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维护 百分网手机站

一分钟教会菜鸟认识硬盘

时间:2018-11-10 11:32:19 硬件维护 我要投稿

一分钟教会菜鸟认识硬盘

  1.硬盘逻辑坏道可以修复,而物理坏道不可修复。实际情况是,坏道并不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不知道谁发明这两个概念,反正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中都没有这样的概念,倒是分为按逻辑地址记录的坏扇区和按物理地址记录的坏扇区。

  2.硬盘出厂时没有坏道,用户发现坏道就意味着硬盘进入危险状态。实际情况是,每个硬盘出厂前都记录有一定数量的坏道,有些数量甚至达到数千上万个坏扇区,相比之下,用户发现一两个坏道算多大危险?

  3.硬盘不认盘就没救,0磁道坏可以用分区方法来解决。实际情况是,有相当部分不认的硬盘也可以修好,而0磁道坏时很难分区。

  Bad

  sector

  (坏扇区)

  在硬盘中无法被正常访问或不能被正确读写的扇区都称为Bad

  sector。一个扇区能存储512Bytes的数据,如果在某个扇区中有任何一个字节不能被正确读写,则这个扇区为Bad

  sector。除了存储512Bytes外,每个扇区还有数十个Bytes信息,包括标识(ID)、校验值和其它信息。这些信息任何一个字节出错都会导致该扇区变“Bad”。例如,在低级格式化的过程中每个扇区都分配有一个编号,写在ID中。如果ID部分出错就会导致这个扇区无法被访问到,则这个扇区属于Bad

  sector。有一些Bad

  sector能够通过低级格式化重写这些信息来纠正。

  Bad

  cluster

  (坏簇)

  在用户对硬盘分区并进行高级格式化后,每个区都会建立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FAT中记录有该区内所有cluster(簇)的使用情况和相互的链接关系。如果在高级格式化(或工具软件的扫描)过程中发现某个cluster使用的扇区包括有坏扇区,则在FAT中记录该cluster为Bad

  cluster,并在以后存放文件时不再使用该cluster,以避免数据丢失。有时病毒或恶意软件也可能在FAT中将无坏扇区的正常cluster标记为Bad

  cluster,

  导致正常cluster不能被使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cluster包括若干个扇区,只要其中存在一个坏扇区,则整个cluster中的其余扇区都一起不再被使用.

  Defect

  (缺陷)

  在硬盘内部中所有存在缺陷的部分都被称为Defect。

  如果某个磁头状态不好,则这个磁头为Defect

  head。

  如果盘面上某个Track(磁道)不能被正常访问,则这Track为Defect

  Track.

  如果某个扇区不能被正常访问或不能正确记录数据,则该扇区也称为Defect

  Sector.

  可以认为Bad

  sector

  等同于

  Defect

  sector.

  从总的来说,某个硬盘只要有一部分存在缺陷,就称这个硬盘为Defect

  hard

  disk.

  P-list

  (永久缺陷表)

  现在的硬盘密度越来越高,单张盘片上存储的数据量超过40Gbytes.

  硬盘厂家在生产盘片过程极其精密,但也极难做到100%的完美,硬盘盘面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厂家在硬盘出厂前把所有的硬盘都进行低级格式化,在低级格式化过程中将自动找出所有defect

  track和defect

  sector,记录在P-list中。并且在对所有磁道和扇区的编号过程中,将skip(跳过)这些缺陷部分,让用户永远不能用到它们。这样,用户在分区、格式化、检查刚购买的新硬盘时,很难发现有问题。一般的硬盘都在P-list中记录有一定数量的defect,

  少则数百,多则数以万计。如果是SCSI硬盘的话可以找到多种通用软件查看到P-list,因为各种牌子的SCSI硬盘使用兼容的SCSI指令集。而不同牌子不同型号的IDE硬盘,使用各自不同的指令集,想查看其P-list要用针对性的专业软件。

  G-list

  (增长缺陷表)

  用户在使用硬盘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defect

  sector。

  按“三包”规定,只要出现一个defect

  sector,商家就应该为用户换或修。现在大容量的硬盘出现一个defect

  sector概率实在很大,这样的话硬盘商家就要为售后服务忙碌不已了。于是,硬盘厂商设计了一个自动修复机制,叫做Automatic

  Reallcation。有大多数型号的硬盘都有这样的功能:在对硬盘的读写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个defect

  sector,则自动分配一个备用扇区替换该扇区,并将该扇区及其替换情况记录在G-list中。这样一来,少量的defect

  sector对用户的使用没有太大的影响。

  也有一些硬盘自动修复机制的激发条件要严格一些,需要用某些软件来判断defect

  sector,并通过某个端口(据说是50h)调用自动修复机制。比如常用的Lformat,

  ADM,DM中的Zero

  fill,Norton中的Wipeinfo和校正工具,西数工具包中的wddiag,

  IBM的DFT中的Erase等。这些工具之所以能在运行过后消除了一些“坏道”,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这Automatic

  Reallcation(当然还有其它原因),而不能简单地概括这些“坏道”是什么“逻辑坏道”或“假坏道”。

  如果哪位被误导中毒太深的读者不相信这个事实,等他找到能查看G-list的专业工具后就知道,这些工具运行过后,G-list将会增加多少记录!“逻辑坏道”或“假坏道”有必要记录在G-list中并用其它扇区替换么?

  当然,G-list的记录不会无限制,所有的硬盘都会限定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如火球系列限度是500,美钻二代的限度是636,西数BB的限度是508,等等。超过限度,Automatic

  Reallcation就不能再起作用。这就是为何少量的“坏道”可以通过上述工具修复(有人就概括为:“逻辑坏道”可以修复),而坏道多了不能通过这些工具修复(又有人概括为:“物理坏道”不可以修复)。

  Bad

  track

  (坏道)

  这个概念源于十多年前小容量硬盘(100M以下),当时的硬盘在外壳上都贴有一张小表格,上面列出该硬盘中有缺陷的磁道位置(新硬盘也有)。在对这个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时(如用ADM或DM

  5.0等工具,或主板中的低格工具),需要填入这些Bad

  track的位置,

  以便在低格过程中跳过这些磁道。现在的大容量硬盘在结构上与那些小容量硬盘相差极大,这个概念用在大容量硬盘上有点牵强。

  深入了解硬盘参数

  正常情况下,硬盘在接通电源之后,都要进行“初始化”过程(也可以称为“自检”)。这时,会发出一阵子自检声音,这些声音长短和规律视不同牌子硬盘而各不一样,但同型号的正常硬盘的自检声音是一样的。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些自检声音是由于硬盘内部的磁头寻道及归位动作而发出的。为什么硬盘刚通电就需要执行这么多动作呢?简单地说,是硬盘在读取的记录在盘片中的初始化参数。

  一般熟悉硬盘的人都知道,硬盘有一系列基本参数,包括:牌子、型号、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每磁道扇区数、系列号、缓存大小、转速、S.M.A.R.T值等。其中一部分参数就写在硬盘的标签上,有些则要通过软件才能测出来。这些参数仅仅是初始化参数的一小部分,盘片中记录的初始化参数有数十甚至数百个!硬盘的CPU在通电后自动寻找BIOS中的启动程序,然后根据启动程序的要求,依次在盘片中指定的位置读取相应的参数。如果某一项重要参数找不到或出错,启动程序无法完成启动过程,硬盘就进入保护模式。在保护模式下,用户可能看不到硬盘的型号与容量等参数,或者无法进入任何读写操作。近来有些系列的硬盘就是这个原因而出现类似的通病,如:FUJITSU

  MPG系列自检声正常却不认盘,MAXTOR美钻系列认不出正确型号及自检后停转,WD

  BB

  EB系列能正常认盘却拒绝读写操作等。

  不同牌子不同型号的硬盘有不同的初始化参数集,以较熟悉的Fujitsu硬盘为例,高朋简要地讲解其中一部分参数,以便读者理解内部初始化参数的原理。

  通过专用的程序控制硬盘的CPU,根据BIOS程序的需要,依次读出初始化参数集,按模块分别存放为69个不同的文件,文件名也与BIOS程序中调用到的参数名称一致。其中部分参数模块的简要说明如下:

  DM硬盘内部的基本管理程序

  PL永久缺陷表

  TS缺陷磁道表

  HS实际物理磁头数及排列顺序

  SM最高级加密状态及密码

  SU用户级加密状态及密码

  CI

  硬件信息,包括所用的CPU型号,BIOS版本,磁头种类,磁盘碟片种类等

  FI生产厂家信息

  WE写错误记录表

  RE读错误记录表

  SI容量设定,指定允许用户使用的最大容量(MAX

  LBA),转换为外部逻辑磁头数(一般为16)和逻辑每磁道扇区数(一般为63)

  ZP区域分配信息,将每面盘片划分为十五个区域,各个区域上分配的不同的扇区数量,从而计算出最大的物理容量。

  这些参数一般存放在普通用户访问不到的位置,有些是在物理零磁道以前,可以认为是在负磁道的位置。可能每个参数占用一个模块,也可能几个参数占用同一模块。模块大小不一样,有些模块才一个字节,有些则达到64K字节。这些参数并不是连续存放的,而是各有各的固定位置。

  读出内部初始化参数表后,就可以分析出每个模块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当然,也可以修正这些参数,重新写回盘片中指定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把一些因为参数错乱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硬盘“修复”回正常状态。

  如果读者有兴趣进一步研究,不妨将硬盘电路板上的ROM芯片取下,用写码机读出其中的BIOS程序,可以在程序段中找到以上所列出的参数名称。

  硬盘修复之低级格式化

  熟悉硬盘的人都知道,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硬盘做“低级格式化”(下面简称“低格”)。进行低格所使用的工具也有多种:有用厂家专用设备做的低格,有用厂家提供的软件工具做的低格,有用DM工具做的低格,有用主板BIOS中的工具做的低格,有用Debug工具做的低格,还有用专业软件做低格……

  不同的工具所做的低格对硬盘的作用各不一样。有些人觉得低格可以修复一部分硬盘,有些人则觉得低格十分危险,会严重损害硬盘。用过多种低格工具,认为低格是修复硬盘的一个有效手段。下面总结一些关于低格的看法,与广大网友交流。

  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低格过程到底对硬盘进行了什么操作?”实践表明低格过程有可能进行下列几项工作,不同的硬盘的低格过程相差很大,不同的软件的低格过程也相差很大。

  A.

  对扇区清零和重写校验值

  低格过程中将每个扇区的所有字节全部置零,并将每个扇区的校验值也写回初始值,这样可以将部分缺陷纠正过来。譬如,由于扇区数据与该扇区的校验值不对应,通常就被报告为校验错误(ECC

  Error)。如果并非由于磁介质损伤,清零后就很有可能将扇区数据与该扇区的校验值重新对应起来,而达到“修复”该扇区的功效。这是每种低格工具和每种硬盘的低格过程最基本的操作内容,同时这也是为什么通过低格能“修复大量坏道”的基本原因。另外,DM中的Zero

  Fill(清零)操作与IBM

  DFT工具中的Erase操作,也有同样的功效。

  B.

  对扇区的标识信息重写

  在多年以前使用的老式硬盘(如采用ST506接口的硬盘),需要在低格过程中重写每个扇区的标识(ID)信息和某些保留磁道的其他一些信息,当时低格工具都必须有这样的功能。但现在的硬盘结构已经大不一样,如果再使用多年前的工具来做低格会导致许多令人痛苦的意外。难怪经常有人在痛苦地高呼:“危险!切勿低格硬盘!我的硬盘已经毁于低格!”

  C.

  对扇区进行读写检查,并尝试替换缺陷扇区

  有些低格工具会对每个扇区进行读写检查,如果发现在读过程或写过程出错,就认为该扇区为缺陷扇区。然后,调用通用的自动替换扇区(Automatic

  reallocation

  sector)指令,尝试对该扇区进行替换,也可以达到“修复”的功效。

  D.

  对所有物理扇区进行重新编号

  编号的依据是P-list中的记录及区段分配参数(该参数决定各个磁道划分的扇区数),经过编号后,每个扇区都分配到一个特定的标识信息(ID)。编号时,会自动跳过P-list中所记录的缺陷扇区,使用户无法访问到那些缺陷扇区(用户不必在乎永远用不到的地方的好坏)。如果这个过程半途而废,有可能导致部分甚至所有扇区被报告为标识不对(Sector

  ID

  not

  found,

  IDNF)。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编号过程是根据真正的物理参数来进行的,如果某些低格工具按逻辑参数(以

  16heads

  63sector为最典型)来进行低格,是不可能进行这样的操作。

  E.

  写磁道伺服信息,对所有磁道进行重新编号

  有些硬盘允许将每个磁道的伺服信息重写,并给磁道重新赋予一个编号。编号依据P-list或TS记录来跳过缺陷磁道(defect

  track),使用户无法访问(即永远不必使用)这些缺陷磁道。这个操作也是根据真正的物理参数来进行。

  F.

  写状态参数,并修改特定参数

  有些硬盘会有一个状态参数,记录着低格过程是否正常结束,如果不是正常结束低格,会导致整个硬盘拒绝读写操作,这个参数以富士通IDE硬盘和希捷SCSI硬盘为典型。有些硬盘还可能根据低格过程的记录改写某些参数。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低格工具做了些什么操作:

  1.

  DM中的Low

  level

  format

  进行了A和B操作。速度较快,极少损坏硬盘,但修复效果不明显。

  2.

  Lformat

  进行了A、B、C操作。由于同时进行了读写检查,操作速度较慢,可以替换部分缺陷扇区。但其使用的是逻辑参数,所以不可能进行D、E和F的操作。遇到IDNF错误或伺服错误时很难通过,半途会中断。

  3.

  SCSI卡中的低格工具

  由于大部SCSI硬盘指令集通用,该工具可以对部分SCSI硬盘进行A、B、C、D、F操作,对一部分SCSI硬盘(如希捷)修复作用明显。遇到缺陷磁道无法通过。同时也由于自动替换功能,检查到的缺陷数量超过G-list限度时将半途结束,硬盘进入拒绝读写状态。

  4.

  专业的低格工具

  一般进行A、B、D、E、F操作。通常配合伺服测试功能(找出缺陷磁道记入TS),介质测试功能(找出缺陷扇区记入P-list),使用的是厂家设定的低格程序(通常存放在BIOS或某一个特定参数模块中),自动调用相关参数进行低格。一般不对缺陷扇区进行替换操作。低格完成后会将许多性能参数设定为刚出厂的状态。

  问1:低格能不能修复硬盘?

  答1:合适的低格工具能在很大程度上修复硬盘缺陷。

  问2:低格会不会损伤硬盘?

  答2:正确的低格过程绝不会在物理上损伤硬盘。用不正确的低格工具则可能严重破坏硬盘的信息,而导致硬盘不能正常使用。

  问3:什么时候需要对硬盘进行低格?

  答3:在修改硬盘的某些参数后必须进行低格,如添加P-list记录或TS记录,调整区段参数,调整磁头排列等。另外,

  每个用户都可以用适当低格工具修复硬盘缺陷,注意:必须是适当的'低格工具。

  问4:什么样的低格工具才可以称为专业低格工具?

  答4:能调用特定型号的记录在硬盘内部的厂家低格程序,并能调用到正确参数集对硬盘进行低格,这样的低格工具均可称为专业低格工具。

  看图认识硬盘(菜鸟必读)

  看图认识硬盘(菜鸟必读)

  硬盘是系统中极为重要的设备,存储着大量的用户资料和信息。如今的硬盘容量动辄就是10GB以上,型号更是五花八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硬盘的基本知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认清所需要的硬盘。

  从接口上看,硬盘主要分为IDE接口和SCSI接口两种。由于价格原因,普通用户通常只能接触到IDE接口的硬盘,因此下面我们也以IDE硬盘为主进行讲解。

  1.缓存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缓存,其实就和内存条上的内存颗粒一样,是一片SDRAM。缓存的作用主要是和硬盘内部交换数据,我们平时所说的内部传输率其实也就是缓存和硬盘内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2.电源接口

  和光驱一样,硬盘的电源接口也是由4针组成。其中,红线所对应的+5V电压输入,黄线对应输出的是+12V电压。现在的硬盘电源接口都是梯形,不会因为插反方向而使硬盘烧毁。

  3.跳线

  跳线的作用是使IDE设备在工作时能够一致。当一个IDE接口上接两个设备时,就需要设置跳线为“主盘”或者“从盘”,具体的设置可以参考硬盘上的说明。

  4.IDE接口

  硬盘IDE接口是和主板IDE接口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我们通常说的UDMA/33模式就是指的缓存和主板IDE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也就是外部数据传输率)为33.3MB/s,目前的接口规范已经从UDMA/33发展到UDMA/66和UDMA/100。但是由于内部传输率的限制,实际上外部传输率达不到理论上的那么高。

  为了使数据传输更加可靠,UDMA/66模式要求使用80针的数据传输线,增加接地功能,使得高速传输的数据不致出错。在UDMA/66线的使用中还要注意,其兰色的一端要接在主板IDE口上,而黑色的一端接在硬盘上。

  5.电容

  硬盘存储了大量的数据,为了保证数据传输时的安全,需要高质量的电容使电路稳定。这种黄色的钽电容质量稳定,属于优质元件,但价格较贵,所以一般用量都比较少,只是在最需要的地方才使用。

  6.控制芯片

  硬盘的主要控制芯片,负责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是硬盘的核心部件之一。硬盘的电路板可以互相换(当然要同型号的),在硬盘不能读出数据的时候,只要硬盘本身没有物理损坏且能够加电,我们就可以通过更换电路板的方式来使硬盘“起死回生”。

  硬盘低级格式化知识介绍

  硬盘低格格式化是对硬盘最彻底的初始化方式,经过低格后的硬盘,原来保护的数据将全部丢失,所以一般来说低格硬盘是非常不可取的,只有非常必要的时候才能低格硬盘。而这个所谓的必要时候有两种,一是硬盘出厂前,硬盘厂会对硬盘进行一次低级格式化;另一个是当硬盘出现某种类型的坏道时,使用低级格式化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或者屏蔽作用。

  对于第一种情况,这里不用多说了,因为硬盘出厂前的低格工作只有硬盘工程师们才会接触到,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根本无须考虑这方面的事情。至于第二种情况,是什么类型的坏道时才需要低格呢?在说明这个关键性问题前,先来看看硬盘坏道的类型。

  总的来说,坏道可以分为物理坏道和逻辑坏道。其中逻辑坏道相对比较容易解决,它指硬盘在写入时受到意久干扰,造成有ECC错误。从过程上讲,它是指硬盘在写入数据的时候,会用ECC的逻辑重新组合数据,一般操作系统要写入512个字节,但实际上硬盘会多写几十个字节,而且所有的这些字节都要用ECC进行校验编码,如果原始字节算出的ECC校正码和读出字节算出的ECC不同,这样就会产生ECC错误,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坏道产生原因。

  至于物理坏道,它对硬盘的损坏更具致命性,它也有软性和硬性物理坏道的区别,磁盘表面物理损坏就是硬性的,这是无法修复的。而由于外界影响而造成数据的写入错误时,系统也会认为是物理坏道,而这种物理坏道是可以使用一些硬盘工具(例如硬盘厂商提供的检测修复软件)来修复,此外,对于微小的硬盘表面损伤,一些硬盘工具(例如西部数据的Data

  Lifeguard

  Tools)就可以重新定向到一个好的保留扇区来修正错误。

  对于这些坏道类型,硬性的物理坏道肯定是无法修复的,它是对硬盘表面的一种最直接的损坏,所以即使再低格或者使用硬盘工具也无法修复(除非是非常微小的损坏,部份工具可以将这部份坏道保留不用以此达到解决目的)。

  对于硬盘上出现逻辑坏道或者软性物理坏道,用户可以试试使用低级格式化来达到屏蔽坏道的作用,但这里需要指出,屏蔽坏道并不等于消除坏道了,低格硬盘能把原来硬盘内所有分区都删除,但坏道却依然存在,屏蔽只是将坏道隐藏起来,不让用户在存储数据时使用这些坏道,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用户数据的可靠性,但坏道却会随着硬盘分区、格式化次数的增长而扩散蔓延。

  所以笔者并不推荐用户对硬盘进行低格,如何硬盘在保修期内最好去保修或者找经销商换一块,那可以说是最佳解决方案,也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案了。如果硬盘过了保修期不让换,那可以试试低格硬盘,以防止将数据存储到坏道导致数据损失。

  对于如何进行硬盘低格,一般来说是使用低格工具来操作,这个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这里再说一些相关话题。即低格工具跟硬盘检测工具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低格工具就是对硬盘进行低格的作用,而硬盘检测工具一般来说是硬盘厂商推出的用来检测硬盘,及早发现硬盘错误,以提醒用户备份重要数据或者检修硬盘用的,它不是用于低格硬盘。

  用Debug汇编语言进行低级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硬盘能完成销毁硬盘内的数据,所以在操作前一定要谨慎。硬盘低格有许多方法,例如直接在CMOS中对硬盘进行低格,或者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硬盘低格,而最常见的莫过于使用一些工具软件来对硬盘进行低格,常见低格工具有lformat、DM及硬盘厂商们推出的各种硬盘工具等。

  汇编是比较低级的一种编程语言,它能非常方便地直接操作硬件,而且运行效率很高,如果软件系统中需要直接操作硬件时,经常使用的就是汇编语言。使用汇编也可以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它比DM等工具软件显得更为灵活,具体应用时就是使用debug程序,而具体操作就是在debug环境下,调用存放在BIOS中的低级格式化程序(CMOS中直接低格硬盘调用的也是此段低格程序)。实现方法通常有如下三种:

  (1)、直接调用BIOS

  ROM中的低格程序

  在很多计算机的BIOS

  ROM中存放着低格程序,存放地址从C8005H地址开始,具体操作如下:

  A:\>Debug

  -G

  C800

  :0005(//这时屏幕显示信息(不同版本的BIOS显示的信息可能不同),回车后提示:)

  Current

  Interleave

  is

  3

  select

  new

  interleave

  or

  Return

  for

  current(//这是要求用户选择交叉因子,按回车表示取默认值3,也可输入新的交叉因子值,硬盘的交叉因子一般是3,所以直接回车即可。屏幕接着提示:)

  Are

  you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the

  drive-answer

  Y/N

  t

  Press“Y”to

  begin

  formatting

  the

  drive

  C:

  with

  interleave

  03(//键入“Y”后开始对硬盘进行低格)

  Formatting

  ……(//完成后询问是否处理坏磁道)

  Do

  you

  want

  to

  format

  bad

  track-answer

  Y/N?

  若没有则用“N”回答。屏幕显示:

  Format

  Successful,system

  will

  new

  restart,Insert

  Dos

  diskette

  indrive

  A:

  插入系统盘到A驱动器,即可进行分区,高级格式化等操作来安装系统了。

  (2)、通过调用INT

  13H中断的7号功能对硬盘进行低格

  操作如下:

  A:\>DEBUG

  -A

  100

  -XXXX:0100

  MOV

  AX,0703;(//交叉因子为3)

  -XXXX:0103

  MOV

  CX,0001;(//0磁道0扇区起)

  -XXXX:0106

  MOV

  DX,0080;(//C盘0磁道)

  -XXXX:0109

  INT

  13

  -XXXX:010B

  INT

  3

  -XXXX:010D

  -G

  100

  这样硬盘就被低格了。

  笔记本硬盘保养三原则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作为精密机械产品,震动可以说是笔记本硬盘的一大死敌。因为笔记本硬盘内部构造是相当精密的,磁头离每分钟数千转的盘片表面只有几微米的高度,一旦震动较强烈的话就会出现读写异常甚至造成盘片或者磁头物理性地损伤,导致数据丢失,硬盘损坏。

  三星2.5寸金宝笔记本硬盘为了更好地防震,采用了两项独有技术——Shock

  Skin

  Bumper(震动缓冲外壳)和ImpacGuard(防震卫士)。Shock

  Skin

  Bumper,通过独特的外壳设计,更好降低周边震动对硬盘内部器件的影响,使外壳可以承受很高的瞬间压力,并通过弹性的设计,迅速把震动转移。ImpacGuard,当硬盘遇到外界很大的压力(震动产生)的时候,自动让磁头归位到宣停区(landing

  zone),而这种磁头移动并不会对磁盘进行任何的操作,因此可以更好的保护磁盘上的文件。

  然而,尽管有技术做保证,但也只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震动对笔记本硬盘的损害,如果用户认为仅凭技术就能完美防震,肯定是错误的,关键还是要靠用户自己注意。平时尽量做到在关机十几秒硬盘完全停转后再移动主机;在笔记本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也要多加小心;移动、运输硬盘时更应严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一下,尽量减少震动。

  保养本本硬盘三原则之二

  忌断电

  从硬盘工作角度来讲,现时笔记本硬盘的转速大都是5400转,在进行读写时,整个盘片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中,如果忽然切断电源,将使得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从而导致笔记本硬盘出现坏道甚至损坏。对此,三星2.5寸金宝笔记本硬盘采用了稳定性更高的巨磁阻GMR磁头,并针对断电而采用配备断电磁头保护技术,具备自动回位和断电保护功能,降低了断电对笔记本硬盘的伤害,这对缓解那些因为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断电(比如电力所统一停电等)而导致的硬盘伤害算是颇具“疗效”。

  但任何技术都敌不过人为破坏。尤其对于一些用户而言,使用笔记本时不注意电池时长,造成强制断电的事儿时有发生,甚至有些人因为死机也会强行拔插电源,久而久之,必成大患。对此,需要提醒用户的是,多留意,多小心,尽量避免强制断电。关机时,一定要在硬盘已经完成读写操作之后,按照正常的程序关闭电脑。

  保养本本硬盘三原则之三

  防高温

  温度的高低也是笔记本硬盘的一大天敌。事实上,笔记本硬盘的工作状况与使用寿命跟温度有很大的联系,硬盘使用中温度以20~25℃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振的时钟频率发生变化,重者还会造成笔记本硬盘中电路元件失灵,存储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而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凝结在集成电路元件上,造成非常严重的短路。

  三星在散热方面一向做得不错,在行业内也是有口皆碑。在三星2.5寸金宝笔记本硬盘的设计中,三星采用了低能耗设计,同时利用了更加合理的空气流设计,充分的降低了硬盘的发热量,保证了用户更安全更稳定更长久的使用硬盘。

  不过,用户还是要避免长时间(超过12小时)连续使用笔记本;也尽量别放在被子、腿上使用笔记本,以免堵住通风道。

  谈完了三原则,还有其它注意事项,诸如远离强磁场,避免潮湿环境,避免频繁操作,定期整理磁盘碎片等。但上述三项,则最为重要,尤其是震动,称其是“硬盘杀手”当之无愧。谁都不想让自己的爱本出现问题,因此日常生活工作还是要多多维护。毕竟“养本千日,用本一时”,笔记本硬盘是很娇气的,多加保养准没错。2007年6月,博科思代理的三星2.5英寸金宝硬盘将启用第二代800防伪标识,消费者一定要注意辨别,具体识别方法咨询电话8008303156,也可以登陆www.bocous.com进行查询

  硬盘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1.电源引起的硬盘不能正常起动

  计算机电源输出的电压分别是+5V和+12V。硬盘启动需要+12V电压和4A的电流,硬盘工作时的电流为1.1A。软盘的启动仅需+10V左右的电压和1.3A电流,而工作电流为0.5A。计算机电源的输出电压不足+12V,则硬盘就不能启动和工作。处理这类故障,就要使电源输出恢复到+12V电压。

  2.主板电池电压不足引起的硬盘无法启动

  这是主板上的充电电池失效引起主机参数紊乱而产生的故障。主板上的充电电池(一般是锂电池)是当主机关机时用来保存机器时钟、日期,软盘驱动器的个数、类型,硬盘个数、类型,显示器方式,内存容量,扩展容量等系统参数的。当开机上电自检时,BIOS自动检测CMOS中的参数表,如果不匹配,则出现死机。锂电池的工作电压为+3V~+6V。如果电池电压不足+3V或电池失效,则硬盘无法被识别。

  3.硬盘参数错误导致的硬盘不能启动

  硬盘参数有硬盘容量大小、磁头数、磁道数、扇区数等多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硬盘,其参数值各不相同。如果硬盘参数值设置错误,则硬盘就启动不了。这时需要重新设置硬盘的磁头数、磁道数、扇区数等值。方法是:首先开机后待自检开始,按下DEL键,即可进入CMOS

  SETUP设置状态。然后,对COMS中的参数进行设置:选择STANDARD

  CMOS

  SETUP栏目中的TYPE项,填入正确的TYPE值。一般的主板都有硬盘自检测功能。进入CMOS

  SETUP设置菜单中,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即可。

  4.硬盘0磁道被破坏引起的故障

  DOS操作系统放在硬盘的0磁道上?如果硬盘的0磁道物理性损坏,硬盘便不工作。

  一般采用的修复方法是:首先尽量把硬盘有用的文件、数据备份出来。由于硬盘0磁道的损坏,硬盘中的资料、文件已不能按正常备份方法备份,需用BIOS中断方法按扇区逐一备份;然后对整个硬盘做格式化,再用FDISK对硬盘重新分区,最后用FORMAT对硬盘作逻辑格式化,装上DOS操作系统和有关文件、数据即可。

  若用上述方法修复无效,则先用KV300杀毒盘启动、杀毒,再用A:系统盘启动,运行SCANDISK扫描C盘,若在第一簇出现一个红色的“B”,表明零磁道损坏。然后用PCTOOLS

  9.0中的DE(该软件能看到各个分区在硬盘的起始点),运行PCT90目录下的DE.EXE,报告现在运行在只读模式,选Op-tions菜单

  →Configuration,按空格去掉Read

  Only前面的√,保存后退出。选主菜单Select→Drive;进入后在Drive

  type→Physical,按空格选定,再按TTab键切换到Druves项,选中harddisk,然后选OK回车。此后回到主菜单,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on

  Table,选中之后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分区的Beginning

  Cylinder的0改成1即可?保存后退出。重新启动,按Delete键进入CMOS设置,进行“IDE

  HDD

  AUTO

  DETECTIOND(也可以看到CYLS数变少)",保存后退出,此时再对硬盘重新分区,格式化,装上相应的软件即可。

  硬盘逻辑锁解决方法

  一·序言

  不知道你是否曾碰到过从软盘和硬盘都启动不了计算机的情形?一般计算机的硬盘分区表被病毒感染后,若不能启动机子,通常从软盘可以启动。但在严重的情形下,不但从硬盘不能启动机子,就是从软盘也不能启动。有的恶毒的病毒就能使硬盘被死锁。笔者一次在自己机子上玩弄硬盘锁时,就被锁住过一次。结果在硬盘下选择DOS或WIN95模式启动机子都死机,在软盘下用DOS启动也死机;在COMS中将硬盘类型选择None,虽然可以从软盘启动,但启动后没有硬盘,使用软盘上的FDISK命令,想重新分区或格式化都没门。弄得我一筹莫展。

  本来,硬盘被锁住时,可以采用3.0以下的DOS版本启动机子,机子启动后虽然也不认硬盘,但其不认的原因在于其管理不了现在的大硬盘,因此可以用Debug修改硬盘分区表,修改后可以启动。但在已进入WINDOWS的年代,3.0以下的DOS实难找到,即使找到,你的机子上恐怕也因没有5寸软驱而不能使用。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编制一个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尝试和思考,找到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可以轻松解开死锁的硬盘,当然也把自己的硬盘解开了。下面,我将这种方法介绍出来。

  二·硬盘锁住原理

  硬盘锁住通常是对硬盘的分区表做手脚,因此首先应该了解硬盘的分区表。硬盘分区表位于0柱面0磁头1区,这个扇区的前面200多个字节是主引导程序,后面从01BEH开始的64个字节是分区表。分区表共64字节,分为4栏,每栏16字节,用来描述一个分区。如果是用DOS的FDISK程序分区后,最多只用两栏,第一栏描述基本的DOS分区,第二栏描述扩展的DOS分区。

  分区表一栏的结构与各字节的含义如下:

  00H-标志活动字节,活动DOS分区为80H,其它为00H。

  01H-本分区逻辑0扇区所在的磁头号。

  02H-逻辑0扇区所在柱面中的扇区号。

  03H-逻辑0扇区所在的柱面号。

  04H-分区类型标志。

  05H-本分区最后一个扇区的磁头号。

  06H-最后一个扇区的扇区号。

  07H-最后一个柱面的柱面号。

  08H-硬盘上在本分区之前的扇区总数,用双字表示。

  0CH-本分区的扇区总数,从逻辑0扇区计数,不含隐藏扇区,用双字表示。

  在上面的介绍中给出的柱面号与扇区号虽然各占一个字节,但实际上扇区号用6位表示,柱面号用10位表示,扇区号所在字节的最高两位实际上是柱面号的最高两位。

  分区表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分区表的有效标志,如果将其改变,将不能从硬盘启动,这是一种简单的锁住硬盘的方法。解决的办法是从软盘启动,启动后硬盘仍然可以使用。用Debug或Noratn中的Diskedit软件将硬盘该分区表中的标志恢复,则从硬盘启动也没有问题了。锁住硬盘的另一种方法是对分区参数做手脚,如果将分区参数全部变为0,则启动时由于找不到分区参数,从硬盘是没法启动,从软盘启动后也不认硬盘,如果你敲入盘符C并回车,将出现提示Invalid

  driver

  specification。但所幸的是,毕竟可以启动机子,不认硬盘没关系,在A盘上用DOS的Debug仍然可以读出硬盘0柱面0磁头1扇区的内容,修改后再写入0柱面0磁头1扇区,重新启动机子又没问题了。如果将分区表参数随意改为其它参数,则有可能不能用可以安装DOS的DOS系统盘启动,按F3退出后将出现内存分配错误,不能装载DOS的命令解释器COMMAND的提示,系统就死机了,笔者就曾碰见过这种情形。但用一张格式化成系统盘的软盘则可以顺利启动,只要有Debug,你仍然可以将分区表参数修改回去。可怕的事情是,如果你不幸将分区表参数改成一个循环链,即C盘的下一个分区指向D驱,D驱的下一个分区又指向C区,这样循环下去,DOS启动或WIN95启动时由于无休止的读取逻辑驱动器,就只有死机的份了。这是只要有硬盘存在,不管你用软盘还是硬盘都没法启动机子了,由于不能启动是由于硬盘造成的,即使你将硬盘下到其它计算机上,也没法使用,这样硬盘就彻底被锁死了,笔者所遭遇就是此情形。不信,你只需将硬盘0柱面0磁头1扇区的1D0H处改为1(如果你的D驱开始柱面号不够大,此处本来就为1),将1D1H处改为0,表示D盘的开始柱面号跟C盘一样,看看你的计算机还能不能启动,不过你在没有充分的准备前绝不要试。

  一个完整的硬盘锁程序,不过是重新改写0柱面0磁头1扇区的引导程序,并将分区表破坏或故意制造一个循环分区表,而将真正的硬盘分区表参数和引导程序放在其它隐藏扇区并保护起来,如果启动时口令不对,则不能启动机子,口令对了则顺利启动。这种硬盘锁程序,情形好的还可以用软盘启动;情形严重的就是连软盘也不能启动,硬盘真被锁住。

  三·解开硬盘锁的程序法

  如果硬盘被锁死,是否真的就无法解开呢?当然不是。看看问题的症结所在,根源在于DOS中的IO.SYS文件,它包含LOADER、IO1、IO2、IO3四个模块,其中IO1中包含有一个很关键的程序SysInt_I,它在启动中很固执,非要去读分区表,而且不把分区表读完誓不罢休。如果碰上分区表是循环的,它就只有死机了。这是DOS的脆弱性和不完备性。其实这也不能怪DOS,因为DOS为了获得硬盘使用权,就必需读分区表参数,而且DOS还约定驱动器号不能超过26,只不过没有考虑到此等循环分区表情形。一句话,机子不能启动不过是DOS操作系统造成的,如果另写一个操作系统,或许就能启动机子。当然这只是说个笑话。

  明白了病因在于DOS,问题就好办了。DOS启动中不是要读硬盘分区表吗?我不让你读分区表甚至连硬盘都不让你读,不就可以顺利启动了。的确是这样的,开硬盘锁的程序实现方法就是基于这个思想形成的。当然,这只有从软盘启动着手了。

  看看计算机的启动过程,上电首先进行的多项硬件自测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关心的只是它最开始和磁盘打交道时是干什么。如果选择从硬盘启动,则计算机和磁盘最开始打交道是将硬盘0柱面0磁头1扇区的内容读入内存0000:7C00处并跳到0000:7C00处执行;如果选择从软盘启动,则计算机和磁盘最开始打交道是将A盘0磁道0磁头1扇区的内容读入内存0000:7C00处并跳到0000:7C00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计算机并不检查该扇区的内容是什么,只机械地执行读命令,这使得许多系统型病毒得以生存。但利用这一点,恰恰使我们的程序解锁法有了用武之地。如果我们用DOS格式化一张可以启动机子的系统软盘,将该软盘的0磁道0磁头1扇区的内容移到后面的空白扇区中,而重新写一段程序到该软盘的0磁道0磁头1扇区,这样用软盘启动时首先执行的是我们所写的程序了。在这段程序中,具备这样一些功能:在DOS启动前抢先拦截INT

  13H,驻留高端内存并监视INT

  13H,判断是否读硬盘,如果是读硬盘就直接返回,这样就禁止了读硬盘,也就避免了DOS读硬盘循环分区表造成的死机;同时拦截对软盘的读取,如果读软盘的0磁道0磁头1扇区,就改成读真正有引导程序和磁盘参数表的扇区,免得DOS在启动中找不到软盘的磁盘参数表而死机。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还要读取软盘真正的引导程序并把控制权交给它。

  该方法可以称为万能的,因为它在用软盘启动中,始终不与硬盘打交道,这样不管你硬盘用什么方法加锁了,对DOS的启动都没有影响。当然,这样启动的机子是不认硬盘的,但这没有关系。你可在机子启动后,用Debug调出驻留高端内存的新INT

  13H程序,将其改为只有一条直接执行旧INT

  13H的语句,这样在Debug下可以用INT

  13H读取硬盘0柱面0磁头1扇区的内容,如果你有备份,将分区表参数恢复后再写入0柱面0磁头1扇区,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了。如果实在没有备份,去掉分区表中的循环链,用正常DOS启动盘重启机子后至少也可以重新对硬盘分区,不至于硬盘被锁住打不开了。

  四·程序及说明

  1·下面是写入软盘0磁道0头1扇区的源程序key.com,程序用debug输入。

  C>debug

  -a100

  100

  CLI

  101

  XOR

  AX,AX

  103

  MOV

  DS,AX

  105

  MOV

  ES,AX

  107

  MOV

  SS,AX

  109

  MOV

  AX,7C00

  10C

  MOV

  SP,AX

  10E

  STI

  10F

  MOV

  SI,AX

  111

  MOV

  DI,7E00

  114

  CLD

  115

  MOV

  CX,0200

  118

  REPNZ

  119

  MOVSB

  11A

  JMP

  0000:7E1F

  11F

  MOV

  CX,0003

  122

  PUSH

  CX

  123

  MOV

  AX,0201;读启动软盘的引导扇区

  126

  MOV

  BX,7C00

  129

  MOV

  CX,4F01

  12C

  MOV

  DX,0100

  12F

  INT

  13

  131

  POP

  CX

  132

  DEC

  CX

  133

  JNZ

  0122

  135

  MOV

  AX,[004C];抢先获取INT

  13H的位置

  138

  MOV

  [7E88],AX

  13B

  MOV

  AX,[004E]

  13E

  MOV

  [7E8A],AX

  141

  MOV

  AX,[0413]

  144

  DEC

  AX

  145

  MOV

  [0413],AX

  148

  MOV

  CL,06

  14A

  SHL

  AX,CL

  14C

  MOV

  ES,AX

  14E

  XOR

  AX,AX

  150

  MOV

  DS,AX

  152

  MOV

  SI,7E6D;复制改写的INT

  13H程序到高端内存

  155

  MOV

  DI,0000

  158

  MOV

  CX,0030

  15B

  REPNZ

  015C

  MOVSB

  015D

  MOV

  AX,0000;将新INT

  13H位置写入中断向量表

  0160

  MOV

  [004C],AX

  0163

  MOV

  AX,ES

  0165

  MOV

  [004E],AX

  0168

  JMP

  0000:7C00

  016D

  PUSHF;新INT

  13H程序

  016E

  CMP

  DX,0080;是否是硬盘

  0172

  JNZ

  0176;不是硬盘则继续

  0174

  POPF

  0175

  IRET;是硬盘则直接返回

  0176

  CMP

  DX,+00;是否读软盘BOOT区?

  0179

  JNZ

  0186

  017B

  CMP

  CX,+01

  017E

  JNZ

  0186

  0180

  MOV

  CX,4F01;是则读79磁道1磁头1扇区

  0183

  MOV

  DX,0100

  0186

  POPF

  0187

  JMP

  0000:0000;此处跳转去执行旧INT

  13,

  ;旧INT

  13H的位置由前面程序获得后写入。

  N

  key.com

  RCX

  200

  W

  Q

  2·程序的装载

  在进行下面工作前,先用DOS格式化一张启动的系统盘,并保证没有坏扇区,最好进行启动测试,确保其可以启动机子。由于现在机子上大多只有3寸软驱,因此选择1.44M的3.5寸软盘。然后用debug

  key.com将程序key.com调入内存偏移地址为100H,同时在400H处写入一段装载程序。即:

  C>debug

  key.com

  -a400

  400

  MOV

  CX,0003

  403

  PUSH

  CX

  404

  MOV

  AX,0201;将A盘引导程序读入内存1000H处

  407

  MOV

  BX,1000;为确保成功,首次采用重复读3次

  40A

  MOV

  CX,0001

  40D

  MOV

  DX,0000

  410

  INT

  13

  412

  POP

  CX

  413

  DEC

  CX

  414

  JNZ

  0403

  416

  MOV

  AX,0301;将已读入内存的软盘引导程序写入软盘

  419

  MOV

  BX,1000;最后一个磁道的首扇区

  41C

  MOV

  CX,4F01

  41F

  MOV

  DX,0100

  422

  INT

  13

  424

  MOV

  AX,0301;将key.com程序写入软盘0磁道0磁头1扇区

  427

  MOV

  BX,0100

  42A

  MOV

  CX,0001

  42D

  MOV

  DX,0000

  430

  INT

  13

  432

  INT

  3

  为保证万无一失,最好将软盘这两个扇区的内容重新读出来看一看,以保证写成功了。做好这一切,保险的还是进行一次测试,即用该软盘启动一次机子,看能否成功,若成功启动,你就可以用循环分区表法锁住硬盘,看从正常DOS下能否启动,然后再用此软盘启动机子试试,看看功效如何?

  从该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并且在高端内存驻留了新INT

  13H程序,该段程序实际上是key.com中从16D到187部分。由于有此段程序存在,在debug下也无法读硬盘,也就没法恢复硬盘分区表,因此机子启动后首先应修改这段程序。现在的机子基本内存通常都为640K,这样这段程序就位于内存中9FC0:0000处,在debug下,用U9FC0:0显示这段程序,可以看到位于9FC0:001A处是一条跳转指令,该跳转指令即转去执行最原始的INT

  13H。由于BIOS版本不一样,跳转指令指向的位置可能不一样,如笔者机子上是一条JMP

  F000:A5D4语句。这时在在debug下编写这样一语句:a9FC0:0

  JMP

  F000:A5D4。这样,对硬盘的禁写与禁读都不再起作用了,在debug下用INT

  13H的2号子功能可以读出硬盘分区表,修改恢复后再用3号子功能将数据写回分区表。退出debug,重新用正常DOS启动计算机,就可以了。

  附带提一下,在正常DOS下,该软盘由于没有BOOT区,也就没有磁盘参数表,从而不能使用,用DIR

  A:命令会出现General

  failure

  reading

  drive

  A提示。不要理睬它,这并不影响它作特殊启动盘。

  五·建议

  为更好的保护你的硬盘,笔者建议你最好将你的硬盘分区表信息备份起来。备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文件形式将硬盘每个逻辑盘的分区信息存储起来;另一种是将分区信息备份在硬盘隐藏扇区里。比如可以将0柱面0磁头1扇区备份在0柱面0磁头3扇区,将D盘开始柱面号0磁头1扇区备份在该柱面0磁头3扇区,其它逻辑盘也如此。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也很可靠。用NORTAN中的DISKEDI很容易操作和实现。有了备份分区表信息,就不怕破坏分区表的病毒了;再加上我给你的程序,即使有人真锁住了你的硬盘,你也可以轻而易举解开了。

【一分钟教会菜鸟认识硬盘】相关文章:

1.由外而认识你的电脑硬盘

2.菜鸟该如何使用和维护硬盘

3.硬盘知识

4.串口硬盘与并口硬盘的区别

5.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区别

6.串口硬盘和并口硬盘的区别

7.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区别

8.硬盘变成移动硬盘怎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