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2-04-02 16:30:22 历史 我要投稿

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篇1

  1、贞观之治(措施):——唐太宗

  (1)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形成开明的政治思想。

  (2)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3)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

  (4)大兴学校,发展科学。

  (5)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2、女皇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开元之治(措施)——唐玄宗前期

  (1)任用贤相:姚崇,宋璟。

  (2)整顿吏治。

  (3)重视农业生产。

  (4)改进农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

  4、清朝前期为实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采取了哪些措施?

  (1)雍正时,设军机处——标志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2)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及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抗击沙俄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4)对达赖(顺治)班禅(康熙)的册封,及驻藏大臣的设置。(在西藏)

  (5)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在新疆)

  (6)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的领导下,重返祖国。

  5、“闭关锁国”的政策:

  原因: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危机自己的统治,因此,清政府严厉限制对外贸易,采取了闭关政策。

  影响:积极影响:对西方侵略,起过一定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启示(教训):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要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创新和与时俱进,毫不畏惧地加入到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去。

  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篇2

  一、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一 )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臸石器,还用动物骨骼臸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P10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P8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普遍使用磨臸石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篇3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商业:

  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3、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情况:康熙时人口1。5亿,乾隆末年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篇4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

  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

  ④生活用具:彩陶;

  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

  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

  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

  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

  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③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篇5

  [知识要点]

  1、农业的进步

  (1)水利

  汉武帝治理黄河

  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2)农业耕犁:安装了犁壁。

  耧车:播种工具。

  (3)耕作技术,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4)农作物,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桑麻广泛种植。

  2、手工业进步

  (1)丝织: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2)冶铁: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3、商业繁荣,长安,洛阳出现专业商业区——市

  4、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和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中国古代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在故都雍城举行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历史学习方法

  快速阅读法

  初中生要想学好历史一定要学会快速阅读法,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这样才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的时候,老师会为大家讲解历史知识,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会有层次性,针对性的来启发同学们。所以同学们要在上课时做好养成标记,做笔记的好习惯。

  错误排除法

  所谓的错误排除法即按照题目要求排除错误的选项,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的选项,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而言的错误。这类选择题的设问往往是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要求选出关于这一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选项,只要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剩下的也就是正确答案。

  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篇6

  [知识要点】

  1、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文景之治

  (1)奖励农桑

  (2)提倡节俭

  (3)重视“以德化民

  作用:使汉朝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汉朝的繁荣奠定基础。

  3、汉武帝的大一统。

  (1)原因:

  客观上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主观上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施:

  政治上:削减诸候权力(主父偃),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需术”(董仲舒)

  设立太学,推行儒学教育,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历史作用: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盛世。

  4、西汉灭亡:公元9年。

  5、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

  [难点解析]

  1、比较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已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再对比一下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里面犹如堂皇的地下宫殿,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对比二人的作为,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民,反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兵役,徭役,社会经济而得到恢复和发展。

  2、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下马陵”,武帝在那下马说明了什么?

  说明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和敬重。

  【重点考点】

  1、“文景之治”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

  文帝景帝在位时重视发展生产,奖励农桑;还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实行仁政,因此出现社会安定百姓富裕的局面。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来的。为推行儒学教育,在中央设立(太学),学习《四书》《五经》。

  3、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削藩”建议的是(主父偃)。

  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

  1、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虽然巴比伦现已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

  2、古印度

  古代印度,又译身毒、天竺。公元前2500—前1500年,位于南亚次大陆地区的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哈拉巴文化。后来摩揭陀日益强大,统一了全印度。公元2—3世纪,一度被贵霜王国统治。古印度存在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其佛教、文学、哲学、艺术、科学等,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

  3、古埃及

  古埃及,埃及是一个国家,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公元前3100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4、中国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

  中国皇帝是指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社会里的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作为天子的最高尊称,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22人。

【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08-24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归纳09-19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01-26

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08-26

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01-25

高考历史高频基础知识点归纳01-21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06-13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01-26

华夏之祖历史初二知识点归纳08-07

高中历史知识点全面总结与归纳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