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 百分网手机站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工薪酬知识点

时间:2017-07-03 08:02:24 注册会计师 我要投稿

2017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工薪酬知识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职工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工薪酬知识点,欢迎阅读。

  一、职工和职工薪酬的范围及分类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职工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提示】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属于辞退福利范畴。

  短期薪酬

  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职工带薪缺勤

  7.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8.非货币性福利

  9.其他短期薪酬

  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属于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除外。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职工福利计划。

  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务合同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辞退福利主要包括:

  1.在职工劳动关系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2.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利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二、短期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货币性短期薪酬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在建工程(基建人员)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研发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等

  带薪缺勤

  带薪缺勤应当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两类。

  (一)累积带薪缺勤

  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教材例13-2】乙公司共有1 000名职工,从2×15年1月1日起,该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该制度规定,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5个工作日带薪年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日历年度,超过1年未使用的权利作废,不能在职工离开公司时获得现金支付;职工休年休假是以后进先出为基础,即首先从当年可享受的权利中扣除,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年休假余额中扣除;职工离开公司时,公司对职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年休假不支付现金。

  2×15年12月31日,每个职工当年平均未使用带薪年休假为2天。根据过去的经验并预期该经验将继续适用,乙公司预计2×16年有950名职工将享受不超过5天的带薪年休假,剩余50名职工每人将平均享受6天半年休假,假定这50名职工全部为总部各部门经理,该公司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为300元。

  分析:乙公司在2×15年12月31应当预计由于职工累积未使用的带薪年休假权利而导致预期将支付的工资负债,即相当于75天(50×1.5天)的年休假工资22 500 (75×300)元,并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22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22 500

  2×16年,如果50名职工均未使用带薪年休假,则冲回上年度确认的费用;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22 500

  贷:管理费用                 22 500

  2×16年,如果50名职工均享受了累积未使用的带薪年休假,则2×16年确认的工资费用应扣除上年度已确认的累计带薪费用

  (二)非累积带薪缺勤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

  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属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教材例13-3】丙公司有一项利润分享计划,要求丙公司将其至2×15年12月31日止会计年度的税前利润的指定比例支付给在2×15年7月1日至2×16年6月30日为丙公司提供服务的职工。该奖金于2×16年6月30日支付。2×15年12月31日止财务年度的税前利润为1 000万元人民币。如果丙公司在2×15年7月1日至2×16年6月30日期间没有职工离职,则当年的利润分享支付总额为税前利润的3%。丙公司估计职工离职将使支付额降低至税前利润的2.5% (其中,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享有1%,总部管理人员享有1.5%),不考虑个人所得税影响。

  分析:尽管支付额是按照截至2×15年12月31日止财务年度的税前利润的3%计量,但是业绩却是基于职工在2×15年7月1日至2×16年6月30日期间提供的服务。

  因此,丙公司在2×15年12月31日应按照税前利润的50%的2.5%确认负债和成本及费用,金额为125 000元(10 000 000×50%×2.5%=125 000)。余下的利润分享金额,连同针对估计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作出的调整额,在2×16年予以确认。

  2×15年12月31日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                 50 000

  管理费用                 7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享计划       125 000

  2×16年6月30日,丙公司的职工离职使其支付的利润分享金额为2×15年度税前利润的2.8%(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享有1.1%,总部管理人员享有1.7%),在2×16年确认余下的利润分享金额,连同针对估计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作出的调整额合计为155 000元(10 000 000×2.8%-125 000=155 000)。其中,计入生产成本的利润分享计划金额60 000元(10 000000×1.1%-50 000)。计入管理费用的利润分享计划金额 95 000 元(10 000 000×1.7%-75 000)。

  2×16年6月30日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                 60 000

  管理费用                 9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享计划       155 000

  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成本计量。

  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应当分别情况处理:

  (一)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1.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1)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将自产产品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以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1)购入时

  借: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将外购商品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或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1.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根据受益对象处理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2.将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根据受益对象处理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其他应付款

  【教材例13-5】2×15年丁公司为总部各部门经理级别以上职工提供自建单位宿舍免费使用,同时为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每人租赁一套住房。该公司总部共有部门经理以上职工60名,每人提供一间单位宿舍免费使用,假定每间单位宿舍每月计提折旧1 000元;该公司共有副总裁以上髙级管理人员10名,公司为其每人租赁一套月租金为10 000元的公寓。该公司每月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6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60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60 000

  贷:累计折旧                 60 000

  借:管理费用                 10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100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100 000

  贷:其他应付款                100 000

  (三)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以提供包含补贴的住房为例)

  1.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职工在购得住房后至少应当提供服务的年限,且如果职工提前离开则应退回部分差价,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在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1)购入住房时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出售住房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待摊费用

  贷:固定资产

  (3)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长期待摊费用

  2.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未规定职工在购得住房后必须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直接计入出售住房当期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三、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设定提存计划

  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内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而应付给设定提存计划的提存金,并作为一项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提示】在设定提存计划下,风险实质上要由职工来承担。在设定受益计划下,风险实质上由企业来承担。

  步骤一: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企业应当通过下列两步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1)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釆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如职工离职率和死亡率)和财务变量(如未来薪金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

  (2)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折现率,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是指企业在不扣除任何计划资产的情况下,为履行当期和以前期间职工服务产生的义务所需的预期未来支付额的现值。

  【教材例13-8】甲企业在2×14年1月1日建立一项福利计划向其未来退休的管理员工提供退休补贴,退休补贴根据工龄有不同的层次,该计划于当日开始实施。该福利计划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假设管理人员退休时企业将每年向其支付退休补贴直至其去世,通常企业应当根据生命周期表对死亡率进行精算(为阐述方便,本例中测算表格中的演算,忽略死亡率),并考虑退休补贴的增长率等因素,将退休后补贴折现到退休时点,然后按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在职工的服务期间进行分配。

  1.期初义务是归属于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2.当期服务成本是归属于当年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3.期末义务是归属于当年和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本例中,假设该职工退休后直至去世前企业将为其支付的累计退休福利在其退休时点的折现额约为6 550元,则该管理人员为企业服务的5年中每年所赚取的当期福利为这一金额的1/5即1 310元。当期服务成本即为归属于当年福利的现值。

  因此,在2×14年,当期服务成本为1 310/1.14。

  其他各年以此类推。

  2×14年末,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当期服务成本)           89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90

  同理,2×15年末,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当期服务成本)           98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80

  借:财务费用                   89

  贷:应付职工薪酬                 89

  以后各年,以此类推。

  步骤二: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当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其中,资产上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

  计划资产包括长期职工福利基金持有的资产以及符合条件的保险单,不包括企业应付但未付给基金的提存金以及由企业发行并由基金持有的任何不可转换的金融工具。

  步骤三: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设定受益计划中应确认的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服务成本+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或损失。

  (1)当期服务成本,是指因职工当期服务导致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增加额。即为归属于当年福利的现值。

  【教材例13-11】承例13-8,当期服务成本如表13-1中所示,当期服务成本是按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计算出的归属于当年的福利的现值。2×15年甲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当期服务成本为980元,2×16年当期服务成本为1 080元,以后各年以此类推。

  (2)过去服务成本,是指设定受益计划修改所导致的与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

  过去服务成本不包括下列各项:

  ①以前假定的薪酬增长金额与实际发生金额之间的差额,对支付以前年度服务产生的福利义务的影响;

  ②企业对支付养老金增长金额具有推定义务的,对可自行决定养老金增加金额的高估和低估;

  ③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精算利得或计划资产回报导致的福利变化的估计;

  ④在没有新的福利或福利改进的情况下,职工达到既定要求之后导致既定福利(即并不取决于未来雇佣的福利)的增加。

  步骤四: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重新计量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在后续期间不应重分类计入损益,但是企业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包括下列部分:

  (1)精算利得和损失

  即由于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之前所计量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产生精算利得和损失的原因包括:企业未能预计的过高或过低的职工流动率、提前退休率、死亡率、过高或过低的薪金、福利的增长以及折现率变化等因素。精算利得或损失不包括因引入、修改、缩减或结算设定受益计划所导致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变动,或者设定受益计划下应付福利的变动。这些变动产生了过去服务成本或结算利得或损失。

  (2)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含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计划资产的回报,指计划资产产生的利息、股利和其他收入,以及计划资产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企业在确定计划资产回报时,应当扣除管理该计划资产的成本以及计划本身的应付税款,但计量设定受益义务时所采用的精算假设所包括的税款除外。管理该计划资产以外的其他管理费用不需从计划资产回报中扣减。

  (3)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提示】注意区分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和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1)计入当期损益金额包括:①当期服务成本;②过去服务成本;③结算利得和损失;④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2)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包括:①精算利得和损失;②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③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四、辞退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辞退福利还包括当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时,对辞退的管理层人员进行补偿的情况。

  一、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应当在以下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1.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

  2.企业确认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同时存在下列情况时,表明企业承担了重组义务:

  (1)有详细、正式的重组计划,包括重组涉及的业务、主要地点、需要补偿的员工人数及其岗位性质、预计重组支出、计划实施时间等;

  (2)该重组计划已对外公告。

  在确认辞退福利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对于分期或分阶段实施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自愿裁减建议,企业应当将整个计划看作是由各单项解除劳动失系计划或自愿裁减建议组成,在每期或每阶段计划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将该期或该阶段计划中由提供辞退福利产生的预计负债予以确认,计入该部分计划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当期管理费用,不能等全部计划都符合确认条件时再予以确认。

  2.对于企业实施的职工内部退休计划,由于这部分职工不再为企业带来经挤利益,企业应当比照辞退福利处理。

  辞退福利的计量因辞退计划中职工有无选择权而有所不同:

  1.对于取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应当根据计划条款规定拟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数量、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等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2.对于自愿接受裁減的建议,因接受裁减的职工数量不确定,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预计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据预计的职工数量和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等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3.企业应当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预期在其确认的年度报告期间期末后12个月内完全支付的,应当适用短期薪酬的相关规定。

  4.对于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间期末后12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应当适用本准则关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有关规定。即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计划,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辞退福利金额。

  由于被辞退的职工不再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因此,对于所有辞退福利,均应当于辞退计划满足负债确认条件的当期一次计入费用(12个月内支付),不计入资产成本。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五、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以外的其他所有职工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包括以下各项(假设预计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末以后12个月内不会全部结算):长期带薪缺勤,如其他长期服务福利、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和长期奖金计划,以及递延酬劳等。

  企业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应当按照设定提存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符合设定受益计划条件的,企业应当按照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确认和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在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下列组成部分:

  1.服务成本。

  2.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3.重新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

  为了简化相关会计处理,上述项目的总净额应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教材例13-17】2×15年初甲企业为其管理人员设立了一项递延奖金计划:将当年利润的5%提成作为奖金,但要两年后即2×16年末才向仍然在职的员工分发。假设2×15年当年利润为1亿元,且该计划条款中明确规定:员工必须在这两年内持续为公司服务,如果提前离开将拿不到奖金。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步骤一: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按照同久期同币种的国债收益率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假设不考虑死亡率和离职率等因素,2×15年初预计两年后企业为此计划的现金流支出为500万元,按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归属于2×15年的福利为500/2=250(万元),选取同久期同币种的国债收益率作为折现率(5%)进行折现,则2×15年的当期服务成本为250/(1+5%) =2 380 952(元)。假定2×15年末折现率变为3%,则2×15年末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即设定受益计划负债为250/(1+3%)=2 427 184 (元)。

  步骤二:核实设定受益计划有无计划资产,假设在本例中,该项设定受益计划没有计划资产,2×15年末的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即设定受益计划负债为2 427 184元。 

  步骤三: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如步骤一所示,本例中发生利润从而导致负债的当年,即2×15年的当期服务成本为2 380 952元。由于期初负债为0, 2×15年末,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的利息费用为0。

  步骤四:确定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包括精算利得或损失、计划资产回报和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三个部分,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假设本例中没有计划资产,因此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仅包栝精算利得或损失。

  由步骤一可知,2×15年末的精算损失为46 232元。

  2×15年末,上述递延奖金计划的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当期服务成本        2 380 952

  ——精算损失           46 232

  贷:应付职工薪酬——递延奖金计划      2 427 184

  同理,2×16年末,假设折现率仍为3%,甲企业当期服务成本为250万元,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的利息费用=2 427 184×3%=72 816(元)。

  则甲企业2×16年末的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2 500 000

  财务费用                 72 816

  贷:应付职工薪酬——递延奖金计划      2 572 816

  实际支付该项递延奖金时,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递延奖金计划      5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