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百文网手机站

试论三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1-07-12 15:09:12 企业文化 我要投稿

试论三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三线企业”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曾为改变偏远地区的工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的加大,有的“三线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的“三线企业”在改革中因不能适应适应大气候的变化或创新能力弱化走了下坡路,生产经营举步维艰,有的经过“凤凰涅槃”死而复生。本文就加强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三线企业”走出困境,走向发展作探讨。

试论三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关键词:三线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与激励

  上世纪60年代,我国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以及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做出了建设“三线企业”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我国西部和西南部偏僻山区建设工业基地,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保存工业的生产能力。在此大环境下,一批原来在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企业,向西部和西南部山区进行了搬迁。这些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艰难的创业发展期,在计划经济时期,成为带动当地工业发展的支柱,曾为共和国的工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这些企业由于受环境、条件、经济、人才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有的砥砺前行,找到出路,有的被重组兼并,艰难存续,有的大胆创新,另辟蹊径,浴火重生。为什么同样是三线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一样的,基础设施、地理位置也基本相同,但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却有不一样的结果,从主观上讲有观念的'转变的不同,有干部职工的努力的不同等。从客观上讲有产品结构调整的不同,对市场适应能力的不同等。但归根结蒂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的“三线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职工队伍稳定、技术骨干安定、领导班子团结、产品结构合理,这些企业不论在形势好与不好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有一股永不言败的精神,始终对未来充满着希望等,把这些东西高度地凝练成一种高度的意识形态的东西那就是这些企业都一种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造就了活着的“三线企业”和死去的“三线企业”的差别。

  一、以企业使命为基础,统领企业的意识形态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企业使命的体现,企业文化的管理就是一种价值观的管理,它的目标和目的就是使企业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性,从而促进企业愿景目标的实现。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在一段时期大有超过美国经济发展之势,有学者在分析研究了日美两国企业发展的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促使日本经济发展的是日本的企业文化,正因为企业文化的不同造就了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的不同。实践证明,在具体工作中,成功的“三线企业”不论面临着多么困难的局面,始终不忘企业使命,从未放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希望,并且能够把对未来的憧憬描绘成企业发展的蓝图,形成企业的愿景,通过积极健康的理念和和谐文化的塑造,把职工的各种行为统一到实现企业使命这一共同目标上来,并且在企业的发展中职工个人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职工个人也在企业这个大家园中得到了均衡的发展。

  二、以德治厂,发挥企业领导的非权力因素的影响

  孔子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企业家在企业管理中非权力因素在营造“人和”氛围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确立企业愿景,在困境中展望企业未来。常言说得好:“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企业十分困难的时期,企业提出企业愿景,这一举动一定会引起了许多人的不理解,但企业要千方百计地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发展的希望,只有活着企业才有实现企业愿景的可能。事实说明,成功的“三线企业”在困难时期,企业领导都能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赢得了职工的充分理解和支持,用事实鼓励起了职工的斗志,那怕现在苦一点、穷一点,但对未来的希望设有破灭,这些都是依靠权力做不到的,使职工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没有丧失对企业的信心,没有丧失对领导的信心。2.以德治厂,培植企业文化。营造“人和”的氛围。领导者“人格”力量是巨大的。企业不论是在困难时期职工干部的共苦,还是企业走向良性发展时期的同甘,为了使企业保持永续经营持续发展的态势,都不能不重视领导者的人格力量,以德服人,以德治企,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困难时期,领导是否能够与广大职工一道荣辱与共,是否能够克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是求稳怕乱、怕丧失既得利益的私心和二是借企业改革、发展之机中饱私囊的私心。事实说明,成功的“三线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党政精诚团结、默契配合,没有你你我我,只有企业大局,大减少了企业的内生成本,大大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时时处处给职工以希望,给干部以信心。领导者以其“人格”的魅力感染了职工,以其非权力因素影响着职工,使企业职工形成了合力,培植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三、重视企业职工群体的作用及引导

  “三线企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形成“小而全”的小社会格局,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企业内部人员结构较为复杂,有的一家三代同在一个企业工作,老同事、老部下,关系网错综复杂,存在一些所谓非正式的职工群体是在所难免的,而这些非正式职工群体在相当程度上对企业职工的情绪、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的实现都起着重要影响。对于“三线企业”来说,非正式职工群体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离退休老人,这些老人是建厂的元老,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从内心深处希望企业好,但也爱集中在一块对企业品头论足,也易产生负面的影响,党政要针对这一情况每年定期召开老职工座谈会,向他们通报工厂运营情况,使老同志理解了工厂,树立了对企业的信心,反过来这些老同志又作自己子女的工作,教育子女安心工作,相信企业总会走出困境,走向发展的,并且为工厂献计献策。事实也说明,在企业十分困难的时候;另一块是由农村参加工作的职工,这些人家安在农村,子女较多,生活较困难,受教育的程度也不高,由于相同的背景,相同的家庭环境,极易让这些职工形成非正式职工群体,这一非正式组织成员现大都处于技术成熟时期,是企业生产的骨干力量,但追求眼前“实利”的特点,也易产生负面的作用。党政要针对这一情况,有意引导,使家在农村的职工在各自的生产岗位上都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四、大力鼓励培植健康向上的企业亚文化的发展

  企业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企业亚文化的发展。每一个企业都由一些小的单位组成,这些单位由于生产工作性质的不同,人员结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企业亚文化。积极向上的亚文化奖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甚至会转化为企业文化,在改革开放初期,沈阳第一机床厂的一个分厂提出“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这一理念得到大厂全体干部职工的认可,很快就成为大厂全体干部职工对待工作的一个理念。总之,“三线企业”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企业建设功不可没。这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注重企业愿景的设定,注重以德治企的实施,注重非正式组织作用的发挥,注重企业亚文化的培植和推广,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最终使企业文化这一精神层面的东西在企业和职工中间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企业区别与其它企业的重要标志,支持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上步发展,“三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要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使“企业文化”这一管心、管智、管方向的工作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使之成为永久能够引领企业发展,统领职工思想的先进文化,这样才能永葆企业的青春常在。

  作者:胡庆峰 单位: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试论三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论文07-28

农垦企业文化建设论文07-22

民营企业诚信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08-25

试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创新共青团工作论文08-03

关于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论文11-18

供水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06-08

关于地产企业文化建设论文06-08

企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论文01-03

企业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论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