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百分网手机站

太极拳自学教程(4)

时间:2017-06-29 18:38:06 太极拳 我要投稿

太极拳自学教程

  3、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

  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

  练习了很长时间,会察觉有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

  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4、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

  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

  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蹬脚等式子,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

  5、治疗慢性消化管道疾病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各关节、肌肉、骨骼会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内脏又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而产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

  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经过多年来的研究考证,长年练习太极拳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比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和心脏病之类的疾病。用意不用力的阶段性

  同任何事情一样,用意不用力也有其阶段性,它是就一定阶段一定层次而言的。

  学拳之初,思想应集中在该打哪一式、姿势是否正确、路线怎么走上,只求打好拳架即可。这好比初学书法,开始时以练一横一竖即可,不穷究其理,练拳也一样,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应当说,此时的动作还多用拙力僵力,若过分强调用意不用力,会使初学者无所适从。而应强调松静自然。

  习拳熟练之后,就逐渐转移到劲力运用方面及有关的想象上。如捋劲,就要有持住人体某一部位的想象;按劲,要有向前推按的想象。意念活动从机械的动作黑心为用意念引导动作。

  随着“招熟”而逐渐“懂劲”,太极拳方面的技巧也逐渐熟练。这时,拙劲已除,轻灵变化,圆转自如、合乎拳法,则小力必胜大力。此阶段可称为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自学教程的特点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

  太极拳动作比较全面,上下相随,周身“一动无有不动”,全身各大肌群和关节都能参与运动,长期习练可以使关节灵活,肌肉结实有力。

  太极拳是一种“平衡运动”

  太极拳动作舒展流畅,连绵不断,而且特别强调虚实转换,经常习练太极拳,有助于提高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实验,证实太极拳可以改善或提高人体活动平衡性的素质,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太极拳是一种“休闲运动”

  打太极拳时要求静、慢、匀、柔、松、稳、合、连、圆、轻等,意识集中,全神贯注,全身放松,动中求静,心静用意,养气凝神,给大脑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