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01 09:00:55 诗琳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经济目的。下面是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和远航》教学设计,仅供大家学习借鉴。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郑和“启航”时的雄姿英发。

  2、以学定教,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初步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了解郑和远航的经过,感受郑和远航时“启航”的雄姿英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

  出示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图片:你们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了哪一历史大事件?(指名学生说一说。)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学完课文,相信你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2、出示课题 郑和 远航 简介郑和的生平

  3、讨论交流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1)本篇课文写郑和什么时候远航?从哪儿出发?经过哪些地方,到哪里去?

  (2)郑和带了哪些人、哪些物去远航的?

  (3)远航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

  (4)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

  1、默读全文,找出生字新词,凭借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学生自主活动,扫除阅读障碍。

  理解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正确

  3、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4、朗读思考曾提出的相关问题

  5、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第一段(1—5)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1)扬帆起航

  (2)友好交往

  (3)战胜凶险

  第二段(6—7)简要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的意义与影响。

  三、紧扣结尾,品读感悟,情文相生。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3)自主思考,同桌间交流。

  (4)交流阅读收获。

  (5)抓住相关词语,朗读体会对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壮举的赞美和对郑和“顽强的探索精神”的赞颂。

  7、精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规模之大”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来,用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

  (2)四小组讨论交流:场面之壮观,规模之宏大。

  (3)指导朗读,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4)场面的壮观,规模的宏大,都是郑和出场的背景。郑和的首次亮相,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用o圈出来。指名回答后读第三自然段。

  (5)此时,人们眼中的郑和是怎样的?请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体会“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的内涵。人们对郑和寄予了怎样的希望?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6)体会“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7)指导读图:图上的两个人,谁是郑和?你是怎么知道的?

  (8)如果你是岸上送行的人,你会怎么说?

  8、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扬帆启航”的情景。

  四、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习字册。

  2、搜集和阅读有关郑和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郑和

  远航(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扬帆启航 人多 人山人海

  (宝船) 船大 雄伟壮观

  船队 浩浩荡荡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扬帆启航”“友好之旅”“凶险之旅”的顺序复述课文,学习课文有点有面、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2、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追求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3、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勇往直前、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郑和远航的凶险和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追求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概括“启航”

  1、出示两组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人山人海 身材魁梧 抱拳告别 镇定自若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破浪西行

  2、选用以上词语概括上一节课学习的“扬帆启航”的主要内容。

  3、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郑和和他的船队乘风破浪,开始了第一次远航。让我们走近船队、郑和,看看他的第一次远航是怎样的远航?请快速阅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4、交流阅读收获。板书:友好之旅 凶险之旅

  二、经历远航,解读郑和

  (一)体验“友好之旅”

  1、师:哪些内容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友好之旅?默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无声的读书是一种思考,请大家拿出笔,在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交流阅读收获

  3、解读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耀武扬威、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1)(屏幕显示:郑和船队和随船物品)感受君臣和老百姓的态度,理解“争相观看”“惊叹不已”。

  (2)(口语交际)如果你是各国的君臣,你会怎样欢迎郑和的船队?如果你是当地的老百姓,你会怎样赞叹郑和的船队?

  (3)听到这些欢迎和赞叹,如果你是随行的人员,你感觉如何?如果此时有商人要和你做生意,你会怎么样?(媒体出示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

  (4)(指导朗读)你愿意带着自豪之情读出热烈欢迎和赞叹不已的场面吗?

  (5)郑和出使的目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所以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郑和远航不愧是——“友好之旅”。

  (6)(屏幕出示文字)郑和的船队每到一个国家,都向 各国君臣和老百姓 还 ,以表达友好的感情。(介绍复述的方法:像这样用上原文里的有关词语,想象“画面”,再加上自己的话,把文章的大意讲出来,让人听明白这个故事,这是复述的一种方法。)

  (7)指导交流,复述。

  (二)走进“凶险之旅”

  师: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本着与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所以一路上有“彩旗”和“欢呼”,有“欢迎”和“赞叹”。可当我们走进这次远航,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凶险。

  1、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圈画描写“凶险”的词句,做批注。

  2、汇报阅读感受。

  3、(媒体出示文字)“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紧扣词句进行体会。

  4、指名朗读:

  (1)你们听了他的朗读,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语句?

  (2)学生交流。

  6、引读、复述。(抓住“联系点”引领学生复述。)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5、 “观夫鲸波接天、浩浩无涯,或烟雾之溟濛,或风浪之崔嵬。”(出示文本)

  6、(口语训练)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郑和船队的一名船员,听着呼啸的海风,看着翻滚的海水,站在颠簸的船上,心里感觉怎么样?

  7、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是怎样做的?(再次解读郑和,理解郑和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的大将风范。)

  8、在漫漫的旅途上,天气只是凶险的一面,更凶险的还等着郑和和他的船队呢!

  (1)这种险境是什么?(海盗的袭击)

  (2)海盗给你怎样的感觉?强悍的海盗最后“乖乖地当了俘虏。”展示读。

  指导朗读:

  9、自读课文,试图抓住关键词句复述“智擒海盗”。(同桌进行)

  三、了解六次远航,感受影响

  1、回顾郑和的第一次远航经过,这是发生在600多年的事情,是郑和的“第一次”远航,也是中国航海史上的第一次,课文中是如何评价这一远航的?理解“巅峰”。郑和船队留下的是和平、友谊、互相贸易和互相尊重。而西方航海却是“血与火的征服与摧毁”。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详写的作用)

  2、后面的六次远航又是怎样写的?(齐读第六自然段)

  3、体会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4、(屏幕显示郑和七次远航的路线图)诵读最后一自然段,感受郑和远航的深远影响。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思想和观念意味着开放、文明、先进和崛起。现在我国对海洋的自然认知、考察与研究与美、英、日、俄等强国相比,实在汗颜。更有甚者,中国的海权仍遭周边国家的轻蔑与挑战,中国的海洋大陆架资源长期遭受别国的蚕食甚至掠夺。

  四、书写颁奖词,真情表白

  1、此时,你就站在郑和雕像前,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赞一赞郑和以及郑和远航。

  2、指导朗读、交流。

  3、总结:他壮年受命,远离故土,情系大海,开创海上“丝绸之路”。二十八年航海路,云帆万里照重洋。从壮年至暮年,使命昭辉。他惊涛骇浪,笑傲凶悍海盗,勇往直前,有志竟成:在世界远洋航海史上写下了咱们的“中华”!前方,是未知的海域;身后,是远航的传奇。指导朗读。

  4、当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候,面对如此多的凶险,我们不由的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可是最终他排除万难,真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刻我们面对这位航海英雄的名字——郑和,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郑和远航,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以海洋般宽阔的视野观察世界,用海洋般的胸怀拥抱世界,走出一条崭新的和平崛起和发展之路。

  5、人们将郑和的事迹刻在了一块石碑上,这块石碑叫通番碑。一位诗人在参观了通番碑之后,写了一首诗,齐读:

  通番碑

  看过刻在上面的每个字

  双目有意闭合

  为静静地恭听

  只有你会唱的

  那首西洋涛歌

  其实,它是仍在流动的

  郑和的血液与心潮

  七叠神韵

  一脉豪情

  在万里鲸波里咆哮

  越是最想倾诉

  就越是沉默冷静

  立在六十二艘宝船的启航处

  从你的字里行间

  我听到万人击水的回声

  五、自主选择作业,拓展延伸

  1、用学到的复述方法将郑和远航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将搜集到的资料、图片,办一期小报,以组为单位进行展品。还可以把学习后的感受写下来。

  3、用学到的点与面、详与略的写作方法修改作文《拔河》

  六、板书设计

  郑

  君臣 欢迎

  和 友好之旅 百姓 观看

  (商人) 换取 土特产品

  远 赠送礼物

  风浪

  航 凶险之旅

  海盗

  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补充板书:26

  郑和远航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

  (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4、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体会。

  5、练读词语。(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小组读,抽读。

  6、这篇课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

  8、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

  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3、组织反馈。

  二、精读课文

  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①反馈,交流。

  ②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起航!”

  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b、角色表演。

  2、自学第4、5自然段。

  (1)分组讨论: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导朗读。

  ①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

  ③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④组织讨论,反馈。

  三、略读第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

  3、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主要内容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3、分小组反馈,交流。

  4、总结: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2、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互相交流。

  板书

  扬帆起航

  第一次远航

  友好交流

  26

  郑和远航

  (详写)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重点:

  郑和第一次远航。

  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课前准备:

  从网上获取大量的相关知识,了解并熟悉郑和的生平等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老师请大家做个知识竞猜:

  (1)、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是谁?

  (2)、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

  2、揭题:

  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大家都为我国有郑和这么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感到自豪吧,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彪炳史册的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板书课题:26、郑和远航。

  3、启发学生提问:你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4、同学们在预习中,查找到了哪些资料?请大家作个交流。

  过渡:课文《郑和远航》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请几位同学起来一人读一自然段,大家认真听,认真思考。

  (一方面老师可以了解大家的预习情况,一方面学生能认真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提示: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

  4、指导分段:假如让你把课文分成两段,你会怎么分?请速读思考。

  5、指导理解词语:文章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写郑和远航,如万里无云,镇定自若等,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6、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三、总结:

  我们这堂课初步了解了郑和这个人物,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课文读顺了,词语也理解了。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预习得很充分。

  四、布置作业:

  继续朗读课文,如果发现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讨论,相信大家会继续努力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让我们跨越时空界限,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相机出示文本中的语句: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3、从文中哪一部分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呢?从而引出“扬帆启航”这一部分的教学。

  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1、播放(视频)启航场面,初步感受体会船队规模宏大和郑和的威武豪迈。

  2、指明一、二学生略谈感受。

  3、自读课文,划出能够体现远航规模之大的语句并仔细品读,试着深入体会远航规模之大。

  4、点击宝船和船队图片,品味宏伟壮观。

  5、回归文本,赏读课文,通过朗读,再次感悟“扬帆启航”那宏大的规模和气势。

  6、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7、这部分学习引导分为两大步:

  (一)自主选择第4节“友好交往”或第5节“战胜凶险”,点击专题学习网站合作学习。

  a、“友好交往”部分重点自学讨论:

  1、从哪些词句你能读出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友好的?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小组内说说,他们怎么交流、可能说些什么,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

  (相机出示有关图片。)

  3、读到这儿,你对郑和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b、“战胜凶险”部分重点自学研讨:

  1、 用“ ”划出中心句。

  2、你是怎么理解“凶险”的?你从文中读出了哪些凶险?

  3、哪些词句体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远航路线图,深入体会远航之险之难。

  4、读着课文,想象着当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你难道不想赞一赞郑和吗?

  三、略读课文,感受写法。

  1、引读课文第六自然段,简单介绍详写和略写的写作方法。

  2、引读第7自然段第一句话。那么这次航行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

  齐读:表现了……开阔了……促进了……

  四、主题升华,总结全文

  看着如此壮观的场面,感受着郑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有专家说:“郑和远航是有史以来最文明的人类交往”,今天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充分感受到郑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像郑和这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人数不胜数,希望你们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他们,去走近他们,去学习他们。有机会,我们再大家一起来交流。

  五、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1、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四人小组合作出一份与郑和有关的电子小报。

  3、进入相关专题网站,阅读郑和的有关资料、故事。

  板书:

  规模之大

  郑和远航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

  3、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郑和第一次远航。

  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规模大,与各国的友好交往和航行途中的艰难。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读为主,读悟结合。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划清了课文的层次脉络,并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下面老师想检查一下。

  2、 课件出示词语:

  派遣 仪器 赠送 撕裂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谁先来读读这些词语?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课后自学这些字的意思,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抓住重点字理解词语,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希望大家以后注意运用。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课文主要讲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要意义。)

  4、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再次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了解这一伟大的壮举——郑和远航。(齐读课题)

  二、引入第一次远航,精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船队规模大。

  1、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郑和受明朝皇帝派遣,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板书:扬帆启航)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1—3节,郑和的船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说。(板书:规模大)

  3、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从哪些地方看出船队的规模大?可以在所画的句旁写写体会。

  4、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画,教师巡视指点。

  5、师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从具体的数字看出随行人很多,人员配备全表现出了规模很大。)指名读,尤其是数字,体会规模大。

  ●课件出示:“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1)读读这段话,从中你体会出了宝船怎么样?(大)从哪儿体会到的?(宝船的长、宽、高、桅杆根数、风帆面数、乘坐和驾驶的人数)

  是啊,这里用具体的数字写出了每艘宝船是那么高,那么大,能容纳那么多人,多大呀!

  (2)课件出示:宝船图

  (3)同学们看,这就是宝船,多么雄伟壮观呀!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下面就请大家抓住这些数字自由地练练。(抓住具体的数字,课件点出)

  (4)指名读,相机点评

  是啊,像这样的宝船有六十二艘,这是一支多么庞大的船队呀!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仪器先进,分工明确,因此称为宝船)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船的数量多,规模大)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巨龙和浩浩荡荡体会出规模大)

  6、宝船如此壮观,船队规模这么大,那领导这支船队的郑和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1)指名答:自信、矫健、勇敢、坚定

  (2)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握拳、启航、健步、高举、大声等)

  (3)齐读“将近中午——启航。”

  三、精读第四节,体会交往的友好。

  过渡: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般来说,一些国家看到如此庞大的船队,可能会如临大敌,惊慌失措,赶忙阻击。而郑和的船队所到之处,与各国的交往怎样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四节,边读边画一画。

  2、谁来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什么?(板书:友好交往)所到之处都和哪些人友好交往?(板书:国王、百姓、商人)

  3、从哪些句子看出郑和远航的船队备受欢迎,与各国交往是友好的?

  4、指名说。(国书、赠送礼品、友好亲切等)

  5、抓住“惊叹不已”引导学生想象。(小结赞叹)

  6、请同学们齐读第五节,读出我们的友好! 齐读

  四、引导读悟第五节,体会航行的凶险。

  过渡:是啊,这是一支非常强大的船队,却没有丝毫的炫耀与威胁,所到之处备受欢迎,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板书:凶险)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一部分,郑和船队在远航途中遇到了哪些风险?(板书:风浪、海盗)

  2、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风浪凶险的句子,用浪线画出海盗袭击的句子。

  3、指名说所画的句子。

  4、课件出示:风浪凶险的句子。哪些词语感受到风浪的凶险?(点出:狂风呼啸、脱缰、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扑向、撕裂)

  l 自由读读写风浪险恶的句子。读的'过程中,眼睛看着文字,脑海中应该能够出现我们在电影、电视中的相关镜头。

  l 指名读

  l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l 指名说,再指名读。

  l 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员,看着翻腾的巨浪,听着咆哮的涛声,站在颠簸的船上,你可能怎么想,怎么说?

  l 此时,我们再来看看郑和吧!谁来读描写郑和表现的句子?(课件出示:郑和的句子)

  l 指名读。从描写郑和表现的这句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1)从“总是”知道郑和在远航的过程中,遇到的险情很多,但不管怎样郑和总能凭着他的智慧与勇敢战胜困难。

  (2) “镇定自若”表现了郑和面对困难,临危不惧,领导船队勇敢的战胜风险。

  (3) “化险为夷”正是郑和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正确的指挥才率领大家战胜了风浪。

  (4) 是啊,请大家抓住“总是”“镇定自若”“化险为夷”等词语,读出郑和的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吧!(课件点出“总是”“镇定自若”“化险为夷”)

  ● 引读描写风浪无比凶险,郑和沉着顽强的语句。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前进,一次次化险为夷。

  5、自然的凶险被战胜了,人为的风险也来考验郑和了。在电影、电视中见识过海盗吗?能说说你们所知道的海盗是怎样的?(凶悍异常、动作快捷、心狠手辣、残暴贪婪)

  ● 课文中是怎样写海盗呢?

  ● 课件出示:“海盗船乘着夜色,偷偷摸摸靠近船队。”从这句话你读出了海盗怎样?

  ● 他们这次阴谋得逞了吗?结果呢?(船烧着了,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 海盗们的阴谋最终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呢?自由地读读描写海盗的部分,说说理由。

  ● 课件出示:海盗部分 指名说,(郑和有勇有谋、善于用兵)

  总结:在漫漫的远航之旅中,像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郑和凭着镇定自若、机智勇敢战胜了一次次凶险。(板书:战胜)

  五、总结第一部分,布置作业。

  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部分,知道了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船队从苏州府刘家港码头启航,沿途所到之处受到了国君、百姓和商人们的热烈欢迎,并建立了友好往来。航海过程中他们还遇到了风浪、海盗等凶险,但在郑和镇定自若、有勇有谋的指挥下,郑和率领船队战胜了一次次凶险。

  课件出示:课后作业

  1、 练习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 继续收集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板书设计: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6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内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感受郑和第一次远航的过程的“壮观”和“友好”。

  2、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在课时划分和教材处理上并没有局限于课文脉络的划分和事情的发展,考虑到学生阅读叙事性课文时,注意的焦点是事情的结果和曲折的情节。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本次设计让学生从感悟远航的目的出发,将语言材料通过学生想象还原成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文本,在情境中品味语言,在情境中感悟郑和远航的意义。

  [设计思路]

  1、从远航的目的和成果入手,直接品读第四自然段感悟交往的“友好”。

  2、假借西洋诸国君民所见所闻,去描述郑和远航的规模,溯源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船队的规模宏大,“宝船”的雄伟壮观;并在具体的情景再现中,通过理解关键字等多种方式理解成语。

  3、通过描述返航场面,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启航”场面,感受“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拓展练习场面描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就题质疑,感知“远航”

  1、知道中国的航海节是哪一天吗?

  为什么把7月11日设立为“航海节”呢?(师:纪念郑和远航,宣传海权意识。)

  2、板书:郑和

  用一句话说说你了解的郑和。(课件播放郑和远航的录像,点明远航的巨大意义和影响。)

  板书:远航 齐读课题。

  郑和为什么要远航呢?读课文找答案。

  【设计意图:从中国航海节的设立到郑和的介绍影片,在学生心中树立古代中国英雄形象。这里不用西方航海家对比引出课题,是为了突出中心人物。留待下节课比较,强调郑和远航的意义】

  二、检查预习,疏通课文

  1、认读字词。

  指名读:哪些字读音和字形要提醒同学注意?

  人山人海 迎风招展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规模宏大 炫耀武力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名扬海外 狂风呼啸 奔腾咆哮 镇定自若

  严待以待 化险为夷 码头 派遣 瓷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2、抽读课文

  出示“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等长句子,练读句子的停顿与节奏。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的情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书不读熟不开讲,书不读透不开讲。”课文较长,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才能将“读”和“悟”引向深入。】

  三、重现情境,感悟“交往”

  过渡:郑和奉皇帝之命下西洋远航去干什么?从课文哪儿看出来郑和远航与这些国家往来是友好的?

  1、体会郑和友好,初感船队之壮

  (1)读第4自然段,思考:郑和远航的船队所到之处,这些国家的.君臣、百姓、商人对船队是什么态度?

  假如时间能倒流,600年前各国国王大臣眼中的郑和船队是怎样的?假设你是这国家的地方官员,看见海面上出现一支“无敌舰队”,你怎样向国王报告情况?

  出示第2自然段

  怎样用具体数字说明?(“两百多艘船只”、“六十二艘大船”、“长148米、宽60米”、“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练读第2自然段,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

  (2)看到如此浩浩荡荡的船队,很多国家就会如临大敌,惊惶失措,准备打仗,但这些国家的君臣都表示热烈欢迎,这是为什么?

  出示:“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都表示热烈欢迎。”

  郑和代表明朝向各国君臣说明来意,会怎样说?各国国王可能会怎样说,怎么做?

  读出郑和的友好亲切,读出各国君臣的欢迎态度。

  【设计意图:船队的“规模宏大”从属于远航交往的目的。因此学习整个段落时,将感悟“友好交往”作为主线,将感悟“规模宏大”作为串珠,回环往复,从不同角度体会,并通过朗读深化感悟】

  2、体会百姓友善,再悟船队之壮

  (1)说一说:老百姓也知道明朝的船队来了,在海边劳动的渔民会怎样向家人描述见到的情景?

  提示学生:百姓不用具体数字描述,用比较的方法来向家人说明。举例:把长148米的宝船与村里的房子进行比较。

  (2)演一演,引出理解“扶老携幼”:村中的老奶奶听说海边有大船队会怎样,家中的小孩子听到有新奇的“宝船”会怎样?

  出示:“老百姓听说明朝……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说说“扶老携幼”可能——是什么意思,分组查“携”字和查成语,验证想得对不对。

  师小结理解该词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字,先猜再查,前后比对。

  练一练,拓展理解“惊叹不已”:出示“他们面对那些从未看见过的空船,个个惊叹不已。”理解“惊叹不已”,先猜,再查“已”,最后说成语意思。

  (3)赞一赞:各国百姓面对“宝船”会不停地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当地百姓你会怎样赞美眼前的船队、船员、郑和背后的明朝?

  如果你是郑和的侍卫翻译,你会听到哪些惊叹?

  读一读:读出百姓的好奇、惊讶、赞叹。

  (4)感受贸易繁荣、感受民间交往

  百姓欢迎郑和船队不光因为船队规模宏大,使者亲切友好,还有什么原因呢?

  读第4自然段中交换买卖产品的片断。

  【设计意图:本板块教学,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把文本化为情境,体会郑和远航的壮观,体会交往的友好。借各国君臣、百姓之眼重现友好交往的情境,借西洋各国君臣、百姓之口盛赞船队规模宏大,货物之丰。同时,将学习理解词语和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不回避起始课时的字词教学,又以字词理解促进语段感悟,一举两得。】

  四、拓展延伸,感悟“启航”

  过渡: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到达阿拉伯海东岸的国家“古里”。停留一段时间后, 1407年夏天郑和船队准备返航。

  1、思考:“古里”人民会不会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为郑和的返航送行祝福,为什么?

  2、出示第三自然段:那郑和在刘家港扬帆启航,明朝官民送别时是怎样的情景?当时,你就站在岸上为船队送行的人群中,会对郑和、对船队怎样欢呼,如何祝福?

  3、那么郑和又会怎样向西洋的这些国家告别返航?

  依照第三自然,描述返航时的场面。

  读一读,体会郑和的友好,人民的祝福。

  4、作业:描写一个送别场面,把送别的情景写具体。

  【设计意图:这一段的处理将返航与启航连通,暗示郑和下西洋不止一次。同时描述返航场面就是对启航情景的再现。引入新情境,把对友好交往的感悟提升到运用的层面,深化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想象。】

  [板书设计]

  郑和(友好亲切)远航(规模宏大)

  各国君臣 迎

  百姓商人 看 赞 换

  第二课时(惊险的远航壮举)

  教学内容、过程简介:

  1、学习“战胜艰险”一节,联系“扬帆启航”一节,深入体会船队装备精良(当时最先进的导航设备——罗盘,规模宏大,体会郑和的英雄壮举,感悟国家的强盛。)

  2、学习第二段,通过数字说明,联系“战胜艰险”一节,想象“再次启航”感悟郑和远航时间之久,范围之广,影响之深。

  3、理清课文脉络,复述课文。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读懂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

  2 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作业:抄写词语,扩展练习1组词,根据本课写一则读后感。

  板书: 郑和 第一次 扬帆起航 友好交流 战胜凶险

  远航 二——六次 开拓 探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揭题导入

  2、检查自学效果。

  3、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在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参家,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说叫郑和。(板书课题)

  你对郑和知道多少,来说说看。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派遣太监魁梧抱拳扶老携幼

  瓷器脱缰野马撕裂威胁

  2、指名读。

  字音:“瓷”、“撕”是平舌音。

  “梧”声调是第二声,不是第三声。

  字形:“拳”上半部分两横,不是三横。

  “魁”的“鬼”的“竖弯勾”要写得大一些,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4、指导分段。

  (1)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内容?(第1~5自然段)

  (2)课文的第6~7自然段又写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和意义)

  (3)学生划分段落,归纳大意。

  5、同座位互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撕: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要紧凑。

  2、魁:半包围结构的字,“斗”要被“魁”包住,“”写得小一些。

  3、监:上大下小。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描红和临写。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听写词语。

  派遣魁梧扶老携幼脱缰野马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段(第1~5节)。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1405年7月11日;苏州府刘家河码头)

  (2)自读第一段,边读边想。

  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

  交流,反馈。

  (郑和十分自信,十分威武)

  师:这是一个多么威武而自信的人,你该怎么通过读来体现?

  训练学生朗读。

  过渡:宝船起航了,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的第4、5自然段。

  (4)生自学4、5自然段。

  小组交流。

  ①抓住体现各国人民友好态度的词语。

  ②训练学生在读中表现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感情。

  ③出示表现海上风险浪恶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边谈边读。

  ④还有什么困难?这种惊心动魂的场面你能表现出来吗?

  训练朗读。

  ⑤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了什么认识?

  生各抒己见。

  2、讲读第6、7自然段。

  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

  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什么新了解?

  三、回顾全文

  1、你能谈谈郑和远航的意义吗?

  (具体的内容可以从第4自然段中挖掘)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的远航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反馈。

  四、课堂

  郑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再读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幕,还能为以郑和为代表的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而感到自豪。

  五、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写一则读后感受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分层、概括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况,感受郑和为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郑重和远航》这篇课文,知道了郑和共有几次远航?(7次)而课文重点写了几次远航?(第一次)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郑和第一次远航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学生说说。

  师:郑和第一次远航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二、默读第1—5自然段,按要求分层。

  多媒体出示分层提示: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的部分分为三层。

  学生默读,分层。

  组织交流。

  师:下面就让我们与郑和一起“扬帆起航”。

  三、学习“扬帆起航”部分。

  1、自读1—3自然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把自己的读书体会、感受在书中注一注、写一写,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反馈。

  ①当时场面的壮观。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进一步感悟并练习朗读;

  ②为什么叫“宝船”?投影宝船图,体会宝船的“雄伟壮观”,练习感情朗读。

  ③郑和威武雄健,充满自信。

  师:这是一个多么威武而自信的'人,你该怎么通过读来体现?

  指导学生练习感情朗读。

  师:宝船起航了,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

  四、学习“友好交往”部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体现各国人民友好态度的词语加以体会;概括郑和率领的船队与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

  2、多媒体出示郑和第一次远航的路线图,简单介绍一下第一次远航所到的国家,具体感受远航的“远”。

  3、交流自学情况。

  边概括,边找出有关语句,抓住重点词体会船队与各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练习感情朗读,要求读出与各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4、选最感兴趣的一项内容表演。

  分小组活动,选最感兴趣的一项内容,分角色,加上动作、对话来表演,表现出当时友好热情的场面。

  小组表演、评议。

  师:船队在航行中,与各国人民开展了友好交往,同时也充满了艰险。郑和遇到了哪些危险,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五、学习“战胜凶险”部分。

  1、自学第5自然段,思考问题,找出有关语句练习感情朗读。

  2、交流、反馈。

  ①郑和率领的船队遇到了哪些凶险?

  师:这惊心动魄的场面,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有关语句。

  ②郑和是怎样战胜这些凶险的?

  师:读着课文,想象着当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你难道不想赞一赞郑和吗?

  六、作业:

  收集、阅读有关郑和远航的资料。

  板书:

  26郑和远航

  扬帆起航

  拜见国王观看宝船

  第一次友好交往

  交换特产互赠礼物

  战胜凶险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9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2、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了解课文背景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人,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他的名字。(师板书:郑和)

  知道他吗?

  出示郑和图片。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

  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航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郑和远航》。在郑和右边板书:远航。

  指着课题,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打开课文,请大家来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开始,读。

  2、好,有的同学一遍读了,认真地读第二遍了。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成果。

  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3、检查自学效果

  三 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课文读完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引导概括,第一次远航,其他几次远航,远航意义。

  2、课文重点写了哪部分?

  思考,为什么详细第一次远航,略写其他次远航?

  3、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近郑和,随郑和一同去远航。

  第二课时

  一、“扬帆远航”。

  1、导入。

  六百年前的一个夏日,在苏州府刘家河码头,郑和的船队“扬帆起航”,开始了震惊世界的远航,这是古代航海史上最壮观的一幕。

  2、要求学生小声读一读书上1-3小节,说一说从哪句话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3、指名回答,老师注意指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感受,并读出自己的体会。

  重点指导以下要点:

  “宝船”的宏伟壮观——“场面”的壮观——“郑和”的自信威武

  二、“友好交往”。

  1、导入。

  当时的明朝是世界上的强国,郑和率领的船队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而他们访问的`大多是亚洲、非洲的一些小国,但书上这种交往是“友好的交往”。请你默读这一部分,画出那些地方能体现出这种“友好交往”。

  2、学生读文后教师指名回答,并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A 郑和对君主说的话(注意语气和态度要友好亲切,以及外交礼节)

  B“当地人们参观宝船时惊叹不已”,会些说什么?

  C 出示图片:当地人看到名扬海外的中国丝绸和瓷器时很想交换,会说些什么?

  三、“战胜风浪”。

  1、导入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风险” 。

  2、要求学生大声读这一部分,说说有哪些风险——风浪与海盗

  3、老师指导重点句子的学习:

  出示句子:“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僵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要求学生大声读,说说体会到什么,读出感受。 教师指导:此句形、声兼备,使用了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突出了风浪的“险恶”。

  学生朗读体会。

  4、战胜海盗部分引入历史资料:当时的南海上,海盗十分猖獗,郑和首次出海就遇上其中最大的一股,人数有5000人,郑和把他们全部消灭了。

  5、郑和在这两次严峻考验面前,表现如何?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提炼板书: 镇定自若、有勇有谋等

  四、“概述七次远航及意义”

  1、出示郑和航海图,老师领读第六小节“概述七次远航”,并介绍相关国家、地理、航程等。

  2、引入历史资料:

  在郑和远航87年后,哥伦布才开始为期十年的到美洲的四次探险;在郑和远航的114年之后,麦哲伦才率开始那次环球的航行。他们率领的船只只有两三艘,随从不过2、3百人,所以,郑和远航是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3、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能说读到这句话时自己的感受吗?读出感受。

  4、引读课文完毕。

  五、拓展

  搜集资料,做一个小导游,向别人介绍郑和的事迹,介绍他的远航壮举。

  板书:

  郑和远航

  扬帆起航 友好交往 战胜凶险

  自信威武 镇定自若 有勇有谋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教学重点:

  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历。

  教学难点:

  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伟大。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看资料)6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他做了什么?请看大屏幕(6条)

  2、 看了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设疑:郑和凭什么赢得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如此的尊重与敬仰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寻找答案!

  二、学习课文:

  1、 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对于郑和远航评价最高的`一句话。(板书:“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

  2、研读课文:

  规模大:人多、读;船多、大(图片比较理解)朗读;(船队图片),假如你是整个船队的首席指挥官郑和,会想些什么?(相机板书:爱国)郑和就是这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齐读第三节

  范围广:哪里看出?

  (1)相机出示路线图(体会国家之多);

  (2)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就与他们友好交往,哪些人?引读

  (3)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就带去信件、丝绸、瓷器,实际上带去了

  (4)补充:怪不得历史学家这样评价他……(出示)——齐读

  时间长:哪里体会到的?

  航行奇(过渡):自由读;传奇经历有哪些(出示填空:当-----时,郑和凭着-----);

  3、小结:

  三、学习第6小节

  1、(引述第6节)从……继续了6次,自由读第6节(补充)

  四、学习末节

  1、所以郑和远航,作者给予很高的评价,自由读第7节

  2、你能简略说说吗?

  3、板书总结

  4、(看郑和记录片),此时此刻,你想对郑和、自己、中国人民说些什么?(出示)

  五、呼应开头:难怪600年后的今天……

  六、作业(二选一)

  1、搜集资料,新编《郑和第 次远航》,注意有详有略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规模之大 爱国

  郑和远航 范围之广 不畏艰险

  (创举) 时间之长 顽强探索

  航行之奇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11

  课时目标:

  1、初步理解文中几个重要的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读懂课文1—3小节内容。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壮观、宏大场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郑和准备扬帆启航时的宏大场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405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明朝皇帝派出的使者率领27800多人,两百多船只,把中国的文明礼仪和各种珍贵的礼物带给了世界。世界因此知道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这位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使者就是——

  2、这节课就让我们越过时空界限,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生);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郑和远航(生)。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对郑和和郑和远航有了哪些了解呢?谁来说说?(指名说)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码头派遣瓷器抱拳赠送撕裂范围

  (2)说说你还有哪一个词语读不准?指导读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遣”、“范”、“撕”。

  (4)区别组词:拳()遗()增()范()

  券()遣()赠()泛()

  (5)出示四字词,练读

  雄伟壮观浩浩荡荡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

  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说一句话。

  2、理清课文条理

  (1)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2)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哪几小节写的?

  (3)默读课文一到五小节,根据小标题: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给第一大段分层。

  (4)课文1到5小节重点描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那么剩下的两小节又分别写了什么呢?

  三、学习新课

  1、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指名读)

  (一)、规模大

  1、称之为顶峰,那是因为它是规模最大的,时间最长的,范围最广的。郑和远航,究竟规模多大,时间多长,范围多广呢?就让我们来到1405年7月11日,来到苏州府刘家河码头先去看看当年“扬帆远航”的场面吧!(打开书本)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1—3自然段,圈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

  2、交流。(指名说)

  相机出示: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相机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

  (1)同学们,这就是书上提及的“宝船”,(出示图片)多么雄伟壮观啊!你知道为什么称它们为“宝船”吗?

  大:这些宝船长约148米,宽60米。我们的教室长约8米,宽约6米,有我们这样的18间教室连起来长,十间教室并排着宽,大不大?

  高:宝船不仅大,还很(高)!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同学们,我们的这栋大楼有三层,也就是说这些宝船的高度最少是我们这栋大楼的三倍多!

  驾驶的人多:是啊,这些宝船需要两三百人驾驶,也说明了宝船的大。

  乘坐的人多:可以乘做一千多人

  设备先进: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2)像这样的宝船有多少艘?(62艘)一艘就这么大,六十二艘宝船,多庞大的船队啊!

  (3)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船只随行!他们分工明确:(出示其他船只图片)有作战的战船,有负责装载粮食的粮船,有运输淡水的水船……总共二百多艘,组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的船队。(看图)

  (4)谁来读读这雄伟壮观的场面?(指名读)

  (5)通过这些宝船,通过这支船队,大明朝的雄厚实力清晰可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十分——(骄傲)。让我们骄傲地来介绍这只船队!(齐读第二节)

  还从哪里看出远航规模宏大?

  相机出示: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4、600多年前的中国就有如此规模宏大的船队,真是让人叹服啊!让我们再次骄傲地说——(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

  5、带领这样规模宏大的船队出使西洋的就是郑和。

  出示句子: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

  (指名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样子?(高大、神气、身材魁梧、威风凛凛)

  u这么威风凛凛的郑和,谁能把他读出来!(指名读)

  (二)时间长

  (1)过渡:就这样,郑和率领着这支规模宏大的船队扬帆启航,开始了第一次远航。(板书:规模之大)这样的远航共有几次?七次远航时间到底有多长呢?快速浏览文章。

  (2)指名交流。

  (3)历时28年,多达7次,这么长时间,(板书:时间之长)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4)最后一次远航,(出示资料)。

  (三)范围广

  范围广又从哪里看出来呢?(板书:范围之广)看地图,这就是郑和所到之处,范围之广也是史无前例的。

  (四)、升华感情

  七次远航,郑和从意气风发的壮年变成了一个鬓发全白的老人。虽然在最后一次远航的归途中,郑和病故他乡,退下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他为航海事业所做的贡献功在千秋,永远不会被磨灭。同学们,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第六自然段!

  四、小结

  28年间,郑和船队航行了10万多公里。这在当时是无人能及的。(出示资料学生自读)他开创了航海事业的先锋。此时此刻,我们不得不再次骄傲地说:(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

  板书

  扬帆启航(1—3)

  10、郑和远航第一次远航(详写)友好交往(4)

  战胜凶险(5)

  其余六次远航(略写)

  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顶峰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郑和做舟》优质课教案08-26

《太阳》教学设计及点评太阳的教学设计11-05

教学设计02-11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06

《鸟语》教学设计 鸟的语言教学设计10-21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1-11

er教学设计 ie ue er教学设计09-20

ai ei ui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ai,ei11-09

《将心比心》经典教学设计01-19

生物教学设计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