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的草根励志人物故事

时间:2023-11-17 10:42:34 秀雯 励志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无畏的草根励志人物故事

  在创业的路上从来都充满着惊险,那能会一帆风顺,我和大家一样,有着不断折腾的精神,所以我选择了创业。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无畏的草根励志人物故事!

无畏的草根励志人物故事

  无畏的草根励志人物故事 1

  打工仔养鸡创业十年欲造大品牌

  他16岁外出打工,从事餐饮服务行业,虽说辛苦,但也不至于风吹日晒。打工时,他认为打工不能长久,遂产生创业想法。在广东某鸡场打工的第一天,他吃了有史以来最难吃,但吃得最饱的一顿饭。尽管条件艰苦,一想到自己的选择,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创业十年来,他带领上百户村民搞乌骨鸡养殖,村民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收。在看到乌骨鸡批发的抗风险能力低时,他开始想到走品牌的路线。“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抗风险能力,让村民持续增收。”目前,他已经在成都“探路”,未来两年将基本实现品牌化的道路。

  说起创业,他总是显得非常热血,他有说不完的话,有诉不完的情。在他看来,创业是一件能让他激动的事情。他说,创业不仅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还能带动周边的乡亲致富,这就是令他热血沸腾的事情。

  他就是高县庆符镇百通村村民李丛江。

  打工少年与鸡结缘

  2001年,16岁的李丛江外出打工,在成都温江一家农家乐从事餐饮服务。农家乐的生意不错,一道名为“叫花鸡”的招牌菜点单率非常高,“鸡的价值原来这么高?”这个印象逐渐进入了李丛江的脑海。两年后,他又到广东清远从事餐饮服务。

  “外出打工的人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知道回家后能做什么。”李丛江说,他和身边的务工人员交流发现,只要家乡有机会,他们都愿意回家,但是非常多人不知道回家后自己能做什么。不到20岁的李丛江心想,那些四十多岁务工者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他想要改变这个现象,就只有选择一条未知的路。

  许是机缘巧合,许是命运安排。李丛江想到的第一个项目是养猪,他有一个同事是清远当地人,同事的亲戚养猪的效益还不错。某天,两人跑到书店,选购两本养殖的书籍,一本是养猪,一本是养鸡。“没想到养猪那本书没看进去,倒把养鸡的书看进去了。”李丛江说,看了书后就热血沸腾,书上都是成功的例子,他想自己也会非常快成功的。

  说干就干,三天后李丛江就办理了辞职,在亲戚的介绍下去一家养鸡场打工。广东是我国肉鸡养殖的主产区 ,而当地的清远鸡更是闻名全国的鸡种,深受港澳消费者的欢迎。这些信息对于李丛江而言,无疑是兴奋的。但是,他的'兴奋非常快被舟车劳顿消磨了。

  “从清远县过去,要坐三个多小时的车,再转车。”李丛江说,到了养殖场老板的家里,他吃了一顿目前为止,最难以下咽,却吃得最饱的饭。原来,那里饮食条件非常差,在李丛江看来,那是在老家连猪也许都会嫌弃的伙食。

  “我差点眼泪就流出来了,但是强忍住了。”李丛江说,他一想到这是自己的选择,就咬牙坚持了下来,尽管饭菜难以下咽,他也强逼自己吃了三大碗,算是为自己即将开始的艰苦生活打基础。饭后,李丛江被带到养殖场,开始了他新的打工生活。

  回乡带领村民致富

  2005年,李丛江回到家乡,看到自己家乡已有了几家小型的养殖场,但他们都是在自己房屋内饲养,饲养方式还比较传统。于是,他的创业路开始了,他用了2500元养了100只鸡,虽然都成活了,却因为品种的原因没有赚到钱。“其实在打工期间,非常多实用的技术并没有学到。”李丛江说,虽然当时老板对他能吃苦、善学习的精神非常满意,但是非常多技术并没有交给他,担心他学成后就另立门户了。几年鸡场的打工生涯,对于李丛江而言,就是开阔了眼见,对养鸡的基本套路,以及鸡场建设有了一定了解。

  经过选品种的失败后,李丛江仔细分析发现,虽目前没有挣到钱,但实际上干这一行是非常前途的,他暗暗给自己加油打气。第二批,他购买了500只当地的乌骨鸡,进行竹林饲养,深受城里人喜爱。四个月后,果然赚到了6000多元,这比当时在外地打工要强多了,更加增加了他对养鸡的信心。

  李丛江有个特点,善于思考接下来如何走。当养鸡挣到钱后,他就在想,如果只养殖五六斤的大鸡,肯定会因为它的养殖周期长(5个月)积压资金多而周转不过来,怎样才能摆脱这个瓶颈呢?他从信用社贷款了5000元,只能暂时解决资金的困难,但是,这对以后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从发展思路上想方法。

  后来,他调查发现,非常多农民想养鸡,苦于孵化技术不到位,而导致养鸡的成活率不高。于是他想,何不把刚孵出的小鸡养大点,然后卖给想养鸡的农户呢?这样时间又短,见效又快,资金周转也快,风险又小,而且还可以带动农户养鸡的积极性,从而带动该村的经济发展。

  金渔村村主任李兴友说,李丛江创办养殖场获得成功后,周围村民渐渐上门来请教技术。他都耐心地将养鸡技术传授给村民,对缺乏养殖资金的村民主动提供脱温鸡苗,并精心指导饲养技术,帮助村民逐步走上脱贫路。来自落润乡的养殖户潘厅洪说,李丛江不仅卖小鸡苗给他,还教他怎么喂,年初他买了100只小鸡,前几天把成品鸡卖了,赚了好几千元。“今天来多买点鸡苗,喂到过年的时候准能卖个好价钱。”

  “探路者”欲造品牌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李丛江以自己近十年的养殖技术经验为基础,带头成立了高县三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承包了位于庆符镇金鱼村150亩茶山作为养殖基地,年出商品鸡2万只,带领其他合作社成员出栏3万余只,实现销售额400余万元,商品鸡主要销售成都、重庆、昆明等地方。

  “虽然每年的出栏量在递增,价钱上不去的话,抗风险能力就低。”李丛江说,在2013年以前,他和村民主要是靠批发销售,量大价低,虽然销量一直非常好,但是李丛江担心的是变化莫测的市场因素,一旦市场有变,村民们就挣不到钱了。

  2013年,李丛江在成都开设了第一家“粮辛生态鸟骨鸡专卖店”并注册了“粮辛土鸡”商标。他的想法是,通过自己在成都市场的发展进行“探路”,看看能否走出一条品牌路线。以往批发价18元/斤左右的乌骨鸡,在成都的售价是28-48元/斤不等,在附加值上提高了不少。“成都这边的市民还是非常接受这个价格,销量不错。”李丛江说,2014年在成都的总销售额约80万元。

  “我前期作为‘探路者’,一旦品牌成熟,就可以和村民合作,让他们挣更多的钱了。”李丛江说,现在他要多条腿走路,一来是继续搞批发销售,二来则是做好品牌营销,争取在两年之内让“粮辛土鸡”的品牌在成都打响,他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将他的养鸡事业不断做大做强。打出自己的品牌,带动更多的村民来进行土鸡养殖,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无畏的草根励志人物故事 2

  盘龙街道长安社区的90后小伙佘军,毅然放弃在江浙一带打工挣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在看是平常的田间地头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放弃高薪,毅然返乡创业

  当同龄人还在学校享受最幸福的读书时光,佘军初中毕业就在朋友的带领下外出打工,成为了成千上万的打工族中的一员。由于年轻,手脚娴熟,非常快,佘军就在浙江一家200多工人的鞋厂站住了脚,每月领到了近万元的工资。在外打工的生活,一切都是那样按部就班,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会莫名的望着家乡的方向发呆。“在外面挣钱再多也是给别人打工,感觉心里始终在漂泊,我就想自己干,活出自己的精彩。”佘军介绍说,每逢休息,他就有前往人流多的市场观察,了解当地人的生意之道。“我是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考察,平菇菌有别于一般蔬菜,种植人相对较少,感觉老家距离新县城近,区位优势明显。”一切准备就绪,佘军回乡种菇的念头越来越强烈。2012年春节前夕,归心似箭的他带着妻子回到了土生土长的柳桥村,通过实地调查,他改变在自己老家办厂的想法,决定在距离新城更近的长安社区租地发展。仅仅两年多时间,佘军最初的`梦想开始暂露头角。在距离长安社区不远的乡村道路路上,放眼望去,一处坐落在田野中间的蘑菇厂房格外惹眼醒目,这里正悄然孕育着一位90后的创业梦想。

  面对失败,取经攻克难题

  记者见到佘军时,他正和工人一起为新的一批菌袋灌菌种,从他娴熟的手法上看,非常难想象他就是远近闻名的“平菇达人”, 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创业之难不言而喻。但他凭着90后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第一步往往是艰难的迈出,尽管佘军当初购买了大量菌类种植书籍,进行了学习了解,但还是遭遇了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第一个月种出来的那批平菇有的长了绿霉,有的长了灰斑霉,什么霉都有,基本全部坏掉。”佘军说,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经验,第一次菌种培育出现了菌丝体发育不成熟,导致无法出“菇”。说起当初佘军的经历,村民伍建更是记忆犹新:“当扔出来没有用的菌袋就用两千多袋,汽车就要拉好几车,损失上万元,我们就以为他年轻肯定不会再做了”。 刚开始投产就出现了问题,这对于90后的佘军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当初就不太看好的妻子也始了思想动摇。佘军的妻子曹德兰说:“在外面的工资也高、家里面又操心、又劳累,种植风险大,继续做下去感觉会越亏越多,越陷越深”。此时的佘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冷静分析和琢磨后,佘军告别家人,独自一人前往湖北利川等地,向当地蘑菇种植大户学习种植技术,并将自己菌场的菌袋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分析配料比例,寻找失败的原因。

  “遇到困难就放弃等于彻底失败,当初的理想就只能是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梦想。”经过近一个月与技术员的深入探讨学习,佘军感觉自己充实了不少,心中再次创业的担忧一扫而光,被充足的信心填满。佘军轻松踏上了回家的旅程。看到不言弃的丈夫,妻子曹德兰暗暗打消放弃的念头,和他一起起早贪黑忙碌着。由于系统的掌握了平菇种植技术,加上养护得当,2012年四月,佘军终于迎来了菌种培育的成功。长安社区由于比邻县城,最近几年落户了不少农家乐。面对销售难题,他发挥在外打工获得的经验。采用赠送、免费试吃等多种有别于传统的销售模式,打开自己的销售路径。佘军说,如今菌场已克服了技术和销售等一开始的困难,并在社区的帮助和支持下,现在年收入已超过十五万元。

  帮助乡邻,闲时家门口挣钱

  “菌场让部分闲着的村民有了事干、让许多带小孩的妇女找到了打零工机会。”长安社区主任张济平说道,菌场需要的工人主要是手工活,技术要求相对不高,每天作业时间不长,一年下来,为当地增收了近十万的劳务收入。

  记者了解到,每天在这里工作的工人主要从事蘑菇采摘和装袋工作,强度相当低,工人们几乎都是在不影响自己手头事情的情况下就把钱赚到了。

  “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到老人孩子,真是高兴。”村民的黄阿姨笑呵呵说着。

  临近采访,佘军几次欲言又止。其实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个梦想。随着长安社区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尤其今年“三条”乡村道路的全面贯通,为村里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他希望能够组建一个种植协会,让更多的当地村民参与进来,他来负责向乡亲们免费发放种子和提供技术指导支持,形成产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吸引更多的商户走进长安村,实现上门销售,通过种植蘑菇等产业让乡亲走上致富。说到这里,佘军的脸上乐开了花,仿佛看到了那一天一样。

  无畏的草根励志人物故事 3

  花季离家打拼

  1982年,严振华出生在福建莆田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贫寒的家境让他从小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小的时候,他穿的都是别人家小孩穿过的旧衣裳。他聪明,思想敏捷,上小学一年级时小心灵里就萌生了帮父母挣钱的想法。于是,一年级念完后,他卖掉了课本收到了一无钱。接着,他每天早早起床去检废品,一个月后共卖了6元钱。总共7元钱就成了他第一笔生意的资本。他用这7元钱去批发冰棒外卖,每天大约有2元钱的收入。虽然香甜的冰棒对他产生许多诱惑,但为了让钱再生,他从不舍得吃一根。

  严振华就在边拾废品边卖冰棒中完成了小学的学业,上了初中后,他家里的经济状况仍没有好转。他每天帮助家里做饭,从而练出了一手好厨艺。后来,他的一个亲戚在河南信阳开办加油站正好缺一名厨师,严振华毅然辍学走上了异乡打拼之路。那时,他刚满15岁。加油站共有36个人,厨房工作就他一个人。小小年纪每天必须在早晨5时起床买菜、洗菜、做饭,7时与加油站所有工作人员一起用完餐后,又去买菜做午餐,有时累浑身骨头像散了架似的。人多众口难调,有时还要挨骂,几乎每天都要哭一次。想起这些,他至今仍感到心酸。

  通过厨房的采购,天生聪明的严振华发现了卖香烟的商机。于是,他到市场上去批发香烟按市场价卖员工,每月都能多挣一笔钱。后来,他发现许多到加油站加油的司机也经常要买烟,他便干脆摆了个柜子在加油站卖烟,加上工资,每月收入可达到900多元,使他感到非常开心。

  从打工仔到老板

  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严振华离开河南到了石家庄,他仍然在加油站干他的老本行——“大厨”兼清洁工,每天除厨房外,还要洗车、洗厕所,每天工作时间长达近15个小时,但他从不叫声累。这一待就又是将近5年。十年的沉淀与积累,他渐渐从中学到一套对加油站的经营管理经验。

  2002年,原来他工作过的河南信阳那家加油站因为经营不善面临倒闭,他便从石家庄掉头回到河南。他分析了这家加油站的有相对客户等优势后,对他的亲戚说,给他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会把加油站救活。他的亲戚在无奈之下只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加油站交给他来管理。没想到仅仅40天的时间,他就让濒临倒闭的加油站起死回生,这让他的亲戚不得不刮目相看,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精明强干。

  一年多之后,石家庄的老板也想请他回去挽救即将倒闭的加油站。热心肠的严振华又返回石家庄。两个月后,这家加油站也开始扭亏为盈。于是,他想自己开设一家加油站,但这需要一笔巨额资金。正在发愁之时,早被严振华精明的经营头脑征服的石油供货商陈双应表示愿意出资80万元帮助他建加油站。于是,他的理想成了现实,成了昌福加油站的老板。

  经营也带来风险

  有了自己的加油站,严振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他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除了5个小时睡觉,几乎都在干活。加油站经过一个月的装修,终于开业,并迎来了开门红。他知道,诚信是企业的灵魂,他诚信经营,热情待客,使加油站的生意一天天红火起来,前往昌福加油站加油的.车辆每天都要排成长队。第一年,昌福加油站不仅收回了成本,而且还获得了较为丰厚的利润。在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严振华开始规划扩大企业规模,增开了一家加油站。

  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严振华在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显露出来了。他的两家加油站一度出现营业额大幅下滑的状况,一连串的问题,给了这位踌躇满志的青年一个不小的打击,但他没有退缩,很快他就找到自己的“软肋”。于是,他花一万多元给自己“充电”,到北京培训,从中受益匪浅。也为他以后的成功做了铺垫。后来他又相继融资几百万元在河北省开办了光大石油、金塔石油等8家加油站,他在河北同行中知名度越来越高。

  就在他创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时,风险来了。一个朋友说有一批油愿意让严振华销售,没想到进了货后才发现这批油竟然全部是化工油,这一下子给他带来了近百万元的亏损,同时还让他的声誉大大受损。在沉重的打击面前,他曾经想到了自杀。不过这次的教训,也让他成熟了许多。

  从经商到文化产业

  经过不懈的努力,严振华的事业终于又有了新的生机。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几乎每个月都增加一家加油站开张,目前,由他光大石油销售有限公司控股的加油站已达到15家。扩张速度之快,令同行们钦佩。

  最引人注目的是2014年9月,在国际原油暴跌至60美元时二大石油巨头石油零售价一直保持不变情况下,光大石油居然还果敢地接管了石家庄市体育大街加油站。同时,严振华率先代表民营石油企业的把石油降价了4元8角钱,这个举动引起了整个河北石油界的轰动,也得到了车友的一致好评。

  在加油站经营成功途中,严振华又把创业的触角伸向文化传媒。2006年,他投资成立了大智慧教育集团公司,为回报社会,集团公司联合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员会在石家庄组织了 “财富论坛”、“首届创业河北大型学习论坛”、“创业河北校园行公益演讲会”、“创业大讲堂公益演讲会”等,举办公益演讲会近50场,受益人数超过了2万人,他的演讲给许多创业青年指明了方向。

  2008年,经过申请,严振华的公司成功获取了2009年度至2013年度的世界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赛区申办的承办权,使他的企业产生了从传统生意到文化产业的飞跃。作为民营企业家,严振华在创业途中永远没有感到满足的时候。他表示,今后他还要继续扩大领域,进一步把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

  无畏的草根励志人物故事 4

  城市是一个多么有诱惑力的地方,而我放弃了,我却愿意选择在农村,更重量的一点,我选择的行业养鸡,我个人分析过现在的市场鸡的来源,大部份都是速成鸡,吃起来无味、更别说营养了,根本就没有我们老家的特色的土乌鸡,而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原生态的土鸡,越来越注重健康,如果我把家乡的原生态的土乌鸡卖进这个市场是不是需要量很大呢?虽然市场很乱,但我坚持自己的品质,我相信一定会受到很多的人欢迎。

  所以我的初衷是:一定要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吃上原生态的土乌鸡。

  在城里有着不错工作的我,辞掉工作回家,在没有得到父母同意的情况,我坚持了我自己的事,没有得到父母和亲人的理解,所以前期也没有得到他们的帮助。完全靠着我一个人琢磨。没有经验、没有技术完全就是二楞青。凭着一腔热血,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摸索、不断的碰壁。

  对于养殖行业,最好入门就是养鸡,精通很难,当然失败也不在少数,再说市场并不是想得么景气,而且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看着别人的失败,父母当然就一百个不同意了,别人失败了,我又凭什么不失败呢?如果顺着父母的意思就是去考试一个国家单位有稳定的收入,而且又有面子,为什么要瞎搞这个呢?如果失败了又怎么办呢?父母的担心就这样开始了……

  其实我何尝又不想过我会失败呢?失败的概率很大,但是我和别人唯一的不一样,我就是会用电脑,我可以去找到我想要的答案。而且可以不断的去学习。我想这就是我相对于别人的的优点。(其实这又算得上什么优点呢?只是没有入行前交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罢了。)

  12年我开始正式着手家乡的特色的土乌鸡,从毛色看起来是土鸡,但是肉和乌鸡一样,我们称之为土乌鸡,这种鸡特别的香,也特别的营养,我们这里孕妇必备,坐月子总要吃上那么几只,这种土乌鸡下的鸡蛋,有绿壳鸡蛋和白壳鸡蛋两种,鸡蛋也是那么的香,这是代代相传下来的'特色鸡的品种,只有我们本村人有这样的鸡,各家各户散养了那么几只,市场根本没有这样的鸡苗卖的,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到村里面家家去搜集,只要肯卖,大小一起。就这样的我收集了大小200只土乌鸡,算是自己全部老本了。反正没有技术我先把这些土乌鸡练手吧。等这些鸡下蛋,我再用鸡蛋孵化小鸡,事情就这样进行着,看起来蛮顺利,不过也是小问题不断大的问题没有。到年底的时候我还筛选了一些土乌鸡拿去卖了。

  13年的时候,我的鸡开始发展的多了起来,由于母鸡多了起来,鸡蛋自然多了,再用母鸡孵化就有点慢了,所以我搞来一台孵化器,从各方面考虑我还是买了一台小的,开始自己琢磨孵化器,我第一次用孵化器,当然不敢孵化的太多,我只放100个鸡蛋进去,后面只出几个小鸡,第二次稍微多一点了,第三次才真的把握孵化品用法。能达到出壳80%左右了。算是有点小进步。调整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都是需要经验而不能完全依照理论。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出现了,我的600多只小鸡都3个月了,全部死了,虽然这个数字从现在这个角度不大,这可以意味我的全部家当和付出,遇到这样的情况,比我还操心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看着他们的表情,我更是难受,是我让他们一直担心,父母和亲戚朋友轮着来给我思想工作了,算了吧放弃!去做原来的工作吧,也许那才是发展之路呢!这个时候,你们跟我说这些,我那能听到进去,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当然自己也是很纳闷了,就算找到原因了又能怎么样损失的东西是回不来了,是不是要坚持下去呢?是不是还能坚持下去?最难不是这些损失,而是别的闲言碎语,努力调整好心态,想想自己的初衷,我不是还有老母鸡吗?只是又回到原点而也,再来。

  心态决定一切!

  这个时候父母看到我也只是摇头……

  我的态度非常的坚定,我一定要再试一次,当然我也很乐观了起来了,成功那么那么容易呢?每一个行业都二八原则,想二就先八。有了这次的经验,我的鸡发展更加速度一些了。

  当然事情,并不是因为心态好,就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了,14由于没有快速找到鸡的病情,延迟了治疗,我直接损失了1000多只小鸡。当时地上倒了一大片,鸡基本死完了,当然我蛮着父母我没有把具体的数字告诉他们,我只说几百只。趁父母没有来看的时候,赶紧把这些处理掉,不过有了上次突破了心里难关,现在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这不就是为了下一次买经验。下次不会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就可以了。

  每一次出问题,都会有很多的收获了,养鸡是技术活,每一个细节都得好好的把握了,不然损失就是很多了,在这期间遇到很多的奇葩的问题,并不是一定能找到准确的答案,只是用预防的方法来阻碍事情的发生。几年摸索技术和经验都有了,不过都是花大量时间和金钱买来的,当然对于养鸡这一块不敢说技术非常的牛,但基本东西还是学得很清楚了,可以从鸡棚里听出那些鸡是不是生病了,这些经验是学不来的,只有自己体验。

  15年我终于得到一小点成就,我在网上卖掉了2000只土乌鸡,很多的朋友都是提前交预定的。我养的土乌鸡从小到大,我没有喂一点饲料,我只喂玉米和农作物而且放养在山林里,任其自然长大,别人的鸡只要3多月就出栏了,而我的土乌鸡却要8个多月才能正卖出,而且个头都不大,3斤左右。我认为:品质、安全、健康、营养才是大家的追求,所以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

  今年是第五年了,从鸡到蛋,蛋到鸡,全部是我一个,我现在家里还放着两台孵化,现在每天都在工作,不断的在孵化小鸡,去年留下了1000只种鸡,现在种鸡开始产蛋,预计今年将会有8000以上只土乌鸡可以卖出,自己留下孵化鸡蛋,其它全部在发在网上了,进入城市里的家庭,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成了我的忠实顾客了,也吸引了一些朋友和我一起发展土乌鸡的事业了。算是坚持下来的收获吧。

  我相信:我坚持自己的初衷,坚持自己的土乌鸡的品质,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在我的这几年创业的过程中,我认为很多的事还需要自己去体验,只有尝了滋味,你才会成长的更快,别人的失败和成功都与自己无关,不能对号入座,失败有失败的收获,成功有成功的收获。去做了才能真的了解一个行业的。不要怕付出没有收获,就怕你不敢付出。

  创业就是在不断的试错的过程,不断找出问题,然后解决掉。

【无畏的草根励志人物故事】相关文章:

励志人物故事02-22

励志人物故事03-01

励志人物故事14篇06-08

南京励志哥的人物故事11-30

罗琳的成功等式励志人物故事11-24

刘岩敢想敢做励志人物故事11-23

草根经典语录11-18

史上三个硬汉励志人物故事11-23

张果喜连横合纵励志人物故事11-23

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通用9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