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 百分网手机站

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变化民法分析

时间:2020-08-15 14:17:11 司法考试 我要投稿

2017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变化民法分析

  引导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以下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给大家的2017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变化民法分析,欢迎阅读!

2017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变化民法分析

  一、民法的基本原则:

章节

2016年大纲内容

2017年大纲新增(修订)内容

第一章 第二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

公平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

自愿原则;

公平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原则;

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内容摘要:

  民法的基本原则,反映民事生活的根本属性,尤其是市民社会的一般条件、趋势和要求。我国民法总则第3~10条的规定中,有的条文直接用原则命名,如第5条规定的“应当遵循自愿原则”、第6条规定的“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第7条规定的“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如第8条规定的“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10条规定的“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等。概括其内容,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民法内容有普遍约束力的原则,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审判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如平等、意思自治等原则;另一类是适用于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如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原则。

  1、平等原则(略)

  2、自愿原则(略)

  3、公平原则(略)

  4、诚信原则(略)

  5、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原则

  民事活动虽然是私法关系,得意思自治,但不能违反法律,也不能违反公序良俗。

  公序,即公共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公共秩序,是由法律和社会共同体维护的秩序,这是与家规、校风相对应的;善良风俗,指符合伦理道德的习惯和风俗。

  民法总则将公序良俗与法律并列,可见公序良俗的原则地位;在民事法律关系无法律可遵循时,可以适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习惯,这里是给习惯画出的红线,即适用习惯处理民事关系,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原则的本质在于:一是限制私权的行使,维护个人与社会共同体的和谐;二是在民法规范、公共政策不能周全的私生活领域,可依习惯处置;三是体现民法规范与传统伦理在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即所谓的法以德为本。

  6、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简称绿色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体现这一精神,民法总则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宣示性原则,这个原则应该包含这样几方面的含义。

  (1)作为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应适用于民事活动的全部领域,而非局部领域。

  (2)要求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在行使权利或在履行义务时,要有节约资源、有利生态环境的自律,不应作出与此原则相悖的行为。

  (3)这个原则也是一个限制性原则,对不符合甚至违反这一原则的法律行为,应该有所约束。由于这是个全新的民法原则,还有待于通过审判实践的案例积累及学术探索,来确定其内涵及适用范围。

  二、民事权利客体:

章节

2016年大纲内容

2017年大纲新增(修订)内容

第一章 第四节

第四节物与有价证券:物的概念和特征 物的分类(动产与不动产 特定物与种类物 可分物与不可分物 消耗物与不可消耗物 主物与从物 原物与孳息)、货币、有价证券(概念、 法律特征、类型)

民事权利客体:物(物的概念和特征 物的分类 货币和有价证券) 人格利益 无体财产、其他民事权利客体

  三、民法部分新增加一节: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