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导 百文网手机站

考研管理类联考应该怎么学习

时间:2021-12-02 17:00:20 报考指导 我要投稿

考研管理类联考应该怎么学习

  考生们在面对考研管理类的联考时,要规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管理类联考指南,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管理类联考应该怎么学习

  考研管理类联考学习浅析​

  首先,制定一个合理严格的学习计划.严格按照时间表上规定的内容进行复习。将考纲要求掌握的的知识点按照时间列出一个学习和复习计划,然后按计划的时间,身体力行。切忌不能一暴十寒,计划要科学合理,执行更要严谨高效,才能达到如期效果。

  其次,学会“看书”。凡是在大纲范围内的知识点定要复习到位,不可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跨越某些知识点的复习,基础学习阶段还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好;强化阶段,可根据自己掌握情况和难易程度,重点强化;学习中伴随着复习,是一种协同性。其次要有所侧重,根据大纲中对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理解"、"了解"、"掌握"等不同层次,把握复习的梯度性、主次性,清晰化、连贯性;最后要形成知识框架体系或思维导图,进而把书从厚看薄,厚积薄发。

  再次,学会"做题"。数学题目分问题求索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题型,一,是一定要审清题意,读懂它的言外之意,找到它默默想告诉的你的信息,其实就是翻译题设,切记没读懂题意盲目做题。二,是做题过程中注重题型的归类和总结、并重一题多解,我们搞的不是题海战术,每类题型做10道就可以了。训练过程中能掌握相关知识点、方法和技巧,善于总结成册,还能积累经验以及对思维模式的敏锐性的捕捉。三,错题的积累,在于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性的演练。

  总之,同学们,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善于扬长避短。人生最关键的就那几步,抓住了人生将是一片坦途。

  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题型与试卷结构

  计划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会计硕士的考生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初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和英语二。这里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管理类联考综合这个科目。

  管理类联考综合总分200分,包含三部分,数学、逻辑和写作。其中数学75分,知识点范围是从小学到高中的数学,包括两个题型,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问题求解15小题,每题3分,全部都是选择题,跟我们过去考试的选择题题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由四个选项变成五个选项。条件充分性判断题是管理类联考的独有题型,在过去的考试中从未见过,无论是平时练习还是最后考试,这个题型得分率均较低。原因主要在于条件充分性判断题目无形中增加了题量和做题难度,在考场时间紧张的情况下会给考生带来极大的压力。

  来感受一下条件充分性判断这个题型

  (2015年1月第21题)几个朋友外出游玩,购买了一些瓶装水,则能确定购买的瓶装水数量C

  (1)若每人分三瓶,则剩余30瓶

  (2)若每人分10瓶,则只有1人不够

  条件充分性判断题的题目要求:

  条件充分性判断:第16-2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要求判断每题给出得条件(1)和(2)能否充分支持题干所陈述的'结论.A、B、C、D、E五个选项为判断结果,请选择一项符合试题要求得判断,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得字母涂黑.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以及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来感受一下逻辑题目:

  (2015年1月第33题)当企业处于蓬勃上升时期,往往紧张而忙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和修建“琼楼玉宇”;当企业所有的重要工作都已经完成,其时间和精力就开始集中在修建办公大楼上。所以,如果一个办公大楼设计得越完美,装饰得越豪华,则该企业离解体的时间就越近。当某个企业的大楼设计和建造趋向完美之际,它的存在就逐渐失去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办公大楼法则”。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

  (A)某企业的办公大楼修建得美轮美奂,入住后该企业的事业蒸蒸日上。

  (B)一个企业如果将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修建办公大楼上,则对其他重要工作就投入不足了。

  (C)建造豪华的办公大楼,往往会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损害其实际收益。

  (D)企业的办公大楼越破旧,该企业就越有活力和生机。

  (E)建造豪华办公大楼并不需要企业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

  1.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600-700字)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试题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实际上是逻辑的一个延续)

  2.论说文(35分,600-700字)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的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考研管理类联考与普研考试的区别

  一、就业率

  试问大家,假设付出岗位待遇相同,普研毕业生大部分没有过多的工作经验,如果您是公司的HR或者是老总,您是愿意招一个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普研毕业生,还是一个参加工作3年以上再次回炉的mba?这个问题可以不直接作答,我们看看现在应届本科的就业窘境就知道,为什么有3到5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要比刚毕业本科和普研的学生签约率高出许多?这说明,现在的公司更加的务实,更加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

  这里需要补充,如果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比如计算机等专业,普研的就业率还是相当高的,但如果是社会人文科学,尤其是管理类专业,那么工作经验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但是mba是人文社会科学,mba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普研中的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文类的学科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融会贯通才可以找到门路,并非像计算机专业,算然后者依然需要经验,但只要学会课本上的程序语言,马上就可以写出些软件来,看到学习的效果。

  因此,在管理类岗位的求职中,mba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mba专业在教育模式,学员构成,以及学习目的上更加的切合社会实际,学员在领悟管理知识时更加的有针对性和学习力。

  二、收入水平

  当下沿海城市管理类普通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大约在1500-2000元左右,相应专业的硕士的起薪在2000-3000元左右。工作三年后上述本科专业的薪金平均水平在2000-3000元左右,硕士的薪水收入在3000-5000元左右。mba学员拥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因此在入学前工资收入差不多在3000元左右或者是以上。由于mba教育投资动辄5万以上(不算其间脱产学员的边际损失),所以单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讲,mba学员的回报预期上涨,3000元视为底限,当然其中不乏为了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同学,他们或许为了追求稳定而降低收入要求。

  因此,相对与入学前的人力价值和收入水平,mba学生只要结合社会行业现状理性要求待遇,那收入是不会减少的,但是要是希望mba教育能使自己的收入在短期内获得质的飞跃,也是不太现实,只有在再次回归社会的3到5年内,才可达到一个客观的水平。

  三、享受国家政策水平

  部分双证的mba虽然在学术认知度和纯理论学习水平上不及普研,但毕竟是教育部承认的研究生学历,可以享受城市落户政策,公务员报考政策,享受国家企事业单位研究生待遇规定,毕业后发放派遣证,这些和普研没什么不同。但若是希望通过mba来考取博士,在目前的中国是有点为难,毕竟我国尚未引进专业博士,不像邓亚萍同学可以在英国攻读专业博士。实在的说,由于培养目的不同,专业硕士的学术能力确实不及普通硕士,因此知名院校博士研招排斥mba也是可以理解。

  四、社会认知

  到底是专业重要,还是学校名气重要?

  事实证明,理工科等技术性专业的就业率普遍高于文科类学生。但若是一个二流院校的普研企管硕士,和一个一流院校的mba?哪个更会收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不言而喻,一定是一流院校的mba。如果是一个二流院校的mba和三流院校的企管硕士呢?不论从务实的角度,还是虚荣的角度,你愿意招哪个呢?报考mba的学员中,有很多是名校毕业的本科生,其中不乏已经毕业硕士生,他们并非没有考取普研的能力,只是相对与灵活的mba联考,本来是考二流院校的普研的水平,但在mba联考中可以进入一流院校。

  另外,由于mba联考是国家统一命题考试,透明度和公平性都高于普研考试,不会存在导师透露专业课试题的可能性,普研中的专业试题分值300,占到总分的五分之三,只要英语过关,考前让学长或导师划一下专业参考书的重点,考取难度也不是大家想像的那么恐怖。

  综上,mba虽然在短期内不能达到鲤鱼跳龙门的效果,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自己否定自己。

  上文中有很多主观成分,其中存在的不足请大家指正。


【考研管理类联考应该怎么学习】相关文章:

考研管理类联考复习规划10-30

考研管理类联考复习指南攻略11-20

考研管理类联考的基本常识11-09

考研管理类联考备考指导攻略10-30

考研管理类联考初数大纲解析11-18

考研管理类联考大纲的重点解析11-18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备考指导07-14

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大纲的知识点11-22

考研管理类联考逻辑基础的重难点分析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