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考点

时间:2023-03-27 12:57:42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考点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帮助到各位考生备考。

  出针法

  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 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指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做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慢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用力过猛)。静留片刻,然后出针。出针时。依补泻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疾出”或“徐出”以及“疾按针孔”或“摇大针孔”的方法出针。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针孔疼痛。当针退出后,要仔细查看针孔是否出血,询问针刺部位有无不适感,检查核对针数有否遗漏,还应注意有无晕针延迟反应现象。

  留针法

  将针刺人腧穴并施行手法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留针的目的是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病证只要针下得气而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10~20分钟。但对一些特殊病证。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证,即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针过程中做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巩固疗效。在临床上留针与否或留针时间的长短,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按诊注意事项

  1.光线要适当,侧面光线对按诊时某些变化的观察很有帮助。

  2.需根据疾病的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方法。

  3.医师要举止稳重大方,态度严肃认真,手法轻巧柔和,避免突然暴力或冷手按诊。

  4.注意争取病人的主动配合,使病人能准确地反映病位的感觉。

  5.要边检查边注意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以了解病痛所在的准确部位及程度。

  胎漏与胎动不安的诊断

  1.病史

  常有孕后不节房事史,人工流产、自然流产史,或宿有癥瘕史。

  2.临床表现

  妊娠期间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而无明显的腰酸、腹痛,脉滑,可诊断为胎漏;若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3.检查

  (1)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孕月相符。

  (2)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提示宫内妊娠、活胎。

  小儿腹泻

  (1)常证:

  (A)湿热泻证——清肠解热 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

  (B) 风寒泻证——疏风散寒 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

  (C)伤食泻证——运脾和胃 消食化滞——保和丸

  (D)脾虚泻证——健脾益气 助运止泻——参芩白术散

  (E)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胃 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2) 变证:

  (A)气阴两伤证——健脾益气 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

  (B)阴竭阳脱证——挽阴回阳 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痛经的调理

  (1)气滞血瘀证——理气行滞 逐瘀止疼——膈下逐淤汤

  (2)寒湿凝滞证——温经祛寒活血止疼——少腹逐瘀汤

  (3)湿热遇阻证——清热除湿 化瘀止疼——清热调血汤

  (4)气血虚弱证——益气补血 活血止疼——八珍益母汤

  (5)肝肾亏虚证——滋肾养肝——调肝汤

  针灸血肿的处理

  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

  原因

  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

  现象

  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

  处理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活动功能时,可先做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按诊的体位

  1.坐位

  病人取坐位,医师可面对病人而坐或站立进行。用左手稍扶病体,右手触摸按压某一局部,多用于皮肤、手、足、腧穴的按诊。

  2.卧位

  病人取卧位,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放在身旁。医师站在病人右侧,用右手或双手对病人胸腹某些部位进行切按。可让病人屈起双膝,腹肌松弛,或做深呼吸,以便于切按。

  伤口换药的步骤

  换药前操作者应洗手,并戴好帽子和口罩。

  1.一般换方法

  (1)移去外层敷料,将污敷料内面向上,放在弯盘内。

  (2)用镊子或血管钳轻轻揭去内层敷料,如分泌物干结粘着,可用生理盐水润湿后揭下。

  (3)一只镊子或血管钳直接用于接触伤口,另一镊子或血管钳专用于传递换药碗中物品。

  (4)75%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棉球轻拭去伤口内脓液或分泌物,拭净后根据不同伤口选择用药或适当安放引流物。

  (5)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固定,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垂直。

  2.缝合伤口换药

  (1)更换敷料:一般在缝合后第3日检查有无创面感染现象。如无感染,切口及周围皮肤消毒后用无菌纱布盖好。对有缝线脓液或缝线周围红肿者,应挑破脓头或拆除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定时换药。

  (2)拆线。

  3.其他伤口换药

  (1)浅、平、洁净伤口:用无菌盐水棉球拭去伤口渗液后,盖以凡士林纱布。

  (2)肉芽过度生长伤口:正常的肉芽色鲜红、致密、洁净、表面平坦。如发现肉芽色泽淡红或灰暗,表面呈粗大颗粒状,水肿发亮高于创缘,可将其剪除,再将盐水棉球拭干,压迫止血。也可用10%~20%硝酸银液烧灼,再用等渗盐水擦拭,若肉芽轻度水肿。可用3%~5%高渗盐水湿敷。

  (3)脓液或分泌物较多的伤口:此类创面宜用消毒溶液湿敷,以减少脓液或分泌物。湿敷药物视创面情况而定,可用l:5000呋喃西啉或漂白粉硼酸溶液等。每天换药2~4次,同时可根据创面培养的不同菌种,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对于有较深脓腔或窦道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或各种有杀菌去腐作用的渗液进行冲洗,伤口内适当放引流物。

  (4)慢性顽固性溃疡:此类创面由于局部循环不良,营养障碍或切面早期处理不当或由于特异性感染等原因,使创面长期溃烂,久不愈合。处理此类创面时,首先找出原因,改善全身状况,局部用生肌散、青霉素等,可杀灭创面内细菌,促进肉芽生长.

  晕针处理方法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

  原因

  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现象。

  现象

  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预防

  对于晕针应注重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少时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落枕的推拿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

  配穴: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者,加内关及局部阿是穴;肩痛者,加肩髎、外关;背痛者,加天宗。

  操作:毫针泻法。先刺远端穴落枕、后溪、悬钟,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立即缓解。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或点刺出血。

  方义:外劳宫是治疗本病的经验穴。手太阳、足少阳循行于颈项侧部,后溪、悬钟分属两经腧穴,与局部阿是穴合用,远近相配,可疏调颈项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2.其他治疗

  (1)拔罐法在患侧项背部行闪罐法,应顺着肌肉走行进行拔罐。

  (2)耳针法选颈、颈椎、神门。毫针中等刺激,持续运针时嘱患者徐徐活动颈项部。

  感冒的类型|鉴别

  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2.感冒与风温

  本病与诸多温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相似。

  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

  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考点】相关文章:

2016年执业医师《公卫医师实践技能》考点03-30

2016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知识03-28

2017最新中医执业医师基础考点习题11-29

2016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精选讲义03-29

中医执业医师试题03-30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模拟试题12-02

2015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真题03-30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时间分析03-28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精选试题04-19

中医执业医师应试题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