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 百分网手机站

福州冬至习俗搓“米时”

时间:2017-11-22 11:03:17 国学智慧 我要投稿

福州冬至习俗搓“米时”

  冬至习俗各处不同,冬至在福州算是一个小节日,冬至在福州被俗定为“冬节”“团圆节”,有“冬至大如年”一说。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福州冬至习俗搓“米时”,希望能为你提供帮助:

  搓‘米时’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讨老婆,依弟单身哥。”这是一首福州小孩过冬至时常唱的民谣。歌谣中的“米时”就是福州冬至时必吃特色食品。然而不少福州人误把糍粑当成“米时”。

  一些朋友在买“米时”的时候,因为不太熟悉它的读音,就喊买“糍粑”,因为糍粑也是用糯米做成的,圆乎乎的,和“米时”形状相似。读者朱小姐说自己去买“米时”,不管是喊买“糍粑”还是喊买“米时”,店老板给的都是同一样东西。甚至,不少卖“米时”的贩子与一部分榕城市民也认为,糍粑就是“米时”。

  在福州传统小吃名店安泰楼,一位做小吃的师傅说,“米时”和糍粑都是福建冬至节的特别食品,做法上有点区别,但是口感差不多。糍粑是米蒸熟了用石舀捣成糊状的,这种做法在闽北一带比较流行,叫糍粑。而福州一般用米浆直接搓,就叫“米时”。

  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说,“米时”与糍粑其实是差别挺大的两种食物。而且在冬至节的民俗内涵上“米时”也要比糍粑更丰富。”

  “米时”与糍粑的'一大区别在制作流程上,“米时”是将生糯米用磨盘磨成米浆,而糍粑是用熟糯米放到石舀、石槽里捣成糊状,然后制作而成,颗粒略粗。另外,以前福州人搓“米时”不一定要搓成球形的,还可以搓成动物、元宝等各种形状,这也可以算是与糍粑的不同点之一。

  从民俗内涵上,“米时”也比糍粑更贴近冬至节。方炳桂说,过去有个传说,有位男子上山砍柴,被母猩猩抓走成亲,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带着儿子逃回山下,母猩猩悲恸欲绝,孩子也哭闹着要妈妈。当天是冬至节,男子便用煮熟的“米时”粘在门板上,那是母猩猩喜欢的食物,它循着 “米时”的香气而来,最后终于找到了儿子。方炳桂说,他年轻时,还看到福州人过冬至节会把熟“米时”粘上门板。

  做法介绍:

  材料:干黄豆100克 糯米粉220克 砂糖适量

  做法:

  1、黄豆提前洗净并且凉干后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熟

  2、放入料理机中磨成带颗粒的粉状

  3、重新放入锅内再次小火香焙(这之前过程都不要放油的哦),根据自己口味加入适量的砂糖混合均匀待用

  4、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耳垂般柔软程度松弛15分钟

  5、根据自己的喜欢搓成圆,入开水锅内煮熟(这中间可以添次冷水以帮助圆子内外都煮透)

  6、捞起,趁热放入打好的黄豆粉中包裹后即可食用

  提示:

  1、黄豆要事先洗净并且晾干后使用

  2、炒制过程中一定要小火,否则豆子炒焦了内部还不熟呢

  3、磨好的黄豆再次炒过会更香哒,另外黄豆不要磨太细,有些颗粒最好口感会更好些

【福州冬至习俗搓“米时”】相关文章:

1.福州冬至节气的习俗

2.福州冬至有哪些习俗

3.儿歌冬至搓丸

4.冬至搓汤圆的来历

5.冬至的习俗

6.冬至的习俗及传统

7.东莞冬至的习俗

8.各地冬至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