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分网手机站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时间:2020-09-21 12:23:4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以下《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是小编为各位编辑们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识记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的意义

  2. 结合时事分析任何时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同时期捍卫国家利益的方式不同。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

  3. 引导学生理性爱国

  4.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增强了我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三)过程与方法

  1.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对照比较

  2. 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高亢激昂的歌曲是——(学生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我们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多么熟悉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什么?(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2.知识梳理: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方式完成预习提示。

  1. 日本侵华:

  (1).日本侵华的经过:

  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 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32年日本袭击上海,制造了 一二八事变 。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 东北 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 华北事变 ”,大批日本关东军入关,威逼平津。

  1937年日本发动 卢沟桥事变 ,意图侵占全中国。

  (2).日本侵华呈现出 由局部到全面 的特点。

  (3).日本的罪行: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 1941年初,潘家峪惨案 。 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做实验。

  2. 中国的抗战

  (1)国民低昂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战役: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四次大会战。

  ②结果:无力阻止日本的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③作用:粉碎了日本三个月中国的计划。

  (2)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①路线:人民战争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

  ②作战方式: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③主要战役:百团大战。

  ④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国外战场: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的畅通,政府派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1945年,在英美军队配合下,日本远征军击败侵略日军。

  3.抗战的胜利

  (1)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

  ②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3.学习探究:

  (1)战争是残酷的,犯下的种种反人类罪行的日本侵略者,也曾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的人,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灭绝人性的恶魔?

  ①日本意在灭亡

  ②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

  (2)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①牢记历史,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②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③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3)如何评价正面战场抗战?

  ①抗战初期,由国民时期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

  ②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

  ③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④为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条件。

  (4)抗日战争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①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条路线:片面路线和全面路线

  ③三个阶段: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

  ④抗战的全民族性

  ⑤持久性

  原因: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②国共两党的紧密合作

  ③是一场正义反法西斯战争

  ④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

  4.总结本课知识框架

  5.完成随堂检测:

  随堂检测:

  (1).《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卢沟桥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从《松花江上》到《卢沟桥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准确的是( C )

  A.从东北沦陷到华北、华南沦陷 B.国共从内战到走向联合抗战

  C.从东北沦陷到中国人民奋起抗战 D.从不抵抗到奋起抗战

  (2).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人民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 )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3).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C )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4).(2010·天津卷)《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C )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线》)。这作品的创作时间最可能是在( C )

  A.1931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45年

  (6).抗战初期,国民时期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B )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7).关于抗日战争初期敌后战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C )

  A、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的后方 B、配合了正面战场

  C、打击了日军的主力       D、加速了相持阶段的到来

  (8).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B、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D、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9).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原因: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国共两党的紧密合作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

  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四、课后思考:

  造成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两种结局的原因。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公输》教学设计12-22

《日》教学设计12-18

《诗意》教学设计12-07

《春笋》教学设计12-06

《石榴》教学设计12-05

《书包》教学设计12-03

《落叶》教学设计12-03

美术教学设计12-03

春潮教学设计11-22

正弦教学设计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