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应从三个不同角度

时间:2018-04-29 11:10:34 上市辅导 我要投稿

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应从三个不同角度

  随着年报季报的披露,大量的隐藏信息藏身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那么,应该如何看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应从三个不同角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应从三个不同角度

  先说审计角度

  财务报告按规定应公司负责编制,但事实上大多数财务报告是审计者在审计完成后编制,并由公司认可后以自身名义对外发布的(原因是大多数公司财务部不具备编制专业财报的资源和能力,就好比多数公司的 IT 部门不能自主开发软件一样)。

  审计中两种思路会同时进行,并以前者为主,概括如下:

  (1)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自上而下层层拆解拆细,去寻找支持这些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证据链(其中完整性最难以保证)。

  对于现金流量表,我所见到的大多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明细内容倒算出来的(具体可参考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相关内容,不过有朋友反映有些公司会细致到标记每笔分录的现金流量类型)。

  (2)基于商业逻辑去分析财报数据,包括和历史数据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数据作比较,还会考虑销售收入与经营环境变化的关系(比如钓鱼山事件严重影响日企的销售收入),看看财务报表有无明显不合理之处,如果有,则进一步采用第(1)种方式深究。

  如果存在造假的话,那审计和造假就是一个「看谁做得更完美」的较量,审计者能否发现,取决于造假的程度和审计的深度。

  理论上,造假者可以造假整条证据链以及与第三者串通舞弊,但工作量很大且要确保证据链在逻辑上完整,而证据链涉及订单、合同、收发货物单据、发票、内部流转过程中的记录痕迹、成本计算、信息系统记录、会计记录、银行收付款记录等等。

  甚至还涉及虚构交易方或与客户或供应商串通,要虚构所有东西并保持逻辑一致是很困难的,尤其是银行流水如不提前计划根本无法回头去造假。

  理论上,审计者也可以无限深入调查,但出于审计成本、可操作性、法定审计责任义务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反抗等原因,审计者无法像警察办案一样去侦察,只能达到自身事务所质量和风险控制所要求的水平。

  这也是好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差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区别所在;做空机构有时候更能发现造假,原因是他们动用了超常规的手段,用侦察的手段去收集一些隐蔽的信息。

  审计思路在于查错纠正,与投资者角度不同。

  再来看投资者角度

  我个人看财报,主要就是想自己来掂量和判断一个公司的绝对估值,将市值除以绝对估值得出溢价倍数,在不同股票之间进行比较,由此对于哪些股票高估或低估会形成你自己心里的看法。

  而如果是对于一个陌生上市公司,我习惯性地这样快速来浏览(这不是经过计划或结构化的思路,只是自然形成的快速浏览的习惯):

  1、先浏览利润表的结构

  浏览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金额和大致的比例结构,建立一个初步印象。

  看看最近两年利润表的变动,对经营状况的变动建立初步印象。接着再看利润表的盈亏与现金余额的增减变动对应关系如何。

  如果一个公司很赚钱,比如腾讯某年收入 400 多亿,净利润 100 多亿,我会好奇他的现金余额是不是也多了 100 多亿,如果是的话那 OK 确实够赚钱;

  如果不是,我会去看现金流量表,他到底钱花哪去了,或者是赚了但没收回来;如果钱花在购买固定资产或公司并购上,那就去看资产负债表是不是相应增加了这些资产,以及进一步看能否挖掘到这些大额新增资产或并购有何目的以及是否合理(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虚增资产或隐蔽的关联交易是最容易进行利益转移的)。

  2、浏览附注中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的明细和变动

  收入在我看来是最重要和值得关注的项目,一方面公司经营状况和趋势都体现在收入之中,理解公司的收入内容、结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趋势较为重要;

  另一方面,大多数行业中,会计收入确认相与一般人的商业常识和理解十分贴近,不像成本确认那么复杂(像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成本的成本计算,成本计算容易出错。假设利润率为 10%,如果成本多计了 1%,利润可能就减少 9%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