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 百分网手机站

国防科大5000项获奖科研 研究生参与攻关占96.4%

时间:2017-12-11 18:22:50 研究生院 我要投稿

国防科大5000项获奖科研 研究生参与攻关占96.4%

  国家主席在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强调:“要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研究生是院校学历层次最高的学员,把他们培养成国家主席指出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院校研究生教育最紧迫的任务。

国防科大5000项获奖科研 研究生参与攻关占96.4%

  高素质人才腾飞需要宽阔跑道——

  着眼军队人才需求构建一流学科体系

  “如果说人才的腾飞需要一条跑道,这条跑道就是学校的学科体系。”该校领导认为,拥有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

  1999年以来,该校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1篇,数量占全军院校的23%,位于全国985高校前列。无一例外,这些论文都出自国家重点学科。这足以说明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国防科大要培养科技帅才。”这是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在指导该校学科建设时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长期以来,该校领导始终将目光投向未来,在研究生教育中始终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研究制定《2030年前学科发展规划》。努力构建覆盖全面、基础深厚、特色鲜明、引领前沿的学科体系,形成通向世界一流的学科发展路线图,重点发展特色优势学科群,着力建设高水平支撑学科,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用战斗力标准优化学科体系。紧扣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该校以信息、光电、航天3大优势学科群为基础,对学科专业进行战略性优化重组,新增“军事装备学”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砍掉”了“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史”等11个优势不明显的学位授权点,形成了覆盖国防科技主要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着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学科交叉中心,确立了量子计算与量子算法、纳米探测与传感、材料基因组等12个重点方向。

  在军队院校率先实施学部制。2013年,组建理学、空天、信息、社会科学等4个学部,以此统揽推进学科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举措已取得明显成效:工程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在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该校有7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1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其中软件工程位列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学科位居第二。

  强军兴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军队高学历人才培养,最终还要归结于高素质。作为全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权、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军队院校,国防科技大学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自1985年国家批准其试办研究生院以来,该校已累计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博士4000多名、硕士2万多名。

  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坚持高起点——

  瞄准世界一流确立“两个驾驭”培养目标

  “神舟”飞天、“天河”夺冠、“北斗”巡天……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领域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国防科大走出的一大批优秀人才引人注目。他们在国家重大工程、重大型号项目研制和重大演训活动中担当重任,成为各条战线的领军人才。

  带出“军事训练一级连”的博士连长陆松、信息领域的“铿锵玫瑰”李聪娜、被称为“蓝军部队狼头”的满广志、“指技合一的东线尖兵”詹世贤、“部队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开路先锋”单懿等,均是从该校毕业的研究生。

  谈及这些年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丰硕成果,该校领导感慨:这得益于学校“两个驾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驾驭国防科技的工程师、科学家、战略家;培养驾驭未来战争的设计师、指挥员、军事家。

  “两个驾驭”彰显了该校历届党委对高学历人才培养的高标准、高要求。该校一位副校长介绍说,学校研究生培养着眼于“我军特色、世界一流”,力争达到“科学文化素质走在全国院校前列,军事专业素质走在全军院校前列”。

  按照“两个驾驭”和“两个前列”目标,该校参照国际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制定出各层次、各类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以满足部队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学校基本上每5年修订一次研究生培养方案,每年还会根据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该校研究生院领导介绍,学校现行研究生培养方案实现了与同类国际知名大学接轨,具有鲜明的军事特色。

  记者翻阅该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发现,方案不仅明确了各类人才要完成的课时和学分,还对军政素质、身体心理等方面逐一进行了细化。在课程设置上,该校特别注重抓好联合意识、信息素质、战斗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联合作战》《空间作战》等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方面的课程成为军事理论必修课。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该校推出按作战应用领域培养人才的改革举措,设置了联合作战指挥控制、战场电磁环境与电子战等17个应用领域,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在此基础上,该校还设置了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相关实验教学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科目,开设案例分析、计算机作战模拟等实践性教学活动,支持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全面培养研究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问题的能力。

  从学历优势到能力优势的关键在实践——

  广阔的'实践平台成为研究生学员的成长沃土

  今年9月20日,该校自主研制的“天拓三号”微纳卫星发射升空,在国内首次开展微纳卫星集群飞行和航空目标信号在轨接收试验,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鲜为人知的是,这一创新成果诞生于该校“纳星研究生创新基地”,研究生学员在研制队伍中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