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过年的记忆经典散文

时间:2021-08-04 20:32:00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过年的记忆经典散文

  一、过年的炊烟漂起

过年的记忆经典散文

  回家过年,是人一年中最愉悦的时光。每到要过年的时节,思乡的愁绪逐渐漫延开来,如施了肥的野草正在疯长。

  年轻时的我不了解乡愁,更没读懂过乡愁,只有那明媚,那灿烂,真是不知愁的滋味,留下的只是心中一点痕迹。“家”在高兴时或许会暂时被忘记,在遇挫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怀念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温馨时光,回想儿时光着脚丫奔跑在草地上,脚板亲吻大地的感觉。

  每到要到过年那个月,朋友见面打招呼,总是要问你回家过年么?心中便涌起另番滋味。回家如歌谣般亲切,每次回到家乡,总会踏着熟悉的小路,寻访那儿时的故事,寻觅那快乐而悠长的童年时光。

  我的家乡被青山绿水呵护。站在悬崖之上,看家乡山水,看家乡炊烟。那袅袅的炊烟,从房顶上冒出来,飘了起来,如一幅美妙的写意画。那画里,有母亲甜甜的笑靥,也有鸡狗在撒欢。踩在那光溜溜,亮亮的石级之上,说不出的兴奋与欣喜。家乡的中间是一条弯弯的清江河,河的两边,是逶迤相连群山。群山对峙,山清水秀。孩子们早早的把牛羊赶到山上,然后在一起做游戏,特别是荡秋千忽高忽低,荡荡悠悠,像鹰临空飞翔。每每除夕,鞭炮声声,群山回应。当我们听得鞭炮声响,大群孩子,追赶牛羊,一路狂奔。洒下一路欢欣,留下一路烟尘。那喜悦,如今去哪里寻找!

  有时静坐山崖边,头顶蓝蓝的天空,享受那暖暖的阳光。山野的风,趟过葱郁松林,轻抚我的脸颊。家乡的房屋,就躺在我的脚下,被那青青翠竹苍松罩着。层层梯田冬天已然失去了春的忙碌,夏的喧闹,秋的成熟,不过正在积蓄着能量。小时候,那贫瘠的乡村,只能吃饭时才点个煤油灯。每当夏夜来临,人们不约而同地端着凳子,聚集在门前打谷场的平地之上。在月光下,孩子们听长辈讲那神秘而古老的神话,还有那动人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到长城的悲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婉,牛郎织女的艳遇……听得我如痴如醉。夏夜的山野吹来清凉微风,融融泄泄的月光洒满山岗。山岗似乎也沉醉在那些凄迷、温婉的故事中。

  乡下老人过年期间是不走出远门的,有的跟着在城里儿女过一次春节后就再不愿意去了,因为他们过惯了美丽的田园生活,在别人的地盘里,没有他们熟悉的父老乡亲。另外不习惯是现在城里人过年就上馆子,而在乡下,老少一起动手,干的热火朝天,最后大家一起品尝劳动的成果,感觉那才是过年的味道。

  每年我会带些家乡觉得稀罕的东西,欢欢喜喜回老家过年。一路上遇见乡亲、朋友或家乡人,那亲切的乡情乡音,漫溢在那弯弯的乡间小路上。亲切叫上几声,攀谈几句,把幸福劲儿藏在心里,喜悦绽放在脸庞。

  回家过年,那是父母心中的等待,父母虽然嘴上不说,但在心里天天掰着手指头在算,闭上眼睛我可以感觉得到他们那渐渐舒展的皱纹,回家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回家过年是寻找自己的根,只有回家过年,你才可以穿越时光的隧道,触摸到自己的昨天。

  二、过小年

  小年,不仅仅是民间的一个活动,据民俗专家介绍,我国自清朝以后,过小年就有了“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北方受官气影响,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多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传说这天晚上,送灶王老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的情况。天黑之前,把新请来的灶王爷贴在锅灶的上方,把去年的灶王爷拿下来,放在一叠烧纸里,里面还有新灶王爷上面裁下来的一匹灶马,晚上一起烧了,让灶王爷好骑着灶马升天。过去的乡下人家,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都要送灶王老爷上天。家里大人点上香,烧了纸和灶马。然后在灶王爷跟前跪下,虔诚的跪拜,口中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上天堂,少带口舌是非,多带五谷杂粮。”念毕,磕头作揖。一家人把来年一年的收成好坏都寄托在灶王老爷身上。

  我的家乡过小年是农历腊月二十四,主要是扫尘与祭祀。自此便拉开了过春节的序幕。也从此,年味渐浓,年时渐近。在我的记忆里,每每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不论天气状况如何,父母总要选择扫尘,于是从早到晚,忙的不亦乐乎,直到天黑,父亲把院子里全扫光,灰尘才基本算得上扫完。之后母亲给我们做一顿好饭犒劳,香喷喷的味道,很快就将所有人的疲劳所替代。每到过年之时,这情景就浮现在眼前。

  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乡下像扫尘这样的活儿照样在进行着,其意义远远要高出劳动的本身,是借助扫尘来增加亲人之间的情感,在劳动中不断的学会包容,宽容与默契。

  那些过去受苦的老人说,现在不愁吃不愁喝,天天在过年一样,比过去的地主不知要好多少倍。在外打工或工作的人们,也不像过去要干到二十八九,每到腊月初,就准备回家了,就连街面上的小滩子,早早就收了工。车子也是一天天多了起来,小镇上也有了大城市的感觉。不少年轻人早早回家,借休息之机,给父母看看病,做些保健。有的把父母直接送到医院做全面检查,同时让儿女来照顾几天。有位老乡说,老人培养我们吃了不苦,让他们多享几福,另外也是为儿女做好榜样。这也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小时候见邻居的儿子对父母不孝顺。老人就说,那屋椽水滴旧窝窝(就是他父母和儿子是一样的)。可见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多么重要!

  过小年,一种平凡而简单的幸福,这幸福,来自于对灶王爷的崇拜,来自对幸福生活的满足和向往,来自亲情的温暖,来自家人的团聚带来的喜悦。

  时代在发展,人们也在与时俱进,赋予腊月二十四的意义也渐渐的在变化着,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不断丰富、升华。小年作为一种文化,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在今天的民间流传中并没有因现代化的节奏而示弱!

  三、过十五

  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是农历新年里第一个月圆之日。人们带着对春节的依恋,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载歌载舞,舞狮耍船,扎灯点火,直至夜晚放起绚烂的烟花,把个元宵节闹得热气腾腾,红红火火。

  我的家乡正月十五就叫“过十五”,八十年代初离开家乡在外面上学,才知道也叫元宵。小时候听老人说,大初一,小十五。长大了才明白只是侧重点不同。初一以亲人团聚、探亲访友为主。十五以吃汤团、玩花灯、划龙船为主。

  在我的记忆中,闹元宵从下午开始,在那不太宽阔的山村小道上舞狮、划龙船的队伍走村串户,爱好热闹的孩子和大人们跟着,形成一条欢腾的巨龙。老家那儿除了舞狮、玩龙船,还要唱山歌,舞狮队伍到了那家就要放鞭炮,现在还要赏点钱,好让舞狮的小伙子说些吉利的话,或唱几首祝福的山歌。

  十五的夜晚,烟花和鞭炮腾空而起。在镇上的小街上,两旁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灯,花灯先是蜡烛的,后来渐渐有了带电的,黑暗的街道因花灯而明亮。人们汇聚在一起,牵着手、搭着肩随人流行进。观灯的同时不时有人放着烟花和鞭炮,煞是热闹。

  人老了,故乡情、亲情更加浓烈,近几年来,每到正月十四母亲总会打来电话,说孙儿们打来电话了,祝婆婆爷爷元宵节快乐,最后一句是问我明天是否回去。其实后一句最重要,要聚一聚。

  过十五家家户户吃汤圆、吃糯米或玉米做的粑粑。清晨天刚刚露白,山村里陆续不断的鞭炮声在山村上空回荡。吃过早餐,就携儿带女去朝见他们的历代祖宗。无论是穷人与富人,都要到祖宗坟前拜年,祈求祖宗保佑,子孙发达。这时山野里显得格外热闹,纸烟撩撩,鞭炮声声。

  老人过年,讲究的是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三十的晚上就在家里烧着熊熊的大火,以此祈祷新年红红火火;十五的灯,就是在那困难的年月也会把平时在山上采集的松油进行简单的加工,傍晚时分,在自家的住房周围点燃自制的灯,把房子照得亮堂堂的,以求来年平平安安兴旺发达。

  现在各方面条件好,平时也像过年一样,少了些生活的艰辛,只是儿女们比我们走得远,平时离多聚少,但交通、信息通畅,相聚不是难事。有时见不到真人,可打个电话,也可视屏交流,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有一次我和女儿开玩笑说,你每周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婆婆爷爷,费用由老爸支付,女儿笑了。婆婆爷爷每当接到孙女的电话就成了最高兴事儿。

  过十五的重点是在家陪伴父母,拉拉家常。记得有一次,父亲和儿孙一起打花牌,父亲一看要满的牌在孙女手里,就对孙女说,这张牌可以打,孙女信以为真,牌刚落到桌上,父亲马上捡起来,笑嘻嘻地说,我满了。当时我笑得眼泪就出来了。

  元宵节是土生土长的节日,浸染的是民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文人墨客用温婉浪漫的诗词、文辞精妙的灯联、灯谜构成了饶有雅趣的元宵文化,把凡人的故事,化为团园的相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可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魔力所在。

  四、杀鸡过年

  去年过年,母亲说你把那公鸡杀了吧。等到九点钟我把单位的工作做完回家时,父亲已开始对鸡开膛剖肚了。我很少杀鸡,记得是大学毕业那年杀过一回,也硬着头皮,我学着父亲的样子,一只手抓住鸡脖子,扯了颈部的鸡毛,另一只手拉了一刀,刹那间,鲜血从刀口处呼呼地流出来,我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就把鸡放在地上,只见鸡拍了几下翅膀,竟然站了起来,一下子跑了半里路,约一个多小时我们才又把它再捉回来。弄得我的脸上、衣服上溅满了鸡血。“哈哈哈——”,家人乐得一个个乐得直喊肚子疼。从此,我再没杀过鸡。

  从我知事起,家里就养鸡,每到过年就有鸡肉吃。父母退休后回到老家又养起了鸡,因为他们没什么爱好,但爱劳动,每天忙着充实。他们听惯了公鸡按时打鸣,母鸡下完蛋,兴奋地叫着,充满着乐感,像歌唱。母亲说鸡下蛋了。特别是那母鸡有时把鸡蛋藏匿起来,不经意中引出一群小鸡,会让他们乐一阵子。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养几只鸡.那时养鸡不是为了吃鸡肉,而是让鸡生蛋挣点钱贴补家用。有时鸡蛋多了就做些盐蛋,用来招待客人,或给娃娃或病人补补身子。有时家里来了贵客,又没猪肉,偶尔杀鸡招待。我有了女儿,父母处处就与孙女为中心,每当女儿生日时就会杀鸡改善生活。每当这时,女儿就会高兴地对我说,爸爸,爷爷说等我生日杀鸡的哟!

  父母是勤劳的人,虽然如今都八十多岁了,总是用他们的.双手使房前屋后的300多平方米的园子充满生机,还养着十几只鸡,钉鸡笼,弄鸡食,有时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鸡住得舒适,吃的是园子的青菜,还找当地农户家买了谷子、麦子,成本是高了点,但鸡肉、鸡蛋是比市场上买的香很多。父母不懂什么是绿色产品,认为好吃的东西才算好。因此每到休息时就回家分享父母的劳动成果。

  如今生活条件改善,山鸡不是稀奇之物,但父母的劳动成果就有些特别;现在市场上也有专门杀鸡的,但在家中一家老小齐动手,沉浸于喜庆的节日气氛中,也是一道风景。吃着香喷喷的美味时,那亲情的味道更浓。

  五、压岁钱

  我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那时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差,一年到头见到糖的时间并不多。如果到了过年父母给几分或几角钱到小卖铺买些水果糖,放几挂鞭就已非常高兴了。其实父母都知道“压岁钱”的事,只是经济困难,也就免了。小时听老人常说,拜年,拜年,粑粑向前,不吃粑粑,三百铜钱。那时拜年磕头的孩子就可以拿到几块糖饼,这糖饼就替代了“压岁钱”。

  到了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状况的好转,过年孩子可以收到几十元的“压岁钱”。按现在的水平,那时只象征性的,记得当时妻子每到过年还要专门到银行兑换两元钱的人民币,准备给来拜年的孩子。到了21世纪,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据2014年调查,一半以上的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总数在1000到5000元之间。

  我查了一些资料,早期压岁钱并不是给真钱,而只是给像钱一样的象征性的东西,希望起到震慑性的作用。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到腊月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小孩的脑门。说是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烧说胡话,退烧后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人们怕“祟”伤害孩子,腊月三十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当时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就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祟”正要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吓得一声尖叫,就逃跑了。后来人们纷纷效仿,并把这种钱叫“压祟钱”,因“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成了“压岁钱”。

  史书记载,北宋神宗年间,朝廷枢密副使王韶的小儿子南陔在春节的夜晚,随着大人街头观灯游玩,被歹人给掠走。碰巧朝廷的车子经过,孩子大声呼救,歹人仓皇逃跑了。皇帝宋神宗问清了事情的经过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后流传于民间,但凡过年,都要给孩子们一些压惊的零用钱,这些零用钱被称为“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币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它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以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时间长了,春节给孩子们发放压岁钱就成为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之一。史书《清嘉录》中“长幼度岁,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记述的就是古代的大人们在春节时给孩子压岁钱的情景。

  可见“压岁钱”本意是给孩子压惊,安慰孩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压岁钱的意义已由压惊转化为春节时期的美好祝福。看来给“压岁钱”不在多少,让孩子高兴就好,如果给的太多,反而伤了孩子纯真的心灵。

【过年的记忆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关于过年的散文:记忆中的年味12-27

经典散文:尘封记忆05-08

经典散文:记忆深处05-08

经典散文:缤纷记忆05-08

记忆深处经典散文05-08

品味记忆经典散文05-08

经典散文冬天的记忆05-08

经典散文土墙的记忆05-11

经典散文:年的记忆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