾相识燕归来”,我又想起了这句诗,或许,燕子已经归来了,只是,我们太忙碌,没有听见它呢喃的细语。

【描写归来的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归来的抒情散文08-06

高一抒情散文:归来08-27

抒情散文:大哥从北京归来07-24

良人从此不会归来抒情散文05-27

伊小弦归来-抒情散文04-05

静候本初心喜归来的抒情散文07-27

风敲秋窗谁人归来-抒情散文03-05

描写武汉的抒情散文08-27

描写微笑的抒情散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