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制作 百文网手机站

纪录片《沙与海》分析

时间:2022-03-28 15:08:20 编导制作 我要投稿

纪录片《沙与海》分析

  《沙与海》是由康健宁、高国栋联合执导的纪录电影,于1990年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记录了分别生活在沙漠里的游牧人家刘泽远和大海上的渔民刘丕成两家人栖身的地域环境和各自不同的生活。下面是纪录片《沙与海》分析,快来看看吧!

  空旷辽远的大漠和茫茫大海中的孤岛,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极端,但是艺术这双神奇的大手却把他们紧密相连,在艺术家眼中,沙是固体的海,蕴含着大海的辽阔,海是流动的沙,凝聚着沙漠的雄浑。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类型下有着淳朴奋斗的人们,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顽强地生活着,世世代代谱写着生命的赞歌。

  纪录片简介

  纪录片《沙与海》是康健宁和高国栋共同完成的作品,他们分别选取了内蒙古沙漠中刘泽远一家和辽宁一个孤岛上刘丕成一家进行拍摄,通过他们生活状况的对比,反映了他们在恶劣环境之下顽强的生存意志。作品开头,在大漠黄昏中牵着骆驼缓缓走来的牧民刘泽远,在海浪翻腾下紧握渔船罗盘的渔民刘丕成,二人依次以能够显示身份的影像入画,之后分别定格。刘泽远的生活围绕羊、骆驼和草场,他们一家生活艰难但欢欣,但子女们的憋闷与孤单正是刘泽远这种生存状态所独有的内心景象、情感景象。刘丕成对自己家业的不满,对家业继承的担忧正反映出这类家业较发达的劳动者的内心空间和情感诉求。两个人的故事都是建立家业的故事。

  影像的背后——父子打枣

  片子中有一个很有特点的段落——刘泽远父子打枣,广阔的沙漠中两个小小的人影走向两棵孤独仅存的枣树,这幅画面产生了很强烈的悲情,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人显得那么渺小,而在几近死寂的沙漠中,孤独的生命仍然顽强地活着,再有,那双在沙子中捡沙枣的老手的特写镜头,由于时间的持续,逐渐使人产生联想,老人似乎永远在沙漠中寻找着生活的希望,尽管它的果实是那么微不足道。父子俩打沙枣的行为和孤独的人、树以及广阔的沙漠与天空构成的对比,难免给人两种感觉,一是劳作的艰难,一是追求生存的渴望与悲壮。

  意象的境界

  将现实的外在之物化作一种可感受、可领悟的精神境界,是审美认知过程的基本模式。在纪录片创作中,将景物、将现实、将历史投入作者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经验,这是摆脱单纯追求生活实录,而使影像超越现实以获得美感意蕴的要点所在,人们凭借自己的体验去领悟被画面的强化了的“意”的内涵,使得景物画面即产生造型的感染力,又又富有象征的意蕴。

  依旧是刘泽远父子打枣的的例子:

  直接意义 内涵意义 美学意义

  沙漠中的两棵枣树 壮阔荒蛮中的生命 孤独悲怆的感受(景别)

  两个人向枣树走去 人与自然地对立

  打枣 生存的劳作 生存艰辛的感慨(行为)

  一个老人的脸 岁月的痕迹

  枯老的手在沙中捡枣 永远淘不完的希望

  生命意识的震撼(长度)

  根据上面所示可以看到,沙漠中的树,因它的大远景的画面构成的冲击力使人产生孤独的悲怆感;捡沙枣,也是因为超出一般忍受限度的时间持续,使人脱离只是一个简单动作的认知,而去想象其象外之意,从而产生震撼。这时,由于影像的表意作用,是一个客体的审美价值以感性的特有形式彰显出来,并且引导了主体的审美体验。

  音乐的恰到好处——以父子打枣为例

  音乐与解说、画面的关系看,在第二段解说的后半部加入的现场声,而在解说结束以后,音乐渐起,音乐与现场声并行,然后现场声渐弱、音乐渐强,而在音乐渐起时,画面已由原来的全景转向了特写。当镜头由毛毯上红枣摇至沙地上红枣最后到刘捡枣,音乐达到高潮。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镜头在这一段落的画面当中是个极其醒目的亮点,音乐在这里也予以了强化,解说词在这里却退出了。究其原因,在于通过音乐与画面已经把观众的情绪调动了起来,特别是音乐,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不需要解说词再来画蛇添足。因而,解说词在这里适时地退出,把声音的空间留给音乐去表现,体现的是一种音乐与解说、与画面的有机配合。

  艺术化审美

  《沙与海》中有一段采访牧民大女儿的镜头,问她对婚姻的看法,她说结婚是为了来开这里,之后有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这是一段现实性很强的内容,但从她的语言和沉默时手无意识的动作中,可以使人感到她内心复杂的情感波澜。这时影片中出现了一个长长地镜头:一个小女孩独自在沙丘上玩耍、行走,女孩清纯可爱,她先是把自己的鞋顺着沙丘滑下去,鞋过之处留下两行长长地印记,接着女孩自己也顺着沙丘滑下去,她的身后是一条更宽的印记,镜头拉开成大远景,女孩慢慢融入黄沙中。这是一个脱离了前面写实情境的镜头,但在这里却是对前面内容的一种情绪延伸,它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既可以被视为女青年对童年的`美好记忆,又可以被视为对未来的憧憬,也可以作为生命轮回生生不息的象征。这里没有语言而境界自出。

  突发的灵感

  《沙与海》的作者曾经谈到过,有一次,他在拍摄间歇时突然看到一个景象,在一个沙丘上有一棵孤零零的树,一个小女孩在沙丘上走着,在一片黄色中,小女孩的红衣服格外显眼,他马上拿起摄像机去拍这个小女孩,小女孩在沙丘中走了很长一段路,然后头冲下向下滑,一直融进黄沙里。这显然是小女孩在玩耍,当时他拍下后,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镜头有什么用,但是节目中,他把这个镜头安排在一个牧民大女儿的讲话后面,创造了一个为人称道的情绪意境。

  蒙太奇手法

  《沙与海》的创作者有着明确的蒙太奇意识。不管是牧民刘泽远还是渔民刘丕成,也不管两家人的具体生活有多大差异,创作者紧紧抓住他们的共同点来结构作品,这就是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那种顽强的生存意志、那种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在《沙与海》中,有一段对两家女儿的同期声采访,这一段采访典型地体现了平行蒙太奇的结构思维。先是对刘丕成女儿的采访,通过她的爱好、她对婚姻的看法,展示出一个渔家少女极其健康的人生态度。尤其是她对婚姻的看法,语言质朴却又出人意表,她不把金钱作为选择对象的标准,认为有钱人太狂,而愿意找一个海上的平常人家,不说有钱也不是太穷那样的。这样的择偶观,既有少女的矜持又有大海的坦荡,而通过一个少女之口不经意地说出来,显得质朴自然。接下来是对刘泽远女儿的采访。因为问及了爱隋这样敏感的话题,她显得有些羞涩,通过大笑而予以回避。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之下,她低着头进行了回答,而在记者问她想不想离开这个家时,她陷入了沉默,从而把一位少女对家的复杂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解说词引导观众情感

  《沙与海》中的解说词虽然很多是客观的描述,但也不缺乏创作者自身的观点。其实,无论是客观描述,还是主观立场,它都会引导着观众的情感,让观众在娓娓叙述的解说词中与创作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在讲到刘丕成的家业时,有这么一段解说词:“钱挣得多说明这条路通,总不能放着路不走,把已经到手的家业毁了,虽然各种事情压得人喘不过气,可越是这样越停不下步子,就像被海水推着走一样。”虽然解说的是刘丕成自己的生活感受,但就在这解说词中,让观众有了对其生活境况的一种了解,从而体会到刘丕成生活的艰辛。

  解说词扩展影片意蕴

  创作者的一些主观评述,在引导着观众情感的同时,对影片意蕴的扩展也有着强大的作用。因为创作者的主观评述往往都是精练且富含哲理的思想概括。专题片中最有概括性的主观评述,创作者一般会放在影片结尾,让观众在与创作者产生共鸣的层次上更加对影片的思想主题有进一步的深思和回味。《沙与海》中创作者所说:“然而无论是沙漠的刘泽远还是海洋的刘丕成,他们在建立家业的时候都经历了曲曲折折,无论是穷还是富,他们同样做出了努力。有一点他们相信,人生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沙与海》中,并没有过多的煽情成分,而侧重于冷静、客观的纪录,表现他们日常的生活状况,在这种冷静的纪录之中,作品有了真实性,也具有感人的力量。

  《沙与海》分析

  《沙与海》是由高国栋与康建宁合导而成。为我们展示了牧民刘泽远和渔民刘不成他们两家生活的环境生活状况。导演通过平淡的男声与现实的画面,把他们两家的生活的辛苦和坚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还巧妙地通过这两家人的典型来折射出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

  自然而又平实的解说词是影片的一大特色,使纪录片《沙与海》具有完整的叙述能力。温柔的男声与两家的环境得到画面相结合,既增加了影片的亲和力又是观众更容易看懂。同时在记者问问题的时候。它能对片中的画面和回答的无声进行整合,使时间能以一种更为顺畅的方式表现给观众,其次他还有助于观众了解片中的内容。让影片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大量的特写镜头使影片增色不少,在拍摄刘泽远家时,出现了两次打水的镜头,刘泽远是个牧民,生活在金灿灿的沙土之中,每年都会有长时间的旱灾:镜头拍摄在打水的地方停留好几秒,使观众对这里的环境进行丰富的想象,使观众了解这个环境的艰苦。在与刘泽远的女儿进行采访时,身穿红色衣服的她被问的满脸不好意思,当问她有对象没?对象是哪人?什么时候结婚呐?她都抿着嘴把头低下不好意思的笑笑特写镜头的恰到好处使影片更具感染力

  影片运用了双线交叉的结构,使用对比的方法,向我们展现了居住在孤岛上的渔民刘不成一家和生活在沙漠地带的牧民刘泽远一家的生活状态,表现了环境不同从而产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在自然条件很艰苦的情况下生活,他们都有一种被生活所迫的无奈和艰辛。他们不仅代表个人或家庭,更代表渔民或牧民这两个不同的群体,甚至可以说代表老百姓。影片起到了以点盖面的效果。

  影片的配乐很有特色,且使用得当。一般在展现自然环境和人们劳作时使用配乐,而对人物采访或特写时为其原声。比如在刘泽远一家看骆驼并给它喂水的过程与刘泽远的小女儿在沙漠上奔跑玩耍的过程使用配乐更好的营造出一种气氛,增强画面的心理氛围,深化主题。

  一东一西,一沙一海,一贫一富,两户人家都在为生存奔波着,揭示了共同的生存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