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 百分网手机站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时间:2017-12-01 16:13:05 环境设计 我要投稿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至少要经历十多年的校园生活。学校的建筑形态、场所氛围以及环境品质必须,也必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优美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正所谓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因此,校园景观文化的建设就应该成为学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一、校园景观文化的含义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景观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展示。它通过视廊、节点、边界、路径、地标、景区、各种空间、主要视点等相关设计元素,运用借景、组景、透景、隔景等设计手法,将天、水、气、山、地、绿引入校园,形成布局紧凑,张驰有致,富于节奏感、韵律感,简洁大方而又丰富多变、引人入胜的校园空间效果。而所谓校园的景观文化是指为满足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有序的、有文化品味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校园景观文化的意义包括下列内容。其一是环境品质。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及人类自我价值的膨胀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自然主义的复归及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家、公民对环境的要求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景观的设计正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环境品质的要求及公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相适应,这也是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其二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就是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校园景观文化强调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其三是设计的互动。校园景观文化强调环境的改良和设计的互动,这意味着学校各类成员的协作与参与,能够体现各类使用者的利益。与此同时,人本主义得以贯彻,也使校园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达到和谐与统一。其四是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在校园价值的各关联要素中,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彼此协调发展、互为补充,从而追求校园建设的和谐。

  二、校园景观文化的功能

  校园景观文化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就是说,校园环境各要素应以人本主义为价值原则来组织,使学校环境真正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校园建设中所创造的人工景观必须与保留、改造的自然景观相呼应、协调,形成完整的大景观构架,即天人合一。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迁,校园环境都应该永远给学生提供一方宁静的心灵净土。在学校空间环境组织中,要以人性为尺度来设置相应设施,创造出适合人活动的环境空间,使环境关爱人。这便是人与环境亲和的一种表现,也使人、自然、环境达到和谐。

  校园景观文化追求人本。

  校园的特点是学生相对单纯——年龄、文化背景同质化显著;使用规律比较简单——教育、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组成的元素较为完整——象个社区,一应俱全。校园的建筑、景观环境都必须以使用者为主体,以他们的行为作为模数和参照,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供师生学习、交流、聚散、步行休闲、文化娱乐、运动锻炼的生活和学习系统。比如说,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不应是繁复的人工堆砌,清新的空气远比人工景观造型本身更有实用价值,大量供氧植物的配置令空气清新,使学生不 易因缺氧而贪睡和疲惫,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校园四周应尽可能以高大植物加以围合,以植物墙遮挡校园外喧哗的社会环境,以利于内外空间的.划分。学生在自修疲惫时以凝望绿篱可调节身心。坐在校园内部小游园的座椅上晨读是学生的最爱,如果所看到的是广阔天空自然为最佳选择。复习疲惫时凝望天空少顷是舒目良方,广阔的天空对疏解疲劳有神有神奇的妙用。校园空间分割要合理,中心区轮廓明显,方位标志突出,道踟直达便捷,色彩对比强烈,视线通透、聚焦。户外的学习空间幽雅、安静,用植物围合成半封闭空间,有可停可歇的坐凳、亭廊、花架等设施,夜晚照明效果好。景观尺度要舒适、安全、方便管理。所有室外设施必须符合学生的尺度和行为模式,不影响室内采光通风。校园内的建筑小品应适宜大众使用,不宜采用小尺度的私家园林造园手法,宜开敞不宜封闭,应简洁避免细碎繁琐。校园交通主、次干道应该分明。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换,来访者众多,建立识别特征(易于辨认、找路)、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景观特征(主楼、雕塑、主广场等)、标识系统(指示路牌、建筑物标牌、公厕等公共设施标牌)也是必需的。

  校园景观文化应寓教于乐。

  校园景观文化应使人心情愉悦,激发人的精神,这其实是一种文化潜力。比如水边宜建生态性驳岸,可设缓坡草地深入水中,水深处搭建平台、桥梁,利于师生进入水域地段,以满足人的亲水性。可以在草坪、花园中铺设一段步石,便于师生观赏花卉和植物;步石道旁,也可以设一块湖石,既能起到导向做用,同时湖石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透空玲巧,作为孤赏石,也是可为一观的景点。“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化,树配石而坚”,一块好的湖石,自是为景观增添雄壮之势。

  校园景观文化应体现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作为学校的物质财富之一,其环境本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校园景观文化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出发,继承并改善校园的物质环境,对校园特色的形成有一定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学校文化。校园环境又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它提供了空间场所,记载了历史沧桑,展现了学校精神,孕育了学校文化。因此,校园景观文化对于反映与展示学校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景观环境应能体现各种人文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强化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完善人格,保持学校蓬勃向上。要充分利用校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环境,创建风格浓郁的环境特色。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将这些历史反映到校园环境中,在学校扩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设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空间和实体相呼应,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纪念性环境,如杰出人物、教育家、有巨大成就的校友的雕像、纪念园、纪念林、壁画、纪念亭、展示廊、小品等来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学校精神。在设计中加入能反映现代学校办学宗旨、鼓励学生向科学高峰勇敢攀登的现代精神,体现学校前进的朝气,可使用一些抽象的、现代感较强的材料制作雕塑或标志物。

  校园景观文化还强调文脉。

  文脉是指“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是环境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校园景观文化既要注重学校文化,尊重校园历史,通过环境再创造,协调新旧景观,形成有机的校园整体。这对于联络校友感情、空出校园的特色、创造校园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强调景观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和谐。具体的说,景观环境规划应在校园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应是校园总体规划的延伸和拓展。要与校园建筑应有机结合,融成一体,追求建筑“长”在自然环境中的意境。内外空间应该互相交流,绿地可局部伸入建筑群内,延伸至室内空间。要制造一些通透性好的半开敞的“灰空间”,如门厅、门廊、廊架、亭阁、平台等。在硬质景观(广场、硬地、铺装等)中可以采用与建筑物相同或类似的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延伸处理。原有山林坡地、水面应尽量让其自然融入校园环境中,使绿色楔入校园环境,自然景观延伸到人工景观中。

  校园景观文化注意到校园特点。

  一方面校园景观子系统必须在上一级系统宏观控制基础上,运用统一的设计语言,统一的色彩体系,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强调不同层面、不同区域景观设计的统一性,将各种序列空间合理组织好。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校园从构成形式角度可分为全集中型、主集中型、分散型区域等。校园的环境空间包括校前区、入口大门、功能各异的广场、建筑群、人行道与车行道、山地、水面、绿地、运动场、屋顶平台、屋顶花园等等,其中广场、建筑群等是流线中的“亮点”,吸引学生停留、驻足,并由点带线,引导整个流线。通过道路、广场、绿地等环境元素组织、协调、沟通、运作,对各种功能进行梳理,供学生学习、交流、生活、运动、游戏、劳动。线、点、面的结合讲求丰富、变化,避免横平竖直式布局,而由各种美观多变的曲线、直线相结合,正向、斜向相搭配,产生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区的设计理念应能将学生喧闹的心趋向平静,在校园步道上收好心,到了教室将心完全沉浸在所学的内容上,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总之,校园景观文化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想内涵,要提倡人文优先、张扬传统文脉,更要融入现代精神。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相关文章:

1.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园林景观中的文化

3.城市文化空间景观设计

4.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

5.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6.雕塑景观文化内涵

7.校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8.校园景观设计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