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 百分网手机站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速记

时间:2020-10-06 10:43:29 报考指南 我要投稿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速记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速记,欢迎学习!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速记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考点: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掌握)

  (一)两项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两个或两个以上资产所构成的集合,称为资产组合。如果资产组合中的资产均为有价证券,则该资产组合也可称为证券组合。

  1.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功能

  两项证券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满足以下关系式:

  σρ2=w12σ12+w22σ22+2w1w2ρ1,2σ1σ2

  式中,σ_ρ表示证券资产组合的标准差,它衡量的是组合的风险;σ_ρ和σ_ρ分别表示组合中两项资产的标准差;σ_ρ和σ_ρ分别表示组合中两项资产分别所占的价值比例;ρ_1,2反映两项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程度,即两项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称为相关系数。理论上,相关系数介于区间[-1,1]内。

  当ρ_1,2等于1时,表明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具有完全正相关的关系,即他们的收益率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这时,σ_ρ^2=〖(w_1 σ_1-w_2 σ_2)〗^2,即σ_ρ^2达到最大。由此表明,组合的风险等于组合中各项资产风险的加权平均值。换句话说,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完全正相关时,两项资产的风险完全不能相互抵消,所以这样的组合不能降低任何风险。

  当ρ_1,2等于-1时,表明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具有完全负相关的关系,即它们的收益率变化方式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反。这时,σ_ρ^2=〖(w_1 σ_1-w_2 σ_2)〗^2,即σ_ρ^2达到最小,甚至可能是零。因此,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完全负相关时,两项资产的风险可以充分地相互抵消,甚至完全消除。因而,这样的组合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2.非系统性风险

  公司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是可以通过证券资产组合而分散掉的风险。它是特定企业或特定行业所特有的,与政治、经济和其他影响所有资产的市场因素无关。对特定企业而言,公司风险可进一步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目标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影响。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目标带来的可能影响。

  3.系统风险及其衡量

  (1)单项资产的系统风险系数(β系数)。单项资产的β系数是指可以反映单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变动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它表示单项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受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动的影响程度。

  (2)市场组合。市场组合是指由市场上所有资产组成的组合。它的收益率就是市场平均收益率,市场组合的风险就是市场风险或系统风险。

  (3)证券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 证券资产组合的β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各种资产在证券资产组合中所占的价值比例。

  【总结】

  一般来讲,随着证券资产组合中资产个数的增加,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会逐渐降低,当资产的个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将趋于平稳,这时组合风险的降低将非常缓慢直到不再降低。

  在证券资产组合中,能够随着资产种类增加而降低直至消除的风险,被称为非系统性风险;不能随着资产种类增加而分散的风险,被称为系统性风险。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考点: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一、资料来源的局限性

  1. 报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

  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均是企业过去经济活动的结果和总结,用于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只有参考价值,并非绝对合理。

  2. 报表数据的真实性问题

  在企业形成其财务报表之前,信息提供者往往对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财务状况以及对信息的偏好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并尽力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的期望。

  其结果极有可能使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 实际状况相距甚远,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3. 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

  财务报表虽然是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

  例如:报表数据未按通货膨胀进行调整;某些资产以成本计价,并不代表其现在真实价值;许多支出在记账时存在灵活性,既可以作为当期费用,也可以作为资本项目在以后年度摊销;很多资产以估计值入账,但未必正确;偶然事件可能歪曲本期的损益,不能反映盈利的正常水平。

  4. 报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都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使得报表上的数据在企业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在很多时候失去意义。

  5. 报表数据的完整性问题

  由于报表本身的原因,其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对报表使用者来说,可能不少需要的信息在报表或附注中根本找不到。

  二、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对于比较分析法来说,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对于比率分析法来说,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

  对于因素分析法来说,在计算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额时,主观假定各因素的变化顺序而且规定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并且,无论何种分析法均是对过去经济事项的反映。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比较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而在分析时,分析者往往只注重数据的比较,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这样得出的分析结论也是不全面的。

  三、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 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

  每一个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某一方面,每一类指标都过分强调本身所反映的方面,导致整个指标体系不严密。

  2. 财务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

  在判断某个具体财务指标是好还是坏,或根据一系列指标形成对企业的综合判断时,必须注意财务指标本身所反映情况的相对性。因此,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必须掌握好对财务指标的“信任度”。

  3. 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比如,对流动比率,人们一般认为指标值为2比较合理,速动比率则认为1比较合适,但许多成功企业的流动比率都低于2,不同行业的速动比率也有很大差别,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企业,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很正常的。相反,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1。因此,在不同企业之间用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便于不同行业间的对比。

  4. 财务指标的比较基础不统一

  在对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时,需要选择比较的参照标准,包括同业数据、本企业历史数据和计划预算数据。横向比较时需要使用同业标准。同业平均数只有一般性的指导作用,不一定有代表性,不一定是合理性的标志。选同行业一组有代表性的企业计算平均数作为同业标准,可能比整个行业的平均数更有意义。

  近年来,分析人员更重视以竞争对手的数据作为分析基础。不少企业实行多种经营,没有明确的行业归属,对此类企业进行同业比较更加困难。

  趋势分析应以本企业历史数据作为比较基础,而历史数据代表过去,并不代表合理性。经营环境变化后,今年比上年利润提高了,并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甚至不一定说明管理有了改进。会计标准、会计规范的改变会使财务数据失去直接可比性,而要恢复可比性成本很大,甚至缺乏必要的信息。

  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应以预算为比较基础。实际和预算出现差异,可能是执行中有问题,也可能是预算不合理,两者的区分并非易事。总之,对比较基础本身要准确理解,并且要在限定意义上使用分析结论,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速记】相关文章:

1.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考点训练题

2.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综合考点训练

3.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试题

4.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练习

5.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试题2018

6.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高频考点练习题

7.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模拟训练

8.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预习试题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