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 百分网手机站

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金融体系

时间:2020-08-19 17:38:12 审计师 我要投稿

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金融体系

  导读:目标既定,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灰心丧气,不轻易改变自己决定的目标,而努力不懈地去学习和奋斗,如此才会有所成就,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金融体系,欢迎来学习!

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两个方面。

  一、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的要素

  金融市场是融通资金、买卖有价证券的场所。

  金融市场体系包括下列四要素:

  1、金融市场交易客体。——货币资金

  2、金融市场交易主体。——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交易主体分为专业金融主体和非专业金融主体。

  专业金融主体主要由以金融活动为业的机构和个人组成。包括各类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

  非专业金融主体指不以金融交易伟业。如: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

  3、金融市场交易工具。

  直接金融工具 ——专业金融主体

  金融主体分类

  间接金融工具 ——非专业金融主体

  金融工具

  货币市场金融工具 ——商业票据、短期公债、银行承兑

  交易期限分类 汇票、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

  购协议等。

  资本市场金融工具 ——股票、公司债券及中长期公债等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但由于测量各种经济资源的就业程度非常困难,因此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情况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按照凯恩斯的解释,

  失业一般分为三类:摩擦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1.摩擦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导致的失业。

  2.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3.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除了上述这几类失业,西方学者还有所谓的“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说法。

  4.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因而也可看作是摩擦性失业的较极端的形式。

  5.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失业总被认为会给社会及失业者本人和家庭带来损失。因此,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的或重要的目标。

【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金融体系】相关文章:

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10-06

中级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外汇和汇率10-04

审计师考试宏观经济学辅导: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0-04

中级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国际收支调节政策10-04

中级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汇率制度及其选择10-04

审计师考试《宏观经济学》考前冲刺试题09-27

中级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0-04

审计师考试宏观经济学辅导:非税收入10-03

审计师考试《宏观经济学基础》考点试题: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0-04

审计师考试《宏观经济学基础》考点试题:市场失灵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