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文网手机站

七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

时间:2022-10-14 10:24:57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七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七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七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

关于七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人读本课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把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了解“谈虎色变、特异、面目全非”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运用的列举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解词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体会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龙卷风。

  3.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继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现象对人类生存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运用的列举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

  2.理解课文围绕龙卷风“特异的形态”和“狂暴威猛的气势”重点介绍“陆龙卷”和“海龙卷”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龙卷风的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龙卷风吗?见过吗?那么他是怎么形成的呢?当龙卷风来临的时候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破坏呢?

  生交流课前搜集的龙卷风资料。

  2.出示课件关于龙卷风的知识。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龙卷风》,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识字。

  (一)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把句子读通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看拼音、查字典等方法)

  (二)生互相交流。

  (三)检查生字

  1.出示生词卡片。

  袭(xí)来掷(zhì)去摧(cuī)毁肆虐(nuè)

  恐怖(kǒnɡbù)冰雹(báo)谜(mì)语蜜蜂(fēng)

  钉(dīng)子嗡嗡(wēnɡwēnɡ)

  2.指名读。

  3.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龙卷风分陆龙卷和海龙卷、陆龙卷来临时的描写、海龙卷来临时的描写、激发学生解开龙卷风的不解之谜。)

  四、课后延伸作业

  课后再搜集关于龙卷风的一些资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龙卷风,谁想告诉大家,龙卷风留给你的印象?(形态特异、狂暴威猛)那谁还记得龙卷风有那两种?(陆龙卷、海龙卷)

  二、感悟语言,品读文字。

  (一)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再次体会一下这奇特的自然现象——龙卷风。要求一边读、一边想:“你对文中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并把你的感受在书旁写下批注。

  (二)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三)全班交流,畅谈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要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读出情感来。

  预设:

  学习陆龙卷部分

  师过渡:看来大家上节课学得真不错,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近龙卷风。首先我们来读读描写陆龙卷的这部分,看看你对哪些词、句的感受特别深,注意把自己的感受标注在旁边,然后再读一读,看看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读书,边读边勾画、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

  汇报交流

  预设:(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陆龙卷的狂暴威猛,体会它让人心惊胆颤的感觉,但不必面面俱到。)

  1.温热无风的雷雨云从天外压来,远处传来千万只蜜蜂振翅般的嗡嗡声。

  一个“压”字就把乌云从天边渐渐逼近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写得淋漓尽致,“千万只蜜蜂振翅般的嗡嗡声”让人从声音上感觉龙卷风太让人害怕了。

  2.接着,你会从沉沉的乌云下,伸出一个大象鼻子似的怪物。

  陆龙卷不仅声音很可怕,而且形态也很可怕,他就像一个巨大的大象鼻子一样的怪异,让人看了毛骨悚然。

  3.这个怪物摇摇晃晃向前移动,不断的摧毁建筑物,把汽车随意抛来掷去,甚至把小木棍儿、草秆儿像钉子一样刺入人畜的皮肉……

  我们现在的建筑物都是用钢筋水泥造的,非常坚固,而龙卷风却能不断的摧毁它们,汽车那么重,龙卷风却能把他随意抛来掷去,想怎么扔就怎么扔,向扔到哪里,就扔到哪里,他甚至把小木棍儿、草秆儿变成坚硬的钉子,刺入人畜的皮肉,陆龙卷威力实在太大了,太狂暴威猛了。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可以相机引导

  师:同学们,陆龙卷这种任意破坏大地上一切东西的行为可以用书中的那个词来概括?(肆虐)

  师:那么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说明陆龙卷还搞了很多的破坏,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说说陆龙卷还会干了什么吗?(让学生自由想象,体会陆龙卷的狂暴威猛)

  4.过后,留下的是一片面目全非的大地。

  面目全非的意思就是大地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说明龙卷风所到之处都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让人更加感受到陆龙卷的巨大威力

  师:那么作者是怎样把陆龙卷这种可怕的感觉像我们展现出来的呢?他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就一步步的越来越让我们恐惧呢?(从远到近)

  师:好,那我们能不能把陆龙卷一步步逼近我们、让我们毛骨悚然的这种感觉读出来呢?(找学生读第三段)

  学习海龙卷部分

  师:陆龙卷实在是太可怕了,其实海龙卷比陆龙卷形体更巨大,其实更威猛,那作者为了把海龙卷向我们介绍的更生动,他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谁愿意给大家读读?

  师:那么作者为我们强调了一些什么样的词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海龙卷形体的巨大?(表示数字的词)这种说明方法是什么?(列数字)

  师:我们读的时候就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教师相机多找几人指导朗读,读时强调数字)

  师:这么巨大的海龙如果在漆黑的天空背景下,再加上不间断的闪电,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你能不能从书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恐怖)

  师:那我们该怎样把这种恐怖的感觉读出来?(师相机指导朗读)

  比较陆龙卷和海龙卷异同及危害

  1.海龙卷要是不掠过航船和海岛,就没有多大破坏性,但它通常比陆龙卷形体更巨大,气势更威猛。

  2.摧毁建筑物,把汽车随意抛来掷去,甚至把小木棍儿、草秆儿像钉子一样刺入人畜的皮肉……随之而来的是大雨和冰雹。过后,留下的是一片面目全非的大地。

  三、品味语言,感悟升华。

  1.出示课件:介绍龙卷风的成因。

  2.师:是啊,不论是海龙卷还是陆龙卷,都够可怕的,怪不得遭遇过他的人在追述那不平常的经历时会谈虎色变。据现在科学家的测量,龙卷风之所以破坏力那么强,是因为它的风速实在太快,力量之大让人无法想象。虽然我们现在的科学很发达,但关于龙卷风还有很多不解之谜,龙卷风还在危害着人类。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末”读音是“mò”,不要读成“mè”;“嗡”读音是“wēng”,不要读成“wōng”

  “虐”读音是“nüè”,不能写成“nuè”。

  “径”的左部分不要写成“亻”,“腾”的右下部分不要写成“氺”。

  五、课后延伸作业

  1.关于“龙卷风”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2.小练笔。

  要求:先想一想自己近一周从电视、广播或人们的交谈中知道哪些新闻事件,再以“新闻要述”的形式,把一周的重要新闻总结一下。

关于七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2

  课改的全面推进,必须是教师素质的全面跟进,否则课改只能在少数优秀教师身上实现。为此我们街道全体语文教师分级开展自学(教材、课标)、集体研讨、自写教学设计的课前“三步骤”和课中实施“四环节”的教学要求,为了语文“群文阅读单元整合四环节教学”课题项目在全街道各级各类学校的研究与推进,真正实现“变教材要我教什么为根据目标我让学生学什么”的目的奠定基础。结合现在的教学改革,我就岩孔街道的语文

  “群文阅读单元整合四环节教学”的课题开展和实施,谈几个方面的做法和感受,仅供大家参考。

  一、我们的“群文阅读单元整合四环节教学”课题怎么理解

  我们实施的“群文阅读”主要以单元文章为主,涉及单元的基础知识和情感能力两大部分,其具体的教学设计要根据课标、大纲、集体研讨的共识对单元的要求来设计“群文阅读”的相关主题,教学时再根据相关主题可补充选用课外内容;单元整合是指本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情感技能目标等以单元文章为载体,按识记、理解、情感能力、拓展延伸四板块重新整合单元教材,这叫单元四个板块整合设计。然后每板块又按通学、导学、精学、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合理安排课时进行教学,这叫“四环节课堂教学”。我们在具体的单元知识分主题板块和每板块的“四环节”设计及教学时,要求教师必须有课本主题综合意识、课改意识、知识系统整合意识。

  (一)“单元四板块”主题设计

  按教师自学课标、教纲和集体研讨得出的知识点、重难点等共识,把每一单元文章整合教学分为以下四个板块。

  (1)识记板块:识记和简单了解部分字、词、文学常识、背景等。

  (2)理解板块:指导、点拨性理解、记忆等部分字、词、句的作用、感情色彩、修辞、语法等。

  (3)情感能力板块:段、篇的阅读、写作,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品行、操守及拓展知识面等和语段、篇章的结构布局、重要词句的赏析、阅读写作的提升等。

  (4)拓展延伸板块:根据单元目标确定训练的重点及形式。

  以上每个板块为一个单元的整合设计,四大板块谋划构思完了,就是一单元教学的总体设计。每个单元必须以课标、教纲和集体备课确定的共识为准。这部分内容写在教案的单元整合分析中,这是总览单元全局的过程。

  (二)每板块主题的“四环节”教学设计

  把单元的四板块设计,按课时四环节进行分块教学。例如,单元中的“理解”部分,我用1或2节课确定的主题是字、词、成语等教学。其四环节如下:

  (1)通学环节:锁定字、词、成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并视情况指导意义。

  (2)导学环节:联系语境,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的好字、好词、好成语的意义、好处及感情色彩等。

  (3)精学环节:联系句子、语段分析好字、好词、好成语在写人、叙事、写景方面的作用、好处等。

  (4)拓展延伸环节:用一定的语段、句子交给学生分析,判断字、词等用得是否恰当或分析其好处等。

  (三)单元中重要主题设计

  面对一个单元文章,群文阅读可设计的主题:

  (1)词语、句子的起承转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度、承上启下的词语、句子等。

  (2)如何理解中心句、中心词与段、篇的关系、作用等。

  (3)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事物、景物的细节描写等来概括中心思想、展示人物形象等。

  (4)如何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词语等概括中心、段意,感知和学习作者思想感情等。

  (5)利用好的片段、篇章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阅读方法快速把握文章主要信息。

  (6)写作构思、人文内涵、美文品鉴等。

  这些主题的设计,需要教师根据课标、大纲的要求,在自学、集体研讨和总体把握单元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及自身情况、教学任务规划等来细化各主题,自写一个单元教案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达到既有单元总体规划,又有局部的细节主题部署。

  (四)“四环节教学”,重点是强化学生在群文教学中主体地位的落实

  比如上边例举情感能力部分的第1主题:过渡和承上启下。如果单元文章用1课时,其“四环节”如下:

  (1)通学环节:教师在单元文章中指出含有类似词语、句子的上下语段,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文章多,必须教师先指定语段范围)。

  (2)导学环节:教师就上下文内容及过渡词句的形式作适当点拨,再指导学生反复读、悟、感。

  (3)精学环节:指导学生就过渡句,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多提问、多谈感受和想法。老师适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疏导。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强调。

  (4)拓展延伸环节:进行类似语段训练,但老师要设计好题目。

  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板块按以上“群文阅读方式”进行“整合教学”,课堂是丰富和生动的,整个单元知识体既交给了学生,也是完整的。然后,教师再花一定课时对单元进行梳理总结。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四板块”的分法和“四环节”的设计必须根据课标和教纲、结合学生和教师实际来设计侧重点,没有绝对的分法。同样道理,课堂“四环节”教案设计这样写了,但在具体上课时,灵活把握“四环节”的教法,也是没有绝对的。

  一单元的'基础知识部分实际上是以“群文阅读”的方式实施“板块整合”教学;情感能力部分才是真正实施“群文阅读”,其主题根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定夺,是单元“群文阅读整合教学”的核心。

  二、语文“群文阅读、单元整合教学”中情感能力部分培养的关键策略

  (一)尽量选用本单元文章,有主题地组合文章,让学生在阅读比较中提升认识

  “群”,即“以某一共同点,聚在一起的人或物”。“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一个共同点(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尽量以单元内文章为主,若不足,再找课外文章;这个共同点(主题)就是教师根据单元培养目标来进行以下设定。(1)从文章写作内容角度定主题:即以人物为主题,或以事件为主题。

  (2)从人文内涵角度的培养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以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主题,如“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事物”的“群文阅读”等。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标为: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以引导学生要敢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为单元主题。

  (3)从模拟文章结构表达方式角度定主题:以写作体裁为主题,如“寓言故事”“演讲稿”“诗歌”“议论文”等的“群文阅读”;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对比”“欲扬先抑”“倒叙”等群文阅读;上下内容衔接的主题,如“过渡句子、词语”等的“群文阅读”。

  以上这些主题,我们只要做好单元及年度规划,运用“群文阅读”方法和“四环节教学”,学生是能系统地把握该项知识的,而且能懂、能用、能受启发。毕竟我们的课题是理论、实践、案例、训练相结合的教学。

  (二)根据主题,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呈现文章,让学生受同一主题训练的强烈冲击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优化要素的结构就能提高整体的功能。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要按主题、结构才能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式、分组递进式、反复重读式等“群文阅读教学”的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1)举一反三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例如,“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主题,可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理解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师生共画文章的情节结构图;然后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一组文章,自己画一画每个童话故事的情节结构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这种教学结构,以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

  (2)分组递进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先读一组文章,再读另一组文章。这种教学结构,一组一组地呈现文章,学生始终在多个文本共读中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反复重读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先读一组文章,再重读这组文章。这种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群文整合”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熟悉教材的编写目的及其知识板块,做到有序安排,运筹帷幄。

  (三)根据主题,有整体有步骤地设计问题,实现学生从感到悟再到理的转变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起点,是教师教学推进的手段。因此,问题设计的范围要适中、表述要准确,并要由浅入深。“群文阅读教学”是以单篇文章阅读作为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群文阅读教学”时,根据“四环节”教学,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也有比较性、迁移性、差异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思考能力。

  (1)立足“群文阅读”的比较性问题设计。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比较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等。

  (2)立足“群文阅读”的迁移性问题设计。在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之中。

  (3)立足“群文阅读”的差异性问题设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多篇文章,且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思想观点、语言表达等存在着一定差异。我们可以抓住多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设计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以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

  (四)有意识地渗透策略,让群文功效综合起来,实现学生“明理”的认识

  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群文阅读”中学会快速阅读的策略。“群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一节课阅读多篇文章,因而用得比较多的是默读和略读、浏览,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阅读方式,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快速阅读的策略。

  (4)在“群文阅读”中学会整合信息的策略。“群文阅读教学”不必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应侧重在大量阅读中提取信息,综合思考,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

  (5)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的策略。“群文阅读教学”中,不同体裁、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好难以全面理解,因此需要在交流讨论中厘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通过教师适时点拨,实现学生“明理”认识。

  三、面临多篇文章,如何完成“群文阅读”主题任务的问题

  根据主题和课时要求,可以定句子阅读、定段落阅读、定全文阅读。例如,按字、词或修辞主题定句子阅读,按过渡词、句子主题定上下段阅读;通过提取文章信息并比较,可定全文或重点语段浏览等。不管哪种方式,问题的设计要准确、范围要圈定,在有效的时间内确定好阅读量的问题和由浅入深的问题。整个过程要以学生读、感、悟、说为主。一节课要解决的主题,教师备课时必须熟悉群文中每篇文章的情况,必须熟悉应联系哪些语段、哪些内容、那些句子等才能指导学生学懂,这样在安排学生阅读时,才能有效把握阅读量并完成主题任务。

  四、“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四环节教学”会不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

  我们“群文阅读”首先是立足课本,然后再延伸到课外,因此不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单元基础知识整合是系统化知识教学,所有涉及的知识点、考点都可以纳入板块内,进行系统比较教学。“群文阅读”在情感能力部分一单元选定1~2个主题实施,不是全部实施,学生能学会一种方法、受到一种思想洗礼等就了不起了。“四环节”是我们每个主题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对一册书、一单元要交给学生的知识是清楚的,具体到单元教师更清楚,教师做好总体规划,有序推进,省时、省力效果好。

  我们街道的语文“群文阅读、单元整合、四环节教学”是结合了岩孔实际,在全街道各级各类学校同时推行的,这有利于“好帮差”,以促进全体教师业务的总体发展,实施“青蓝工程”。并且,该课题不仅是情感能力部分实施“群文阅读”,而且基础知识部分也以“群文阅读”方式进行教学。这个课题的实施对教师业务素质、语文素养要求比较高;同时,在自学、集体备课、自写教案及出题训练上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检测出其功效。这样,教师才能熟悉教材、熟悉教学目标任务,才能达到重组教材实现“群文阅读”。在集体备课中还要加强对重要主题、知识点等的教法进行研讨指导。真正实施了“单元整合”的“群文阅读”,按“四环节”从理论、实践、案例、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教学,我相信学生的小学、初中读完后,所学知识相对系统化,能力培养综合化,语文的运用能力很强,再上高一级的学校学语文根本不是问题;并且,教师素质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也能真正业务化。以上是我们街道实施课改及课题以来对语文“群文阅读、单元整合、四环节教学”的几点思考,望各位专家予以斧正。

关于七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3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飞翔的教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学生读凯斯特纳的读书成果展示,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指导重点:

  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走进凯斯特纳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德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脚本和广播剧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一同去阅读这位20世纪最出名的德国儿童小说家的作品《飞翔的教室》。

  2.你都读过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哪些作品呢?生自由发言。

  3.简介作者。

  四、感受《飞翔的教室》

  1.认识文中的主要人物。

  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人物名称对号入座。(题略)

  2.生交流故事情节。

  3.说出喜欢的人物、故事情节及喜欢的理由。

  五、我心中的故事

  1.师生共同探讨“你怎样看待完全中学和实德中学学生间的那场大战?对那场战争中每个人的表现你有什么看法?”

  2.“乌利为什么要从体操梯上跳下来?乌利的一跳获得了什么?如果你是乌利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伯克博士是怎样对待以上两件事的,对博士的态度你有什么评价?

【七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群文阅读教案设计08-18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案范文03-21

群文阅读教学总结11-06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04-10

六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0-11

《情暖人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08-25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09-22

儿童诗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08-31

高年级群文阅读仿写优秀教学设计12-09