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 百分网手机站

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梳理与现金流管理优化分析

时间:2018-03-25 17:03:05 供应链 我要投稿

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梳理与现金流管理优化分析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处于上游的企业将赊销过程中产生的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而获得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的融资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梳理与现金流管理优化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 引言

  现金流,作为企业的血液,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很多企业一直为融资难问题所困扰,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很多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学术界、实务界及政府提出并尝试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和措施。在这其中,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这一融资模式目前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十分广泛,同时有关这一模式下企业现金流管理研究还不充分。因此,本文对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进行了梳理,并对这一模式下的现金流管理提出了优化措施,期望能为我国企业融资难及现金流管理方面问题的解决做出一定贡献。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1. 关于现金流的研究。

  西方国家对于现金流量及其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较早,FASB在其1984年公布的SFAC NO.5中就曾指出完整的财务报表体系中应报告期间内的现金流量。同时,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现金流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丹尼森(Denison)的关于销售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对“现金短缺”的诱导效应研究;二是以瓦尔特(Walter)等为代表的学者对于现金流量指标在企业财务分析评价中应用的研究;三是从投融资角度对现金流与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及股利支付行为间的关系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詹森(Jensen)的自由现金流理论,以及梅耶斯(Myers)、麦吉拉夫(Majluf)的啄食顺序理论;四是以尤金·法玛(Eugen Fama)、詹森(Jensen)等人为代表,从信息有用性视角考察了现金流信息对外部市场有效性影响,提出了具有开创性的有效性市场假设理论。国内学者关于现金流的研究多偏重于其在企业实践管理中的应用。陈志斌和韩飞畴(2002)从战略管理和战术管理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了企业如何实现对现金流的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结构等方面的有效管理,以及如何通过流程的改造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和效益。

  2.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侧重点不尽相同。以Santomero(2000)为代表的研究从银行等金融中介出发,认为供应链与金融中介服务的结合使得金融中介能够通过降低成本或者拓展服务品种等途径获得巨大的增值空间;Michael Lamoureux(2008)则强调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对资金的成本和可得性系统优化的过程;Aberdeen(2007)认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关注嵌入供应链的融资成本和结算成本,并构造出供应链成本流程的优化方案。国内学者中夏泰凤(2011)则通过构建数理模型,从模式收益分析、弱化信息不对称、降低信贷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等方面阐述了供应链金融在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问题上所具有的优势,并以此框架为蓝本提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金融仓储服务模式。

  3. 关于供应链金融与现金流管理关系的研究。

  有关供应链金融与现金流管理关系的研究,Gonzalo Guillen等(2006)提出,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够通过对企业的运作、现金流融通与管理的作用以增加整体收益。该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Wesley S. Randall和M. Theodore Farris II(2009)基于案例演示的研究,表明强化的供应链金融管理能够通过现金流量和共享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以减少财务成本的供应链。国内学者冉辉(2009)认为供应链金融与现金流管理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全流程的供应链融资在满足不同企业多样化需求同时,更有助于企业物流和现金流的高效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融资业务的良性循环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循环。

  4. 国际国内研究现状的总结。

  从上述文献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供应链金融、现金流管理方面的研究已认识到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已经离不开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以及现金流的有效管理,并从企业及银行等不同角度讨论了具体的应用模式和管理方法。然而以往学者特别是国内学者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多是孤立的看待供应链金融与现金流量管理,在对供应链金融基础上的现金流管理的研究还不充分和深入。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于供应链金融基础上的现金流管理的研究以弥补上述不足,为供应链金融以及相关现金流管理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三、模式梳理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企业现金流管理的模式梳理

  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处于上游的企业将赊销过程中产生的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而获得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对象是那些在商品销售阶段存在资金短缺的企业,这些企业资信水平通常不高,因而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传统授信渠道获得贷款。而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通过对核心企业的债权的转让,银行因获得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担保物而降低了信贷风险,也就愿意提供短期信贷给企业,这样一来企业面临的资金缺口就可以得到弥补。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避免了上游企业因应收账款未收产生资金占用,提高其现金流的管理效率,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和价值最大化进程。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各参与主体,包括债权企业(上游企业)、债务企业(下游企业)及银行间联接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债务企业以对下游企业应收账款的债权作为抵押物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了授信;上游企业向银行等及金融机构还款的资金来源是应收账款的变现,因而当上游企业在还款方面出现问题时,下游企业需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这部分损失承担责任,在整个体系中扮演反担保人的角色;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着借款人及下游企业作为双重还款保障,其最大的坏账风险不再是传统授信业务中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而是下游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和盈利能力,换而言之,也就是整个供应链体系的竞争力。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企业对于现金流的管理需要从整个供应链角度考虑应收账款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上游企业在赊销过程中,需要考虑下游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及往来关系,关注对于其对下游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债权能否作为抵押通过这一融资模式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短期信贷。同时,通过这一融资模式获得信贷的上游企业要提前做好信贷偿还的资金准备,以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才能更好的维持与下游核心企业的关系。下游核心企业同样需要关于应收账款因素对于现金流的管理的影响,避免因上游企业不能及时偿还信贷被银行等金融机构追索责任,而给企业现金流造成冲击。

  2. 保兑仓融资模式。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融资模式,是指在销售方(上游核心企业)同意回购的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担保,在取得提货权前提下,向下游企业授信的业务模式。这一融资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需要向销售商垫付账款,同时又存在资金短缺的下游企业。在该模式下,下游企业通过支付预付账款的形式从上游大企业购买原材料,然后将原料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并逐笔缴纳保证金分批提取原材料。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按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负责质押物的监管和运输工作。

  在保兑仓融资模式下,下游企业通过核心企业的回购担保获得了信用增级,提升了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分批付款的模式也减轻了下游企业因订货而面临的巨大资金压力。上游核心企业也能够从这一模式下获得诸如提高销量、扩展市场、降低存货占用成本等好处。同时,物流企业通过参与这一模式可以扩展其业务范围增加收益。因而,在保兑仓融资模式下,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扩大客户资源增加收益,其他几个参与主体也能从中各取所需,获得好处。

  在保兑仓融资模式下,企业对于现金流的管理需要从整个供应链角度考虑存货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上游生产企业应当从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出发,通过增强经销商的销售能力加速存货的周转,降低存货对于资金的占用。这样一方面避免了过多依赖于银行信贷,降低资金成本;同时,应收账款的减少也将保障的资金的回笼。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则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融资便利盘活现金流,集中订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易获得银行信贷解决资金短缺;另外,对于销售存在季节性差异的产品,可以通过反季订货,在避免旺季资金紧张的同时可以提高企业利润。

  3. 融通仓融资模式。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融通仓融资模式,是指生产企业以流动资产作为质押存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以此作为担保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短期信贷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大量存货或半成品的企业。在供应链的背景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担保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因而生产企业能够以流动资产作为质押品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以避免生产中断的窘境。在这一融资模式中,第三方物流公司扮演着融资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相互融通中介的重要角色,负责存货存储、价值评估和监管等职责。

  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融通仓融资在使企业获得短期信贷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减少了存货对于现金流的挤压,实现资金的周转和产品的再生产,提高现金流管理的效率。此外,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赢得了客户资源,扩大的经营规模能够使得仓库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和配置,这将进一步增加其经营利润。融通仓融资模式下,企业对于现金流的管理要立足于资金流与物流相互拉动、盘活这一核心理念。企业(特别是对于产品附加值大、发货频率高的企业)在协调管理好融资、流通、仓储三者关系下,能加速货物的流动、减少资金占用成本、提高营运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增加整个供应链竞争力。

  四、优化对策探讨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企业现金流管理的优化对策探讨

  1. 转变各参与主体思维,形成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

  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应当认识到,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各方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而,供应链金融业务下的各参与主体首先要转变过去单一主体的经营思维,学会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去思考和寻求解决现金流缺口、提高现金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办法。各参与主体中,核心企业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受到过去传统经营理念和文化的影响,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可能认为供应链金融业务下,企业往往需要为其他企业提供偿债担保,这无疑会增加自身的风险和责任,因此核心企业对于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意愿并不强烈。这种保守和不积极的心态正是基于单一经营主体角度,忽视了当下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步转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一环,仅通过自身努力孤军奋战已经很难取得竞争优势;相反,依托于供应链体系,核心企业以身作则盘活整个体系,其自身必将能从整个供应链的优化提升中获得巨大收益。其次,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在理解应用供应链融资业务,成为直接受益者同时,应当认识到环环相扣的业务模式下,只有规范化的经营和管理才能赢得核心大企业的信任,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从供应链服务者角度出发开展业务,并积极拓展新模式才能赢得客户和市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经营理念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仓储运输业务,而应当寻求与企业及银行等主体合作拓展诸如估值、担保、监督等业务。

  2. 构建供应链金融下规范化的现金流管理体系。

  尽管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引入的时间较短、各参与主体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基于这一模式下的现金流管理缺乏规范性,因而导致了企业对于现金流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并不理想。专业化、规范化的现金流管理体系的构建无疑将为上述问题的解决以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而这一规范化体系构建需要建立在各参与主体积极协作的基础上。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可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为现金流管理体系的逐步规范化起到牵头引导作用;核心大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系统化的改进方案,在完善自身管理体系的同时督促其他企业积极整改;供应链上各企业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的问题以及核心企业的整改意见,需要积极配合,结合自身实际规范企业现金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协助供应链金融下现金流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化进程。即按照银行金融机构牵头、核心大企业主导、其他企业积极配合、第三方物流企业协助的思路构建规范化的供应链金融下的现金流管理体系。

  3. 做好控制措施,共同防范风险。

  供应链金融改变了过去单一主体的信贷融资模式,会涉及上下游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多个主体。而较多的参与主体及较长的信贷链条无疑会使得传统业务中即存在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会进一步被放大,一旦其中的一环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因此,对于供应链金融下的现金流管理的风险防范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核心企业以及其他企业首先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企业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切实贯彻到日常经营管理实践中去,以降低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然而,单个主体的风险控制措施是无法应对整个供应链体系的风险。企业在做好自身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与其他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物流公司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优化风险控制流程和措施以提高风险防范工作的效益和效果;第三方物流公司需要积极配合银行等金融机构,严格执行质押物的验收、价值评估、监控等工作;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从供应链营运状况、交易质量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信贷风险、严把准入机制,避免不合理的业务给自身及供应链其他主体造成负面冲击。

  4. 政府主导,建立供应链金融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供应链金融下的现金流的管理自然离不开信息化工作的支持。供应链金融业务下,各主体紧密关联、业务环环相扣,经营管理活动越是一体化越需要及时相关的高质量信息。然而,目前各主体信息标准不统一、配备设施不完善、协调能力差等问题的存在,却严重制约了各主体的决策效率和效果。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一个集成的现代化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的建立,但考虑到平台的研发建立成本高、风险大,单凭企业难以实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破解离不开政府和政策的支持,相关部门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积极寻求高校、科研机构的帮助,提供资金支持,开发出适合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于这一现代化平台,供应链上的各参与主体能够及时实现信息共享,这无疑将有效促进整个供应链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梳理与现金流管理优化分析】相关文章:

1.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梳理与现金流管理解析

2.供应链的管理与优化

3.企业采购管理供应链优化分析

4.企业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

5.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

6.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优化

7.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优化对策分析

8.最新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及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