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 百分网手机站

重构供应链的延迟化策略

时间:2017-12-20 17:40:56 物流管理 我要投稿

重构供应链的延迟化策略

  一、延迟策略产生的背景

  在全球市场中,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客户的偏好、语言、环境以及所遵行的政府法规的不同,单一产品常常需要有多个型号和版本来各自满足特定地区客户的特定要求。例如,售往不同国家的计算机,其电源模件为适应当地电压、频率和插头型式而会有所不同;键盘和说明书必须适合当地语言;通讯产品由于支持它的通讯协议不同,也会有所差异。在有些情况下,一种产品的本地化版本的要求是由于政府干预而产生的。对于运作管理人员而言,迎接这些存在于大多数产品中的、和大量产品种类相关的挑战,日益迫切。

  即使在同一地区,由于产品的不同功能和能力,一个产品族也会有多个产品型号。这些不同型号的产品反映了不同市场细分的不同需求,如商务、教育、个人或政府部门的不同需求。因此,在一个产品族里产品数量极其众多并不少见。此外,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企业必须生产多个版本以应对不同的升级需求,这些因素都促成了对大规模定制的迫切需要。

  市场全球化、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和技术更新加速是产品种类激增的根本原因。这种“激增”带来多重消极影响。首先,对预测者而言,预测多个版本的需求简直就是天方夜潭。对于诸如计算机及其外设等高技术产品的预测错误常常超过400%。预测错误导致对一些版本的产品过多预测,而对另一些版本则过少预测,其结果就是一些产品库存过多而另一些则缺货。其次。在保持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高压之下,许多运作管理人员仅仅选择了一种简单方法预予以应对——尽其所能多存储产成品以备不时之需。由于技术更新相当迅猛,每年由于陈旧过时而核销作废的库存常以千万甚至亿元记。此外,由产品种类激增带给运作的另一负面影响是,由于企业必须管理大量的产品供货,需要有高额的行政管理开支。产品供货的高复杂度也意味着较高的制造成本,这是由于需要有较专业化的工艺、物料、准备转换手段和质量保证方法。同时,由于不同的产品需要有不同的现场支持物料和技术,因而要保持有效的总体产品支持或高水准的客户现场服务,将更加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运作问题,企业投入大量资源以提高供应链效率。这些投资包括:建立可减少定理单处理信息延误的信息网络;使用包括特殊运载工具的快速运输手段;重新设厂以更接近客户;使用更尖端的预测技术;建立复杂供应链库存管理系统;使用各种高效的物料转运和加工的工厂自动化设备。这些措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一种趋势在增多,即重新设计产品和工艺以使产品种类的负面影响得到改善。child等人(1991)发现,制造成本的80%、质量的50%、加工时间的50%和业务复杂程度受到产品和工艺设计的影响。由此,一种“重新设计产品和工艺以使流程中形成多个产品的差异点尽可能向后延迟”的策略,即所谓“延迟”策略应运而生。换言之,“延迟”就是在流程下游的某一点(差异点)之前,将不采用特定工艺使在制品转变成具体的产成品。

  产品激增一方面使运作管理人员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另一方面在产品和工艺设计,甚而在供应链设计中也蕴含巨大的机遇。实施恰当的延迟策略,可提升供应链的柔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改进顾客服务水平。

  二、延迟的概念、内容和类型

  “延迟”概念最初是由alderson(1950)在《营销效率和延迟原理》一文中引入的,他将延迟定义为一种营销战略,即将形式和特征的变化尽可能向后推迟。这一概念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于物流和配迟业务。消费品行业也在运用这一理念对顾客定单实施快速响应。例如,benetton公司存储未染色的服装,直到销售季节开始,可获得更多顾客偏好的信息后才开始染色。其它服装企业,如生产滑雪装的obermeyer公司也使用类似的策略。

  我们认为,延迟就是通过设计产品和生产工艺,把制造某种具体产品、使其差异化的决策延迟到开始生产之时。使一类或一系列的产品延迟区分为专门的产成品,这种方法称为延迟产品差异。一般来说,多个产品在生产流程的初始阶段可以共享一些共同的工艺和(或)零部件,在工艺流程的某一点或某些点上使用将定的工艺和部件来定制加工半成品,这样,一个通用产品直到流程的.这一点之后就成为不同的产成品。这一点通常就是产品差异点。延迟的实质就是重新设计产品和工艺以使产品差异点延迟。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所说的延迟“程度”是指产品差异点的相对位置。这样,早期延迟是指产品差异点发生在供应链早期,而晚期延迟就是差异点发生在供应链的晚期。

  李豪提出了几个实施延迟差异的重要途径。

  1.工艺重构(或重新排序)。即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或步骤进行修改和调整,使成为具体产品的差异化生产工序尽可能往后延迟。

  2.通用化。是指采用通用零部件或工艺以减少产品和工艺的复杂性,提高在制品库存的柔性。

  3.模块化。 是指将一个完整的产品分解为一些便于组装在一起的模块,而在设计阶段,将各种功能放进各个模块。

  4.标准化。 即用标准产品替代一个产品系列,实现标准化的方法之一是建立特定顾客可能需要的几个备选方案。

  在高技术产品制造和配送环境下,使用以下的结构来描述种类繁多的产品经过之流程是较有普遍意义的:考虑一个主要由五阶段构成的产品供应链。(1)制造; (2)集成 ;(3)定制 ;(4)本地化 ;(5)包装。这些阶段的排序是和我们通常看到的大多数实例相一致的。同时,这一次序也恰好按递减顺序、和所需利用的加工和调试工程资源用量相对应。

  (1)制造是指产品核心部分生产的基础阶段。通常,这一阶段只生产单一的通用产品或数量很少的产品。

  (2)集成是指将产品的核心部分与关键组件结合在一起的阶段。例如,在打印机生产中,制造阶段生产打印机引擎和机体,而印刷电路板在集成阶段加入到引擎中。每个产品在集成阶段和不同的组件组合就成为不同的产品版本。

  (3)定制是指产品进一步与不同的附件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有明显差异的产品。例如,对于计算机产品,装入不同的输入/输出卡、软件、存储器和附板就构成不同的产成品。

  (4)在本地化阶段,要对产品实施本地化措施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土要求。例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电源要求,说明书要求不同的语言,会使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可以想见,产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本地化后,会产生更多的不同的最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