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文网手机站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2-11-09 12:15:06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开学图挂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你们喜欢数学吗?为什么呀?(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数学知识非常有用,科学家为什么能把火箭、卫星送上天空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数学,掌握本领,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祖国。

  从今天起同学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看谁把数学学得最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2)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後让同桌再互相说。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1)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2)动脑动手:

  1、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习2第一、二题

  课后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

  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教学反思: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幼儿园大多已接触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的小朋友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开学第一节课同学们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校园图”导入,让他们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而不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待小朋友们一一说出校园图里的人和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

  课后我布置学生口头作业,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几口人?吃饭的时候数数几个菜碗?几个饭碗?几把椅子?等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第21页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引出课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情景故事“小猴分水果”:今天,小猴皮皮过生日,听说他准备了好

  多好吃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同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师提问:

  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 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学生有的说够,有的说不够。)师:小猴子也有这样的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说一说“<”像什么,用手势比“<”。

  3、教学“<”(猴和香蕉比)方法同2。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用手势比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7-2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用数学》教案12-10

一年级上册数学《分类》教案06-16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08-24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8-24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数12-10

一年级上册数学《雪山乐园》的教案12-1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08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的教案12-10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