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4-10-29 08:58:15 晓凤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4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练习题的身影,做习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什么样的习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1

  一、填空题:

  1.《山地回忆》是 孙犁 的作品,被收入其散文小说集 《白洋淀纪事》 。

  2.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 。

  3.李白的《静夜思》的核心意象是 月光 。

  4.王昌龄的《闺怨》其实反映了战争,属于广义的 边塞 诗。

  5.按照容量,戏剧可分为 独幕剧 和 多幕剧 。

  6.《读孟尝君传》是宋代 王安石 的作品,他与唐代的 韩愈 、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曾巩、 苏轼 、

  苏辙、苏洵一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7.唐传奇 标志着中国文言小说的成熟。

  8.老舍原名 舒庆春 ,他最出色的话剧是 茶馆 。

  9.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 人物 、 情节 、 环境 。

  10.鲁迅的《伤逝》收在 《彷徨》 集中,而他的《二丑艺术》则收入其 《准风月谈》 集。

  11. 一般书信由 称呼 、 问候 、正文、 结束语 、署名、日期、 信封 七部分构成。

  12.诗歌基本抒情单位是 意象 。

  13.周作人的散文平白如话,如拉家常,被称为 闲话 体。

  14.被誉为“正式的作为正统小品文的美文”的散文是 周作人 的《苍蝇》 。

  15. 莫言 是继高行健之后又一华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6.《断魂枪》里的三个人物是 沙子龙 、 王三胜 、 孙老者 。

  17.《故乡的野菜》是一篇描写 浙东 地区民情风俗的散文。

  18.《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作者是 李煜 ,他是南唐君主,被称为 李后主 。

  19.汪曾祺还是现代京剧 《沙家浜》 的主创者之一。

  20.李商隐《锦瑟》中用到的典故有 杜宇啼春 、 庄周梦蝶 和 鲛人泣珠 。

  21. 张若虚 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称为“宫体诗的自赎”。

  22.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为悼念他的朋友 文与可/文同 而作。

  23.《缘缘堂随笔》是 丰子恺 的散文集。

  24.从论说方式来看,《读孟尝君传》是一篇 驳论文 。

  25.“诗家天子”指的是唐代诗人 王昌龄 。

  26.并称“小李杜”的唐代诗人 李商隐 和 杜牧 。

  27.宋代女性词人第一人是 李清照 ,她又号 易安居士 。

  2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出自 李清照 的 《声声慢》 。

  29.散文的记叙顺序有 顺叙 、 补叙 、倒叙、 插叙 、 平叙 等。

  30.鲁迅所称的“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 《官场现形记》 、 《老残游记》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孽海花》 。

  31.《红高粱家族》是 莫言 的小说,该作被改编为电影《红高粱》 。

  32戏剧的“三一律“指的是 单一故事 、 单一地点 、 单一时间 。

  33.戏剧人物的台词有 独白 、 对白 、 旁白 等形式。

  34.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戏剧可分为 悲剧 、 喜剧 、 悲喜剧/正剧 。

  35.元杂剧中四大爱情剧指的是《西厢记》 、《拜月亭》 、《墙头马上》 、《倩女幽魂》 。

  36.《恋爱的犀牛》的编剧是 廖一梅 ,她的丈夫是著名话剧导演 孟京辉 。

  37.“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 胡适 提出来的治学理念。

  38.标志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开端的是宋话本 。

  39.长篇小说《活着》的作者是 余华 。

  二、简答题:

  1.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中的父亲形象与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有何不同?

  答: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是传统的慈父形象,作者通过生活细节的描绘,勾画出父亲无言的慈

  爱。而汪曾祺笔下的父亲形象则与之不同,他尊重孩子,平易近人,充满情趣。他与孩子玩在一处,

  与孩子同享烟酒,尤甚至在孩子写情书时瞎出主意。他心灵手巧,具有多方面的才华,潜移默化地熏

  陶孩子。在他自己的情感方面,他专情,重情。故汪曾祺笔下的父亲是丰满的,形象鲜活。概言之,

  作者强调的是父亲葆有的一颗与功利矫饰隔绝的真诚质朴之心。在表现手法上,汪曾祺主要是通过叙

  事来完成对父亲的勾画,类似中国画的白描手法,把父亲性格中的多种侧面表现出来。

  2.什么是戏剧冲突?戏剧根据冲突的性质可分为几种?

  答:戏剧如同一个构筑在舞台上的微缩世界,这个世界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都被强化和突出了,

  从而形成了戏剧独有的冲突。戏剧冲突包括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两个层次。所谓外在冲突是指人与人,

  或人与某种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的内在冲突指的是蕴藏在外在冲突之下的个人心灵深处的冲突。

  3.简述议论文的三要素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与论证。

  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主张和观点,在全文中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是议论文的灵魂与统帅。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是论点存在的基础。论证是借助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体现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4.小说《断魂枪》中沙子龙夜深人静时熟习“五虎断魂枪”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在沙子龙心中,国术地位崇高,他从没有放弃习武,只是不愿意将国术降格。

  5.张爱玲《封锁》在构思上有何特点?

  答:巧妙地将故事发生的环境安排在遭遇封锁的公车上。她设置了非常态的环境,密闭的空间,为主人公

  发生非常态的想法和行为准备了条件,同时又为故事的收束作了铺垫。

  6.《我的四个假想敌》在表现父爱上有何特点?

  答:以父亲的心理世界为主要呈现内容,通过描写父亲与“假想敌”——候选女婿之间的微妙关系,写

  出了一种独特、微妙的父爱心理。在修辞上多用比喻和夸张。

  7.张爱玲在《封锁》中指出的冷酷现实是什么?

  答:都市无传奇。现实就像一个无底洞,将一切的幻想和激情都吞噬殆尽。都市人已经变得克制、麻木,

  不会思考。

  8.何为驳论文?驳论文写作应注意什么?

  答:驳论是以有力的证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写作驳论文首先应当确立反驳的着眼点,可以选

  择议论文的三个组成部分论点、论据和论证其中的任何一个作为靶标,可以反驳对方论点或论据中片

  面、虚假、谬误的一面,也可以反驳对方论证过程中逻辑上的错误。

  9.举例说明莫言在《枯河》中用到的魔幻手法。

  答:例如描写小虎临终前漂移的身形,例如写小虎回忆村里小媳妇死时,村支书“一下子化在地上,浑身上下都流出透明的液体”。

  10.《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典故,表明作者想脱离尘世,追求内心的

  宁静。

  11.简述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的行文线索。

  答:主线是父子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和情感,副线有对父亲的回忆,自己的父子关系等。

  12.柳宗元《蝜蝂传》中的“蝜蝂”形象具有怎样的寓意?

  答:讽刺了当时贪官污吏。并深入揭示了人性的贪婪、麻木与愚昧。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饮酒》是一首()

  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

  2.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

  A.《张中丞传后序》B.《李将军列传》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

  3.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A.契柯夫B.莫泊桑C.巴尔扎克D.都德

  4.“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A.《韩非子》B.《墨子》C.《论语》D.《诗经》

  5.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A.借喻B.借代C.比拟D.比喻

  6.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A.《陌上桑》B.《氓》C.《短歌行》D.《杜陵叟》

  7.“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

  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一般用法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

  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泊秦淮》

  9.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A.鲁迅B.郭沫若C.艾青D.闻一多

  10.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D.岑参

  11.《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B.教人学会休息

  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D.洗涤灵魂

  12.下列四句中,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

  A.姜氏何厌之有?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13.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

  A.骚赋B.古赋C.骈赋D.文赋

  1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A.关汉卿B.王实甫C.汤显祖D.马致远

  15.“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

  A.暂时B.突然C.新颖D.姑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镇在题中横线上)

  16.“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

  17.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_________》、《大学》和《中庸》。

  18.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19.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20.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

  21.《论毅力》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2.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

  23.《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

  24.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_____。

  25.《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

  27.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28.麦苗不秀多黄死。

  秀:

  29.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30.拘于虚也。

  虚:

  31.然而不王者,未知有也。

  王:

  3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

  宫:

  33.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绝:

  34.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无论:

  35.冬雷震震,夏雨雪。

  雨: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郑伯克段于鄢》)

  必自毙:

  37.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冯谖客孟尝君》)

  贫乏不能自存:

  38.(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李将军列传》)

  谨于文法:

  39.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能!(《种树郭橐驼传》)

  故不我若也:

  40.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报刘一文书》)

  袖金以私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国殇”的含义是什么?

  42.《季氏将代颛臾》的议论方式有什么特点?

  43.《陈情表》中李密陈述的不能奉召出仕的理由是什么?

  44.《关山月》里“月夜”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5.怎么理解《再别康桥》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0~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46.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7.兵士为什么爱乐为李广所用?

  (二)阅读《往事(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辑说得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48.大海有哪些优良品质?

  49.“海化”的青年应怎么样理解?

  (三)阅读《国殇》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50.本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1.“族蔽日兮敌若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2.本节体现战斗结果的是哪一句?

  (四)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53.韩愈在这段文字里,怎样论述了张巡、许远的功劳?

  54.文中韩愈所批判的“自比于逆乱”的是指什么人?

  55.此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七、作文(50分)

  56.题目:人人争做环保使者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A4.C5.B6.A7.B8.A

  9.D10.D11.C12.A13.D14.D15.B

  二、填空题

  16.孔子17.孟子18.黄河伯19.长宜子孙20.悠然见南山

  21.传记22.权者23.子魂魄兮为鬼雄24.杜牧25.杜陵叟

  三、词语解释题

  26.此27.凶年,灾年,收成不好28.仰视的样子

  29.杜绝30.谦词,鄙31.和煦的样子

  32.沉溺,执迷不悟33.屡次34.活捉35.熏染

  四、翻译题

  36.必定自己倒台。37.贫穷困乏不能养活自己。

  38.严格遵守法令条例。39.所以不如我呀。

  40.把金银藏在袖子里偷偷给他(门者)。

  五、简答题

  41.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殇,未成年而死或客死在外。

  42.这是一篇驳论性质的议论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

  43.为了侍奉自幼相依为命、现已年老多病的祖母。

  44.“月夜”在结构上是贯穿全诗的线索。月光笼罩着权贵深宅、边境戍卒和沦陷区遗民。

  45.所谓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是指:飘逸是举重若轻,潇洒自得,一、七两节最明显。清丽是清新柔美,二节写金柳,三节写青荇,四节写潭水,是具体例证。

  六、分析题

  46.表现了李广爱兵如子的性格特征:打仗时他身先士卒,饮食上他让士卒优先。

  47.因为李广关心、体恤、爱护他们。

  48.大海的优良品质是:温柔而沉静;超绝而威严;神秘而有容,虚怀、广博。

  49.“海化”的青年、就是像大海一样的青年,具有大海的优秀品质的青年。

  50.描写战斗进程、战斗结果。极言战斗的残酷和激烈。

  51.夸张和比喻的手法。

  52.体现战斗结果的句子是“严杀尽兮弃原野”。

  53.面对强大的叛军,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城长达一年以上,保卫了江淮地区,对扭转战局、捍卫唐朝中央政权,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54.主要是指诬蔑了张许的人,还有那些弃城逃遁的人,还有就像贺兰进明那种拥兵自存、见死不救的人。

  55.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反问等艺术手法。把张许的“守一城,捍天下”’的正义行为、报国之举,与“弃城图存”的、“擅兵坐观”的、责怪张许的,作了对比,使得忠奸、正邪十分分明。

  七、作文(略)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季氏将伐颛臾》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A.治国以法、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C.隆礼重法、为政以德

  D.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2.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 )

  A.白居易

  B.韩愈

  C.李白

  D.杜甫

  3.“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大同》

  D.《郑伯克段于鄢》

  4.《史记》中,用来记叙诸侯事迹的是( )

  A.世家

  B.本纪

  C.列传

  D.书

  5.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论语》

  6.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 )

  A.旧题乐府

  B.新题乐府

  C.绝句

  D.律诗

  7.在下列诗歌中富有理趣的是( )

  A.《氓》

  B.《蜀相》

  C.《饮酒》

  D.《从军行》

  8.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陆游

  D.白居易

  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偶

  10.下列哪位作家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

  A.辛弃疾

  B.苏轼

  C.柳永

  D.王安石

  11.《报刘一丈书》是一篇( )

  A.书信体记叙文

  B.书信体议论文

  C.书信体抒情文

  D.奏章

  12.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 )

  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1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 )

  A.设景抒情、时空跳跃

  B.设景抒情、多用比兴

  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D.借景抒情、多用比兴

  14.《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

  A.帝国主义

  B.中国的奴隶制度

  C.资本主义

  D.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15.《选择与安排》一文提出做文章最重要的是( )

  A.搜寻材料

  B.要有创作的灵感

  C.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D.选择与安排

  16.“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对比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演绎法

  17.梁实秋早年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

  B.左翼作家联盟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1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王不归罪于年成不好。

  B.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向东眺望。

  C.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私下认为那是过去的事了。

  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诏书急切而严厉。

  19.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

  A.《骆驼祥子》

  B.《断魂枪》

  C.《茶馆》

  D.《月牙儿》

  20.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 )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小题:

  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从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2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孳:

  天:

  爪:

  离:

  22.请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23.郭橐驼所说的“植木之性”是什么?(2分)

  (二)阅读曹操《短歌行》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24.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沉吟:

  枉:

  存:

  契阔:

  25.请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译成现代汉语。(4分)

  26.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三)阅读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29小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7.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4分)

  28.分析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4分)

  2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麦琪的礼物》结尾的一段文字,回答30~32小题:

  德拉哭了之后,在脸颊上扑了些粉。她站在窗子跟前,呆呆地瞅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杰姆买一件礼物。好几个月来,她省吃俭用,能攒起来的都攒了,可结果只有这一点儿……

  房里两扇窗子中阃有一面壁镜……

  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她的眼睛晶莹明亮,可是她的脸在二十秒钟之内却失色了。她迅速地把头发解开,让它披落下来。

  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

  她穿上褐色的旧外套,戴上褐色的旧帽子。她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就飘然走出房间,下楼跑到街上。

  30.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揭示人物心理的?(4分)

  31.这样的写法对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好处?(4分)

  32.从前面文字中可以反映出德拉心理上的哪些变化?(2分)

  (二)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33~35小题: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33.“悄悄的我走了”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4分)

  34.“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姿态?(4分)

  35.《再别康桥》最后一节诗与第一节略有重复,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往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38小题: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楫说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36.谈海的用意是什么?(2分)

  37.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海具有怎样的品格?(4分)

  38.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4分)

  四、作文:50分。

  39.题目:团圆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3.【答案】B

  4.【答案】A

  【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世家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

  5.【答案】A

  6.【答案】A

  【解析】曹操《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属于汉乐府《相和歌·平调曲》。

  【错误分析与防范】此题要求考生了解新、旧乐府诗的概念。如果只对乐府诗有一个大致模糊的印象,往往会对此类细节问题作不出正确的回答。

  7.【答案】C

  8.【答案】C

  【解析】陆游的诗现存九千三百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创作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

  9.【答案】A

  【解析】《无题》这首诗的末尾两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比喻忧愁的千古名句。忧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但作者将之比作一江东去的春水,连绵不绝,使这种抽象的东西有了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受到直接的感染。因此A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宋词表现生活内容狭窄的局面到苏轼才开始有所转变,苏轼以其志向高远、托情言志、胸襟开阔、激情豪放的创作手法,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因此,本题应选择B项。

  11.【答案】A

  【解析】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宗臣(1525--1560),明代嘉靖年间,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一些无耻之徒奔走钻营于严府门下,趋炎附势,丑态百出。在这种情况下,宗臣在回复刘一丈的信中,借题发挥,尖刻地讽刺了明代官场中的丑恶现象。故本题A项正确。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A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03-06

2016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03-30

2016年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题及答案03-12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01-02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02-23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合集05-13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06-20

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质量管理04-01

2024自学考试《美学》测试题及答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