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2-01-26 16:46:30 历史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的历史知识量比较大,但是也不难理解,平时勤看书,熟悉好每个知识点,就能学好这门科目。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人教版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1

  一、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内容:

  (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1992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十四大的主要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2

  (第1课)开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开辟意义:

  (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

  (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

  (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结合课本82页新航路开辟图记忆)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开辟的航路 意义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王室

  欧洲到非洲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王室 欧洲到美洲 发现美洲新大陆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上马车夫——荷兰:

  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地区 基本情况

  亚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争 结果 备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

  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3

  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4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1.宗法色彩更加浓厚

  成王时周公分封的诸侯国数量很多,对这些被封的诸侯,周王称其中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姓的为伯舅、叔舅。相对来说,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

  2.同姓分封,范围扩大

  对照《西周分封示意图》,不难看出同姓的诸侯在燕、鲁等地大有其人,打破了商朝同姓多内服的成例,使周王亲族的势力远达边鄙,扩大了周王的有效管辖范围。

  3.义务更加明确

  例如,诸侯必须定期朝觐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有时,诸侯大国可在周王授意下调动附近的中小诸侯国的军队,共同从事征伐战争。由于大国成为一方之长,所以又称之为方伯,有的方伯还被召入朝廷任职,辅佐周王。

  4.逐级分封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要以大宗的名分继续对自己的宗亲进行分封,这就使周王的势力随着血缘关系的逐级延展,渗透到诸侯国的每一个地区;商代未见如此严密的制度,商王对外服地域的控制力是很有限的。

  5.等级爵位产生

  被分封的诸侯,在爵位上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号,虽然从金文内容上看,尚未有等级差别具体如何不同的'记载,但已经分类定等级是可以确定的。

  6.监国制度出现

  周王为了防范诸侯叛乱,派人作为监官去监视他们。例如周灭商后,周武王令商纣王之子武庚仍居殷故地,管理殷民,同时又分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其周围进行监视,称为“三监"。出土的铜器铭文证实,西周还派有一些监官到其他诸侯国去。这是周王对地方诸侯加强控制的一种重要措施,也是中国古代确立监察制度的先声。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开始了近500年共和国时期。

  2.罗马从建国初期开始平民一直为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与氏族贵族进行长期斗争。结果,平民相继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罗马共和国的社会基础逐渐扩大;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

  3.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进入帝国时代。

  4.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5.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6.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古代历史终结。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古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造纸术

  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火药

  ①唐代发明,唐末用于战争

  ②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指南针

  ①战国时发明司南

  ②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天文学:

  ①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申在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

  ②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③元代郭守敬制成的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简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他编定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数学

  ①春秋战国——出现筹算计算法

  ②东汉——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③西汉——《周髀算经》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

  ④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割圆术,圆周率为3.1416;南朝祖冲之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5

  一、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4.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2.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

  3.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中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4.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耧锄;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

  高中历史知识归纳

  一、石氏星表和浑仪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二、《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三、《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高中历史知识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 ,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 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 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 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

  _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6

  一、书法艺术

  1、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2、书法艺术发展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 《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二、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 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度,雍容华贵

  5、宋代: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

  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风格奇特; 木刻版画、年画等

  7、民间绘画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8、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三、文学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戏之主):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4、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7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

  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总结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性质,内容和评价。

  背景:

  (1)经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已大多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2)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矛盾深刻,纷纷要求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3)政治—诸国争霸,兼并富国强兵的需要;

  (4)理论—法家理论初步形成,要求改革变法加强集权;

  (5)直接—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的策略。目的—富国强兵,争霸天下。

  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内容: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政治上废特权,行军功受爵,废分封,行县制;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社会上令民为拾伍,实行连坐。—全方位地废除了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确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

  评价:

  积极—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使秦国强盛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消极—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不良影响。

  二、封建社会初期治国思想的演变和终结。

  演变:

  法家独尊—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多种学派,其中法家主张改革,法治和中央集权,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被秦国利用来作为治国的主要依据,建立了统一的集权国家秦朝,但法家失于暴政,秦朝二世而亡。汉初用道—秦朝亡于暴政,汉初天下凋敝,西汉采用了黄老无为思想,恢复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但道家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出现了王国问题,威胁西汉统治。

  汉武尊儒—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吸收法家和道家,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汉武帝采纳改造后的儒学为治国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儒家为主(表),法家为辅(里),佐之以道的治国思想形成。

  认识:中国治国思想由儒法道佛组成。儒家有利缓和矛盾维护统治,法家有利加强专制集权,道家恢复经济,佛道麻醉人民。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现代价值。

  (1)春秋创立—孔子提出仁,礼,主张以德治国,主张逐步改良。

  (2)战国发展—孟子仁政,重民,反对苛政,保证农时,宽刑薄税。

  (3)秦朝摧残—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由民间转入地下。

  (4)西汉独尊—董仲舒改造,吸收法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思想。

  (5)宋朝系统—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是为封建纲常辩护。儒学系统化,但也逐渐失去活力。

  (6)明清受批—四书五经僵化了思想,李贽指责批判孔子,揭露道学虚伪;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法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朴素辨证,发展的思想,主张革新。

  (7)近代崩溃—在戊戌变法后开始受到批判,新学的传播,科举的结束都是对儒家的打击;新文化运动中彻底被批判,儒家失去了其主流地位;1949年后儒家受极左思潮影响,被当作封建糟粕完全否定。

  (8)新的曙光—新时期以来,儒学对东南亚,东亚等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代价值—和谐论;统一观;重视德化;重视家庭人伦;民本思想。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8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一、开辟新航路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二)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发现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形成):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经济和贸易联系;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9、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探险家们具有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但掠夺行为给殖民地人们带来灾难。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要点

  “斯大林模式”

  主要表现:㈠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基金);

  ①过程: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结果: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评价功绩:①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

  一、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1)含义: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的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经商和外国商人同中国贸易的政策措施

  (2)目的:

  明朝: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清朝: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3)后果:

  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使中国与世隔绝,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明清之际出现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时间:明清时期

  (2)地点:江南中小工商业市镇等地,发达的手工业部门如纺织业等

  (3)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

  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

  3、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小农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海禁闭关。

  具体分析:(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a、国内市场狭小: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b、资金不足: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政策限制: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d、国际市场丧失: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人教版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归纳09-19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01-26

高中历史知识点全面总结与归纳06-03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08-24

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07-30

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08-26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05-20

三大改造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09-22

高考历史高频基础知识点归纳01-21

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