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2-11-30 09:39: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与反思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与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与反思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

  教材分析

  《西门豹》是根据《东周列国志》改编的历史故事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他了解到是巫婆和官绅借口河伯娶媳妇欺骗老百姓,于是他将计就计,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并大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形象,赞扬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好品质。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

  学情分析

  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西门豹》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读,以读为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进而深刻感悟西门豹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10——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2、研读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和展开想象写人们的议论的表达训练。

  3、通过对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方法之巧妙的探究性阅读,了解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

  难点: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的办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话题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到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最根本原因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巫婆和官绅用给河伯娶媳妇的计来骗钱害人。)再加上年年闹旱灾,这样的`情况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天灾人祸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西门豹是如何借助给河伯娶媳妇的计来惩治巫婆和官绅的?

  二、研读课文

  (一)学生自读自悟

  师:要研究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找出西门豹在河伯娶媳妇这天怎么说,怎么做的语句。用不同的符号划一划,想一想西门豹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呈现课件:

  自由朗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找出西门豹在河伯娶媳妇这天怎么说,怎么做的语句。用不同的符号划一划。(想一想西门豹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学生自由朗读相应段落,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师生共同品悟

  板块阅读一

  师:话说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送新娘了。来到漳河边,西门豹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

  生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

  师呈现课件: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土地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1、齐读一遍,师引:西门豹说……

  2、课件单独呈现西门豹说的话。

  3、师引生读: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

  指名2位同学读。

  师范读,让生点评。

  师从学生的点评中指导读好“不行、不漂亮、不满意、麻烦”等词。

  (指名读,齐读)

  4、师: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难道西门豹相信真有河伯?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说西门豹的想法。

  师:从你们的分析中,我听出了西门豹的话假中有真。那说什么是假,说什么才是真呢?

  课件先呈现:

  “不行,这个 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课件再呈现:

  西门豹说___________是假,____________才是真。

  西门豹说___________是假,____________才是真。

  生分析西门豹的用意,师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把答案填入横线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的有关重点语句,让学生体会西门豹的巧妙之处。通过句式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分析,继而了解到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关键,是说“新娘不漂亮”,这个借口既救了新娘,又为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提供了理由。以此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师:哦!我明白了,就算此时新娘是美女西施,西门豹也会说……

  他的目的就是……

  生回答。

  预设:救下新娘,惩治巫婆。(板书)

  6、师:西门豹巧妙地借助河伯娶媳妇,惩治了巫婆,真是大快人心啊!让我们再读西门豹这句巧妙的话。

  (生齐读)

  板块阅读二

  师: 就这样,西门豹巧妙地借助河伯娶媳妇这件事惩治了巫婆,那他又是如何巧妙地惩治官绅的呢?

  生回答。

  师:文中像这样巧妙的语言还有很多,就在巫婆沉下去的时候,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和官绅说了两句类似的话 ,谁来读一读。

  学生找到两处,生读完后,师课件呈现:

  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2

  1、请学生自由读读这两句话,和同桌研究研究西门豹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讨论分析西门豹说这两句话的不同目的。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西门豹假戏真做的妙处。)

  2、师小结:可以看出西门豹当时说这两句话的不同目的,前者是借口让官绅去催一催巫婆而惩治了官绅的头子,后者是利用官绅头子的命运来教训官绅,让他们主动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让老百姓明白这是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阴谋 。

  师:西门豹果真用计巧妙地达到了他的目的,你看: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师出示官绅们惊慌失措的图片和文字。引读:官绅一个个……

  1、看着官绅们惊慌失措的样子,各位“百姓”,此时此刻你明白了什么?

  2、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板书:教育百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抓住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发挥想象,让学生以百姓的身份说出河伯娶媳妇的`真相,加深学生对官绅们丑态的了解,进而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所达到的效果。)

  师小结:西门豹的计可真妙啊!当初是巫婆和官绅用河伯娶媳妇的计来骗钱害人。而西门豹却利用河伯娶媳妇这一计不但救下新娘,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同时还教育了百姓明白了漳河里根本就没有河伯,这一切都是骗钱害人的迷信活动。这就所谓的“将计就计”。

  板书:将计就计(先写2个计再写将计就计)。

  三、总结性写话:

  1、教师引语:就这样,西门豹救下了新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教育了百姓,如果你当时就在漳河边,你会想些什么?

  课件呈现:

  请你选择以下一个或几个角色,写写当时的感受:

  你就是那位差点被淹死的新娘,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曾经失去女儿的老人,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侥幸活命的官绅,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

  学生反馈自己的感受:

  (1)学生个别说。

  (2)学生拿出自己所写的感受大声地读出来。

  (3)师:看来大家都明白了,多亏了西门豹这巧妙的将计就计。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漳河也没有发过大水。”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并进行多角度畅想,自由表达内心强烈感受,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想象、书写的空间。)

  2、师:送走了巫婆和官绅,送走了封建迷信,一心为民的西门豹还为百姓们做了什么呢?

  生:自由读第16自然段,回答。板书:兴修水利

  3、师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好官-——西门豹。

  教学反思:

  本文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重点叙述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将计就计惩罚坏人的事。文章主要运用人物的语言刻画出人物形象,表现了西门豹惩凶除害的决心和大智大勇,让学生受到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整堂课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思维、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形象。 讨论、交流学习所得。

  我首先请学生谈理想,引出课题。 然后 交流预习情况,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说出西门豹和哪些人有联系?怎样联系起来的?

  然后质疑探究学习第一部分,西门豹为什么向老大爷提问?以分组问答形式让学生了解西门豹明白了哪些情况,并体会写法。学生通过自读、找划、四人小组讨论,体会西门豹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最后小结: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 ,注意场面及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引导学生知道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的处理河伯娶媳妇这件事的?

  在教学第三部分时,我让学生读后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什么?哪些地方与开头照应?让学生弄清三部分的联系。

  优点:

  1、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做到了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环节简练明快。课堂伊始,以学生畅谈理想导入教学,激发兴趣。接着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联系,明白人物之间是通过破除迷信这件事联系起来的,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2、能启发学生从西门豹对巫婆、官绅头子、众官绅说的话中体会将计就计办法之巧妙。还让学生根据板书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西门豹是以客气的话为理由惩治恶人,而且还懂得了“将计就计”的真正含义,此环节的设计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3、在探究过程中采用四人小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时间比例的分配比较恰当。

  4、教学中设计的板书起到了多种作用,达到了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不足:

  1、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不应占用过多的时间,应该在读书之后让学生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用简明的语言说出西门豹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这样就可以把精力放在第二部分的学习上。

  2、书设计得有些繁多,应该再简略些,便于学生记忆。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3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三、教学时数:第2课时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非洲的幻灯片,学生一边欣赏,教师一边配合解说,让学生对非洲有个美好的印象,并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查资料、学课文了解了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与我们肤色与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的淳朴、热情的人民,有着美丽、壮观、雄伟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有着中国人民帮助非洲人民修建的坦赞公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见识了那些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木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那位卖木雕的少年。

  二、复习词语: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2、学生自由汇报。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每个词读两遍。(教师出示带词语的幻灯片)

  名不虚传构思新奇琳琅满目五官端正栩栩如生爱不释手语无伦次游人如织各式各样

  4、学生齐读词语。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德(),我一看就()。

  三、感受卖木雕少年的美好品质:

  1、他雕的木雕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后提问。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这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么?

  (2)齐读句子。

  师:找得真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幻灯片)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生有感情朗读。

  (3)读这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

  师小结:他雕的木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象,这就是——

  生:栩栩如生。

  (4)你会用哪些语句来形容这个非洲少年的雕刻的木雕呢?

  (5)是啊!这位非洲少年雕的工艺品可真是构思新颖、栩栩如生。他是一个雕刻技术高操的少年。

  (6)这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的精美的工艺品,少年是怎样向我推销的呢?

  (7)这样精美的工艺品,他卖出去了没有?

  (8)理解“遗憾”。

  (9)他会遗憾什么呢?

  师:看来,大家都读懂了少年的心理。

  (10)他又是怎样弥补自己的遗憾呢?读10到11自然段。

  a、生自由朗读这个部分。

  b、少年是怎么弥补自己的遗憾的呢?

  (11)少年手上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的?

  (12)少年说我们是朋友!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13)在我们对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在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四、挖掘我的心情。

  1、课文中的我在这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心情不断地发生变化,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1)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2)正要掏钱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3)“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4)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5)“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6)“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2、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找出代表我心情变化的词语么?

  爱不释手——犹豫——语无伦次——遗憾——高兴地喊起来——感动极了

  3、选读其中的语句,读出我的心情变化。

  4、探究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我爱不释手是因为

  (      )。

  我犹豫是因为

  (    )。

  我语无伦次是因为

  (              )。

  我遗憾是因为

  (   )。

  我高兴地喊起来是因为

  (             )。

  我感动极了是因为

  (             )。

  五、总结全文

  我爱不释手、我犹豫、我语无伦次都是因为少年的雕刻技术的精湛,而我高兴、感动是因为非洲少年有一颗真诚淳朴的心灵。

  六、写几句话夸夸少年,读。

  七、读一封信,深华主题

  1、我已经带着心爱的木雕回国了,我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我对非洲少年的感激呢?

  生: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

  2、我写了一封信给这位非洲少年。

  亲爱的朋友,我离开非洲,来到自己的故乡——中国。在归途中,我的眼前会经常闪现你那真诚的模样。你送给我的礼物,我一直放在我的身边。我每次摸到它,看到它,仿佛耳边就响起了你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说的:“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礼物虽然很小很小,但是他见证了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你的`礼物是这人民友谊的象征,你的心灵犹如夜空中的繁星一样闪亮、美丽!祝你愉快!

  作业:

  八、续写,我第二次来到非洲会不会去找这个少年,又会发生什么样故事?

  九、板书:

  卖木雕的少年

  i送

  i木“我们是朋友”

  i雕

  “我”:爱不释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的课文充满爱,充满真情,充满温馨,一篇篇课文学习下来,总能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情感得到升华。《卖木雕的少年》就是这样一篇课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文中让人感动不矣,那少年是那样淳朴,是那么可爱。当“我”因为那象墩子太大而无法带回中国而无限遗憾时,那卖木雕的少年腼腆地出现了,带着对中国人民的无限情谊出现了,学生读着课文,体验着卖木雕的少年的一言一行,当学生与卖木雕的少年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的情感也就跨越了国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的情感也会更美好,从只会关注自己到关爱他人上定会有长足进展。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本课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在本课设计过程中,我先抓少年这条主线,体会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再抓“我”这条副线,理解“我”心情的变化及探究变化的原因,如此主副线交融,互相照应、补充,就会“主干分明”而又“枝繁叶茂”、“血肉丰满”。

  但在教学中,更加应该注意主副线之间的联系,少年的雕刻技术高操,让我起先是爱不释手,又因为带不走木雕而感到遗憾。但又因为少年“内心的真诚热情”而感到高兴和感动!这样处理文本,更能让主副线交融,而不能割裂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朗读上,更要读出人物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对于为什么少年会送我木雕,由于有它特殊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背景资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在上课初就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资料,这项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这样为后面的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为后面学生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打下基础。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是丰富而生动的,同时也必须具有引导作用。而我在这堂课中评价的语言则不够丰富。本身语文课的教学就是在教学生学习语言,作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应成为一种典范,学生学习的榜样。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与反思】相关文章: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精选12篇)06-0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07-05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11-29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12-21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09-15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15篇12-21

《卖油翁》 教学设计06-17

卖油翁教学设计08-26

《羚羊木雕》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3篇)05-27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